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一个湖

来源 :昆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人活到最后,是不是都有回归大地的欲望,这个欲望既美好又残酷。——这样一个突来的想法,对于在夜灯下读写的我,既惊悚又茫然。
  我是在阅读《湖边书》时,想到的这个问题。
  这是一篇关于“湖”的文字。
  “湖是上帝踩在大地上的一个脚印,也是大地上的一个秘密。”——这是《临湖听风》的第一句。它在瞬间,给了我一个不期然的感动,因为,它唤起了大地姿容丰润的印象。
  一个人,从喧嚣浮躁的红尘中抽离肉身,临湖听风,环湖奔跑;天人合一,遵循心灵;忘乎一切,回归本心。湖让一个人清澈明了看到了自己的心性。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要从大地的山河湖海来观照自己,了悟天地玄黄。人,最终要走向大地的深处,怀着敬畏之心,膜拜之心。
  乔洪涛,一个中国八零后青年作家,不断试图在精神上逃离城市,他曾在郊区租地,耕种,观察,写作,写出了一本丰厚的私人笔记《大地笔记》。如今又临近一座湖,向湖问道,写出了《湖边书》。
  《湖边书》是承载乔洪涛思想的汝窑,呈现了思考的冰裂之美。它淡雅清丽,真实质朴,大巧不工,恰到好处。从乔洪涛《湖边书》观其文理,有一种美,张弛有度,极致品位。
  乔洪涛的湖,简约、朴素、清新、温润。
  乔洪涛似乎在取道一百多年前的美国青年梭罗。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多的生活,审视了他自己,领悟生命的秘密,写出朴素如泥土的《瓦尔登湖》,成为人类亲近自然的经典。
  我想,《湖边书》像《瓦尔登湖》一样体现了某种精神的趋向性,意义不仅在于它的内容,更在于其象征意义和作家的生命观的呈现。从这一点上说,《湖边书》值得深读。
  (二)
  湖,可以是一座精神的载体。
  乔洪涛走向了这座湖。他愿意长久地关注一个湖,亲近一个湖,参悟一个湖。
  临湖听风,“它的心里藏着许多事。譬如一群鱼的歌与哭,是怎样在寂静的夜晚荡漾成一圈圈涟漪?譬如一丛草的怕与爱,是如何在夏季葳蕤在秋季枯败?譬如一只青蛙的吟咏,一条水虫的呓语,一叶小舟的孤独,如何被夜色笼罩,定格成不可猜度的心事?”他走进了湖的心里,关心着生灵们的歌与哭。“不知道在湖里看陆上,是什么感受。这要问鱼。鱼比人清楚。鱼是水的主人。其实也不是,水滋生了鱼,水是鱼的空气。鱼只是湖的孩子。”他试图从鱼的视角看世界,以简洁的方式浮现世界的另一面本相。
  作家笔下的湖富有灵性,能看到风的形状,鱼虾们都围着月亮倾吐心事,芦苇微微颤动,湖风是水的呼吸,兔子藏在小溪草丛里窸窸窣窣地啃食著雪屑和草籽,野鸭子或者白鹭在遥远的湖心,抖羽,凫水,潜水,拍水,呼朋引伴。空中翔集的白鹭,黑白羽翅美得炫目,长腿鸟转动长长的脖子在浅水里捉鱼摸虾,鱼都像马驹儿一般撒欢,黑头草鱼跑到湖边来探头探脑,鲫鱼和鲤鱼吐着泡泡,有仙鹤一般神情优雅的珍禽,喜鹊在最喜欢的杨树上做巢,麻雀打架,轻微的冰裂的声音,像是窃窃私语的虫子,水鸟们在湖上舞蹈,春天有水鸟、白鹭,长腿鸟、野鸭子、鲫鱼和鲤鱼,长腿鹤翩翩起舞,野鸭子倏忽潜游,喜鹊鸣唱,麻雀觅食,而一切的流水和水中细微的生命,都覆盖在冰河下……种种描述,源自亲自体验,叙事大于抒情,体现了化繁为简的艺术手法,这使我想起十八世纪的美学家莱辛曾经说过:“最明晰的对我来说始终就是最美的。”
  《湖边书》除了记录和抒写作者对湖的多种动植物的观察、了解和感情,更不乏深沉的联想与思考。“环湖堤成为湖的一个规则,就像是人在社会中的藩篱,它限制了湖,其实也保护了水。”“湖堤上的路,却划成了一个圆。每一处,是起点也是终点,是出发也是归宿。”“每一个生命,都有奔跑的宿命。”类似句子,言简义丰,蕴含道之真义,有一种宏大的精神气质,如遥远天宇的一抹蓝,淡极,亦艳极。
  “将肉体移动于天地间,将骨骼震动,把肌肉拉紧,迈动双脚,拉紧肌肉,让身体的小湖泊沸腾起来。就像发动一艘航母,小心脏里的核反应堆,呼吸带来的刺痛与肺部的收缩和扩张带来的存在感,肌肉反复拉伸的酸痛和健壮,小小台风刮进身体,血液成为会呼吸的水,蒸发的汗水带着二氧化碳、疲惫、劳累、委屈和偏执,以及对世界的蔑视、期待和绝望,一同顺着汗毛的小小河流通道,幻化成汗毛上悬挂的水珠。”作者运用了回归事物本性和真相的叙述方式,叙写呈现出生命肉体深处漩涡一样的小宇宙,指向深远,凸显出洞彻的意味。
  关于芦苇,他写“人有时候真比不过一根芦苇。这种一年生草本植物,春来生发,冬来枯萎,其实它的根并没有死。生的喜悦和死的悲伤交替进行,这就是一棵植物的命运吗?一次一次重生的滋味,是什么样子的?”乔洪涛语言上保持克制和冷静,从细小的事件或场景中洞察世事人伦的真相,小中见大,抒写感悟,却并不陷入思辨式的哲理之路,体现出一种叙述节制之美。黑白美丑类二元对立的基本模式被消解,绕过了经世致用的实用哲学或启蒙主义传统,诚实地袒露自己忧思和期盼。如黑格尔所言,作为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在纷纭变迁的时代快速列车上,忠实于自己的本色。
  关于水,他写“大地上有水,真是一个神迹。何况是一个千亩之大的湖?水滋润了土地,滋养了大地上无法数计的植物、动物,它让种子发芽,让鲜花盛开,让果实满浆,让鸟儿飞翔、兔子奔跑,这真是一个奇妙的事情。这样看来,水的形态、颜色也是各式各样的——进入树木,站立成茎,变成木材;进入叶子,叶子变绿,成为一个个小小贮水池;进入花朵,五彩斑斓,又成为色彩的载体,让花朵更加娇艳欲滴,光彩夺目;进入动物体内,它便成为它们沸腾的血液、奔跑或飞翔的力量。”他通过文字来发现世界,也进而寻求自然万物接近世界的“真”的本质,让思想在简约的话语叙述中尽情舞蹈!
  临湖,观天,看地,悟己。“人生到了后半截,就得有后半截的活法。欲望低了,火焰消了,要越活越轻,越活越慢,不能越活越重,越活越快。人本是自然的产物,回归自然,是归途,是归宿。”“每个人在心中都会有一条通往‘田园’的小路。”乔洪涛在情感上没有简单的讴歌和赞歌的倾向,只忠实于自己真切的生命体验,不怕把自己的见识、笔力、态度、价值观甚至年龄、心态、生命成熟度尽显。这是勇气,更是生命的情怀。   远离尘嚣,借湖而居,临湖听风。
  “湖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宇宙,一个值得终生参悟的‘道’。”
  “参悟一个湖,更是了解自己。”
  乔洪涛的《湖边书》是与湖平等的,他“非虚构”了这座湖,湖也忠实地记录了作家的生命状态、思想情感状态。这座湖,是属于他一个人的精神记忆。
  《湖边书》以无遮蔽的,敞亮的,本真的姿态呈现给读者,这些本真的话语将是多么容易走进一个个读者的精神深处!乔洪涛放下了身段,贴近了大地,以“非虚构”和“在场主义”的姿态,走进并介入了一座湖。这种走进的姿态有一种使命感与担当,体现出一种作家的责任感,他带着血肉的温度,真真切切地在场,双脚踩在坚实的地面上。
  乔洪涛用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的标准去写作,这标准不是道德标准,不是政治标准,所以这样的散文就带来了真正的震撼感。
  (三)
  读乔洪涛的文字,一开始我是轻松的,后来,我开始变得严肃。
  《湖边书》是乔洪涛与世界相遇的方式之一,他以这种偏于智慧的散文文体,承载自己最直接的带血带肉的思想,最直接的可以給人一击的力量、情感和态度。
  乔洪涛属于80后新锐力量,我读了他的部分散文,感受是他渐渐亲近性灵、小品、智识,走向了朴素与平实。在话语呈现上总体趋于简约,他是深深懂得“大道至简”的基本艺术精神的。
  关于散文,乔洪涛的一段话,说得至情至理:
  “对于一篇散文或者一本散文来说,词语准不准不重要,句子美不美不重要,语言老到不老到也不重要,什么是重要的?思想最重要,精神最重要,情怀最重要——甚至,思想也不重要,悲天悯人的情怀,独立的人格和精神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散文的精神,和作家介入的态度。”
  “我开始拒绝所谓的抒情散文和华美的细腻的语言句子,我们厌倦了那些无病呻吟的滥抒情、千篇一律的游记说明和一段故事加哲思的所谓‘美文’,那太纤柔,太腻,会极大地阻碍散文的质地——从文风来说,散文最重要的感觉是:质朴。在质朴中见‘真’,‘真’是小说和散文以及诗歌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动人力量。”
  《湖边书》展示出乔洪涛正在以身体力行的灵肉体验,践行“非虚构”以及“在场主义”的写作观。“在场主义”散文强调思想性比精致的意义要大。“在场主义”散文主张散文作家要注意散文的纯粹性,介入现实,观照当下,注重揭示存在的真相和终极价值,并以之作为作家必须坚守的存在底线;追求散文性与在场精神的完美融合,并把这种融合,视为散文作家追求的艺术高线。
  乔洪涛说自己少年时候读过一个人的文字,他是苇岸,是中国本土的大地守望者。苇岸那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大地上的事情》,对他影响很深。此后多年,乔洪涛经过个人努力,也被时代裹挟,来到了城市,告别了土地,成为了过渡的一代也称断裂的一代。八零后这代人身份复杂,乔洪涛笔下往往叙写这个群体的挣扎。他在废寝忘食的读写思考及对生活现状的持续关注中,他思考生命和生活,关注人与自然。他脚踏实地,亲近泥土和河流,他以赤子之心真诚地扑向土地、侍弄土地、观察土地、记录大地的变化。在他眼里,“人也是大地的产物,不仅那些庄稼、蔬菜、芦苇和池塘,那些鸣叫的青蛙、游弋的鲤鱼,还有两脚直立行走的人,都属于大地的产物。我们比之土地上的动物和植物,一点也没有本质上的优越感和高贵感。那些大地上的植物和动物们,都是我的朋友。在我眼里,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最宝贵的生命。在它们身上,我看到了自由。它们自由地歌唱,自由地恋爱,在野地里,幕天席地,生得平凡,活得高贵。”
  故而,作家就是那黥面的囚徒,甘受文学的驱使,甘被孤独的灵魂牵引,向着精神的完美境界进发,就在这夜以继日的长途跋涉中,他不断发展、丰富着自己的精神图谱,呈现驳杂丰美的生命景观。
  从这个意义上,乔洪涛说“湖就成了我生命的挚友,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也成了我生命庄严的仪式和归宿”。
  王谢堂前的燕子,原名王彦平,毕业于鲁东大学中文系,现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作协理事。2014年起从事散文创作,目前已在《昆嵛》《当代散文》《胶东文学》《青海湖》等文学刊物发表散文多篇。著有散文集《丽人行》(与人合著)。2017年荣获山东省散文学会“半岛优秀散文家”称号。
其他文献
杨子荣的妈妈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去世。  她不知道: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里的主角就是她自己的儿子。  此刻:阳光肃立,屏住呼吸,一点没有声音。  杨子荣纪念馆里,很静,很静。  但我分明听见:  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片木材、每一丛绿树、每一处雕塑、每一面彩旗,连同展板上的每一个字,都在放开喉咙。  与奔腾在东北剿匪斗争史里的牡丹江巨浪,威虎山的林涛一起,大声地呼叫:  杨妈妈,请你睁开眼睛,睁开眼
期刊
【摘要】自2003年起我国就开始了社区矫正的试点,旨在通过社区内的矫正使得罪犯能够消除犯罪心理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虽然在十余年的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民众对于社区矫正的认可度仍然不高,社会参与力量弱小,社区服刑人员存在抗拒和排斥的心理,所以目前为止社区矫正在我国仍然缺乏有效的实施路径。本文尝试从生态系统的理论视角去研究社区矫正,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探析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
期刊
烟台市牟平区口腔医院始建于1960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集口腔预防、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口腔专科医院,承担着牟平区40多万人口的口腔疾病防治工作。  近年来,区口腔医院在发展口腔事业的进程中,以民为本,事事以患者利益为先,做到“想患、为患、爱患”,把“让大家看好病,享受高水平、高质量的口腔医疗服务,造福一方百姓”视为己任,倡导“文明服务、礼仪服务、微笑服务”,用温情的医疗服务,暖
期刊
“啊——”  十六惊醒。  老婆摁亮床头灯,看着十六满脸流汗的样子。老婆说,你这是怎么了?十六瞪大着眼睛看着老婆,好长时间后,像是从梦境里走了出来。十六说,刚刚做了一个噩梦。十六这样说过后,随手关了灯。  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躺在床边的地板上。  十六抬手擦了下脸,问老婆,当年经常约会的那个地方,还记得什么样子吗?  老婆说,怎么想起问那个地方了?  “说来也怪,”十六这会儿身子明显地哆嗦了下,“二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嵌入式系统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大量的应用。Linux操作系统良好的稳定性、高度的可靠性以及免费公开等优点,让其成为嵌入式系统的最佳选择。文章研究了嵌入式Linux系统在ARM平台上的构建。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ARM平台;构建  当今时代,嵌入式系统相关技术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其应用也涉及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多个领域,目前嵌入式处理器已经占
期刊
【摘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在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新颖的举措,尤其是在官员建设与反腐败斗争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领导人在整顿党风进行廉政建设中的决心和勇气。习近平同志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在反腐思想建设方面不仅融合了前人的优秀思想,同时还切合实际的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执行保障措施。  【关键词】习近平;反腐思想;法治  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
期刊
【摘要】 幽默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也是一种具有深层文化底蕴的文学现象。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跨文化交流越来越多,言语幽默作为交际的一种特殊形式也被频繁的使用。本文从思维模式,价值观和权力理解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汉英幽默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以加强不同民族的相互了解,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言语幽默;汉语;英语;文化差异  幽默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形式,它以事物的矛盾为基调
期刊
岁月老去一季,时光翻过一页。大雪时节,“鹃鸥不鸣”,天寒地冻,万物潜藏。如今气候南北有些颠倒,大雪时节江南大雪北方却无雪,只一地清霜,在冬日的房顶上浅浅写意;太阳隔着雾纱给在丫杈上谈情说爱的麻雀们送来一米阳光。  俗语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冬是静穆而思索着的,沉淀了喧嚣,仿佛一切都在休眠,此时很适合读书人的安静和慵懒的意境。有大雪的夜里读书是一种惬意,因此有古人在看雪、吟雪、画
期刊
摘要:本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对自我和他人的消极评价,以及情感障碍方面,对川端康成代表作《雪国》男主人公岛村的孤独感进行分析。分析男主人公岛村的孤独感形象,有助于加深对川端康成《雪国》的理解,同时对川端康成作品中男性形象的研究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雪国;岛村;孤独感  一、《雪国》及岛村的男性形象  《雪国》作为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名作之一,相关的研究有很多。这
期刊
那一年在我考职称俄语的时候,他回来休班,每天接送完女儿,就到办公室陪着我学习,帮着我查厚厚的俄汉词典。我当时曾经很冲动地想写一篇有关他的文章。当我把草稿拿给他看的时候,他的眼中有泪光闪过,我看到了,当时只是觉得他可能是有些感动吧,就没有多想。等到后来,知道他爱上别人,甚至想要和我离婚时,再回过头去想,我才明白,其实那个时候他们已经开始谈感情了。只是他们的感情还不够深而已。  刚离婚的时候,许多人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