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修改一直弊病很多,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笔者采取了集体辅导修改式、书面辅导修改式、自我服务修改式、小组循环修改式、门诊服务修改式等多种习作修改的新模式,让学生养成了修改习作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习作的能力。
【关键词】作文 修改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93-01
作文的修改,一直是语文老师心头的痛,费时良多但收效甚微。同时,由教师单独修改作文,弊端不少:首先,这种批改是单向的信息传递,缺泛敲击学生或震动学生心弦的力量,学生更多的是在被动、消极接受;其次,一般的作文修改时间较长,大约要花一周左右的时间,这时候,学生对本次习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劲已经过去,失去了最佳的修改时间。《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地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总的来说,文章修改有四个大的方面。首先是要改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主题是否突出。二是要改材料。要是看材料的取舍是否精当,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三是要改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伏笔呼应是否巧妙等。四是改语言。就是看有无错别字、病句,标点是否正确,还要看遣词造句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贴得体。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文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
一、集体辅导修改式
这种形式,可以在每个单元的“习作”训练中用,因为习作中的写作范围有规定,便于开展集体辅导修改。每次习作后,我必将学生的草稿一一过目,从中找出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对于学生习作中所犯的相同毛病,一般不逐一批改,而是把错误的情况摘记下来,集体辅导修改。学生通过病例分析,懂得错在哪里,怎样修改,然后,各自找出文章中的同类错误,练习修改。辅导学生集体修改,要发挥集体的智慧,让学生动脑筋发现错误,并想办法纠正错误。
如:学生作文中“的、地、得”分不清,经常用错。以往批改作文遇到一个错字一律打“×”画“∏”,写上正确的让学生订正。这样做,不仅相当麻烦,而且效果也不理想。往往是前面订正了,后面又错了,这里订正了,那里又错了。可以在黑板上将学生习作中的错误罗列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辨别、改正,掌握“的”用在名词的前面,“地”用在动词的前面,“得”用在形容词的前面这一规律。弄清了这一点,学生就能很快的找到错误,并减少“发病率”。
二、书面辅导修改式
小学生看老师批改后的作文,大多数先看等第,后看评语。至于老师修改了哪些地方,为什么要那样修改,却很少认真注意,用心推敲。为了减少作文批改中的无效劳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批改作文时,尽量少做书面修改,多做书面辅导。即针对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他们的作文标上符号,或作修改提示,将学生经过努力能够修改的地方,留给学生自己去修改。
学生作文中的毛病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毛病无法用修改符号标明,就用简短的语言作提示,指出毛病在哪,要求学生修改。给学生的文章标修改符号、作修改提示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比如,订正错别字,开始直接在错字或别字上标上符号要学生订正,进而不标错别字符号,只在某句、某节、某段注明有几个错别字,要学生仔细查找,自行订正。
标修改符号,作修改提示,不仅要看文,还要看人,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估计某个学生只能对某个句子成分不完整有修改能力,就在句子成分的残缺处标上插补符号,让学生补上;而对段落层次的混乱无法调整,则由老师调整后加上修改提示,指导学生去读调整后的文章,体会调整前后的差别。对水平较高的学生,估计有能力调整混乱层次的,老师只作修改提示,由学生自己去调整。
三、自我服务修改式
学生写完作文后,我不急于让他们把作文草稿交给老师,而是安排专门的时间让他们读自己的草稿。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运用听觉器官来辨别、修改。如从感情的强弱、停顿的长短,查看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从语句是否拗口,查看语句是否通顺;从语言形式与内容的表达,查看用词造句是否确切;从内容的混杂,前后纠缠,查看段落层次是否分清。至于文章中的错别字,每朗读一遍都要从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查看,发现错处或有疑问的地方,随时标上符号,通过查阅字典或课本,作出判断后及时订正。
四、小组循环修改式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写作上,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写的文章不错,不知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这就需要同学之间的相互切磋。我按照每次习作的具体情况或采用自由组合型(即允许学生选择与自己关系好的同学结为一个小组)或采用题材相近组合型。每位同学在小组内将自己的文章读给组员听,征求他人的修改意见,以达到集思广益,开拓思路,提高修改质量之目的。
还有一种小组内的活动形式就是相互交换文章进行修改、点评,为了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每个人用铅笔在他人的文章上作适当修改或加批注,以供他本人参考。通过读、改他人文章,不仅使自己发现别人文章中的精华,做到取长补短,而且还培养了修改作文的能力。
五、门诊服务修改式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当我们用多种激励手段激发他们修改的热情,作文水平的提高将更快。因此,我们利用班报,开展“病文”修改活动。在每期的班报中专门开辟了一个新的栏目“作文门诊部。”在这个栏目中张贴作业中的错字、错词,日记中的病句、段,习作中的小段落,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修改。当学生将修改好的内容上交之后,还会在第二期的“作文出院部”将文章进行刊登,并给这些“小医生”颁发相应的证书,以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文章不厌百回改”,在不同的修改方式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习作能力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庄尾珠,黄曙峰 《注重作文修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2]吴立岗 《作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第9期
[3]徐启贤 《怎么写具体生动》 2013年6月第一版
[4]李白坚, 张赛琴 《21世纪我们怎样教作文》 2011年11月
【关键词】作文 修改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93-01
作文的修改,一直是语文老师心头的痛,费时良多但收效甚微。同时,由教师单独修改作文,弊端不少:首先,这种批改是单向的信息传递,缺泛敲击学生或震动学生心弦的力量,学生更多的是在被动、消极接受;其次,一般的作文修改时间较长,大约要花一周左右的时间,这时候,学生对本次习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劲已经过去,失去了最佳的修改时间。《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地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总的来说,文章修改有四个大的方面。首先是要改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主题是否突出。二是要改材料。要是看材料的取舍是否精当,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三是要改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伏笔呼应是否巧妙等。四是改语言。就是看有无错别字、病句,标点是否正确,还要看遣词造句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贴得体。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文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
一、集体辅导修改式
这种形式,可以在每个单元的“习作”训练中用,因为习作中的写作范围有规定,便于开展集体辅导修改。每次习作后,我必将学生的草稿一一过目,从中找出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对于学生习作中所犯的相同毛病,一般不逐一批改,而是把错误的情况摘记下来,集体辅导修改。学生通过病例分析,懂得错在哪里,怎样修改,然后,各自找出文章中的同类错误,练习修改。辅导学生集体修改,要发挥集体的智慧,让学生动脑筋发现错误,并想办法纠正错误。
如:学生作文中“的、地、得”分不清,经常用错。以往批改作文遇到一个错字一律打“×”画“∏”,写上正确的让学生订正。这样做,不仅相当麻烦,而且效果也不理想。往往是前面订正了,后面又错了,这里订正了,那里又错了。可以在黑板上将学生习作中的错误罗列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辨别、改正,掌握“的”用在名词的前面,“地”用在动词的前面,“得”用在形容词的前面这一规律。弄清了这一点,学生就能很快的找到错误,并减少“发病率”。
二、书面辅导修改式
小学生看老师批改后的作文,大多数先看等第,后看评语。至于老师修改了哪些地方,为什么要那样修改,却很少认真注意,用心推敲。为了减少作文批改中的无效劳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批改作文时,尽量少做书面修改,多做书面辅导。即针对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他们的作文标上符号,或作修改提示,将学生经过努力能够修改的地方,留给学生自己去修改。
学生作文中的毛病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毛病无法用修改符号标明,就用简短的语言作提示,指出毛病在哪,要求学生修改。给学生的文章标修改符号、作修改提示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比如,订正错别字,开始直接在错字或别字上标上符号要学生订正,进而不标错别字符号,只在某句、某节、某段注明有几个错别字,要学生仔细查找,自行订正。
标修改符号,作修改提示,不仅要看文,还要看人,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估计某个学生只能对某个句子成分不完整有修改能力,就在句子成分的残缺处标上插补符号,让学生补上;而对段落层次的混乱无法调整,则由老师调整后加上修改提示,指导学生去读调整后的文章,体会调整前后的差别。对水平较高的学生,估计有能力调整混乱层次的,老师只作修改提示,由学生自己去调整。
三、自我服务修改式
学生写完作文后,我不急于让他们把作文草稿交给老师,而是安排专门的时间让他们读自己的草稿。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运用听觉器官来辨别、修改。如从感情的强弱、停顿的长短,查看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从语句是否拗口,查看语句是否通顺;从语言形式与内容的表达,查看用词造句是否确切;从内容的混杂,前后纠缠,查看段落层次是否分清。至于文章中的错别字,每朗读一遍都要从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查看,发现错处或有疑问的地方,随时标上符号,通过查阅字典或课本,作出判断后及时订正。
四、小组循环修改式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写作上,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写的文章不错,不知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这就需要同学之间的相互切磋。我按照每次习作的具体情况或采用自由组合型(即允许学生选择与自己关系好的同学结为一个小组)或采用题材相近组合型。每位同学在小组内将自己的文章读给组员听,征求他人的修改意见,以达到集思广益,开拓思路,提高修改质量之目的。
还有一种小组内的活动形式就是相互交换文章进行修改、点评,为了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每个人用铅笔在他人的文章上作适当修改或加批注,以供他本人参考。通过读、改他人文章,不仅使自己发现别人文章中的精华,做到取长补短,而且还培养了修改作文的能力。
五、门诊服务修改式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当我们用多种激励手段激发他们修改的热情,作文水平的提高将更快。因此,我们利用班报,开展“病文”修改活动。在每期的班报中专门开辟了一个新的栏目“作文门诊部。”在这个栏目中张贴作业中的错字、错词,日记中的病句、段,习作中的小段落,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修改。当学生将修改好的内容上交之后,还会在第二期的“作文出院部”将文章进行刊登,并给这些“小医生”颁发相应的证书,以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文章不厌百回改”,在不同的修改方式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习作能力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庄尾珠,黄曙峰 《注重作文修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2]吴立岗 《作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第9期
[3]徐启贤 《怎么写具体生动》 2013年6月第一版
[4]李白坚, 张赛琴 《21世纪我们怎样教作文》 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