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想订“航天员特供奶”
《新京报》记者日前探访了航天员食品特供基地,一位负责人介绍了航天员餐桌上牛奶产出的程序:在航天员到达发射基地的头三个月,他们会选出几头精神十足、皮毛光亮的奶牛,隔离饲养。奶牛被隔离后会有一个月的休药期,目的是让奶牛把体内的药物成分分解排掉。为确保零污染,该基地禁止任何陌生人进入。
宇航员的特供牛奶令人羡慕。尤其在奶业安全仍处于重塑价值信仰的关键期,面对“零污染”的航天员特供奶,我羡慕这“无添加不成活”的年代,竟然还真有返璞归真的“自然饲养法”;羡慕特殊身份的职业可以品尝到真正无污染的食品。客观而言,宇航员确实有“特供”的必要,这与权力特供是两个逻辑,没啥好置喙的,毕竟宇航员所执行的任务特殊。
但是新闻中有几个细节让人感慨良多:一者,“奶牛被隔离后会有一个月的休药期”,这潜台词是不是说,普通消费者惯常喝的牛奶确实与药物有着客观依赖?如果“休药”后还能产奶,为什么号称“纯净无污染”的乳企不能学习借鉴?消费者从来没有哭喊着要喝“药奶”。哪怕少喝一点、价格贵一点,国产乳业何以不能向航天员特供食品基地的品质看齐?二者,此则新闻再次为我们澄清了一个概念,那些所谓广告或者包装盒上的“航天员特供”等字样,其实都是虚假的噱头,真正的特供奶来自航天员食品基地,是要“休药”,还要隔离的。试问,眼下的乳业巨头,哪家能全面做到这一点呢?
被药袋泡大的红富士,被甲醛保鲜的大白菜……这一切使得“航天员特供奶”尤具怀想的色彩。不为精细、不为优质,只为底线的健康与安全而已——我多想订一份“航天员特供奶”,这样的想法,说给谁听呢?
“贪得不够多”
山东德州民政局原局长刘治温因贪贿164万元近期被判有期徒刑13年。刘治温在庭审中自辩,“社会福利中心工程投资2.4亿多元,按潜规则,我应该发大财,但我收了熟人送到家里的几笔钱,就是想占点小便宜。”
贪官毕竟是贪官,贪污受贿164万元,竟然也被称作是占点小便宜,如果是大便宜,又该是多少?可能就是164万元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了。一项工程投资2.4亿多元,这是笔天文数字,如果是按潜规则,能贪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按贪官的言下之意,肯定是大数目。
细细品味贪官的话语,我们能够品味出其中的滋味,这名贪官的潜台词就是自己贪得少,是名好官;自己没有按潜规则贪,是名不错的官,现在被抓了,是受了委屈。
贪官的逻辑固然可笑,可我们怎么也笑不出声。贪多贪少都是贪,都该受到法律的惩罚。可为何贪官有如此怪异的逻辑?按潜规则发大财,按法律呢?不但不能发大财,或许连小财也发不了,不过却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坐牢,还能够继续把官当,受到百姓的爱戴。
“获奖狂人”
50岁的杜伟新是广东肇庆市德庆县一名普通乡村教师,17年省吃俭用,倾尽十多万元的积蓄,换来200多个各种证书,被称为“奖痴”,穷得只剩下证书。(《广州日报》)
杜伟新的故事看上去似一则寓言,离奇得不合常理却又在现实中能找到影子,各行各业都有为沽名钓誉无所不用其极的存在。2006年至2009年期间,全国共清查出各种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48405个,总撤销率为97.16%。如此数量庞大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以及如此高的总撤销率,令人吃惊,这些奖项又被谁拿去了?
利用发奖来捞钱牟利,利用获奖来博取名声头衔捞取资本,已是浮躁社会中的病态利益链,诸如开房收钱评职称、院士里面官员多、明星上位靠出位之类,争奖买奖评奖造假可谓层出不穷,各取所需。
杜伟新或是真成“奖痴”,欲罢不能,纯朴得可爱,而一些政府部门的评比中,颁奖与领奖的,却是假痴,明知是忽悠却乐得你好我好,被群众讥为“糊奖”“唬奖”,为世人所深痛恶绝。杜伟新现象不仅是他个人的荒诞,更是这个社会评价体系图虚名轻实际的荒唐与悲哀,“奖痴”折射的是形象工程之痛。所以,莫笑杜伟新痴,谁解那些脸面工程政绩工程的诱人滋味?
“2只苍蝇”
北京市政市容委5月22日发布了“公厕管理标准”,其中的“公厕内苍蝇不超过两只”规定引发热议。对此,相关部门回应,制定标准是希望北京公厕向好的方向发展,并非强制规定,也不会派专人来数。
苍蝇逐臭,灭蝇“不超两只”,太有难度,而且该指标的依据因何得出?循此逻辑,“苍蝇标准”俨然是掉进“量化管理”的误区,沦为形式主义的新标本。
政策善意,可以揶揄,但应拒斥脱离实境的曲解,或是过度阐释式的误读。在公厕管理一向粗放的情境下,管理者出台服务规范,意在纠偏。所谓的“苍蝇标准”,也是为消减“蚊蝇乱飞”的脏乱差景象,提升卫生水准,让公共空间的气象焕然。
事实上,“两只”的量化前缀或非呆板的框定,而是虚指意象,意味着卫生标准上的“从严要求”。“蚊蝇越少越好”,诉诸有约束力的规则安排后,难免落定在某个数字上。“两只苍蝇”的标准,的确有些突兀,但灵活操作,就能消解其“机械化”成分。放过“苍蝇标准”吧,它没那么不堪。严格标准与治理张力的“合流”,或许能培育出文明的沃土。
“农民工莫入”
网友爆料称,江西一所高校食堂贴告示禁止农民工在此用餐,有学生在换餐牌的时候问了缘由,对方解释称农民工在食堂用餐影响卫生。对此,食堂承认张贴禁令,称农民工有专属食堂。此事经报道后引起了校方的重视。餐厅负责人表示歉意,并制出横幅向工人们致歉:“工友们,你们永远是衣食父母”。(央视)
农民工在高校食堂吃饭是暂时的,等到将高校的教学楼建好之后,也就走了,然而在短短的施工期间,暂时享受一下高校食堂,却竟然遭遇了“禁止就餐”式的歧视,其理由同以前北京某公共厕所禁止农民工入厕一样,也是卫生原因。
农民工受到某些人歧视,恐怕是如同吃饭一样,很寻常了。虽然城市里很需要农民工,没有了农民工,生活会感到处处不方便,无论是照顾孩子,还是造房子,都离不开农民工,可在骨子里,他们依然瞧不起农民工。“他们嫌我们脏,我们成天辛苦地帮他们盖房子,衣着沾满灰尘是在所难免,没想到还会受到这种待遇。”
“你三无,你滚蛋!”
北京22中学初二借读生言覃,因上课与其他同学讲话被罚站,此后被叫到老师办公室谈话时,遭到年级组长王靖老师辱骂,“你们家无权无势无钱,你就是一个‘三无’人员,你随时可以滚蛋!”。言覃今年13岁,被骂后已回湖南老家休养,该校校长向学生家长道歉。(《羊城晚报》)
学生犯错,老师批评,这是正常的事情,但批评应就事论事,以帮助学生改进错误为目的,随口让学生“滚蛋”是什么意思?《义务教育法》第27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连学校都不具备开除学生的资格,老师有何权利用粗口对学生进行“劝退”?
王靖老师辱骂学生言辞之激烈程度,显然已越过“批评”范畴,是对学生身份的歧视,对学生人格形成了侮辱,由于此事在学校影响很大,孩子无法回校读书,也对孩子造成了严重后果,有可能影响他一生的价值观。老师应有师德,所谓师德即老师的职业道德,老师应有美德,所谓美德即教书育人,老师还应善良,善良是老师的灵魂,一位无师德、无美德、不善良的老师,是不是也是一个“三无”人员?
无论贫富贵贱,每一个孩子都有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和权势、金钱有什么关系?因此,骂人老师背后的逻辑思维值得探究。按照這位老师的说法,无权无势无钱家庭的学生,随时可以从学校滚蛋,那么反过来看,学校岂不成了有权有势有钱家庭孩子的天下?
《新京报》记者日前探访了航天员食品特供基地,一位负责人介绍了航天员餐桌上牛奶产出的程序:在航天员到达发射基地的头三个月,他们会选出几头精神十足、皮毛光亮的奶牛,隔离饲养。奶牛被隔离后会有一个月的休药期,目的是让奶牛把体内的药物成分分解排掉。为确保零污染,该基地禁止任何陌生人进入。
宇航员的特供牛奶令人羡慕。尤其在奶业安全仍处于重塑价值信仰的关键期,面对“零污染”的航天员特供奶,我羡慕这“无添加不成活”的年代,竟然还真有返璞归真的“自然饲养法”;羡慕特殊身份的职业可以品尝到真正无污染的食品。客观而言,宇航员确实有“特供”的必要,这与权力特供是两个逻辑,没啥好置喙的,毕竟宇航员所执行的任务特殊。
但是新闻中有几个细节让人感慨良多:一者,“奶牛被隔离后会有一个月的休药期”,这潜台词是不是说,普通消费者惯常喝的牛奶确实与药物有着客观依赖?如果“休药”后还能产奶,为什么号称“纯净无污染”的乳企不能学习借鉴?消费者从来没有哭喊着要喝“药奶”。哪怕少喝一点、价格贵一点,国产乳业何以不能向航天员特供食品基地的品质看齐?二者,此则新闻再次为我们澄清了一个概念,那些所谓广告或者包装盒上的“航天员特供”等字样,其实都是虚假的噱头,真正的特供奶来自航天员食品基地,是要“休药”,还要隔离的。试问,眼下的乳业巨头,哪家能全面做到这一点呢?
被药袋泡大的红富士,被甲醛保鲜的大白菜……这一切使得“航天员特供奶”尤具怀想的色彩。不为精细、不为优质,只为底线的健康与安全而已——我多想订一份“航天员特供奶”,这样的想法,说给谁听呢?
“贪得不够多”
山东德州民政局原局长刘治温因贪贿164万元近期被判有期徒刑13年。刘治温在庭审中自辩,“社会福利中心工程投资2.4亿多元,按潜规则,我应该发大财,但我收了熟人送到家里的几笔钱,就是想占点小便宜。”
贪官毕竟是贪官,贪污受贿164万元,竟然也被称作是占点小便宜,如果是大便宜,又该是多少?可能就是164万元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了。一项工程投资2.4亿多元,这是笔天文数字,如果是按潜规则,能贪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按贪官的言下之意,肯定是大数目。
细细品味贪官的话语,我们能够品味出其中的滋味,这名贪官的潜台词就是自己贪得少,是名好官;自己没有按潜规则贪,是名不错的官,现在被抓了,是受了委屈。
贪官的逻辑固然可笑,可我们怎么也笑不出声。贪多贪少都是贪,都该受到法律的惩罚。可为何贪官有如此怪异的逻辑?按潜规则发大财,按法律呢?不但不能发大财,或许连小财也发不了,不过却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坐牢,还能够继续把官当,受到百姓的爱戴。
“获奖狂人”
50岁的杜伟新是广东肇庆市德庆县一名普通乡村教师,17年省吃俭用,倾尽十多万元的积蓄,换来200多个各种证书,被称为“奖痴”,穷得只剩下证书。(《广州日报》)
杜伟新的故事看上去似一则寓言,离奇得不合常理却又在现实中能找到影子,各行各业都有为沽名钓誉无所不用其极的存在。2006年至2009年期间,全国共清查出各种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48405个,总撤销率为97.16%。如此数量庞大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以及如此高的总撤销率,令人吃惊,这些奖项又被谁拿去了?
利用发奖来捞钱牟利,利用获奖来博取名声头衔捞取资本,已是浮躁社会中的病态利益链,诸如开房收钱评职称、院士里面官员多、明星上位靠出位之类,争奖买奖评奖造假可谓层出不穷,各取所需。
杜伟新或是真成“奖痴”,欲罢不能,纯朴得可爱,而一些政府部门的评比中,颁奖与领奖的,却是假痴,明知是忽悠却乐得你好我好,被群众讥为“糊奖”“唬奖”,为世人所深痛恶绝。杜伟新现象不仅是他个人的荒诞,更是这个社会评价体系图虚名轻实际的荒唐与悲哀,“奖痴”折射的是形象工程之痛。所以,莫笑杜伟新痴,谁解那些脸面工程政绩工程的诱人滋味?
“2只苍蝇”
北京市政市容委5月22日发布了“公厕管理标准”,其中的“公厕内苍蝇不超过两只”规定引发热议。对此,相关部门回应,制定标准是希望北京公厕向好的方向发展,并非强制规定,也不会派专人来数。
苍蝇逐臭,灭蝇“不超两只”,太有难度,而且该指标的依据因何得出?循此逻辑,“苍蝇标准”俨然是掉进“量化管理”的误区,沦为形式主义的新标本。
政策善意,可以揶揄,但应拒斥脱离实境的曲解,或是过度阐释式的误读。在公厕管理一向粗放的情境下,管理者出台服务规范,意在纠偏。所谓的“苍蝇标准”,也是为消减“蚊蝇乱飞”的脏乱差景象,提升卫生水准,让公共空间的气象焕然。
事实上,“两只”的量化前缀或非呆板的框定,而是虚指意象,意味着卫生标准上的“从严要求”。“蚊蝇越少越好”,诉诸有约束力的规则安排后,难免落定在某个数字上。“两只苍蝇”的标准,的确有些突兀,但灵活操作,就能消解其“机械化”成分。放过“苍蝇标准”吧,它没那么不堪。严格标准与治理张力的“合流”,或许能培育出文明的沃土。
“农民工莫入”
网友爆料称,江西一所高校食堂贴告示禁止农民工在此用餐,有学生在换餐牌的时候问了缘由,对方解释称农民工在食堂用餐影响卫生。对此,食堂承认张贴禁令,称农民工有专属食堂。此事经报道后引起了校方的重视。餐厅负责人表示歉意,并制出横幅向工人们致歉:“工友们,你们永远是衣食父母”。(央视)
农民工在高校食堂吃饭是暂时的,等到将高校的教学楼建好之后,也就走了,然而在短短的施工期间,暂时享受一下高校食堂,却竟然遭遇了“禁止就餐”式的歧视,其理由同以前北京某公共厕所禁止农民工入厕一样,也是卫生原因。
农民工受到某些人歧视,恐怕是如同吃饭一样,很寻常了。虽然城市里很需要农民工,没有了农民工,生活会感到处处不方便,无论是照顾孩子,还是造房子,都离不开农民工,可在骨子里,他们依然瞧不起农民工。“他们嫌我们脏,我们成天辛苦地帮他们盖房子,衣着沾满灰尘是在所难免,没想到还会受到这种待遇。”
“你三无,你滚蛋!”
北京22中学初二借读生言覃,因上课与其他同学讲话被罚站,此后被叫到老师办公室谈话时,遭到年级组长王靖老师辱骂,“你们家无权无势无钱,你就是一个‘三无’人员,你随时可以滚蛋!”。言覃今年13岁,被骂后已回湖南老家休养,该校校长向学生家长道歉。(《羊城晚报》)
学生犯错,老师批评,这是正常的事情,但批评应就事论事,以帮助学生改进错误为目的,随口让学生“滚蛋”是什么意思?《义务教育法》第27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连学校都不具备开除学生的资格,老师有何权利用粗口对学生进行“劝退”?
王靖老师辱骂学生言辞之激烈程度,显然已越过“批评”范畴,是对学生身份的歧视,对学生人格形成了侮辱,由于此事在学校影响很大,孩子无法回校读书,也对孩子造成了严重后果,有可能影响他一生的价值观。老师应有师德,所谓师德即老师的职业道德,老师应有美德,所谓美德即教书育人,老师还应善良,善良是老师的灵魂,一位无师德、无美德、不善良的老师,是不是也是一个“三无”人员?
无论贫富贵贱,每一个孩子都有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和权势、金钱有什么关系?因此,骂人老师背后的逻辑思维值得探究。按照這位老师的说法,无权无势无钱家庭的学生,随时可以从学校滚蛋,那么反过来看,学校岂不成了有权有势有钱家庭孩子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