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工程技术中心优势 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ao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工程技术中心的主要功能及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索了依托工程技术中心的产学研结合,采取研究生导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现场指导教师“三结合”模式培养研究生的途径。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中心的科研实体优势,从课题申报、经费筹措、科研专用设备自制等方面着手构建科研育人平台,并介绍了利用科研育人平台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及特点。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研究生教育
  
  近年来,为了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促进科技产业化,充分发挥企业、高等学校人才、科技及实验设备的优势,国家和地方政府在部分具备一定条件的(科研能力较强的)企业和高校中设立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持续不断地为规模生产提供成套的工程化研究成果;促进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积极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吸引相关学科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为行业和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作为依托高等学校设置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注重把教育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活动联系起来,尤其要针对那些“由于工业部门缺少基础的工程知识,而不能有效地满足需要”的问题,将高等学校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与工程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加强工程研究和教育与工程实践的联系,增进有关的基础工程知识,改进对学生的工程教育。
  河南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由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教育厅与河南科技大学共同筹建的集研究、产业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单位,2007年又被批准为摩擦学与材料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研究中心)。近年来,工程研究中心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研究生培养的思路、方式及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采取了研究生导师、工程研究中心和现场指导教师“三结合”的模式,先后接纳、培养了数十名研究生。“三结合”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点是: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定培养方案,对培养全过程进行监控,审阅学位论文,组织答辩;工程研究中心提供科研平台及保障条件;现场指导教师负责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协调学习、研究及科技开发等方面关系。“三结合”模式充分发挥了各个方面的合力作用,将研究生的培养深入到思想教育、课题选择、科研实践、论文撰写及答辩等各个环节中,着力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的环境,强化过程管理,注重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十分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
  
  发挥科研实体优势,构建科研育人平台
  
  研究生培养需要有科研课题支持,而作为工程研究中心在这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通常,作为一种新型的科研开发实体,工程研究中心在科研申报的力度、广泛性、新颖性方面通常要强于一般教师或科研人员个人的申报。而作为隶属于各级政府的机构,工程研究研究中心在科研课题申报及立项等方面还容易得到一定的政策倾斜,申报获得的课题级别高,资助额度大。此外,工程研究中心还承担着面向企业规模生产的需要,推动集成、配套的工程化成果向相关行业辐射、转移与扩散的功能,和企业之间的横向科研课题也比较多。
  在研究生培养中,经费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导师经费捉襟见肘,高水平的试验无法做,研究生培养处处受限,学生培养的质量大打折扣。工程研究中心虽然与一般的企业不同,但它具有明显的企业本身性质,具有一定的企业功能,必须企业化运作,经营运作得当的话会有很好的经济回报,将利润的一部分用于科技开发和研究中心的惯常做法,也就是说,就经费来源而言,除了前述的科研项目多而带来的科研经费外,工程研究中心具备一定的自身造血功能。
  由于工程研究中心科研项目多,研究经费充裕,所以能够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平台和充分的物质条件保障。例如,学生做的题目都是工程中心的课题,试验经费充足,试验全面水平高;为每一位研究生配备一台电脑,实验室对研究生24小时全天候开发;为研究生支付差旅费,支持、组织研究生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的动态与新进展;为研究生支付学术论文版面费,鼓励学生多发论文,发高水平论文。为研究生购买数码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等,为学生进行学术活动提供方便;为研究生按月足额发放标准比较高的生活补贴,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这使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尤其感到关爱和温暖。
  在工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自制设备的作用往往是十分重要的。自制设备一般都是完成课题所必需但在相关研究领域所缺乏的专用设备,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研究的特色和创新。在自制仪器设备方面,工程研究中心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方面,制造仪器设备、尤其是一些功能齐全、比较高档的设备,需要较大的投入,这在一般教师所无法承担的,而工程研究中心的经济实力具备这个能力。此外,一台仪器设备的制作往往涉及到机械、电器、控制、材料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靠研究生单打独斗是很难完成的。而作为一个企业运作的工程中心,集中了各方面的人才,可以各取所长,加以充分利用,既能保证质量,较好地体现设计思想,又能够保证设备的制造质量和进度。近几年,有由研究生提出设计思想或参与制作的自制设备有定向凝固装置、冷轧辊接触疲劳试验机、轧辊滚动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冲击磨损试验机、轧辊电磁复合铸造机、热型连铸试验机等。此外,还建造了专门的爆炸焊接试验场。这些自制设备为研究生顺利完成课题提供了保证。
  
  创新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由于工程中心的平台作用,汇聚了一批研究生,人气旺,有活力,有利于进行规范管理。为此,在每位研究生导师职责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了现场指导教师这一环节,即由工程中心专门委托一名资深教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研究生的现场指导教师,对在工程中心做课题的所有研究生进行统一管理,定期开展各种活动,严格要求,规范管理,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与严谨的学风。
  工程中心坚持每周六的例会制度,研究生轮流做有关自己研究领域的学术报告,进行学术交流。每月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每位研究生汇报个人课题近期的进展情况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由导师点评,检查督促。鼓励其他研究生提出看法,共同讨论,互相启发。汇报时一律要求采用PPT多媒体文档,图文并茂进行演示。每次汇报后与会的教师和研究生要对每位汇报者打分,对得分最高的前两位研究生予以表彰鼓励。通过开展群体的学术活动,师生教学相长,学兄师弟团结互助,遇到问题共同探讨,遇到困难相互帮助,彼此启发,共同进步,团队精神和相互之间的协作得到了加强,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基本学术素养,增进了学术交流的能力,保证了课题的顺利开展。
  研究生的研究课题都是工程中心的科研项目,课题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一般都是某一工程或学科领域的科学技术前沿,起点高,水平高,有待发现和揭示的未知规律多。学生在完成课题过程中,通过文献检索,实际调研,容易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总结新规律,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创造性思维,学会发现、发明和创新,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工程研究中心的基本功能之一,中心能够适时地组织研究生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引导研究生面向生产实践,通过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增长才干,丰富知识,提高素质。
  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工程研究中心将发表论文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来抓。凡是学生发表的论文,首先要有充分的试验数据作支撑。在学生论文初稿写出来以后,一般都要经过现场指导老师和研究生导师两次审阅把关,导师们都精心批改,提出质疑,找出创新点,和学生讨论,必要时进一步补充试验,直至最终发表。研究生们普遍感到,通过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综合素质都有一次较大的提高,收获特别大。
  工程研究中心还十分注意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特意聘请了学风严谨,德高望重的资深教师担任现场指导教师,给学生讲人生哲理,既教学生做事又教学生做人,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重视对研究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都得到提高,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回报社会。工程研究中心还经常组织有益的集体活动,如假期组织研究生外出旅游(考察),节日聚餐等,活跃学生生活,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其他文献
从中专转为高职院校,已经有近五年的历程了。在这五年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高职教育的新思路,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培养出市场需要的、符合培养目标的、有实际技能的,合格的高职毕业生,我们对教材进行了不断的改革,自编了一系列适用于高职教育的教材,我们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减少了不必要的理论知识,加大实践、实验课程比例。然而,我们还是感觉并没有明显的成效。还会出现类似网络专业的学生毕业了却不会建设和管理一个
针对混凝土结构课程在大土木工程专业要求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着重就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基本原理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混凝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