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鼓楼区城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anyw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被视为现代公共文化的重要部分,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我国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很大成就。尽管如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开始出现诸多问题,这严重威胁了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过度开发,导致许多重要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销声匿迹。因此,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刻不容缓。
  关键词: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一、福州市鼓楼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一)福州市鼓楼区城市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根据福州市鼓楼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共有131处,其中鼓楼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5处,鼓楼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23处,鼓楼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38处,鼓楼区市级挂牌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5处,鼓楼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6处,鼓楼区新发现未定级文物点共有24处。不可移动文物又分为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石窟寺及石碑刻、古遗址、古墓葬等五类,其中古建筑有96处,石窟寺及石碑刻有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有15处,古遗址有8处,古墓葬有6处。福州市可移动文物共有24 923件。根據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公布的两批福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名录显示,福州市鼓楼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共有12处,其中大部分都是清朝时期的街区。
  (二)福州市鼓楼区城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合理开发利用物质文化遗产
  鼓楼区应合理利用物质文化遗产,在探索中找到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利用的突破口。应积极参与示范项目建设,开展历史建筑保护,从社会力量的参与、管理模式的建立、改造利用的技术等多个方面寻找有利于盘活历史建筑的方式,从而形成先进的工作经验,并向福州市其他地区进行推广。
  2.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和保护力度
  鼓楼区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到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队伍中来,以多元化的方式对文物进行合理利用。鼓楼区成立了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打造出鼓楼特色的“文物守护认领”模式,文物保护志愿者每月必须进行两次以上检查,并且每次检查都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给有关部门。
  3.文物保护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福州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福州市廊桥保护管理办法》《“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国有文物保护单位使用管理办法》等。鼓楼区的众多物质文化遗产也获得了高度重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修编)》《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均获省政府批复。
  二、福州市鼓楼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薄弱
  有关部门的“预防性保护”观念相对薄弱。对于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工作人员注重安排重点文物的修缮项目,但缺少对日常文物维护的管理制度,对“综合性研究”的投入明显不足。在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发掘、保护、研究、展出环节,存在不重视科学、不善用先进技术的行为,使得保护的过程出现了多种问题。
  (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技术较落后
  尽管鼓楼区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是对它们的保护令人担忧,主要在于对各种风格和类型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修复、整治、研究和实践缺失。许多精美的文物都出现了腐蚀损害等现象,现有的技术还无法对它们进行有效的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始终缺乏专业人才,高校培养出的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还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业人数较少,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会阻碍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程。
  (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当前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由政府专门的文物保护单位来直接负责,或是聘请专业的文物保护团队进行管理。许多古建筑、古民居等是市民的私有住宅,由于市民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足,导致市民在使用私有住宅时对文物保护工作造成阻碍,并且政府的文物保护单位又相对独立,法律关于市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义务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市民很少有机会参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四)现代生活方式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生冲击
  现代的生活方式以及装修风格难以与古代的民居融合,古建筑所秉承的设计理念和整体住宅功能结构难以适应现代人所追求的多元化生活方式,这对古建筑的影响较大,破坏程度较高。同时,在历史文化街区内,有百分之五十的居民没有房屋产权,大多为外地租户,文化程度较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古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了居住舒适而擅自对住宅进行修改、拆建,缺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这让古建筑陷入了极大的危机。
  (五)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商业化现象严重
  政府在前期投入上百亿元的资金为鼓楼区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修缮,这必然造成巨大的财政支出,因此政府想通过招商引资的方法向商家征收租金,弥补财政赤字。这就使利用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出现过度商业化现象,曲解了开发文化遗产原本蕴含的意义,改变了其发展初衷,被百姓戏称为“21世纪古建筑”。
  三、完善福州市鼓楼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一)正确定位政府保护职能
  1.完善组织体系,加强政府职能
  为了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履行其应有的职能,就必须对组织体系与结构进行完善,建立专门的保护机构,理顺各部门的职责,政府在保护工作中应起领头羊的作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等工作。同时政府也要不断将专业人才纳入麾下,建立专门的学术科研机构、咨询机构,让高等院校、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其中。   2.构建合理机制,监督政府角色
  要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和监督制度,加强政府的反馈机制,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规范处理。政府在保护工作中容易出现短视、权钱交易、寻租、渎职失职等不良现象,这就需要民间力量来对政府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保证政府公共权力使用的透明化,以便进一步改善和落实政府的保护职能。
  (二)合理开发利用物质文化遗产
  政府部门要加强保护意识,合理开发物质文化遗产,在规划使用时切忌过度商业化。进行文化产业建设时,要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以科学、前瞻的发展观来看待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开发,在开发的同时要注重对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与传承,在保留文化遗产原始精神风貌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三)倡导保护方式多样化
  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保护方式是将民间力量主导的自下而上的方式和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方式相结合。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最大程度保留城市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原有风貌。多元保护主体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政府要让其他保护力量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共同探讨、制定合理的保护工作方案。
  (四)积极推进社会力量参与保护
  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保护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工作。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单是政府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增加市民的责任感,成立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队伍,吸引市民自愿加入保护队伍,共同监督、治理、保护物质文化遗产。
  (五)运用新兴技术提高保护水平
  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应该充分运用最新技术,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共同推进保护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工作人员应对福州市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将数据统一纳入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政府也要对外发布文化遗产的具体数据,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且做好数据的审核等工作,对信息的投入资金、评估制度、监督体系等进行合理安排,为项目运行提供科学和规范的保障。
  (六)尊重物质文化遗产原有风格与历史文貌
  应尊重物质文化遗产原有风格与历史文貌,修缮的部位要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尽量与原有风格一致。加强对古建筑本体以及其四周环境的整体保护,对其所承载的相关文化进行挖掘与开发保护。应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规定修缮、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要适度疏散居民,合理解决产权问题,在不影响物质文化遗产整体布局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修缮。
  (七)健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规范,必须由政府作为主导者。政府要在广泛听取民众以及专业人士的意见之后,制定一系列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法律规范,通过详细的标准与规定,明确需要保护的对象和范围,在法律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加以保护与利用。此外,应通过立法来明确政府的职能,树立有限政府的理念,用法律对政府的权力和行为进行约束,使政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作者简介
  林诺诚,1997年生,男,汉族,福建福州人,云南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政策。
  参考文献
  [1]张芳芳,刘旭玲.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研究进展[J].统计与管理,2019(5):67-70.
  [2]杨双.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及措施[J].美术教育研究,2019(8):41-42.
  [3]刘曙光.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重点工作[EB/OL].(2019-05-21)[2021-08-15].https://www.sohu.com/a/315411400_120091416.
  [4]易文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现代经济信息,2010(18):201-202.
  [5]鄭建辉.浅谈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20-23.
  [6]毕波,高舒琦.不同保护主体下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实例评析[J].北京规划建设,2013(4):41-45.
  [7]曹兵武.留住城市历史之根铸造城市文化之魂—福州三坊七巷探索以社区博物馆综合保护与传承城市文化遗产[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1(2):79-86.
其他文献
摘要:基本陈列对加强博物馆与群众的联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代表着一个博物馆的形象和地位。随着近年来“博物馆热”的兴起以及高新技术在展陈行业的应用,博物馆对基本陈列的改造工作越来越重视。基本陈列改造主要分为展厅改陈和日常更新。展厅改陈是整体改造,日常更新则是局部的完善。对于基本陈列的日常更新工作,首先要明确基本陈列的定位,通过提升展陈效果、加强宣传引导等方式,促进基本陈列整体效
期刊
摘要:柏孜克里克石窟第9窟壁画内容丰富,是选取多种壁画题材绘制而成的。文章对整个洞窟的现状进行概述,分析洞窟壁画题材,从造型和技法上剖析后甬道两壁上的菩萨造像、前室、左右甬道的千佛以及券顶的宝相花纹,判定第9窟的壁画艺术风格是中原文化艺术与高昌回鹘文化艺术相融合后,继而本土化的回鹘风格。  关键词:柏孜克里克第9窟;壁画;艺术风格  一、柏孜克里克第9窟壁画现状  柏孜克里克石窟作为高昌回鹘佛教艺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博物馆的信息化、数字化已成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多媒体和数字化等手段,可以全方位展示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向公众进行宣传和教育。笔者结合基层博物馆工作实际,积极探索陈列展览的数字化发展新模式,用科技手段展示文物藏品背后的故事,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数字技术;博物馆;文物展览;应用  互联网和数字化是当今最鲜明的时代
期刊
摘要:随着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以及新冠病毒疫情暴发,良渚面临“后申遗时代”和疫情防控常态化叠加期的双重挑战。良渚博物院作为宣传展示良渚文化的重要窗口,积极求变,持续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在宣传展示良渚文明成就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在“后申遗时代”与“后疫情时代”,良渚博物院将继续创新求变,实现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后申遗时代;后疫情时代;良渚文化;良渚博物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不朽文化传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与历史文化的结晶,即无数的古代艺术品不断流传至今,对它们进行鉴赏,有助于陶冶人们的情操。在对我国古代艺术的解读与传承中,鉴赏是一种重要的方式,透过鉴赏,能够将我国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突出的民族文化特征,经一代又一代的历史洗礼,绽放其璀璨的光辉。本文围绕当前中国古代作品中书画作品的传承与鉴赏进行分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创产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进程的见证者,需要肩负起自身的历史使命,注重文化脉络的延续。宝岛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的魅力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台湾历史博物馆都是以中国的历史为主,在藏品类型上存在一定的重叠,但承载着不一样的文化。本文首先提出了两馆的现状和主要内容,之后结合现状,分析两馆发展脉络,探究其发展方向,彰显历史
期刊
摘要: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离不开孕育自身的文化土壤,离不开时代、民族、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艺术是观念、思想、意识表达的一种媒介,油画是艺术表现的一种方式,是图像表现语言的一种媒介。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软实力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多地侧重立足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杨参军先生作为中国油画艺术的代表人物,其油画作品更多地吸收了中国元素,在西方油画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融
期刊
摘要:具象油画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不再是简单的具象表现。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油画语言得到了创新与拓展,形成了多变的构图、主观的色彩和多元的造型理念。对具象油画语言进行深度研究,选取国内外优秀艺术家作品进行分析论证,不仅能够提高艺术学习者的知识素养,还能为具象油画的创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具象油画;多样性;语言特征  一、具象油画语言  具象油画贯穿绘画史的每一个时期。具象作为一种
期刊
摘要:《九峰雪霁图轴》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墨笔画,描绘隆冬时节雪后初晴的山间景象,构图新颖别致,风格雄浑。本文从构图方式、笔墨技巧两个角度赏析黄公望《九峰雪霁图轴》的艺术特点,继而以《九峰雪霁图轴》为例,分析黄公望画作中以“内心之山水”取代“具体之山水”的审美趣味。  关键词:黄公望;《九峰雪霁图轴》;构图方式;笔墨技巧;审美趣味  朱良志评黄公望,以“浑”来概括子久的全部绘画精神。他认为“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相继设立文物保护修复学科,其制定的培养目标不断从学术理论型向应用型或技术型转变,文物修复实验室逐渐成为重要的教学配套设施之一。然而,许多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并不理想,存在仪器设备缺乏、配置不当以及不适用于教学实践等问题。鉴于此,本文对文物修复实验室硬件设施的配置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建设文物修复教学实验室的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等院校;文物修复;仪器装备;实验室  近年来,培养文物保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