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可以锻炼自身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生活技能,因此,数学教学备受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初中数学在数学领域中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既是小学数学的延伸,又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基础,所以初中数学教学至关重要。而学生由小学步入初中,学习内容发生了改变,但是认知没有得到提高,这给数学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情境教学法为例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希望对广大教师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技能。而情境教学法的引入就实现了这一点,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輕松愉快地掌握课堂重点和难点,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拓展数学思维,以此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并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原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师生互动来了解学生的质疑之处,并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把握好度,既要达到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机会,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好奇,并主动进行探究,利用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般性问题,笔者给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们熟悉的足球射门游戏,将抽象的几何图形以境生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圆周角的概念进行了掌握,之后再以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圆心与圆周角三种不同位置的关系,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来思考哪个位置的射门几率更高,从而在探究中将本节课的内容加以掌握,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创设生活情境,体验实用性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连,因此,除了创设问题情境之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数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为生活服务”的学习理念,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探究和学习数学知识,并将其进行运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最终为今后创造美好的生活而做出努力。
  例如,在学习《中心对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学习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之间的关系,并体验这一美术价值。笔者给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我国四大银行的标志图案,让学生口答指出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之后又将生活图片风车、蝴蝶以及太极八卦图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中心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并使学生对这一图案进行了深刻的认识,最终形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并通过运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从而提高自身的生活技能。
  三、创设故事情境,调动积极性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泉,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若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妨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通过故事来学习数学知识。而在设计故事情境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并从故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课程。
  例如,在学习完全等三角形的相关内容后,为了巩固课堂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给学生创设了故事情境,帮助学生回忆课堂内容:昨天,小明和小刚在踢球时,不小心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了,为了能够得到与原来三角形玻璃一模一样的玻璃,小明和小刚应该怎么做呢?通过这一故事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们回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将这三条边都进行测量,那么这就保证了与原来的三角形玻璃全等,有的学生提出可以量两条边,并把其中的夹角加以测量,这样也可以得到与原来三角形全等的玻璃,还有的学生提出量出两个角,以及这两个角所夹的边,这也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总之,故事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们在故事中发现问题,并经过思考和分析后,利用已学到的知识将问题加以解决,调动了自身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总之,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提升自我,最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还可以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自身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铺平道路。从而实现了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要求,促进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腾云.谈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学周刊,2014(29).
  [2]严万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23).
其他文献
摘要:质疑激发学习兴趣,质疑提高学习效率。质疑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的途径之一。让“质疑”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充分发挥它的诸多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质疑教学自主发展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有“疑”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知识领域来看,“疑”是探求未知领域;
期刊
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应是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和应用割裂开来。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计算教学同样担负着数学课程所承担的其他任务。计算课不但要上得生动,还要上得扎实,一堂计算课上完了,要使学生明算理,懂算法,会计算。  一
期刊
中小学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环境,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对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自主管理有助于班级系统的生态化与开放性,也是优化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班级管理状态总体上良好,但也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生自主管理能够起到很好的解决作用。  关键词:学生 自主管理 班级管理 措施  学生自主管理是指在
期刊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解、板书、提问等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几乎没有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率不高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遭到了淘汰,新的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新型的教学理念具备了比较明显的优势。情境创设就是在新教学理念应运而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进行授课可达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好胜心旺盛,想象
期刊
摘要:面临着新课程改革推进和素质教育发展的浪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新的发展趋势。在新形势下,传统单一灌输式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再适用,将注重学生自主、合作与实践探究的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小学数学教学中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从问题探究、合作探究与生活探究三方面出发,分析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期刊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下,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普及和发展学校艺术教育,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办好特色学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关注学生个体及全面发展,提高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更是习主席的期望和要求。我校走在探究快乐校园建设的快车道上,饱尝了一番“探究有苦,乐中有获”的艰辛与愉悦,探究永无止境,不管怎样,只要我校朝着“快乐教育
期刊
一、良好的心理素养、痴迷的学习兴趣——学好数学的前提  数学学习中、考场上,什么是心理的最高境界呢?一句话,“宠辱不惊”!也就是说,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能兴趣不减,心静如水,沉稳对付;如果感到题目比较难,不好对付,能做到既不紧张也不失望,依然我行我素,全力以赴;反之,如果感到题目比较容易,也能做到不喜形于色,以至于放松了警惕,漏洞百出。也许,你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感触,比如有的时候感到题目非常容易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提高教师绩效、引发教育变革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从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拓展教师培训模式三个方面来促进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中学数学是中学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培养提高初中学生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其教学方法和改革思路开始被社会广泛关注。本文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概述入手
期刊
小学教师们在谈到数学时,给它的形容词是:枯燥、琐碎,学生不爱学,不象语文那么形象具体、生动。因而每次测试数学成绩在本班之间、班与班之间的基础分、平均分差距较大。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创新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环境,让课堂变的更精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变得多姿多彩?  一、让数学更贴近生活,数学知识离不开实际生活。  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
期刊
【摘要】: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习兴趣不仅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场巨大变革。  【关键词】:课堂有效性;教学方法  一、明确动机,培养兴趣  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