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有密切的关系。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有利于开拓孩子的视野,陶冶情操。让学生喜欢读书,就是让孩子们从书中汲取力量,超越物质条件,甚至生理条件的限制,达到一个又一个新的水平。
关键词:读书;心境;目的;习惯;方法;渠道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7-022-2
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一书中,明确指出“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他在书中写道“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漠,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他用两个感叹号表明了自己的鲜明态度,也让每一位阅读者明白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何其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应该针对小学生的阅读特点,找出适合孩子们的阅读方法,使每一位学生喜欢阅读,进而成为生活自觉。
第一,打造读书“心”环境。
儿童阅读推广人萝卜探长把图画书的名字分类并编成了顺口溜:“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读好书给孩子听。我们经常说书真的不值钱,最值钱的是孩子的成长机会、你的时间,这些比书还要值钱。”的确,在童年时代,阅读的感受有时候比阅读的内容更重要,长大以后当时的情景可能模糊了,但是那种感受还在。正如《父母必读》杂志主编徐凡所说,“心”环境就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于阅读的一个基本态度。我们对阅读是好奇,是欣喜,是向往?抑或是惧怕,是负担,是厌烦?是趋是避,我们的态度来源于我们的经验,来源于我们在和书打交道过程中的种种感受。然而,我们的态度也会传递给我们的孩子,影响他们在和书打交道过程中的感受,形成他们对书的态度。打造一个积极、稳定的“心”环境,孩子们从书中汲取的力量就会超越物质条件,甚至生理条件的限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二,明确读书目的。
只有认定了读书目的,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明确目的,容易评定自己的成绩。在达到自己预期的成绩时,兴趣自然就会产生。一是根据阅读喜好,选择阅读材料。比如,有的同学喜欢故事性较强的;有的喜欢词句较优美的;有的喜欢景物描写的;有的喜欢人物描写的;有的喜欢哲理性强的。开始作课外自读时,你喜好什么就选择什么。当然首先必须是有益的书籍。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不能跟随大流、人云亦云。人家喜欢读的,不一定适合于你。如大家都说《三国演义》好看,但你可能对书中的文辞不感兴趣,如果硬着头皮看的话,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丧失兴趣,别人还会笑话你附庸风雅。这时你不如找本白话《三国》来看看,既了解了《三国演义》原著的内容,又增添了阅读古代长篇小说的兴趣,一举两得。一时不能读原著,决不能说明你笨。就是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成年人,拿起《红楼梦》就睡觉的也是大有人在。
第三,读能读懂的书。
每次阅读时,事先不一定明白我为什么而读,但在读的过程中,文章的哪方面触动了我,或联想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原理,这就是“得”,即此次读书的收获。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文章特点、大意了。读书是一个读者与作者进行思想沟通的过程。假如不了解所读之书的内容,读者与作者就无法进行思想沟通;再有价值的内容,也不会让读者产生兴趣。而且,书的难度要适中,太难的书读者读不懂就没有兴趣,太容易的书就会让人有老生常谈的感觉,引不起读者的兴趣。
第四,养成读书的习惯。
按照教育家陈鹤琴的说法,孩子是一匹白布,放进红色的大染缸,就是红色;放进黑色的大染缸,就是黑色。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养成了读书习惯,读书就会成为一生的生活方式,所以,对于孩子的读书,没有内需拉动问题,重在养成读书的习惯。日常学校生活中,我发现,孩子们从早晨7:00开始陆续到校,直到8:00,都是在叽叽喳喳、你追我闹中度过的。一问才知,上级有规定,不准安排早读。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家长发信,倡导孩子们早上到校读书,然后,把我开发的晨读教材配发到班级。从此,早上的校园,回响的是琅琅书声。学生做事缺乏持久性,在培养学生读书习惯中需要学校、家庭共同督促学生。在家里,家长也可以参与到“亲子读书”中来,坚持与孩子一起浏览阅读,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第五,读书要有“三法”。
(1)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当然,要教给不同类别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如对文学艺术作品,着重教怎样抓住主要内容,摘录好词佳句等;对自然科学读物,着重教怎样弄清自然现象,明白科学道理等;对各种报纸杂志,着重教怎样熟悉目录、版面运用等。
第六,写出读书心得。
注意阅读积累,采摘阅读“花朵”。没有积累的阅读是老熊掰棒子的作法,手中永远只有一个。方法有很多。比如,在书上作记号,写简短的批语、体会,或是把主要的内容用本子记下来。名人读书都是这样的,现在出版的毛泽东在阅读过的书籍上所作的记号和批注影印本,就是例证。这样做,就好像我们从百花丛中,把我们认为最爽心悦目的花采摘来插在花瓶里一样,这些“花朵”就成了我们欣赏、观察、比较的对象。这样做的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对“采摘”“花朵”有了经验,并进而有所研究,我们的阅读欣赏能力就会渐渐提高,兴趣就会更加浓厚。读书心得是一种满足。有很多表现读书心得的方式。例如,参与大家的讨论并表达自己的看法是一种方式;与人在信中谈论学问是一种方式;在课堂上提出或回答问题是一种方式;在报刊杂志上投稿发表作品是一种方式。
第七,拓宽读书渠道。
为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图书,建立班级图书角,做到资源共享。及时进行评价,对爱阅读,常借书看,认真填写阅读记录单的学生给予表扬。学校的图书室或阅览室相对“图书角”藏书更多、更广,且分门别类,这更有利于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阅书籍,充分利用这座知识的宝库,还可以安排学生走出校园,到书店博览群书。如每周布置学生写一篇有关课外读书的周记;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到大型书店去看书,看一整套书或整本书。
关键词:读书;心境;目的;习惯;方法;渠道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7-022-2
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一书中,明确指出“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他在书中写道“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漠,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他用两个感叹号表明了自己的鲜明态度,也让每一位阅读者明白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何其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应该针对小学生的阅读特点,找出适合孩子们的阅读方法,使每一位学生喜欢阅读,进而成为生活自觉。
第一,打造读书“心”环境。
儿童阅读推广人萝卜探长把图画书的名字分类并编成了顺口溜:“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读好书给孩子听。我们经常说书真的不值钱,最值钱的是孩子的成长机会、你的时间,这些比书还要值钱。”的确,在童年时代,阅读的感受有时候比阅读的内容更重要,长大以后当时的情景可能模糊了,但是那种感受还在。正如《父母必读》杂志主编徐凡所说,“心”环境就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于阅读的一个基本态度。我们对阅读是好奇,是欣喜,是向往?抑或是惧怕,是负担,是厌烦?是趋是避,我们的态度来源于我们的经验,来源于我们在和书打交道过程中的种种感受。然而,我们的态度也会传递给我们的孩子,影响他们在和书打交道过程中的感受,形成他们对书的态度。打造一个积极、稳定的“心”环境,孩子们从书中汲取的力量就会超越物质条件,甚至生理条件的限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二,明确读书目的。
只有认定了读书目的,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明确目的,容易评定自己的成绩。在达到自己预期的成绩时,兴趣自然就会产生。一是根据阅读喜好,选择阅读材料。比如,有的同学喜欢故事性较强的;有的喜欢词句较优美的;有的喜欢景物描写的;有的喜欢人物描写的;有的喜欢哲理性强的。开始作课外自读时,你喜好什么就选择什么。当然首先必须是有益的书籍。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不能跟随大流、人云亦云。人家喜欢读的,不一定适合于你。如大家都说《三国演义》好看,但你可能对书中的文辞不感兴趣,如果硬着头皮看的话,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丧失兴趣,别人还会笑话你附庸风雅。这时你不如找本白话《三国》来看看,既了解了《三国演义》原著的内容,又增添了阅读古代长篇小说的兴趣,一举两得。一时不能读原著,决不能说明你笨。就是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成年人,拿起《红楼梦》就睡觉的也是大有人在。
第三,读能读懂的书。
每次阅读时,事先不一定明白我为什么而读,但在读的过程中,文章的哪方面触动了我,或联想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原理,这就是“得”,即此次读书的收获。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文章特点、大意了。读书是一个读者与作者进行思想沟通的过程。假如不了解所读之书的内容,读者与作者就无法进行思想沟通;再有价值的内容,也不会让读者产生兴趣。而且,书的难度要适中,太难的书读者读不懂就没有兴趣,太容易的书就会让人有老生常谈的感觉,引不起读者的兴趣。
第四,养成读书的习惯。
按照教育家陈鹤琴的说法,孩子是一匹白布,放进红色的大染缸,就是红色;放进黑色的大染缸,就是黑色。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养成了读书习惯,读书就会成为一生的生活方式,所以,对于孩子的读书,没有内需拉动问题,重在养成读书的习惯。日常学校生活中,我发现,孩子们从早晨7:00开始陆续到校,直到8:00,都是在叽叽喳喳、你追我闹中度过的。一问才知,上级有规定,不准安排早读。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家长发信,倡导孩子们早上到校读书,然后,把我开发的晨读教材配发到班级。从此,早上的校园,回响的是琅琅书声。学生做事缺乏持久性,在培养学生读书习惯中需要学校、家庭共同督促学生。在家里,家长也可以参与到“亲子读书”中来,坚持与孩子一起浏览阅读,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第五,读书要有“三法”。
(1)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当然,要教给不同类别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如对文学艺术作品,着重教怎样抓住主要内容,摘录好词佳句等;对自然科学读物,着重教怎样弄清自然现象,明白科学道理等;对各种报纸杂志,着重教怎样熟悉目录、版面运用等。
第六,写出读书心得。
注意阅读积累,采摘阅读“花朵”。没有积累的阅读是老熊掰棒子的作法,手中永远只有一个。方法有很多。比如,在书上作记号,写简短的批语、体会,或是把主要的内容用本子记下来。名人读书都是这样的,现在出版的毛泽东在阅读过的书籍上所作的记号和批注影印本,就是例证。这样做,就好像我们从百花丛中,把我们认为最爽心悦目的花采摘来插在花瓶里一样,这些“花朵”就成了我们欣赏、观察、比较的对象。这样做的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对“采摘”“花朵”有了经验,并进而有所研究,我们的阅读欣赏能力就会渐渐提高,兴趣就会更加浓厚。读书心得是一种满足。有很多表现读书心得的方式。例如,参与大家的讨论并表达自己的看法是一种方式;与人在信中谈论学问是一种方式;在课堂上提出或回答问题是一种方式;在报刊杂志上投稿发表作品是一种方式。
第七,拓宽读书渠道。
为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图书,建立班级图书角,做到资源共享。及时进行评价,对爱阅读,常借书看,认真填写阅读记录单的学生给予表扬。学校的图书室或阅览室相对“图书角”藏书更多、更广,且分门别类,这更有利于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阅书籍,充分利用这座知识的宝库,还可以安排学生走出校园,到书店博览群书。如每周布置学生写一篇有关课外读书的周记;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到大型书店去看书,看一整套书或整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