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时在便利店中增加了现场烹饪设备和多人用餐区,单店的投资规模超过150万元,其竞争对手不是7-11、罗森,而是在北京拥有300多家连锁企业的吉野家。
零售业低迷,大多企业关店收缩,然而起步于北京的全时便利店目前正在以每两天一家的开店速度快速扩张,预计未来五年的扩张目标是10000家店。
除了扩张新店,全时便利店的增值服务也越来越多,从拉卡拉到火车票代售,不仅如此,新开业的广安门店还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了蔬果、鲜花等便民服务。用全时便利店总裁张云根的话说,未来全时的开店方向不局限于规模和形式,而在于适应市场需求和顾客需求。
后起之秀
2011年开业的全时便利店在4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张至106家分店(包括直营和加盟)。但张云根仍不满足,在2014年末放出“豪言”,“2015年在北京开到1000家,未来五年全国扩张到1万家店。”这和之前四年的扩店速度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
对此,张云根解释道,“通过过去四年的铺垫,我们拥有了扎实的开店基础和后方支持,纵观行业,2015年又是便利店快速发展的好时机,迅速占领北京便利店市场是全时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目前,在白领聚集地的北京丰台区总部基地,全时就已经陆续开了4家店,其中有1家作为北京市的旗舰店3月11日开始营业。
据悉,总部基地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办公大楼400多栋,消费群体主要是周围的白领,市场需求特征明显而租金又相对便宜是全时在总部基地大力扩张的两个主要原因。“未来全时还会在总部基地开14家店,共计要开到20家店。”张云根对记者说。
事实上,不仅仅是全时有这么大的动静,2004年进入北京市场的日资便利店企业,2013年进入北京市场的罗森,2014年的全家都在加大扩张势力,争相占领市场。
本土的全时已经开始与日资便利店短兵相接,而在全时的眼里,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张云根告诉《中国连锁》记者:“我们不否认借鉴了7-11,毕竟我们起步相对较晚。”
但是,对于全时便利店而言,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便利店市场,取得一席之地,除了模仿日资企业,还要超越并引入开发适合国人自己的产品。因此,创新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光顾全时便利店的一位女性顾客对《中国连锁》记者说:“2014年12月21日,冬至日当日,全时便利店提供了荠菜鸡蛋水饺和玉米蔬菜猪肉水饺两款,缘由就是北方人冬至日讲究吃饺子,有数九寒冬不冻耳朵的说法。”
此外,全时通过多次试吃,开发了一些自营的卤煮、快餐以及软饮料,同时将自营产品保持在35%左右,略低于7-11的40%。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的天平在也向全时倾斜。根据《北京市食品流通许可管理办法(试行)》,食品流通管理日益严格。一些企业的新店很难再继续销售快餐、包子、烟酒等商品。
全时便利店总部加盟部的刘经理对《中国连锁》记者表示:“全时是北京当地注册的企业,可以继续享受在新店中出售现烹食品、烟酒等的权利,因此在未来的新店上,现烹食品会投入更大的资金支持。这意味着利润率较高的商品保存了下来。”
在物流配送上,全时也正在不断加强。全时便利加盟部总监肖刚表示,在北京,能达到一日三配送的除了日资企业7-11,就只有全时。同时,全时便利店目前拥有三大中央厨房,分别位于北京顺义和河北固安,一日三送,每4小时完成一次配送,先配送到北京通州,然后在分发到各门店,以满足所有门店的日销售量。这不仅能满足所有门店的销售量,更能保证消费者拿到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重资产发展不差钱
四年磨一剑,五年万店的计划看似有点天方夜谭,但是背靠大佬的全时还是有“挥霍”的资本。
据了解,全时的母公司为复华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是集资产运营、资产管理、投资并购三大业务板块的大型控股集团,下辖17家上市和非上市公司,资产超过500亿元,
张云根也透露:“全时总部是金融企业,全国很多城市有分公司,线下拥有六大业务板块。比如天津,我们有复华资产、瀚亚资本、东瀛环保等,已经扎根于社区、市场很多年,这些有助于我们扩张便利店行业。”
这样的“后台”也让全时有了做重资产的信心。张云根强调,“全时的目标就是做中国目前惟一的超重资产模式运营的内资便利店。所谓超重资产运营,就是在便利店中增加现场烹饪设备和多人用餐区,单店的投资规模超过150万元。”
不过,张云根好像并不担心资金方面的问题,“除了依托势力雄厚的复方资本,未来还会有一些PE 进入,但是必须是一些业界最知名、最优秀的企业,全时更看重的是品牌价值。”
这样的投入会不会导致负担很重或盈利时间拉长呢?例如永安里店150万的单店投资,再加上其他运营费用,按照便利店30%的平均毛利率计算,永安里店日均销售须达到8000元~10000元以上才能不亏本。
而张云根表示,永安里门店新增现场烹饪以来,整体是盈利的,因此走重资产方向没有错。现场烹饪路线的竞争对手不再是7-11、罗森,而是在北京拥有300多家连锁企业的吉野家。
另外,全时便利店未来的想法更出乎意料,张云根透露,“全时便利店不是通过零售赚钱,而是整合资源,把金融与零售整合在一起,让消费者进入便利店可以随便拿、免费拿,让便利店越来越大地承载未来线上线下最后1公里甚至100米的价值。”
为此,全时便利店投资千万资金研发了一套独特的管理系统“全时汇”,消费者可以在移动终端利用“全时汇”,进行点餐,然后到附近的门店去用餐,不用叫喊排队,更不用催菜。
同时,除了现在大力推广的重资产门店(2.0店),未来的三代店(3.0社区店)将开发社区服务驿站等更多功能,“例如,全时将菜品清洗干净后,经过专业厨师搭配,消费者拿到后,回家就可以直接下锅,享受做饭的乐趣。”
万店还靠人来撑
除了目前开张的104家一代店(即1.0店)、 2家2.0店,全时未来计划在2.0店、三代3.0社区店以及外地直营店、加盟店的扩张上投入更多精力,目前已经着手布局外阜五大城市。
为了接下来的这个五年计划,人才成为全时亟待解决的问题。张云根告诉记者,全时高层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来自7-11等优秀的便利店企业,一方面日资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这些人才在日资企业,大多得不到更好的发展,而全时不管是个人发展还是待遇对他们很有吸引力。
此外,全时还有一部分后厨工作人员来自大型的餐饮企业,如麦当劳、肯德基、吉野家等,也有部分工作人员来自大型的零售企业等。张云根自己就,曾就职于沃尔玛。同时,全时还成立了自己的商学院,与外地高校联合办学,高校负责理论的学习,全时提供实践的机会,实习者一进门店实习,就给予一定的管理岗位。
对于零售业离职率较高的问题,张云根也不否认。他强调,“全时会用一整套的利益分配模式吸引人才,而不是用一些强制性的手段。”
在万店扩张的计划里,加盟是重要手段,全时的加盟条件也非常诱人。上述刘经理告诉《中国连锁》记者,全时的加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权委托式”,即投资者只需出资,其他的如选址、装修、人员招募和经营都由总部来做,投资者不需要参与经营管理,相当于上市公司的入股者,加盟主与公司依据店面利润按比例分红,公司同时提供最低收益保证;另外一种是“特许加盟”,预计加盟主一次性投入70万左右(包括加盟费10万),开始运营后,三年左右即可回本,店面利润的100%归加盟商,而且加盟费用五年后全部返回,加盟主需要参与店铺的管理。
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全权委托式加盟店铺不盈利,全时总部承担所有成本。
目前,全时总部计划从天津、广州、深圳、成都、武汉等城市开始着手其万店计划,不过,效果如何还有待继续观望,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零售业低迷,大多企业关店收缩,然而起步于北京的全时便利店目前正在以每两天一家的开店速度快速扩张,预计未来五年的扩张目标是10000家店。
除了扩张新店,全时便利店的增值服务也越来越多,从拉卡拉到火车票代售,不仅如此,新开业的广安门店还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了蔬果、鲜花等便民服务。用全时便利店总裁张云根的话说,未来全时的开店方向不局限于规模和形式,而在于适应市场需求和顾客需求。
后起之秀
2011年开业的全时便利店在4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张至106家分店(包括直营和加盟)。但张云根仍不满足,在2014年末放出“豪言”,“2015年在北京开到1000家,未来五年全国扩张到1万家店。”这和之前四年的扩店速度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
对此,张云根解释道,“通过过去四年的铺垫,我们拥有了扎实的开店基础和后方支持,纵观行业,2015年又是便利店快速发展的好时机,迅速占领北京便利店市场是全时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目前,在白领聚集地的北京丰台区总部基地,全时就已经陆续开了4家店,其中有1家作为北京市的旗舰店3月11日开始营业。
据悉,总部基地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办公大楼400多栋,消费群体主要是周围的白领,市场需求特征明显而租金又相对便宜是全时在总部基地大力扩张的两个主要原因。“未来全时还会在总部基地开14家店,共计要开到20家店。”张云根对记者说。
事实上,不仅仅是全时有这么大的动静,2004年进入北京市场的日资便利店企业,2013年进入北京市场的罗森,2014年的全家都在加大扩张势力,争相占领市场。
本土的全时已经开始与日资便利店短兵相接,而在全时的眼里,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张云根告诉《中国连锁》记者:“我们不否认借鉴了7-11,毕竟我们起步相对较晚。”
但是,对于全时便利店而言,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便利店市场,取得一席之地,除了模仿日资企业,还要超越并引入开发适合国人自己的产品。因此,创新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光顾全时便利店的一位女性顾客对《中国连锁》记者说:“2014年12月21日,冬至日当日,全时便利店提供了荠菜鸡蛋水饺和玉米蔬菜猪肉水饺两款,缘由就是北方人冬至日讲究吃饺子,有数九寒冬不冻耳朵的说法。”
此外,全时通过多次试吃,开发了一些自营的卤煮、快餐以及软饮料,同时将自营产品保持在35%左右,略低于7-11的40%。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的天平在也向全时倾斜。根据《北京市食品流通许可管理办法(试行)》,食品流通管理日益严格。一些企业的新店很难再继续销售快餐、包子、烟酒等商品。
全时便利店总部加盟部的刘经理对《中国连锁》记者表示:“全时是北京当地注册的企业,可以继续享受在新店中出售现烹食品、烟酒等的权利,因此在未来的新店上,现烹食品会投入更大的资金支持。这意味着利润率较高的商品保存了下来。”
在物流配送上,全时也正在不断加强。全时便利加盟部总监肖刚表示,在北京,能达到一日三配送的除了日资企业7-11,就只有全时。同时,全时便利店目前拥有三大中央厨房,分别位于北京顺义和河北固安,一日三送,每4小时完成一次配送,先配送到北京通州,然后在分发到各门店,以满足所有门店的日销售量。这不仅能满足所有门店的销售量,更能保证消费者拿到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重资产发展不差钱
四年磨一剑,五年万店的计划看似有点天方夜谭,但是背靠大佬的全时还是有“挥霍”的资本。
据了解,全时的母公司为复华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是集资产运营、资产管理、投资并购三大业务板块的大型控股集团,下辖17家上市和非上市公司,资产超过500亿元,
张云根也透露:“全时总部是金融企业,全国很多城市有分公司,线下拥有六大业务板块。比如天津,我们有复华资产、瀚亚资本、东瀛环保等,已经扎根于社区、市场很多年,这些有助于我们扩张便利店行业。”
这样的“后台”也让全时有了做重资产的信心。张云根强调,“全时的目标就是做中国目前惟一的超重资产模式运营的内资便利店。所谓超重资产运营,就是在便利店中增加现场烹饪设备和多人用餐区,单店的投资规模超过150万元。”
不过,张云根好像并不担心资金方面的问题,“除了依托势力雄厚的复方资本,未来还会有一些PE 进入,但是必须是一些业界最知名、最优秀的企业,全时更看重的是品牌价值。”
这样的投入会不会导致负担很重或盈利时间拉长呢?例如永安里店150万的单店投资,再加上其他运营费用,按照便利店30%的平均毛利率计算,永安里店日均销售须达到8000元~10000元以上才能不亏本。
而张云根表示,永安里门店新增现场烹饪以来,整体是盈利的,因此走重资产方向没有错。现场烹饪路线的竞争对手不再是7-11、罗森,而是在北京拥有300多家连锁企业的吉野家。
另外,全时便利店未来的想法更出乎意料,张云根透露,“全时便利店不是通过零售赚钱,而是整合资源,把金融与零售整合在一起,让消费者进入便利店可以随便拿、免费拿,让便利店越来越大地承载未来线上线下最后1公里甚至100米的价值。”
为此,全时便利店投资千万资金研发了一套独特的管理系统“全时汇”,消费者可以在移动终端利用“全时汇”,进行点餐,然后到附近的门店去用餐,不用叫喊排队,更不用催菜。
同时,除了现在大力推广的重资产门店(2.0店),未来的三代店(3.0社区店)将开发社区服务驿站等更多功能,“例如,全时将菜品清洗干净后,经过专业厨师搭配,消费者拿到后,回家就可以直接下锅,享受做饭的乐趣。”
万店还靠人来撑
除了目前开张的104家一代店(即1.0店)、 2家2.0店,全时未来计划在2.0店、三代3.0社区店以及外地直营店、加盟店的扩张上投入更多精力,目前已经着手布局外阜五大城市。
为了接下来的这个五年计划,人才成为全时亟待解决的问题。张云根告诉记者,全时高层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来自7-11等优秀的便利店企业,一方面日资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这些人才在日资企业,大多得不到更好的发展,而全时不管是个人发展还是待遇对他们很有吸引力。
此外,全时还有一部分后厨工作人员来自大型的餐饮企业,如麦当劳、肯德基、吉野家等,也有部分工作人员来自大型的零售企业等。张云根自己就,曾就职于沃尔玛。同时,全时还成立了自己的商学院,与外地高校联合办学,高校负责理论的学习,全时提供实践的机会,实习者一进门店实习,就给予一定的管理岗位。
对于零售业离职率较高的问题,张云根也不否认。他强调,“全时会用一整套的利益分配模式吸引人才,而不是用一些强制性的手段。”
在万店扩张的计划里,加盟是重要手段,全时的加盟条件也非常诱人。上述刘经理告诉《中国连锁》记者,全时的加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权委托式”,即投资者只需出资,其他的如选址、装修、人员招募和经营都由总部来做,投资者不需要参与经营管理,相当于上市公司的入股者,加盟主与公司依据店面利润按比例分红,公司同时提供最低收益保证;另外一种是“特许加盟”,预计加盟主一次性投入70万左右(包括加盟费10万),开始运营后,三年左右即可回本,店面利润的100%归加盟商,而且加盟费用五年后全部返回,加盟主需要参与店铺的管理。
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全权委托式加盟店铺不盈利,全时总部承担所有成本。
目前,全时总部计划从天津、广州、深圳、成都、武汉等城市开始着手其万店计划,不过,效果如何还有待继续观望,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