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经济的兴起使许多国家纷纷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来提高教育质量,借以适应竟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发展。我国从1999年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必然引起高考改革。根据高考试题“稳定是主流”和“稳中有变,变中有新”的特点,本文以四川省2004—2007年高考理综试卷化学试题作为评价对象来分析研究其变化特点、命题趋势及教学启示。本文分为三部分,首先讲了高考化学试题变化变化趋势;其次,讲了学生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其次讲了教学启示。
关键词:高考化学试题 教学启示
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的加大,人们对新课改下高考的关注程度也逐渐增大,那么最近几年高考化学学科的试题有那些变化,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教学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高考化学试题变化趋势
(一) 考试目标的变化
我把2004——2008年考纲进行比较,发现现行的考试目标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 科学性
调整后的考试目标从表述方式上更加清晰明了。如: 2005年的考试大纲中的“含义”和“涵义”混用,现在统一为“含义”等等。
2 可行性
调整后的考试目标比较切合中学教学实际情况,切合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如:2007年删去了“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简单计算”、“‘思维能力’中对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 试题内容的变化特点——学科内知识融合的趋势增大
从2004年始,理综试卷中试题排列顺序的问题一直是中学教师关注的热点。2004年试题的排列顺序调整为第I卷是生物、化学和物理,第二卷是物理,化学和生物。2005至2007年连续两年都是这样的结构。其中2006年第26、27题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知识面扩大,这有利于对各学科能力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也有利于中学教学。
(三) 试题难度基本稳定
2003年试题稍难2004年试题偏易,2005年界与前两年之间,2006试题较2005年难度又有下降[1],2007与2006难度差异不大,根据学生估分,考生得分会比较高,化学全卷总分108分,中等以上学生单科可以达到90-100分。近两年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难度较前几年明显降低,而且我们认为以后的命题还将继续保持这样的趋势[2]即:2008年预期难度与2007年相当或略有下降。
二、学生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
根据试题的变化特点,我就所任教的两个班级104名同学(择优生)对2006,2007两年高考试题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发现一下问题:
(一)缺乏坚实的“双基”基础
通过历年高考试题分析可以看出,许多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概念掌握的不够透彻,不够清晰,没有掌握正确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综合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差。
(二)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整体水平低
从历年高考的得分情况分析,实验题得分率一直偏低,可见,实验能力是学生较为薄弱的部分。从学生得分情况来看2006年高于2007年,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对实验的化学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不清,实验设计的能力仍比较薄弱。而实验部分大多为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试题比较灵活,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
三、教学启示
(一)充分发挥考纲和教学大纲的导向作用
以《考试大纲》为基准,熟悉各知识点的考察方式和难度。尤其要注意的是,今年的化学科《考试大纲》和前些年相比有哪些变化,在内容上是否有增减,有哪些部分考点的说法有变化。如最近几年的《考试大纲》[3][4]渗透了高中新课程,历年化学试卷逐步减低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含义和理解要求,注意对知识结构和知识规律的记忆和运用的考察:高考化学试题力图考察考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去观察和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察。
(二)重视教材的“双基”作用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阐明课本的重要性,立足课本,以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为主。可以通过对课本典型例题、习题赋予新意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认识到教材是学习知识和方法的根本所在。以往的考生普遍认为高考试题中的大部分题目不难,但应该到手的分数却拿不到,问题出在哪里?看来我们要重新认识基础知识的落实了,六年的理综试题一再告诫人们,必须抓好基础。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2006年四川省高考试题第26题)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灼烧海带灰
②浸泡海带灰 、悬浊液
③含碘离子溶液
④MnO2+ H2SO4(稀) 单质碘
⑤提取碘含碘水溶液
⑥含碘苯溶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步骤——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
(3)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
(4)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
(5)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 ——
该题改变了以往试题传统的设计特点,通过层层递进、步步为营的过程设计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考生在分析过程中的思维和方法。
启示:此类试题展示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将“过程与方法”提到化学课程目标之一的高度,这反映了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创新上多动脑筋,充分重视和展示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个案例。案例:探究镁条灰黑色“外衣”组成的教学案例
师:“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活泼金属,容易被氧化。”
生:老师您刚才说镁易被氧化,产生的氧化产物应该是氧化镁吧?”
生:“氧化镁是白色的,您刚才拿的镁带表面灰黑色的物质究竟是什么呢?”
我当时一愣,说实话我平时还真没太注意这个问题,(下转第79页)(上接第72页)现在学生提到了,我决定组织一堂实验探究课来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
1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
首先组织学生讨论,大多数同学认为可能是碱式碳酸镁,那么如何验证这个假设呢?即只要证明有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即可。
2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1)检验碳酸根离子
师:常见的酸有HCl,HNO3,H2SO4等,选择哪一种呢?
生:HCl,HNO3具有挥发性,且HNO3具有强氧化性,容易发生副反应,所以选用稀H2SO4。
第一次实验:取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然后加入适量硫酸,连接好装置,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
师:石灰水没有出现浑浊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可能由于镁条而积不够大,反应产生的CO2量不足,现象不明显。
师:如何改进呢?
生:将镁条改成镁粉
第二次实验:用放置时间较长的镁粉代替镁条,重做上述实验成功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学生非常兴奋。
首战告捷,接下来是检验OH一的存在
2)检验氢氧根离子的存在
师:怎么样检验氢氧根离子的存在呢?
学生有点犯难了,讨论了很长时间,没有结果。我适当引导学生,对照碱式碳酸铜Cu(OH) 2CO3的性质来考虑。
药品的选择:选长期放置的镁粉,装置选择制取氧气的装置,取少量镁粉放入硬质试管中加热。
现象:加热几秒钟后,试管壁上出现水珠,接着水珠越来越多,十几秒钟后,水珠不再明显增加。一分钟后,突然镁粉“璞”的燃烧起来,出现红热现象,瞬间反应停止。
生:“我们成功了,有OH存在”,我们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生:“老师,试管壁上有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大家议论纷纷。讨论后认为可能是碳。进一步推测,如果黑色物质是碳,则在加热条件下不与浓硫酸反应。
第三次实验:向粘着黑色物质的试管中加入浓硫酸,用酒精灯加热。
现象:黑色物质全部溶解,溶液澄清,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证明镁在试管中燃烧后的黑色物质是碳。
四、 结束语
高考无论怎样改革,都不可能脱离中学的基本教学内容,试题可以通过大量引用课本以外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境,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如何其知识的落脚点都落实在学科的教学内容范围内。通过对2004-2007高考化学试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化学试题实现了选拔功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内容结合中学教学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中学教学的实际,注重基础与锐意创新,寻求它们之间的合理组合,为中学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卢荣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命题的新特点理科考试研究[J].2006, (9):62-63
[2] 刘子远.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综合复习的策略[J].学子月刊,2006, (4) : 28-29
[3]国家教育考试中心.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19-520
[4]国家教育考试中心.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分析(理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9-520
关键词:高考化学试题 教学启示
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的加大,人们对新课改下高考的关注程度也逐渐增大,那么最近几年高考化学学科的试题有那些变化,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教学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高考化学试题变化趋势
(一) 考试目标的变化
我把2004——2008年考纲进行比较,发现现行的考试目标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 科学性
调整后的考试目标从表述方式上更加清晰明了。如: 2005年的考试大纲中的“含义”和“涵义”混用,现在统一为“含义”等等。
2 可行性
调整后的考试目标比较切合中学教学实际情况,切合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如:2007年删去了“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简单计算”、“‘思维能力’中对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 试题内容的变化特点——学科内知识融合的趋势增大
从2004年始,理综试卷中试题排列顺序的问题一直是中学教师关注的热点。2004年试题的排列顺序调整为第I卷是生物、化学和物理,第二卷是物理,化学和生物。2005至2007年连续两年都是这样的结构。其中2006年第26、27题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知识面扩大,这有利于对各学科能力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也有利于中学教学。
(三) 试题难度基本稳定
2003年试题稍难2004年试题偏易,2005年界与前两年之间,2006试题较2005年难度又有下降[1],2007与2006难度差异不大,根据学生估分,考生得分会比较高,化学全卷总分108分,中等以上学生单科可以达到90-100分。近两年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难度较前几年明显降低,而且我们认为以后的命题还将继续保持这样的趋势[2]即:2008年预期难度与2007年相当或略有下降。
二、学生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
根据试题的变化特点,我就所任教的两个班级104名同学(择优生)对2006,2007两年高考试题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发现一下问题:
(一)缺乏坚实的“双基”基础
通过历年高考试题分析可以看出,许多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概念掌握的不够透彻,不够清晰,没有掌握正确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综合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差。
(二)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整体水平低
从历年高考的得分情况分析,实验题得分率一直偏低,可见,实验能力是学生较为薄弱的部分。从学生得分情况来看2006年高于2007年,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对实验的化学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不清,实验设计的能力仍比较薄弱。而实验部分大多为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试题比较灵活,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
三、教学启示
(一)充分发挥考纲和教学大纲的导向作用
以《考试大纲》为基准,熟悉各知识点的考察方式和难度。尤其要注意的是,今年的化学科《考试大纲》和前些年相比有哪些变化,在内容上是否有增减,有哪些部分考点的说法有变化。如最近几年的《考试大纲》[3][4]渗透了高中新课程,历年化学试卷逐步减低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含义和理解要求,注意对知识结构和知识规律的记忆和运用的考察:高考化学试题力图考察考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去观察和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察。
(二)重视教材的“双基”作用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阐明课本的重要性,立足课本,以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为主。可以通过对课本典型例题、习题赋予新意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认识到教材是学习知识和方法的根本所在。以往的考生普遍认为高考试题中的大部分题目不难,但应该到手的分数却拿不到,问题出在哪里?看来我们要重新认识基础知识的落实了,六年的理综试题一再告诫人们,必须抓好基础。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2006年四川省高考试题第26题)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灼烧海带灰
②浸泡海带灰 、悬浊液
③含碘离子溶液
④MnO2+ H2SO4(稀) 单质碘
⑤提取碘含碘水溶液
⑥含碘苯溶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步骤——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
(3)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
(4)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
(5)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 ——
该题改变了以往试题传统的设计特点,通过层层递进、步步为营的过程设计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考生在分析过程中的思维和方法。
启示:此类试题展示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将“过程与方法”提到化学课程目标之一的高度,这反映了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创新上多动脑筋,充分重视和展示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个案例。案例:探究镁条灰黑色“外衣”组成的教学案例
师:“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活泼金属,容易被氧化。”
生:老师您刚才说镁易被氧化,产生的氧化产物应该是氧化镁吧?”
生:“氧化镁是白色的,您刚才拿的镁带表面灰黑色的物质究竟是什么呢?”
我当时一愣,说实话我平时还真没太注意这个问题,(下转第79页)(上接第72页)现在学生提到了,我决定组织一堂实验探究课来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
1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
首先组织学生讨论,大多数同学认为可能是碱式碳酸镁,那么如何验证这个假设呢?即只要证明有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即可。
2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1)检验碳酸根离子
师:常见的酸有HCl,HNO3,H2SO4等,选择哪一种呢?
生:HCl,HNO3具有挥发性,且HNO3具有强氧化性,容易发生副反应,所以选用稀H2SO4。
第一次实验:取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然后加入适量硫酸,连接好装置,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
师:石灰水没有出现浑浊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可能由于镁条而积不够大,反应产生的CO2量不足,现象不明显。
师:如何改进呢?
生:将镁条改成镁粉
第二次实验:用放置时间较长的镁粉代替镁条,重做上述实验成功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学生非常兴奋。
首战告捷,接下来是检验OH一的存在
2)检验氢氧根离子的存在
师:怎么样检验氢氧根离子的存在呢?
学生有点犯难了,讨论了很长时间,没有结果。我适当引导学生,对照碱式碳酸铜Cu(OH) 2CO3的性质来考虑。
药品的选择:选长期放置的镁粉,装置选择制取氧气的装置,取少量镁粉放入硬质试管中加热。
现象:加热几秒钟后,试管壁上出现水珠,接着水珠越来越多,十几秒钟后,水珠不再明显增加。一分钟后,突然镁粉“璞”的燃烧起来,出现红热现象,瞬间反应停止。
生:“我们成功了,有OH存在”,我们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生:“老师,试管壁上有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大家议论纷纷。讨论后认为可能是碳。进一步推测,如果黑色物质是碳,则在加热条件下不与浓硫酸反应。
第三次实验:向粘着黑色物质的试管中加入浓硫酸,用酒精灯加热。
现象:黑色物质全部溶解,溶液澄清,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证明镁在试管中燃烧后的黑色物质是碳。
四、 结束语
高考无论怎样改革,都不可能脱离中学的基本教学内容,试题可以通过大量引用课本以外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境,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如何其知识的落脚点都落实在学科的教学内容范围内。通过对2004-2007高考化学试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化学试题实现了选拔功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内容结合中学教学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中学教学的实际,注重基础与锐意创新,寻求它们之间的合理组合,为中学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卢荣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命题的新特点理科考试研究[J].2006, (9):62-63
[2] 刘子远.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综合复习的策略[J].学子月刊,2006, (4) : 28-29
[3]国家教育考试中心.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19-520
[4]国家教育考试中心.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分析(理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