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原动力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airy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课堂充满问题,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原动力。巧妙的问题情境设计,不仅能“吹皱一池春水”,达到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而且还可以“激起千层细浪”,训练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从而最终实现课堂结构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直观感性认知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适中、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共鸣,且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通过故事、猜谜、游戏、竞赛、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形成强大的自主探索动力。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快乐的小青蛙》一课时,我就采用“猜谜”的方式导入课堂教学。“同学们,今天老师与大家一起先猜个谜语。谜面是:大眼睛,宽嘴巴,白肚皮,绿大褂,地上跳,水里划,唱起歌来呱呱呱。”一听说到要猜谜语,每个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要猜的“谜”上来了。待学生猜出谜语后,我顺势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小青蛙’为什么要快乐地唱歌呢?那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认识一下‘这只快乐的小青蛙’吧。”这样导语,引人入胜,很快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了课堂,使学生集中精神,全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进行识字教学中,我经常采用顺口溜识字法,它是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的一种有效识字方法。教学“派”字时,我编了一句顺口溜:三点水,一撇一长撇,二撇一竖提,三撇一长捺。教学“金”字编出:有一个人他姓王,兜里装了两块糖。这种教学方法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记忆,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中,深受学生喜爱。
  二、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猜想和发现,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思考:榕树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通过播放榕树的录像片段,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伴着优美的广东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体会榕树之“大”和“茂盛”就水到渠成了。在学习“群鸟纷飞、百鸟齐鸣”的场面时,通过让学生欣赏“群鸟雀跃”的视频,就能很容易地找出“鸟多、鸟热闹”的词语和句子,从而体会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最后让学生思考: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呢?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体会,结合课文内容,渗透环保教育,体会只有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创造出真正的天堂。我认为,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设置能使课堂变得生气盎然,它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推动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语文教材中不少是能够培养学生情感的优秀教学美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运用语言、音乐和图画等进行渲染气氛,再现课文情景,使学生们发挥想象,走进文本,领悟情感。
  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海鸥对老人去世的悲伤之情,深入挖掘课文的深层含义,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些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意想不到的事?如果你是这群海鸥中的一只,你会对老人说些什么?如果那位老人此时会说话,他会对海鸥说些什么?这位老师设置了多媒体课件和音乐相结合的教学情境,同时运用情感朗读、品味细节等方法,走进老人与海鸥相伴的场景,听着泛着哀思音乐的情感朗读,看着老人遗像前一群群拍着翅膀的海鸥,这一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翠湖湖畔,肃立在老人的遗像前目睹海鸥送别的场景,那悲伤的心情,那对老人的深切思念,对海鸥行为深深感动之情便油然而生。教师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熟悉课文,理解课文,也可以通过表演来创设问题情境,这也不失为一种直观理解文章的有效办法。亲自参与,身临其境,将使学生对文章更熟悉、更理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的教学可在初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组织分角色排练表演课文,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有效。例如一年级的《谁住顶楼》和《小蝌蚪找妈妈》,二年级的《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和《坐井观天》等文章就是很好的教材实例。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就是一个对文章熟悉、理解的过程,而表演也是一个感染其他学生的过程。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会有一种置身其境的感觉,要比老师抽象的讲解效果好得多,学生进入情感世界也就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游刃而解,这样的教学不但生动,而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学生在表演时,不仅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能培养其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问题情境的创设已成为新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原动力。问题情境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教师适时适度、高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优化课堂的有效途径,它能使课堂充满动感与鲜活,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精神,使学生在课堂上思想更加活跃,个性更加飞扬!
其他文献
笔者在加拿大进行奶业生产体系考察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通过实际考察萨斯喀彻温省多个不同规模和形式的奶牛场,深入了解到加拿大2009年科学季员会版《奶牛保健与管理操作规范》
根据材料力学理论对受弯梁中性轴位置的计算原理进行描述,导出中性轴位置与梁的上、下表面应变水平的关系式.采用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方法,去除长期应变监测数据中由温度引起的
<正> 一、什么是体育文化 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体育的分支学科愈分愈细,体育文化学的研究已成为十分必要的事了。 什么是体育文化学呢?首先需要对“文化”一词有明确的了解。
牙周疾病是以牙周支持组织破坏为特征,最终导致牙齿丧失的严重危害口腔健康的疾病,牙周疾病造成的牙周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缺损是临床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 Periodontal diseas
矿用提升钢丝绳是矿井提升设备重要的组成部分,配合矿用提升机完成下放人员、设备、材料及提升矿石、矸石的任务。另外。竖井提升系统事故的发生多半是由于钢丝绳的断裂所导致
本文根据郭庄煤业目前的瓦斯治理情况,研究单U+高抽瓦斯治理模式,合理解决高瓦斯工作面瓦斯难题。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主要内容之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我们深刻地学习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一、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有了合理而充实的教学内容,才能让课堂充实起来,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设计好了教学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手段。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