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怎样的课堂提问是有效的,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有效的课堂提问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探索反思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提问应有目的性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课堂提问应有启发性
孔子提出教师教学要了解学生“听其言而观其行”,要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因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也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不应诉诸强制的手段,而要适时地点化。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数学课堂提问仅仅满足准确、精练以及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还是不够的。数学课堂提问应特别强调启发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善于运用激励式、悬念式、对话式等语言形式,围绕教学内容展现新旧知识之间,现象和本质之间,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矛盾,创设发人思考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动机引发兴趣。
(三)课堂提问应有趣味性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家张载认为,教学既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即“教之而不受,虽强告而无益”。他说:“教人之难,必尽人材。观可及处,然后告之”。在他看来,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理想的教学。思想家王夫之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认识过程。他不同意“学,效也”的传统解释,认为学习不是简单模仿,而是主动的自悟,即“学,觉也”。也就是说,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或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称作好的教学,有效的教学。
教师的提问不仅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而且还要求言之有趣,言之有味。幽默能使人产生轻松愉悦的心境,能调动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的人认为数学课幽默素材太少,其实教材内容本身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大量的幽默源,就看教师如何挖掘,如何发挥了。
(四)课堂提问应有针对性
首先教师对教材一定要吃透,这样就要求教师对每个知识点要用心研究,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又精又准,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
其次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高、中、低水平三个层次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对学习能力低的A层次学生的提问应是一些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宜太大;对学习能力较好和较强的B、C层次的学生,尤其是C层次的学生,课堂提问应着重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使他们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一)把握提问的时机巧妙提问
教师要对课堂准备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使所提问题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减少提问的随意性,减少无意义的提问,同时要注意控制提问的频率和节奏。抓住时机巧妙提问,使学生在师生的问答中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
好的问题在课堂中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而且问得要自然,要紧扣本课的知识点,语言应该简练一点,最好一矢中的。教师就提问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能是唯一的,学生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学生的思维要跃出线性思维的轨迹,向平面发展。因此,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其次要注意信息传递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改变信息单相传递的被动局面,是课堂呈现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局面。
通过教师适时巧妙的提问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有效的问题能使人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能有效达成课时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二)把握提问的深度和难度
教师的提问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必须让学生经过认真思索,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因此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必须适宜,教师可以采取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曲题直问,逆向提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形式,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
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如果提出的问题学生都答不出,或不需思考就能回答,那么,这样的提问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提问时还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形式的多样。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在规律的探求中提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了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边问边答,及教师对问题深浅的尺度的合理把握,采用灵活多样的问答方式,有个别学生回答的,有学生一起回答的,有师生共答的,还有教师的适时分析。从特殊情况——具体的正比例函数图象到一般的一次函数图象学生有了全面的理解。
课堂提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研究,用心体会,认真总结,取长补短,才能使课堂提问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枝特区落别布依族彝族乡纳骂小学)
一、有效的课堂提问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探索反思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提问应有目的性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课堂提问应有启发性
孔子提出教师教学要了解学生“听其言而观其行”,要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因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也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不应诉诸强制的手段,而要适时地点化。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数学课堂提问仅仅满足准确、精练以及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还是不够的。数学课堂提问应特别强调启发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善于运用激励式、悬念式、对话式等语言形式,围绕教学内容展现新旧知识之间,现象和本质之间,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矛盾,创设发人思考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动机引发兴趣。
(三)课堂提问应有趣味性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家张载认为,教学既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即“教之而不受,虽强告而无益”。他说:“教人之难,必尽人材。观可及处,然后告之”。在他看来,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理想的教学。思想家王夫之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认识过程。他不同意“学,效也”的传统解释,认为学习不是简单模仿,而是主动的自悟,即“学,觉也”。也就是说,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或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称作好的教学,有效的教学。
教师的提问不仅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而且还要求言之有趣,言之有味。幽默能使人产生轻松愉悦的心境,能调动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的人认为数学课幽默素材太少,其实教材内容本身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大量的幽默源,就看教师如何挖掘,如何发挥了。
(四)课堂提问应有针对性
首先教师对教材一定要吃透,这样就要求教师对每个知识点要用心研究,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又精又准,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
其次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高、中、低水平三个层次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对学习能力低的A层次学生的提问应是一些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宜太大;对学习能力较好和较强的B、C层次的学生,尤其是C层次的学生,课堂提问应着重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使他们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一)把握提问的时机巧妙提问
教师要对课堂准备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使所提问题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减少提问的随意性,减少无意义的提问,同时要注意控制提问的频率和节奏。抓住时机巧妙提问,使学生在师生的问答中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
好的问题在课堂中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而且问得要自然,要紧扣本课的知识点,语言应该简练一点,最好一矢中的。教师就提问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能是唯一的,学生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学生的思维要跃出线性思维的轨迹,向平面发展。因此,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其次要注意信息传递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改变信息单相传递的被动局面,是课堂呈现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局面。
通过教师适时巧妙的提问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有效的问题能使人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能有效达成课时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二)把握提问的深度和难度
教师的提问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必须让学生经过认真思索,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因此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必须适宜,教师可以采取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曲题直问,逆向提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形式,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
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如果提出的问题学生都答不出,或不需思考就能回答,那么,这样的提问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提问时还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形式的多样。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在规律的探求中提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了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边问边答,及教师对问题深浅的尺度的合理把握,采用灵活多样的问答方式,有个别学生回答的,有学生一起回答的,有师生共答的,还有教师的适时分析。从特殊情况——具体的正比例函数图象到一般的一次函数图象学生有了全面的理解。
课堂提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研究,用心体会,认真总结,取长补短,才能使课堂提问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枝特区落别布依族彝族乡纳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