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 活化技术课堂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feng615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通过设计一个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创造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知识架构,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普通高中阶段开设通用技术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和应用能力为主的实践性课程,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创新思维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爱技术、学技术、用技术,按科学教育规律办事的观念和意识。因此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要有效地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课堂教学情境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环节。教师通过设计一个促进学生学习的情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课堂效果尤为明显。
  
  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用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以及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已经进入到他们的认识领域,成为他们的经验。因此,教师要深入观察学生的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起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到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例如在教学“认识流程”一课时,创设某学生放学回家要做很多事的情境,如烧饭、做作业、整理房间、看报纸、踢球,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同学们回家以后也做同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安排?”这时学生热情高涨,有的说:“先踢球,再烧饭……”有的说:“先做作业,再……”教师再问:“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都是逐项完成的。”教师进而引出时序、环节、流程的概念。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活动是在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2个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知识往往通过情感功能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学生有了对学习的热烈情感、好奇心、探究欲望,就会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可先瞄准目标把握关键创设悬念,促进学生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然后再通过教师环环紧扣的启发诱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努力解疑、释疑,使未知化为已知。问题的解决伴随产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会使学生品尝到乐趣和成功,从而产生更加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壳体结构的受力分析”时,课前笔者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节目中“人踩灯泡”的片段,渲染课堂气氛。并进一步设问:人踩在灯泡上,灯泡为什么没有损坏?参加节目的人有特殊功能吗?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就提升了,并展开积极的讨论。这样一来,课堂就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水到渠成地引入壳体结构受力分析的探讨,然后再展示(自制)教具,将3个灯泡呈三角形式固定在木板上,上面放一块木板,再在木板上方放重物,检验灯泡的受力情况。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3 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的效率比在传统单一讲授式下学习的效率要高得多。通用技术课是一门立足于实践,注重创造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设计和制作是相辅相成的两大支柱。设计是一切技术活动中的核心过程,而动手制作则是技术设计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密切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必要的实践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全员参与、亲历设计和制作活动各环节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对技术设计的兴趣和探究试验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新,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发展能力并体验创造的艰辛和成就感。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精心挑选一部分能体现技术设计的实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创造的过程。比如让学生利用活动室的工具、现有的材料或自己找材料,发挥小组的团队力量和自己的创新精神,制作多功能学习用品架、桥梁模型、相框、小板凳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都踊跃参加,最后的作品超乎教师的想象。作品的样式多种多样,学习用品盒有方形的、圆弧形的;桥梁有直形的、拱形的、斜拉式的;相框有长方形的、椭圆形的。用的材料也是五花八门,有用木材的,有用金属的,还有的用易拉罐、矿泉水瓶来搭建的。当然,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善于思考,勤于讨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最后,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是适当的点评。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只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遵循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贯彻启发性、探索性、趣味性、可感知性等原则,不断探索新的创设情境的方法,就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陶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之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到底是什么呢?文章通过运用OLS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协整关系分析,对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各因素进行了计量检验分析,得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
目的:用带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入股骨头颈内,重建股骨头颈的血液循环,防止股骨头缺血坏死,促进骨折愈合。方法:游离旋髂深动脉至其分枝进髂骨处,切取带髂骨膜的骨瓣,以血管蒂为轴沿髂
文章从博弈论、制度变迁角度对国有股减持暂停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认为两个观念的转变是推进国有股减持的关键因素.
目的:探讨院前溶栓对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升高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观察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院前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升高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8例
文章系统论述了产权制度与公司治理模式的内在逻辑关系,指出了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产权制度和治理机制上存在的缺陷,并试图构建一个基于产权制度改革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
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功能管理好设备,使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更具有科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现有设备,使设备的利用率最大化,最大限度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临床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常用的穿刺点有桡动脉、足背动脉和股动脉等。在桡动脉穿刺置管最为常见是在腕部掌侧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搏动最强点(桡动脉第一点)穿刺。近来见到有报道
新生儿胃穿孔是新生儿急腹症之一,典型临床表现有拒乳、呕吐、明显腹胀,一般情况迅速恶化,并出现发绀、呼吸困难、腹部静脉曲张、肝浊音消失,继而出现弥漫性腹膜炎征象,晚期则出现
摘要 大多数医学留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是较端正、积极向上的,但部分留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二者学习成绩的优劣较为悬殊,较好与较差学生几乎对等。因此,注重创造成功的环境条件,加强中华文化知识教学,不断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是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学生;学习动机;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
随着太原理工大学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深入,“自由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成为必然的趋势。作者根据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开发出的一套学生选课、自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