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强,则中国强。为锻炼幼儿体魄,促進幼儿身体健康发展,近十年,我园一直致力于幼儿健康教育领域的课题探究,我园对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尝试。在开展活动的实践中,我园主要根据健康教育领域的目标、内容,创设若干适合幼儿运动的区域,让幼儿主动参与。我们从活动场地的利用、材料的投放、活动的开展、组织、管理和指导等方面着手进行尝试,并不断进行调整优化,以期能够使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户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更科学、严密、顺畅,促进幼儿的身体机能健康地发展。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户外活动场地
合理布局和因地制宜划分活动区域是利用有限的场地、空间作为开展户外体育的区域和户外活动的基本前提。根据我园户外场地较大的实际情况,我园按照幼儿基本动作发展需要划分了步行区(小石子路、坡路等)、奔跑区、跳跃区、平衡区、钻爬区、投掷区、攀登区七大活动区域,并同时开放这些区域供幼儿探索锻炼。每个区域划分清晰,突显功能性的特点,钻爬区、跳跃和平衡区等区域可充分利用场地中间的位置,需要速度和助跑的区域尽量划分大一点空间,适宜地安排在场地的周边,避免因碰撞发生安全事故。除此之外,我园还把固定综合性器材和设施进行划分,如沙水区、大型游乐设施组合区、攀登障碍墙、爬梯组合活动区、骑车组合区、万能工匠组合区等。区域划分得越多越细,幼儿越分散,资源就越多,得到的锻炼时间和机会就更多。
(二)活动场地布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催化剂和原动力。有趣的活动器材和场景能有效地吸引更多幼儿的参与,大大地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如骑车区,我们利用幼儿园的廊道、通道设置成马路的场景,让幼儿模拟在马路上骑车,既锻炼身体又充分学习了马路上的交通规则,生活化、情景互动化的骑车游戏更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提高了活动的乐趣和自主性。
活动材料是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重要因素和前提条件,幼儿对活动材料有兴趣,才会积极使用材料,并主动去操作学习。根据体育区域的功发展目标、幼儿的年龄、水平等要求,我们有目的地投放区域体育材料,让幼儿在与体育材料的互动中发展动作,锻炼身体。
(一)根据区域发展要求投放体育材料
不同的功能区有不同的区域发展目标,应投放相适应的体育材料。
跳跃区:投放旧轮胎、米袋、呼啦圈、纸板、橡皮筋、绳子、纸箱纸盒、悬挂物等,投放发展幼儿跳跃动作发展的材料。
平衡区:投放平衡木、小木桥、小木墩、椅子、高跷、竹梯等。
钻爬区:呼啦圈、拱门、竹圈、竹竿、竹梯、木梯、纸板、纸箱、海绵地垫等。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发展水平投放材料
幼儿年龄不同发展水平也不相同,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能力发展的水平,分别投放不同目标和层次的活动材料。如在平衡区,低年龄或低水平的投放水平面高15~20厘米、宽15厘米左右的平衡木,中大班的可根据发展水平通过增加平衡木高度、缩小平衡木平面的宽度或增加斜度等,增加练习难度,提高对目标层次的要求。
(三)灵活组合
高结构材料(购买的成品器材、材料)作为幼儿活动的主要材料,中、低结构材料(废旧物、半成品、自然材料)作为辅助材料混合投放,通过物物组合,挖掘和创造出更多的功能及玩法,让体育材料真正“活起来”,满足幼儿创造和挑战的活动需求。如纸箱在钻爬区可以单独钻爬、几个纸箱组合成一排或弧形、S型钻爬或匍匐爬等;又如在爬梯组合区里,在爬梯上不定点投放纸箱、竹圈、悬挂物等障碍物,可以开发更多玩法,增加游戏的趣味和难度。
(四)定期更换材料
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不会保持很长时间,因此再好玩的材料,长时间不更换会让幼儿失去兴趣。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材料要定期调整和更换,如每个星期要对活动材料的投放进行小调整,每个月对材料的投放进行全面更换或重新组合投放,利用材料的“保鲜”提高幼儿对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并通过更换材料,在原来的基础上有递进性地增加难度,完成锻炼和发展目标。
(一)建立区域活动规则
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是一个年级或全园性的活动,对规则要求更高,每个老师、每个幼儿都要清楚活动规则并遵守,如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活动、定量每个区域的幼儿人数、明确区域轮换路线和方向,轮换时有序、不碰撞不拥挤;利用固定的地方指导幼儿存放活动材料,材料存放位置要整齐方便于幼儿的拿放或者取用;利用固定的活动音乐作为指令进行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开始、结束和中途指导幼儿喝水、休息以及进行区域活动轮换;利用不同颜色的手环、胸牌等区分班别,便于管理和辨识幼儿,方便活动后老师间反馈活动情况和班老师掌握本班幼儿发展情况,使活动有序开展。
(二)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1.活动的开展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放羊式”“散养式”的玩乐是瞎玩,幼儿得不到科学、系统的锻炼发展。必须固定每个区域的负责老师,老师要清晰本区域的发展总目标和阶段性发展目标,做好一学期的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计划、方案、每月每周的具体安排、目标分解等,并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情况灵活调整目标和活动形式,杜绝盲目化、随意化。利用幼儿爱玩的天性,选择新颖有趣的活动内容,采用游戏、竞赛、组合练习等取多形式并有吸引力的措施,有计划性、有递进性地完成发展和锻炼目标。
2.引导与鼓励,激发探索欲望。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大胆探索,注意观察并捕捉有价值的玩法,鼓励幼儿共享经验;对有需要的幼儿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和鼓励,对幼儿的创新玩法和坚持性给予肯定,激发幼儿持续游戏和探索的欲望。营造宽松的探索氛围,充分解放幼儿的脑、口、手、脚,让幼儿有动脑的机会,提供充足时间、空间和条件让幼儿创造新玩法,提高幼儿活动的自主性,促进发展。
3.教师参与。老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活动,亲身参与游戏,由观察者、引导者变成合作者和玩伴,会让幼儿觉得老师“接地气”,更有利于把活动推向高潮,有助于随时调节整个活动的节奏、气氛、运动量等。
4.运动量的调控。运动量不足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而超负荷的运动量则可能会造成幼儿身体损伤,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因此,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面部表情、精神状态、呼吸变化、流汗情况、心率等的身体变化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增减内容、动静交替等灵活调整运动量,如增减练习时间、改变练习的次数、合理休息、改变练习范围、增减障碍物等,注意把握锻炼难度和运动量的递进性,有递进性地完成锻炼目标。
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是一种大集合、大联欢式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形式,它不分班际、不分年龄、不分水平,更有利于幼儿自主选择、自由创造、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开展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一定要根据幼儿园场地实际情况划分布局区域,科学合理设置区域的数量,材料投放要与目标发展相适应,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的组织,激发幼儿探索、创造的欲望和兴趣,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运动技能水平,增强体质,培养合作意识。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机关幼儿园)
科学、合理划分活动区域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户外活动场地
合理布局和因地制宜划分活动区域是利用有限的场地、空间作为开展户外体育的区域和户外活动的基本前提。根据我园户外场地较大的实际情况,我园按照幼儿基本动作发展需要划分了步行区(小石子路、坡路等)、奔跑区、跳跃区、平衡区、钻爬区、投掷区、攀登区七大活动区域,并同时开放这些区域供幼儿探索锻炼。每个区域划分清晰,突显功能性的特点,钻爬区、跳跃和平衡区等区域可充分利用场地中间的位置,需要速度和助跑的区域尽量划分大一点空间,适宜地安排在场地的周边,避免因碰撞发生安全事故。除此之外,我园还把固定综合性器材和设施进行划分,如沙水区、大型游乐设施组合区、攀登障碍墙、爬梯组合活动区、骑车组合区、万能工匠组合区等。区域划分得越多越细,幼儿越分散,资源就越多,得到的锻炼时间和机会就更多。
(二)活动场地布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催化剂和原动力。有趣的活动器材和场景能有效地吸引更多幼儿的参与,大大地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如骑车区,我们利用幼儿园的廊道、通道设置成马路的场景,让幼儿模拟在马路上骑车,既锻炼身体又充分学习了马路上的交通规则,生活化、情景互动化的骑车游戏更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提高了活动的乐趣和自主性。
材料投放要适宜
活动材料是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重要因素和前提条件,幼儿对活动材料有兴趣,才会积极使用材料,并主动去操作学习。根据体育区域的功发展目标、幼儿的年龄、水平等要求,我们有目的地投放区域体育材料,让幼儿在与体育材料的互动中发展动作,锻炼身体。
(一)根据区域发展要求投放体育材料
不同的功能区有不同的区域发展目标,应投放相适应的体育材料。
跳跃区:投放旧轮胎、米袋、呼啦圈、纸板、橡皮筋、绳子、纸箱纸盒、悬挂物等,投放发展幼儿跳跃动作发展的材料。
平衡区:投放平衡木、小木桥、小木墩、椅子、高跷、竹梯等。
钻爬区:呼啦圈、拱门、竹圈、竹竿、竹梯、木梯、纸板、纸箱、海绵地垫等。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发展水平投放材料
幼儿年龄不同发展水平也不相同,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能力发展的水平,分别投放不同目标和层次的活动材料。如在平衡区,低年龄或低水平的投放水平面高15~20厘米、宽15厘米左右的平衡木,中大班的可根据发展水平通过增加平衡木高度、缩小平衡木平面的宽度或增加斜度等,增加练习难度,提高对目标层次的要求。
(三)灵活组合
高结构材料(购买的成品器材、材料)作为幼儿活动的主要材料,中、低结构材料(废旧物、半成品、自然材料)作为辅助材料混合投放,通过物物组合,挖掘和创造出更多的功能及玩法,让体育材料真正“活起来”,满足幼儿创造和挑战的活动需求。如纸箱在钻爬区可以单独钻爬、几个纸箱组合成一排或弧形、S型钻爬或匍匐爬等;又如在爬梯组合区里,在爬梯上不定点投放纸箱、竹圈、悬挂物等障碍物,可以开发更多玩法,增加游戏的趣味和难度。
(四)定期更换材料
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不会保持很长时间,因此再好玩的材料,长时间不更换会让幼儿失去兴趣。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材料要定期调整和更换,如每个星期要对活动材料的投放进行小调整,每个月对材料的投放进行全面更换或重新组合投放,利用材料的“保鲜”提高幼儿对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并通过更换材料,在原来的基础上有递进性地增加难度,完成锻炼和发展目标。
幼儿活动的管理与组织
(一)建立区域活动规则
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是一个年级或全园性的活动,对规则要求更高,每个老师、每个幼儿都要清楚活动规则并遵守,如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活动、定量每个区域的幼儿人数、明确区域轮换路线和方向,轮换时有序、不碰撞不拥挤;利用固定的地方指导幼儿存放活动材料,材料存放位置要整齐方便于幼儿的拿放或者取用;利用固定的活动音乐作为指令进行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开始、结束和中途指导幼儿喝水、休息以及进行区域活动轮换;利用不同颜色的手环、胸牌等区分班别,便于管理和辨识幼儿,方便活动后老师间反馈活动情况和班老师掌握本班幼儿发展情况,使活动有序开展。
(二)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1.活动的开展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放羊式”“散养式”的玩乐是瞎玩,幼儿得不到科学、系统的锻炼发展。必须固定每个区域的负责老师,老师要清晰本区域的发展总目标和阶段性发展目标,做好一学期的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计划、方案、每月每周的具体安排、目标分解等,并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情况灵活调整目标和活动形式,杜绝盲目化、随意化。利用幼儿爱玩的天性,选择新颖有趣的活动内容,采用游戏、竞赛、组合练习等取多形式并有吸引力的措施,有计划性、有递进性地完成发展和锻炼目标。
2.引导与鼓励,激发探索欲望。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大胆探索,注意观察并捕捉有价值的玩法,鼓励幼儿共享经验;对有需要的幼儿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和鼓励,对幼儿的创新玩法和坚持性给予肯定,激发幼儿持续游戏和探索的欲望。营造宽松的探索氛围,充分解放幼儿的脑、口、手、脚,让幼儿有动脑的机会,提供充足时间、空间和条件让幼儿创造新玩法,提高幼儿活动的自主性,促进发展。
3.教师参与。老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活动,亲身参与游戏,由观察者、引导者变成合作者和玩伴,会让幼儿觉得老师“接地气”,更有利于把活动推向高潮,有助于随时调节整个活动的节奏、气氛、运动量等。
4.运动量的调控。运动量不足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而超负荷的运动量则可能会造成幼儿身体损伤,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因此,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面部表情、精神状态、呼吸变化、流汗情况、心率等的身体变化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增减内容、动静交替等灵活调整运动量,如增减练习时间、改变练习的次数、合理休息、改变练习范围、增减障碍物等,注意把握锻炼难度和运动量的递进性,有递进性地完成锻炼目标。
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是一种大集合、大联欢式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形式,它不分班际、不分年龄、不分水平,更有利于幼儿自主选择、自由创造、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开展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一定要根据幼儿园场地实际情况划分布局区域,科学合理设置区域的数量,材料投放要与目标发展相适应,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的组织,激发幼儿探索、创造的欲望和兴趣,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运动技能水平,增强体质,培养合作意识。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