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信息技术;课堂;临界;定势;顺势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2—0186—01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扮演了愈来愈重要的角色。鲜活的视频动态情境、齐全的课堂学习容量和立体的知识呈现方式,这些新鲜的元素让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华丽的“转身”。然而正如专家所言,如果不能把学生彻底唤醒,所有的技术都是徒然的。并非每一节课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的运用应该“在临界状态、定势状态、顺势状态”,唯有如此,才能让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正效应。
一、运用于临界状态
所谓“临界状态”是指孩子们思维快要突破的状态。如果学生的思维尚未进入临界状态就让信息技术盲目“亮相”,只能剥夺孩子们思维爬坡的机会,让孩子们懒于思考,他们会觉得反正有多媒体帮忙,何必这么辛苦。所以,只有当孩子们的思维处于临界状态时,适时使用多媒体,才能使学生产生“原来如此”的喜悦感,也真正发挥了多媒体应有的作用。
笔者曾参加两个教师执教的《圆柱的表面积》的同课异授活动,A老师一上课就用多媒体展示了圆柱体侧面展开的形状,而B老师则不疾不徐,先让孩子们思考:“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可能会是什么?”“如果不是沿高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又会得到什么图形?”在或是正方形或是梯形或是长方形的讨论汇报后,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把圆柱体模型的侧面打开观察形状。最后才让多媒体“闪亮登场”,屏幕中徐徐展开了圆柱体的侧面。
相较而言,B教师无疑是耐心、智慧、有长远眼光的,他充分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孩子们的思维发散,再让孩子们动手实践,最后让孩子们尽情释疑。对“如果不是沿高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又会得到什么图形”的追问,引导孩子们展开了多次探索,也一次次印证或纠正了心中的某些疑惑或偏颇。而最后多媒体的演示证实了学生实践所得,加深了印象。由此可见,遵循学情,准确判断,把握最佳时机和状态让信息技术发挥出足够的正效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于定势状态
囿于认知经验、思维习惯和懒惰原因,有时学生的思维和答案呈现出一种定势,表现的单一、孤立、片面、粗浅。面对思维定势,教师要做的不是任其发展,而是转变思路,站在全面、多样的视角,引导学生从定势思维中突围而出,或另辟新路、或急转直下、或探幽入微,以此发现更美、更博大的另一片天空。
如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有的说“骑自行车是平移现象。”有的说:“摩天轮是旋转现象。”有的说:“汽车前行是平移现象。”有的说“推拉窗户是平移现象。”诸如此类的回答呈现出一种“定势”状态,答案过分单一,相应地,学生的思维也过于单一并且固定下来。此时,教师应该出示一个多媒体情境,一个放大的、动态的汽车行驶的视频,其中有专门的箭头指示整个车辆的行驶和单个的轮胎的行驶,然后发问:“汽车行驶真的是‘平移现象’这么简单吗?”
经过认真观察多媒体展示,孩子们终于明白:“原来整个汽车的行驶是平移,而汽车轮胎则是旋转现象。”随后,教师可以乘机引领孩子们分辨更多类似的能够打破惯常思维的例子,获得更多发现,这些发现都得益于那个动态视频恰到好处的介入,当然,也得益于教师智慧的把控和对学情的正确把握,而这正是信息技术介入到课堂教学中比较理想的状态。
三、运用于顺势状态
好的教学应该不满足于顺势状态,因为顺势之后,还有“远方”,还有更多的精彩。機智的教师常常利用信息技术“顺势一击”,轻松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远,当然,也引领学生步入到知识的森林中渐行渐深。
比如学完《圆》之后,顺势利用信息技术出示古代木车、现代工厂大型车间管道、小轿车车轮等图形。然后引领孩子们思考: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顺势例举生活中的圆形如车轱辘、钟表、圆形建筑等,让孩子们进入到有关圆的更深处。这样的信息技术画面不仅仅为课堂“增量”“增值”,而且为孩子们的认识增加了含金量。
在孩子们对知识的充分掌握之后,在思维被充分激活之后的顺势而为,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显得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更重要的是,多媒体这样适时的介入为课堂的圆满结尾添加“形象”,进行结构性合拢、美感性发散和憧憬性向往,因而更具价值,更有值得多媒体“出手”的必要。
当然,临界状态、定势状态、顺势状态三者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高效利用信息技术使之转换、深入、螺旋上升。如在临界状态,要在“生成点”上巧妙出手;在定势状态,要在“增长点”上顺学介入;在顺势状态,要在“延伸点”上尽情“出手”。这样才能真正让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真正让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落地生根”。
编辑:蔡扬宗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2—0186—01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扮演了愈来愈重要的角色。鲜活的视频动态情境、齐全的课堂学习容量和立体的知识呈现方式,这些新鲜的元素让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华丽的“转身”。然而正如专家所言,如果不能把学生彻底唤醒,所有的技术都是徒然的。并非每一节课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的运用应该“在临界状态、定势状态、顺势状态”,唯有如此,才能让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正效应。
一、运用于临界状态
所谓“临界状态”是指孩子们思维快要突破的状态。如果学生的思维尚未进入临界状态就让信息技术盲目“亮相”,只能剥夺孩子们思维爬坡的机会,让孩子们懒于思考,他们会觉得反正有多媒体帮忙,何必这么辛苦。所以,只有当孩子们的思维处于临界状态时,适时使用多媒体,才能使学生产生“原来如此”的喜悦感,也真正发挥了多媒体应有的作用。
笔者曾参加两个教师执教的《圆柱的表面积》的同课异授活动,A老师一上课就用多媒体展示了圆柱体侧面展开的形状,而B老师则不疾不徐,先让孩子们思考:“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可能会是什么?”“如果不是沿高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又会得到什么图形?”在或是正方形或是梯形或是长方形的讨论汇报后,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把圆柱体模型的侧面打开观察形状。最后才让多媒体“闪亮登场”,屏幕中徐徐展开了圆柱体的侧面。
相较而言,B教师无疑是耐心、智慧、有长远眼光的,他充分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孩子们的思维发散,再让孩子们动手实践,最后让孩子们尽情释疑。对“如果不是沿高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又会得到什么图形”的追问,引导孩子们展开了多次探索,也一次次印证或纠正了心中的某些疑惑或偏颇。而最后多媒体的演示证实了学生实践所得,加深了印象。由此可见,遵循学情,准确判断,把握最佳时机和状态让信息技术发挥出足够的正效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于定势状态
囿于认知经验、思维习惯和懒惰原因,有时学生的思维和答案呈现出一种定势,表现的单一、孤立、片面、粗浅。面对思维定势,教师要做的不是任其发展,而是转变思路,站在全面、多样的视角,引导学生从定势思维中突围而出,或另辟新路、或急转直下、或探幽入微,以此发现更美、更博大的另一片天空。
如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有的说“骑自行车是平移现象。”有的说:“摩天轮是旋转现象。”有的说:“汽车前行是平移现象。”有的说“推拉窗户是平移现象。”诸如此类的回答呈现出一种“定势”状态,答案过分单一,相应地,学生的思维也过于单一并且固定下来。此时,教师应该出示一个多媒体情境,一个放大的、动态的汽车行驶的视频,其中有专门的箭头指示整个车辆的行驶和单个的轮胎的行驶,然后发问:“汽车行驶真的是‘平移现象’这么简单吗?”
经过认真观察多媒体展示,孩子们终于明白:“原来整个汽车的行驶是平移,而汽车轮胎则是旋转现象。”随后,教师可以乘机引领孩子们分辨更多类似的能够打破惯常思维的例子,获得更多发现,这些发现都得益于那个动态视频恰到好处的介入,当然,也得益于教师智慧的把控和对学情的正确把握,而这正是信息技术介入到课堂教学中比较理想的状态。
三、运用于顺势状态
好的教学应该不满足于顺势状态,因为顺势之后,还有“远方”,还有更多的精彩。機智的教师常常利用信息技术“顺势一击”,轻松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远,当然,也引领学生步入到知识的森林中渐行渐深。
比如学完《圆》之后,顺势利用信息技术出示古代木车、现代工厂大型车间管道、小轿车车轮等图形。然后引领孩子们思考: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顺势例举生活中的圆形如车轱辘、钟表、圆形建筑等,让孩子们进入到有关圆的更深处。这样的信息技术画面不仅仅为课堂“增量”“增值”,而且为孩子们的认识增加了含金量。
在孩子们对知识的充分掌握之后,在思维被充分激活之后的顺势而为,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显得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更重要的是,多媒体这样适时的介入为课堂的圆满结尾添加“形象”,进行结构性合拢、美感性发散和憧憬性向往,因而更具价值,更有值得多媒体“出手”的必要。
当然,临界状态、定势状态、顺势状态三者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高效利用信息技术使之转换、深入、螺旋上升。如在临界状态,要在“生成点”上巧妙出手;在定势状态,要在“增长点”上顺学介入;在顺势状态,要在“延伸点”上尽情“出手”。这样才能真正让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真正让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落地生根”。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