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撑起人类健康之帆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pi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生素C最初被称为“抗坏血酸”,如今这个名字正在渐渐被人们所淡忘。其实这个古老的药名不但记述了维生素C的发现和发展史,同时也记录了人类在与疾病的不断斗争中,逐渐发现、发明战胜疾病药物的曲折过程……
  神秘的“海上凶神”
  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那时,航海生活不但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船员们在船上只能吃到黑面包和咸鱼。最可怕的是在航海期间很容易得一种怪病,患者先是感到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接着牙龈出血,甚至全身出血,然后慢慢地死去。船员们给这个“海上凶神”般的怪病取了个名字——坏血病。
  有一次,船队又出发了。不久,“海上凶神”悄悄地降临了。船队才航行不到一半的路程,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船员个个牙龈流血不止。望着四周茫茫大海,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而传说中的陆地仍然遥不可及。这样的噩梦,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那些病重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对哥伦布说:“船长,您就把我们送到附近的荒岛上吧。等你们返航归来的时候,再把我们的尸体运回家乡。”哥伦布含泪点了点头……
  几个月过去了,哥伦布的船队终于胜利返航。船离那些重病船员所在的荒岛越来越近,哥伦布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这次探险的成功,是用十几个船员的生命换来的呀!哥伦布这么想着,船不知不觉已经靠岸。正在这时,十几个蓬头垢面的人从岛上向大海狂奔过来。这不是那些船员吗?他们还活着!哥伦布又惊又喜地问道:“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我们来到岛上以后,很快就把你们留下的食物吃完了。后来,肚子饿的时候,我们只好采些野果子吃。这样,我们才一天天活下来。”
  “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哥伦布一回到意大利,就把这些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讲给医生听。但遗憾的是,这些经历没有引起当时医学家的重视。
  继哥伦布之后,另一位伟大的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绕地球一周。只是,他们的遭遇比哥伦布的船队更为悲惨——麦哲伦的船员中有三分之二因为坏血病而死亡。
  坏血病,贵族病?
  一直到十八世纪,事情才有了转机。
  这时,英国人已经横渡重洋,在世界各地经商与推行殖民统治。只是,船员还是有罹患坏血病而死亡的危险。有一个名叫林特的年轻船医,他发现坏血病都发生在一般船员身上,而包括他自己在内船上的“干部”,却安然无恙。坏血病还挑患者?世界上哪有这个道理?
  直到有一天,他为了照顾患者到一般船员的餐厅用餐,才有了新的发现。
  原来一般船员的伙食,只有面包与腌肉,而他们这些“干部”,却有马铃薯与高丽菜芽可以吃。因此林特医师认为,新鲜蔬果或许可以治疗坏血病。后来,他们遇上了满载柳橙与柠檬的荷兰货船,林特医师就买了柳橙与柠檬来给坏血病患者吃,效果非常好。林特医师又找了些坏血患者,分成两组,吃一样的食物,但有一组患者另外补充了柑橘类水果。结果补充水果的这组,坏血病有明显的改善。
  林特医师马上写了份报告,建议供应所有船员新鲜水果,可惜他人微言轻,也许上司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总之是上司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但是另外一位有名的航海家库克船长(他发现了澳洲、新西兰),读了林特医师的报告后,带了大量的水果出航,使坏血病获得了有效预防。
  林特医师死后,他的建议才引起了英国海军的重视,英国海军也开始提供水兵莱姆汁(就是青柠汁,是英语limejuice的音译),从此船员的健康才有了保障。英国能在十九世纪享有“日不落帝国”的美誉,除了船坚炮利外,莱姆汁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那时人们还不知道到底柠檬中的什么物质对坏血病有抵抗作用。
  终获承认
  1912年,波兰裔美国科学家冯克,综合了以往医学科学家的试验结果,发表了维生素的理论。他认定自然食物中有4种物质可以防治夜盲症、脚气病、坏血病和佝偻病。这些物质被冯克称为“维持生命的胺素(Vitamine)”,分别被称为维生素A、B、C、D(中文分别称为维生素甲、乙、丙、丁)。后来发现的维生素,就依英文字母顺序一直排到维生素K。此外,科学家们在维生素B里面也新发现了许多不同成分,这就有了维生素B1、B2、B3、B6及B12等。
  1920-1930年代,有机化学家争相研究维生素,试图在食物中找出它们到底是哪些化学成分。1928年匈牙利生化学家成功地从牛的副肾腺中分离出1克纯粹的维生素C,研究者也因为维生素C和人体内氧化反应的研究获得193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然而直到20世纪30年代,维生素C的结构才最终确立,鉴于维生素C在当时的重要意义,1937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和化学奖都颁给了相关研究人员,此后维生素C也正式被命名为抗坏血酸。
  未来前景
  在这之前的1933年,瑞士化学家Reichstein已发明了维生素C的发酵工业生产法。这个方法的专利权在1934年被罗氏公司购得,成为50余年来工业生产维生素C的主要方法。罗氏公司也因此独占了世界维生素C的市场,并给公司带来滚滚财源。
  1980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尹光琳发明“维生素C二步发酵新工艺”,大幅改进了Reichstein的一步发酵法,大大降低了维生素C的生产成本。到2006年,中国维生素C四大生产巨头——维尔康(华北制药集团)、维生药业(石家庄制药集团)、江山制药、东北制药总产量接近10万吨,占据了国内市场90%以上的份额,出口量占87%,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一半以上份额。
  目前中国逐渐跃居世界维生素C生产的领导地位,但是,中国人服用维生素C的平均剂量,远逊于欧美和日本(编者注:我国居民维生素C推荐量为每天100毫克。过多服维生素C对身体没有好处,一次性摄入2500~5000毫克以上时,可能会导致红细胞大量破裂,出现溶血等危重现象。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鲍林曾主张每天服维生素C 1000毫克以上,他的观点后来被否定)。专家认为,随着现代医学的深入研究,维生素C很多新的治疗和保健作用在不断被发现,维生素C将成为一种多功能良药,未来它仍将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其他文献
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容易肥胖,表现为腹部脂肪堆积、胆固醇升高,这些都是心脏病的诱因,而且他们减起肥来也相当不容易成功。此外,不吃早餐的人胰岛素水平更高,久而久之易患上糖尿病。那些从小时候就不爱吃早餐的人,如果长大后还保持这个坏习惯,在接近30岁的时候,就已经有向心脏病发展的趋势。  据分析,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不吃早餐的人更喜欢吃不健康食品,而且缺乏锻炼,他们对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摄
深秋时节,食物宜多样化,可以谷类食物为主,注意粗细搭配,多吃些深绿色的蔬菜,保证营养均衡。适当吃些辣的食物。比如辣椒、大蒜、胡椒,烹调的时候不妨多增加这些调味料。大蒜中的大蒜素能够杀菌,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改善鼻腔通气的作用,这些食物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抵御寒冷。同时,要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A、C以及铁、锌的食物。  ◎适当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维生素A 具有保护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的作用,对于增强
我们知道,一旦患上糖尿病,不仅给健康带来极大隐患,治疗起来也是费时费力。那么,为什么不提前把糖尿病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呢?这并不难做到,只需要做几个简单测量,便能评估脂肪含量、脂肪分布等,这些均可以帮助预测糖尿病发生风险。  常用的相关指标有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以及1995年开始应用的腰围身高比(WHtR),各项指标均可用于预测糖尿病的发生,但它们之间还有一定差异,也是各
由于恶劣天气因素影响,冠心病患者的症状会明显加重,胸闷、胸痛发作次数增多,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医学界近年提m的“治疗性血管新生”概念,为有效防治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