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应对这现状问题要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医院内审;内审独立性;方法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0-000-01
一、当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
1.随着医疗改革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行业各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很多医院设立了审计岗位。在有些医院,管理人员对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没有很好的认识,主要表现便是重视财务、轻视审计,将内部审计岗位设置在财务科下面,审计工作也往往是财务人员兼职进行。有的医院虽然成立了审计科,但有一部分干部职工对内部审计的地位存在怀疑,片面的认为内部审计是可有可无的。
2.在有的医院,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和客观性难以得到保证。内部审计的前提是独立性。但是内审人员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利益关系、领导干预以及人际关系的硬性,这也导致了内部审计无法真实、客观、全面和公正的进行。由于其不够独立,评价也不够权威,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处理决定和内审意见没有得到重视和执行。甚至在有些时候,内部审计的重要依据不是政策制度,而是反过来服从于行政命令。
3.有的医院存在审计人员少、力量薄弱的现象,内审素质与质量难以匹配。内审人员一般都属于财务部门,其专业素质比较差,人员结构也不合理。不知道干什么、不知道怎么干,“不敢审、不会审、审什么”,从而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4.有的医院目前的审计工作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内审人员和内部的关系营销比较复杂。其他成员和内审人员也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从而派生出较为复杂的领导关系。并且内审人员还和各部门人员存在一定关系。在进行事项审计时,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的存在也会影响内审人员的内审,让其在工作中妥协。比如内部审计的结果大多只是按照程序走下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于开展了、存档、痕迹化管理了,貌似内部审计工作就是应付上级检查的,这也为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打了一些折扣。又如由于一些体制机制的原因,致使在内部审计工作中一些该暴露的问题没有暴露出来,导致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徒劳无功的特点。
二、完善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1.首先,医院管理人员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理念,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在医院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政治地位,以便于更好地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对于医院自己本身来说,一定要加强医院的内部审计,帮助医院更好的进步发展,审计过程中需要兼顾到医院、国家、职工、病人四者的利益。在医院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关系中,内部审计既服务于治理主题,也服务于治理对象。我们不能固执的认为内部审计在单位中高于一切,并且,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具备独立性,所以,应该归医院负责人直接领导,并在这个基础上让审计部门独立的进行审计权的行使,对医院主要领导负责。
2.对于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责应该进行明确,并进行医院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规范医院内部审计的相关流程,对医院的内部审计职能范围进行明确。医院在授权内部审计职责时,应该通过书面的形式进行,在审计建议以及意见执行过程中,尽量避免人为意志干扰,将审计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给医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要进一步完善医院治理机构和内部审计组织架构,使审计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内部审计的意见建议是否真正运用到了方方面面。对此,必须要进一步拓展审计类型,做到规定项目必审、非规定项目抽查审,确保审计一项就发挥一项的重要作用,切忌范范而审,取得的效果比较差。现在医院进行内部审计时,不能够仅仅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也不能仅仅通过审计来进行事后监督。随着单位内部审计方面的要求提高,必须扩大内审的范围,进行医院工作综合监督职能的履行,并慢慢的延伸到效益管理中去。比如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对内控制度的有限性和健全性进行评价,能够帮助医院更好的完善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基建工程审计时,节约资金,能够帮助医院更好的进行基建管理;进行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时,提出建议的提出。可以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将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出来,从而树立内部审计的威信。
4.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理解、切实支持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从整体和大局的角度,积极为内部审计工作建言献策,及时发现内部审计工作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5.最后,重视内审人员素质提高,从而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扩充内审人员的数量,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这也是做好内审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内部审计的从业人员应该重视知识的更新,拓展视野,拓宽自己知识面,进行知识结构的改善,掌握更多技能,切实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用先进思想引领,用业务知识牵动,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继续教育等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自身能力的增长和发挥,不断推进内部审计工作新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通过技术手段的突破创新,推动快捷智能高效审计,不断强化风险防御能力,持续提高内部审计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聪敏智慧,不断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和审计信息化构架。就医院而言,一方面,可以从高校引进人才储备,为内部审计人才成长形成梯次、增长后劲,多渠道提升队伍素质;另一方面,要通过聘任专家学者等方式助推内部审计上水平,学习培训起到“助推器”和“催化剂”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在医院“强控制、防风险、增加值”中的现实作用,充分利用各级培训机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狠抓业务培训,积极学习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不断探索更加符合行业特色的审计理念、知识、技术和方法,从而为更好地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依法依规履行审计职责创造了良好条件。通过培养大家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现代审计意识,从而更好地使内部审计人员成为未来的预测者、成为发展战略的引领者。如此,才会将内部审计信息更加迅速、更加清晰地传达到管理层。
关键词:医院内审;内审独立性;方法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0-000-01
一、当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
1.随着医疗改革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行业各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很多医院设立了审计岗位。在有些医院,管理人员对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没有很好的认识,主要表现便是重视财务、轻视审计,将内部审计岗位设置在财务科下面,审计工作也往往是财务人员兼职进行。有的医院虽然成立了审计科,但有一部分干部职工对内部审计的地位存在怀疑,片面的认为内部审计是可有可无的。
2.在有的医院,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和客观性难以得到保证。内部审计的前提是独立性。但是内审人员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利益关系、领导干预以及人际关系的硬性,这也导致了内部审计无法真实、客观、全面和公正的进行。由于其不够独立,评价也不够权威,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处理决定和内审意见没有得到重视和执行。甚至在有些时候,内部审计的重要依据不是政策制度,而是反过来服从于行政命令。
3.有的医院存在审计人员少、力量薄弱的现象,内审素质与质量难以匹配。内审人员一般都属于财务部门,其专业素质比较差,人员结构也不合理。不知道干什么、不知道怎么干,“不敢审、不会审、审什么”,从而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4.有的医院目前的审计工作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内审人员和内部的关系营销比较复杂。其他成员和内审人员也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从而派生出较为复杂的领导关系。并且内审人员还和各部门人员存在一定关系。在进行事项审计时,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的存在也会影响内审人员的内审,让其在工作中妥协。比如内部审计的结果大多只是按照程序走下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于开展了、存档、痕迹化管理了,貌似内部审计工作就是应付上级检查的,这也为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打了一些折扣。又如由于一些体制机制的原因,致使在内部审计工作中一些该暴露的问题没有暴露出来,导致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徒劳无功的特点。
二、完善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1.首先,医院管理人员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理念,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在医院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政治地位,以便于更好地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对于医院自己本身来说,一定要加强医院的内部审计,帮助医院更好的进步发展,审计过程中需要兼顾到医院、国家、职工、病人四者的利益。在医院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关系中,内部审计既服务于治理主题,也服务于治理对象。我们不能固执的认为内部审计在单位中高于一切,并且,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具备独立性,所以,应该归医院负责人直接领导,并在这个基础上让审计部门独立的进行审计权的行使,对医院主要领导负责。
2.对于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责应该进行明确,并进行医院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规范医院内部审计的相关流程,对医院的内部审计职能范围进行明确。医院在授权内部审计职责时,应该通过书面的形式进行,在审计建议以及意见执行过程中,尽量避免人为意志干扰,将审计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给医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要进一步完善医院治理机构和内部审计组织架构,使审计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内部审计的意见建议是否真正运用到了方方面面。对此,必须要进一步拓展审计类型,做到规定项目必审、非规定项目抽查审,确保审计一项就发挥一项的重要作用,切忌范范而审,取得的效果比较差。现在医院进行内部审计时,不能够仅仅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也不能仅仅通过审计来进行事后监督。随着单位内部审计方面的要求提高,必须扩大内审的范围,进行医院工作综合监督职能的履行,并慢慢的延伸到效益管理中去。比如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对内控制度的有限性和健全性进行评价,能够帮助医院更好的完善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基建工程审计时,节约资金,能够帮助医院更好的进行基建管理;进行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时,提出建议的提出。可以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将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出来,从而树立内部审计的威信。
4.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理解、切实支持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从整体和大局的角度,积极为内部审计工作建言献策,及时发现内部审计工作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5.最后,重视内审人员素质提高,从而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扩充内审人员的数量,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这也是做好内审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内部审计的从业人员应该重视知识的更新,拓展视野,拓宽自己知识面,进行知识结构的改善,掌握更多技能,切实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用先进思想引领,用业务知识牵动,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继续教育等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自身能力的增长和发挥,不断推进内部审计工作新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通过技术手段的突破创新,推动快捷智能高效审计,不断强化风险防御能力,持续提高内部审计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聪敏智慧,不断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和审计信息化构架。就医院而言,一方面,可以从高校引进人才储备,为内部审计人才成长形成梯次、增长后劲,多渠道提升队伍素质;另一方面,要通过聘任专家学者等方式助推内部审计上水平,学习培训起到“助推器”和“催化剂”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在医院“强控制、防风险、增加值”中的现实作用,充分利用各级培训机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狠抓业务培训,积极学习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不断探索更加符合行业特色的审计理念、知识、技术和方法,从而为更好地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依法依规履行审计职责创造了良好条件。通过培养大家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现代审计意识,从而更好地使内部审计人员成为未来的预测者、成为发展战略的引领者。如此,才会将内部审计信息更加迅速、更加清晰地传达到管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