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深扎根在中华文明的沃土
沐浴数千年东方智慧的雨露
如今,中国原生本土宗教道教
在岁月的洗礼中成熟並结出硕果累累
与道结缘,何心舆先生亦修习多年
大道无形,是他持之以恒的不倦追求
悟道修身,给他带来精神方面的提升
入道为乐,使他体验充实丰满的人生
道,是人生的修为
无论道教还是佛教,认为世界上的各种关係皆由因缘而起,人与人之间的相识、偶遇、熟知,因缘起而生,缘灭而逝。这种从容自然的世界观,看似随性,卻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成为人心中最坚强的力量。就如何心舆先生对道教的执著,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专注与热情始终如一,历久弥新。信仰的伟大,以及传统文化的強大生命力,他的经历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何心舆先生与道教结缘,源於其父亲:“我在香港出生,由於爸爸信奉道教,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跟他一起参加修行和各种仪式。”虽然当时正属港英时期,西方文化渐渐渗透到香港各地。但本土宗教与文化,依然籍着不甘人後的冲劲,在这块土地上蓬勃发展,大大小小道场如同雨後春笋,以崛起之势先後建立起来。爱好者们的致力推广,也赢得了许多市民的认同。儘管年纪小,何心舆先生也感觉到:道教,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道场中严肃的打坐静修,抑或生活中拜神祈福,其实都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
日复一日地学习、感受道教,何心舆先生理解到种种蕴含在传统文化及本土宗教中的强大力量——那是可以凝聚群体之智慧、缔造不凡之成绩、联繫同根同源同宗族的力量。於是,他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研究道教,去领悟与“道”有关的、博大精深又内敛巧妙的内涵。
何心舆先生逐渐深入悟道,同时也不断发现身心因此产生的变化:健康方面,打坐静心是道教修行中的重要一环,助人控制气息,稳定心智。没有大起大落的情绪,身体能维繫在良好的状态,养生保健的作用,潛移默化之中就产生了。
对何心舆先生而言,心灵上的收穫更为重要,他对比儒释道三家中国主流宗教,虽然字面的表现各不相同,但讲究身心稳健,力求状态自然沉着,进而升华心境,使之达到一个新的层面,便是个人修为得以提升。尤其当下人们对宗教信仰存有偏差,以为许愿祈福即仪式主体,卻忽略了信仰的实质在於修身养性。
“我们透过修行、拜神等仪式去锻炼自己的心和性,因为每个人的智慧不同,所以每个人悟道的速度和层次也不一样。为个人或亲朋求平安,固然是善良且值得提倡的行为,但在求道的层面上,仍需得到进一步提升。”就如焚香、跪拜等动作,以及经书、典籍中的含义,或者是信徒日常诵读的内容,其实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若不了解,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也容易停留在表面,在传承文化方面也不尽详细、具体。所以何心舆先生建议,了解道教,要深入研究,知道自己是为了什麽目的而信仰其中,在权衡各方,並加以修行之後,从中懂得为人之道,方能悟成大道:“智慧是一种需要人在很安静、精神处於很高层面的状态才能体会,经文和修习,则是通往这个目的的捷径。所以我们要了解经文里面说什麽,並照着做、做好,人才可以真正进入清净的状态,达到‘性命双修,天人合一’的境界,领会各种令人醒悟、受用终生的道理。”
道,是行善的初衷
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一份快乐得到分享,就能复制成两份快乐。何心舆先生在道教中,也因付出与收获都得到许多快乐。在修道悟道之中,他勤学不倦,习得师长、前辈的智慧,裨益自己,充实生命,也与更多人分享。因此他广结善缘,得到很多人的信赖与支持。至和坛的同好们有感於他的名望,因而三十年前即推举他成为主席。何心舆先生因此在自己寻道之餘,也多了一份承传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接过重任後,何心舆先生首先想到,道教讲究缘分,对於信徒皆抱着随缘的态度,因此不对外宣传,也没有用花俏的字句吸引别人。但发展至和坛,是不能局限在现有的人数。所以他从养生保健着手,把自己早年学到的养生功教予市民,帮助他人强身健体,同时也感受到道教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现代人生活忙碌,也会受到许多原本简单、但经过扩大变得复杂的事情影响,所以心绪难以平复,精神紧张,假以时日,就会累积成疾病,给生活带去诸多不便。”何心舆先生所教的养生功,即由道教精神延伸而来,通过锻炼可达到舒缓压力、调节肺腑、日常保健的功效。同时,实在的他也强调,这套养生功,虽能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卻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毕竟人的衰老不可抗拒,人们要以健康的身体,顺应自然,对抗病痛。能正确地对待现实,也是心性修行新走出的一步,若有人因此悟道而投身修行寻道之中,便是他喜闻乐见之事。
至和坛作为一个凝聚同好的团体,何心舆先生希望能发挥出其中的社会功能,不仅在推广传统文化,为爱好者们提供修身及举行仪式的场所,更希望能带领至和坛三百多名成员,走向社会,助力公益,所谓有捨才有得。
多年以来,至和坛在广东韶关、封开等地共捐建了14所学校,何心舆先生表示,行善是体现道教随缘精神的一部分:当时他曾任韶关、封开等地政协委员,因此常常会与地方政府谈到捐资助学,产生了意向,他便回到香港,与至和坛同仁商量,结果大家都认为助学之事颇具意义,並纷纷予以支持,终於促使多所学校在各地拔地而起,方便了四周求学的孩子,也共享了大家行善的欢乐。
何心舆先生以道为途径,修身养性、推广传统文化;他也以道为目的,锲而不捨地奋力追寻;他的生活围绕着自己的信仰和喜好过得充实而朴实,他的欢乐,源於自己的追求与理想,从容且多彩。在寻道的路上,他将一如既往走下去;前方,是闪耀生命之道的美好未来。
沐浴数千年东方智慧的雨露
如今,中国原生本土宗教道教
在岁月的洗礼中成熟並结出硕果累累
与道结缘,何心舆先生亦修习多年
大道无形,是他持之以恒的不倦追求
悟道修身,给他带来精神方面的提升
入道为乐,使他体验充实丰满的人生
道,是人生的修为
无论道教还是佛教,认为世界上的各种关係皆由因缘而起,人与人之间的相识、偶遇、熟知,因缘起而生,缘灭而逝。这种从容自然的世界观,看似随性,卻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成为人心中最坚强的力量。就如何心舆先生对道教的执著,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专注与热情始终如一,历久弥新。信仰的伟大,以及传统文化的強大生命力,他的经历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何心舆先生与道教结缘,源於其父亲:“我在香港出生,由於爸爸信奉道教,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跟他一起参加修行和各种仪式。”虽然当时正属港英时期,西方文化渐渐渗透到香港各地。但本土宗教与文化,依然籍着不甘人後的冲劲,在这块土地上蓬勃发展,大大小小道场如同雨後春笋,以崛起之势先後建立起来。爱好者们的致力推广,也赢得了许多市民的认同。儘管年纪小,何心舆先生也感觉到:道教,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道场中严肃的打坐静修,抑或生活中拜神祈福,其实都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
日复一日地学习、感受道教,何心舆先生理解到种种蕴含在传统文化及本土宗教中的强大力量——那是可以凝聚群体之智慧、缔造不凡之成绩、联繫同根同源同宗族的力量。於是,他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研究道教,去领悟与“道”有关的、博大精深又内敛巧妙的内涵。
何心舆先生逐渐深入悟道,同时也不断发现身心因此产生的变化:健康方面,打坐静心是道教修行中的重要一环,助人控制气息,稳定心智。没有大起大落的情绪,身体能维繫在良好的状态,养生保健的作用,潛移默化之中就产生了。
对何心舆先生而言,心灵上的收穫更为重要,他对比儒释道三家中国主流宗教,虽然字面的表现各不相同,但讲究身心稳健,力求状态自然沉着,进而升华心境,使之达到一个新的层面,便是个人修为得以提升。尤其当下人们对宗教信仰存有偏差,以为许愿祈福即仪式主体,卻忽略了信仰的实质在於修身养性。
“我们透过修行、拜神等仪式去锻炼自己的心和性,因为每个人的智慧不同,所以每个人悟道的速度和层次也不一样。为个人或亲朋求平安,固然是善良且值得提倡的行为,但在求道的层面上,仍需得到进一步提升。”就如焚香、跪拜等动作,以及经书、典籍中的含义,或者是信徒日常诵读的内容,其实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若不了解,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也容易停留在表面,在传承文化方面也不尽详细、具体。所以何心舆先生建议,了解道教,要深入研究,知道自己是为了什麽目的而信仰其中,在权衡各方,並加以修行之後,从中懂得为人之道,方能悟成大道:“智慧是一种需要人在很安静、精神处於很高层面的状态才能体会,经文和修习,则是通往这个目的的捷径。所以我们要了解经文里面说什麽,並照着做、做好,人才可以真正进入清净的状态,达到‘性命双修,天人合一’的境界,领会各种令人醒悟、受用终生的道理。”
道,是行善的初衷
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一份快乐得到分享,就能复制成两份快乐。何心舆先生在道教中,也因付出与收获都得到许多快乐。在修道悟道之中,他勤学不倦,习得师长、前辈的智慧,裨益自己,充实生命,也与更多人分享。因此他广结善缘,得到很多人的信赖与支持。至和坛的同好们有感於他的名望,因而三十年前即推举他成为主席。何心舆先生因此在自己寻道之餘,也多了一份承传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接过重任後,何心舆先生首先想到,道教讲究缘分,对於信徒皆抱着随缘的态度,因此不对外宣传,也没有用花俏的字句吸引别人。但发展至和坛,是不能局限在现有的人数。所以他从养生保健着手,把自己早年学到的养生功教予市民,帮助他人强身健体,同时也感受到道教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现代人生活忙碌,也会受到许多原本简单、但经过扩大变得复杂的事情影响,所以心绪难以平复,精神紧张,假以时日,就会累积成疾病,给生活带去诸多不便。”何心舆先生所教的养生功,即由道教精神延伸而来,通过锻炼可达到舒缓压力、调节肺腑、日常保健的功效。同时,实在的他也强调,这套养生功,虽能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卻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毕竟人的衰老不可抗拒,人们要以健康的身体,顺应自然,对抗病痛。能正确地对待现实,也是心性修行新走出的一步,若有人因此悟道而投身修行寻道之中,便是他喜闻乐见之事。
至和坛作为一个凝聚同好的团体,何心舆先生希望能发挥出其中的社会功能,不仅在推广传统文化,为爱好者们提供修身及举行仪式的场所,更希望能带领至和坛三百多名成员,走向社会,助力公益,所谓有捨才有得。
多年以来,至和坛在广东韶关、封开等地共捐建了14所学校,何心舆先生表示,行善是体现道教随缘精神的一部分:当时他曾任韶关、封开等地政协委员,因此常常会与地方政府谈到捐资助学,产生了意向,他便回到香港,与至和坛同仁商量,结果大家都认为助学之事颇具意义,並纷纷予以支持,终於促使多所学校在各地拔地而起,方便了四周求学的孩子,也共享了大家行善的欢乐。
何心舆先生以道为途径,修身养性、推广传统文化;他也以道为目的,锲而不捨地奋力追寻;他的生活围绕着自己的信仰和喜好过得充实而朴实,他的欢乐,源於自己的追求与理想,从容且多彩。在寻道的路上,他将一如既往走下去;前方,是闪耀生命之道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