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及来源

来源 :财经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89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垂直专业化是衡量跨国生产分工的重要指标,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及来源是全球价值链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笔者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中国服务业整体和行业层面的垂直专业化份额及其国别(地区)来源。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整体垂直专业化份额呈上升趋势,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新兴工业经济体和部分发达国家是中国服务业出口中国外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地;来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国外增加值份额增长较快,与中国服务业形成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潜力较大。
  关键词:服务业;垂直专业化;国外增加值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7)01-0026-07
  一、引言
  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并成为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一环。服务贸易尤其是高端服务贸易占据了国际价值链中利润最丰厚的环节,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制高点。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服务业进出口总额由1995年的430亿美元上升至2015年的7130亿美元,20年间增长了17倍,全球排名由第13位上升到第2位。然而,这些骄人的数字并不代表中国服务业已经摆脱了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局面,因为借助于技术的发展及制度的创新,服务业的生产、消费和相关要素配置不断跨越国界,形成一体化的国际网络,各国服务业相互渗透、融合和依存,国际化服务供给和消费不断增加。Subramanian和Kessler指出,现阶段全球化进程已经从“货物贸易的全球化”转向“非物质贸易的全球化”,无形的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全球化的主角。因此,官方贸易统计中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国内要素创造的价值,相比出口规模来说,出口国内增加值更重要。在服务贸易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准确评估中国服务业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地位,对于中国服务业进一步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实现由服务贸易大国向服务贸易强国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自从“垂直专业化”概念提出以来,从垂直专业化分工视角研究国际贸易问题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并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Hummels等首次利用非竞争投入产出数据库并结合各国进出口贸易数据测算了OECD国家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來衡量各国出口贸易的真实利得。Dean等和Koopman等指出,HIY法并没有考虑中国、墨西哥等国家贸易结构的特殊性,即加工贸易占比较高,他们提出了一种反映加工贸易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用以分析一国出口中国内、国外增加值成分。基于单国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虽然可以较为准确地核算中国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但无法对增加值的来源和去向进行分解,因而在分析双边贸易层面具有很大局限性。Wang等建立了一个包含多个国家的世界投入产出模型,对东亚生产网络价值链下各个国家的出口贸易增加值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Koopman等叫将一国出口总值由五部分拓展至九部分。但他们并没有考虑中间品贸易流的分解问题。Wang等创造性地提出了总贸易核算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解决中间品贸易流的重复计算问题,而且可以根据贸易品价值来源、最终吸收地和吸收路径不同,将各层面贸易流进行细分。
  国内研究者主要借鉴Hummels等提出的垂直专业化分析框架下,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或者OECD的非竞争投入产出表测度中国垂直专业化水平,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稳步提高,甚至高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经济大国。由于OECD仅提供若干基年的非竞争投入产出表,对于其他年份的数据只能采取推算的方式,这大大降低了测算结果的准确性。2012年由欧盟委员会资助的WIOD的发布为全球垂直专业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李金昌和项莹将国外直接要素投入考虑在内,在HIY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一国出口中国外增加值的份额公式,并对1995-2009年中国制造业及细分行业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份额及国别(地区)来源进行了测算。尹伟华借鉴Wang等的总贸易核算方法对中国出口增加值进行分解,并重新构建了前向与后向垂直专业化份额指标。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主要以后向方式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
  不难看出,现有研究成果对中国出口垂直专业化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但研究对象普遍侧重于整体出口贸易或制造业出口贸易,鲜有文献对服务贸易垂直专业化水平进行探讨。考虑到这一点,笔者将重点进行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将Wang等的总贸易核算方法嵌入垂直专业化国际分工体系,通过计算中国生产服务业出口国外成分来判断中国服务业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地位。二是对服务业细分行业出口中来自新兴市场经济、新兴工业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国家增加值份额进行测度与比较,并揭示其国别(地区)来源的变化机理与趋势。
  二、方法与数据
  1.总贸易核算方法
  总贸易核算方法以世界投入产出表为研究起点,在对中间品贸易流进行完全分解的基础上,将总出口根据价值来源和最终吸收地分解为16个增加值和重复计算部分的核算方法。各部分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及经济含义如图1所示。
  2.垂直专业化份额
  垂直专业化(VS)即一国出口中的国外价值,是一个广泛被应用于经济学文献中用以衡量跨国生产分工的综合性指标。在总贸易核算方法中,除国外增加值(FVA)属于一国出口中的国外价值且可以代表跨国生产分工程度外,来自国外账户的纯重复计算(FDC)项也属于垂直专业化内容,这是由于FDC为国外中间产品在多个国家来回往复所致,其值增大意味着国外中间产品在被用于最终产品生产以前跨越边境次数增多,可以代表跨国生产分工的类型与深度。据此,笔者构建出垂直专业化份额的测算公式:
  (1)其中,VSS为垂直专业化份额,反映了一国(地区)出口中对进口品的依赖程度。
  3.数据说明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对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的国别来源进行测度与比较,并揭示其变化机理与趋势,需要能够反映各国(部门)之间投入产出关系的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目前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主要有亚洲的投入产出数据库(AIIOD)、美国普渡大学的GTAP数据库、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Eora、OECD构建的ICIO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比较而言,WIOD的基础数据最具有可信性,编制方法最科学,且是目前唯一公开、具有连续性的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2013年11月发布的WIOD提供了1995-2011年共17年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WIOD将国民经济中的所有服务业划为19个类别。笔者将重点研究与生产密切相关的12个服务业:建筑业C18、批发贸易(不含汽车和摩托车)C20、零售贸易(不含汽车和摩托车)C21、零售贸易(不含汽车和摩托车)C21、住宿和餐饮业C22、内陆运输C23、水上运输C24、航空运输C25、其他辅助运输活动C26、信息和通信C27、金融中介C28、租赁和其他商务服务C30。   在WIOD提供的40个经济体中,笔者选择中国及其他20个经济体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经济体分布在世界五大洲,不仅包括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还包括新兴经济体,2011年中国对这些经济体服务进出口(增加值)占中国总进出口(增加值)的70%左右。因此,选取这些国家(地区)作为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份额及国别来源具有代表性。基于此,笔者使用的所有国家服务业投入产出数据均来自于WIOD。
  三、中国服务业整体和行业垂直专业化份额及来源
  1.中国服务业整体垂直专业化份额及来源
  根据上述研究方法,笔者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服务业的垂直专业化份额及国别(地区)来源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1)1995-2011年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呈现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9.69%上升到2011年的12.65%,增长了30.65%,年均增长率为2.32%。值得注意的是,2001-2006年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并在2006年达到峰值14.35%:而2007-2009年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却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并在2009年几乎降到中国加入WTO前的水平。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可能为:“人世”初期中国依靠服务业在部分生产环节中的竞争优势迅速融入全球价值链,但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增长表现为依靠大量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这使得中国服务业出口中的垂直专业化份额显著增长;为了实现优化中国商品出口结构、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和减少贸易摩擦等目标,2007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并调整了部分商品出口退税政策,即取消“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同时对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给予更多资金支持,这些旨在调整制造业出口贡献率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率。2008-2009年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显著下降的原因可能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各国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使得中国进口规模大幅度下降。(2)从中国服务业整体垂直专业化份额的国别(地区)来源来看,20个经济体合计的占比下降趋势明显,从1995年的74.38%下降到2011年的61.01%,降幅达17.98%,年均降幅为1.15%,这表明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即中国服务业在选择进口时有更多的选择路径,这同时意味着考察期间中国服务贸易抗风险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为进一步探索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是否与经济体类型有关,笔者将20个经济体划分新兴市场经济体、新兴工业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等三种类型,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韩国和中国台湾两个新兴工业经济体,德国、日本和美国等三个发达经济体是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的主要来源地,选定年份中,中国服务业出口中来自这五个经济体的增加值份额基本都在0.40%以上。这说明中国服务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分工时较多依赖从韩国、中国台湾、德国、日本和美国等经济体的进口品。巴西、印度、墨西哥和俄罗斯等四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瑞典和奥地利两个发达经济体作为来源地虽然占比相对较低,但相比1995年,2011年的增长幅度较大,均在170.00%以上,其中俄罗斯增幅最大,高达379.72%。换言之,这六个经济体与中国服务业形成垂直专业化分工潜力较大。此外,中国服务业出口中来自希腊、日本、中国台湾三个经济体的增加值份额呈现下降趋势,即这些经济体出口对中国服务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
  2.服务业细分行业垂直专业化份额及国别(地区)来源笔者测度了中国服务业12个细分行业垂直专业化份额,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1995-2011年垂直专业化份额均在10.00%以上的行业分别为建筑业C18、水路运输C24、航空运输C25、租赁和商务服务C30。其中,航空运输C25出口的垂直专业化份额最高,历年平均值为16.58%,金融中介C28的垂直专业化份额最低,平均值仅为5.35%。其原因可能为:(1)由于金融中介等服务业生产分割较为困难,自身参与国际分工程度较低,因而对进口中间投入的依赖性较小。(2)金融中介在服务业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其在参与国际化产业分工中尚未形成“干中学”效应以促进出口中国外份额上升。(3)中国对金融中介行业设置的门槛较高,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外要素参与国内服务业的生产过程。此外,为了保障国内金融服务业稳定发展,中国政府对外资在股比和经营范围等方面设置了较高的限制。
  从中国服务业整体垂直专业化份额来源情况看,中国服务业出口中来自印度尼西亚、希腊、韩国、中国台湾、加拿大、意大利和日本等七个经济体的垂直专业化份额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那么,各细分行业出口中来自以上经济体的垂直专业化份额是否同样均呈现下降趋势?来自其他经济体的垂直专业化份额是否都呈现上升趋势?为了回答以上问题,笔者进一步测度了1995--2011年中国服务业细分行业垂直专业化份额及来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部分细分行业出口中来自印度尼西亚、韩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的增加值均呈现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如住宿和餐饮C22、其他辅助运输C26、电力、煤气水供应和生产C17、航空运输C25、卫生和社会工作C33等服务业出口中,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增加值份额占比增加,这说明虽然中国服务业出口与以上四个经济体形成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强度变弱,但在某些细分行业出口中对以上经济体的依赖程度不减反增;而各细分行业出口中来自希腊、中国台湾和日本三个经济体的增加值份额则均呈现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可能由于在尚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之际,希腊又在2009年12月开始陷入债务危机,由此导致希腊经济全面衰退,进而使得出口规模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可能由于中国服务业出口中隐含的日本和中国台湾增加值份额较大而出现增长乏力现象。(2)部分细分行业出口中来自比利时、法国、荷兰和美国四个经济体的增加值份额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相比1995年,2011年下降幅度基本在15.00%以内;中国水上运输C24出口中来自美国的增加值份额下降趋势明显,为30.60%,这说明虽然中国服务业出口与以上四个经济体形成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强度变强,但在某些细分行业出口中对以上经济体的依赖程度不增反减。(3)中国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C17、内陆运输C23、水上运输C24和航空运输C25服务业出口中来自巴西和俄罗斯份额的增长速度均在300.00%以上;2011年中国服务业出口中来自巴西的建筑业C18和其他辅助运输服务业C26,印度的住宿和餐饮业C22,俄罗斯的其他辅助运输C26等相比,1995年增速均在340.00%以上。此外,相比于新兴工业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国这些服务业出口份额中来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速较为明显。2005年和2006年中国与墨西哥签署了包括“共同行动计划”在内的一系列双边合作协议,以促进双边贸易发展及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加强了双邊和多边贸易联系。这些贸易政策促进了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垂直专业化分工合作的机会,使得新兴市场经济体成为中国服务业出口国外增加值份额的新增长点。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笔者借鉴Wang等提出的总贸易核算方法并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与生产有密切关联的服务业和12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份额及来源。研究表明:(1)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32%;作为中国主要进口来源地的20个经济体总计占比从1995年的74.38%下降到2011年的61.01%,即进口国外增加值的国别(地区)来源呈多元化分散趋势。(2)新兴工业经济体和部分发达经济体是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的主要来源地,来自俄罗斯、墨西哥、巴西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垂直专业化份额增长较快,与中国服务业形成垂直专业化分工潜力较大。(3)中国服务业12个细分行业出口国外增加值份额差异较大,国外增加值份额在10.00%以上的产业有建筑业、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租赁和其他商务服务。其中航空运输出口的垂直专业化份额最高,历年平均值均在16.58%以上,而金融中介垂直专业化份额最低。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以下政策含义:
  首先,鼓励服务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特别是具有高附加值特性的新兴服务业,通过“干中学”效应促进服务业产值和出口比重增加。笔者测算结果显示,历年中国整体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还处于较低水平,因而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如进一步放开外资对金融中介、邮政和通信业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鼓励外资进入教育、其他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领域。此外,具有高附加值等特点成为当今服务贸易增长的新引擎,而金融中介、租赁和其他商务服务两个具有高附加值特点的行业不但在服务出口中所占比重偏低,而且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中间品的利用率不高。为使中国由服务大国向服务强国转变,政府需高度重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先进生产经验的积累与总结,提高整个服务业出口的数量与质量。
  其次,提高中国服务业自身的“逆向创新”能力,加大对低技术服务业的对外转移力度。1995-2011年,大部分行业出口的垂直专业化份额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表明这些行业参与国际垂直化专业分工水平正在提高;但需要注意中国服务业在利用国外中间投入时,是否对进口投入品进行了再加工和再创造,而对于自身“逆向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促进中国服务业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移动。为此,一方面,中国需要进一步借助生产环节分割技术,尤其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提高低技术服务业的对外转移力度,如将低技术服务业的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更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中国需要同贸易合作伙伴通过双边或者多边会谈的方式尽量降低垂直专业化合作中的交易成本。
  最后,扩大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贸易协商与垂直专业化合作的机会,培育服务贸易来源的新增长点。本文研究显示,中国服务业出口中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发达经济体的垂直专业化份额呈现放缓甚至下降趋势,而来自新兴经济体增速明显,尤其是俄罗斯、墨西哥和巴西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成为中国服务业的新增长点。因此,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合作不仅可以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还可以通过加强进口与出口的贸易战略来减少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为此,中国政府需要进一步增加与新兴市场经济体贸易合作的机会,加强双边和多边贸易联系,培育服務贸易来源的新增长点。
  (责任编辑:于振荣)
其他文献
“肉夹馍”,越来越被年轻人抛弃,而“汉堡”却大行其道。于是我们看到这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碰撞与纠结,崛起的激情与冲动,改革的探索与思辨。
天气转凉,汽车需要防寒保暖,提前做好汽车的检修、维护及保养.是冬季保护好汽车最重要的措施方法。
在当今这个竞争的年代里,CIS是直接向社会公众传达组织理念,展现组织的精神风貌、产品品质,塑造组织自身形象、提高知名度的重要工具.全方位深层次地导入CIS,已成为具有远见
“出发”!随着莱州市农机局曲元直局长的一声令下,莱州市2010农机安全重点镇活动于2010年3月10日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