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名诗在若梅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人如其名,若梅出身贫寒,父亲又遇意外导致残疾。但是她没有怨天尤人,在外打工的短短几年间,从一个生产线的员工做到现在的业务主管。这其中除了不断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她永不认输的性格,和如同梅花一样顽强抗争的精神,伴随她克服一切困难,才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一)
1986年冬天,若梅出生在重庆的一个贫困小山村里,她一生下来,父亲得知是个女儿后,连看也没看一眼便拿着斧头上山砍柴去了。流着眼泪的母亲看着窗外傲霜凌雪的梅花,为女儿取名为“于若梅”,她希望女儿能像梅花一样与命运顽强抗争,傲然绽放。
若梅从小就比别的孩子乖巧,她明白自己并不讨爸爸的喜欢,却从不因此而憎恨父亲,而是检讨自己为什么不能博得父亲的欢心,她为此不懈努力。从6岁起,她就开始做家务。她的懂事得到了亲戚邻居的赞赏,因此,父亲也慢慢地开始喜欢她了。这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她为自己改变父亲的态度由衷地高兴。
但是,命运总与若梅作对。在她15岁那年,父亲砍柴时不慎从山坡上滚下来,摔成了重伤。虽然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捡回了一条命,却因此失去了一条腿,勉强可以料理自己的饮食起居,农活是没法做了。
这突如其来的厄运像一个炸弹,把这个家庭仅有的一点幸福炸得粉碎。若梅痛哭之后清楚地明白,自己必须坚强,自己要支撑这个家。刚上初二的她不得不离开校园。
她开始在田里没日没夜地干活,可是这样的付出也仅仅维持家里的温饱,为父亲治病欠下的一万多块钱巨债在她心里像一块大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发疯似的渴望早日将债还清,同时在她内心深处还有一个非常“奢侈”的想法,就是为父亲装一个假肢,让年仅35岁的父亲重新站起来。
若梅17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带着自己的梦想跟着表姐来到了广州的一个工业小镇。然而,若梅总是得不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她来到广州时,表姐所在的玩具厂刚好因为一个大客户取消订单而减员。呆在10元一晚的旅馆里,若梅心中就像被千萬只蚂蚁啃一样难受。她最终没有退缩,顶着三十几度的烈日,奔走在大街小巷。一个星期过后,终于在一家生产遥控器的公司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若梅被分到被称做“橡胶部”的部门,进入车间的那一刻,她差点吐了出来。整个车间里弥漫塑料被溶化的气味,熏得人喘不过气来。她强忍着胃里的翻腾,开始向老员工学习做料,这个车间有几十个人,她相信别人能够忍受的,自己一样可以。和她一起入职的有9个女孩子,当天下午就离职了5个,第二天,又走了3个,最后只有她一个人留了下来。
每天上11个小时的班,包吃包住,每个月拿到700元左右。这700元对于若梅而言,并不是一个小数。为了能尽快还清家里所欠下的债,她将每个月的工资分成三份,很少的一部分留给自己做生活费,一部分是父母的生活费,另外一部分她存起来用来还债。她从来舍不得给自己买零食和水果,衣服洗得发白了还舍得不换新衣。
那天,一个同事要若梅陪她逛街,刚好无事的她就答应了。同事没有在繁华的街道上转悠,而是带着若梅直接去了夜市。这是她第一次来小镇的夜市,她没想到这里竟有如此多的廉价商品。十几二十块钱的衣服,很多精美的发卡和饰品,比超市便宜很多的日常用品和水果……生活中需要的商品这里几乎应有尽有,而来这逛街的都是普通的打工一族,在这熙来攘往的人群中这个夜市显得非常热闹,它似乎就是为普通打工者建造的。
可是为什么这些商品如此便宜呢?其实仔细想一下也不难理解,摆在商场的商品要承担很多费用:高昂的房租、税收、电费、销售员的工资等……而摆在夜市里的商品是不用计算这些成本。若梅对其中一个小摊观察了一会,发现其生意非常不错,听同事说这个夜市一般在晚上7点开始到9点半结束。她静静思考了一会儿,一个念头迅速在她的脑海形成……
第二天,若梅便打听出了这些商品的拿货点,她决定晚上在夜市摆个小摊,挣些外快。虽然好多朋友都劝她放弃这种打算,她们感觉一个女孩子在夜市摆小摊是很丢脸的事情。可是若梅并没有动摇,她认为,只要不偷不抢,本本分分地靠自己的能力挣钱,没有什么可丢脸的。她实在太渴望早日还清家里的债,为父亲装上假肢。
周末,若梅在市场转了一圈之后决定批发水果来卖。她与一个在外租房的同事商量好,每天将卖剩的水果放在她的出租屋里,每月交30元的“租金”。她去旧货市场花100元买了一辆旧三辆车,就这样,在夜市一个角落里,她开始摆小摊的生涯。
下班之后,若梅疲惫不堪地推着小车去夜市摆摊。本来11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已经过长,几乎是一般人承受的底线,可是她凭着那股坚忍不拔的毅力,风雨无阻地坚持着。可是这次若梅并没有成功,她亏掉了整整半个月的工资。因为她没办法每天去批发市场拿货,她只能在周末休息时将水果一次性买回来,然而水果一般过了两天就开始不新鲜了,到了第三第四天就开始变干或腐烂。第一次卖东西,她因为没有经验,把小摊摆在夜市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她因为要下了班才能出摊,显眼的位置早被别人占了),生意并不好。看着水果一点点烂掉,她气得哭了起来,这可是她平时连买一个来吃都舍不得的水果啊。可是,如果想每天卖新鲜的水果,她就必须辞职。对前程难料的小贩生涯,她没有勇气辞职。
但是这次的失败并没有让她气馁,经过几天的思考之后,她决定卖衣服。因为衣服不会在短期坏掉,虽然成本比水果高了一些,可是回报的希望也会更大。
若梅买了一条一米多长的支架,批了几十件衣服来卖。尽管她之前看到别人的生意很好做,可是自己平均每天也就卖出二三件,最多挣几块钱。尽管如此,若梅心里还是挺欣慰的,毕竟这几块钱是工资以外的收入。但是,欣慰并不等于满足,她每天都想着如何提高销售量,想来想去,她还是决定买些书籍学习一下,因为理论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家卖自考书的书店,她看到一本《谈判与推销技巧》的书,不禁眼前一亮,毫不犹豫地买了回去。回到宿舍如饥似渴读了起来。里面关于谈判与推销的技巧让她欣喜若狂:要创新、要与顾客将心比心、热情待客、提高产品的形象、注意细节、做好宣传与广告……这些不都是自己正想学习的吗?虽然她只是摆一个小小的摊位,但是一样可以学以致用呀!
后来她便慢慢地思考着如何创新,如何与众不同。因为大家的货基本上都是同一个地方拿的,款式和价格都差不多,绝对不能以降价来提高销售量,这样只会造成恶性竞争。思索了很久,她决定批发一些小饰品来装饰服装,有时一件一两块钱的饰品就可以将服装提高一个档次。偶尔她也会将一些多拿的衣服送一件给身材比较好的同事穿,条件是她必须站在她的小摊前做模特,别人看到衣服穿起来好看心里也就蠢蠢欲动。这样一来,虽然投了一些成本进去,但最终的收入却提高了不少。
若梅在夜市卖衣服的消息在厂里传来了,有些比较忙的同事没时间逛街买衣服,就会跑到她宿舍里去买。她每天的收入都有几十块,周末偶尔竟能赚到上百块。经过这件事让她明白,无论做什么,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她也爱上了销售这个职业。可是她却非常清楚,摆小摊绝非长久之计。
这样的生活她坚持了一年多,终于还清了家里的债,这让若梅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经过几天的思考,若梅决定参加自考,报考“市场营销”专业。想改变命运,必须依靠知识来武装自己,对她来说参加自考无疑是她最好的选择。
报名自考之后,若梅不得不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去找一份销售方面的工作。因为这方面的工作比较灵活,不像工厂流水线每天都必须加班,更方便上课,而且还可以边学习,边实践。
但是在销售方面没有工作经验的若梅,整整奔波了两个多月,才在一家大型的眼镜连锁店找到了一份售货员的工作。老板仅给她600元的底薪,然后根据业绩发放奖金。条件是比较苛刻的,但是也有它的好处,因为底薪过低,老板没有严格规定必须工作多长时间,收入主要是看业绩。这样一来,若梅便可以完全按照老师的安排去上课。
于是,若梅开始了边打工边读书的生活。她每天竭尽全力地学习,将老师讲的内容牢牢记住,然后举一反三地思考,以求学以致用。对待顾客,她总是笑脸相迎,根据顾客的要求不厌其烦地介绍,纵然最终对方没有购买产品,她仍然面不改色,热情地将客人送出店门。
有一次,一个男学生要买近视镜,若梅热情地向他介绍了不同镜片与镜框的价格,而且特别推荐了一款价格比较实惠的眼镜。男孩非常满意,但是就在眼镜配制好,交与男孩试戴的时候,对方没拿稳,眼镜不慎掉在了地上,镜片摔得粉碎。男孩当时就呆了,差点哭了出来。他紧张地说,父母都在工地上打工,供他在广州读书非常吃力。为了不增加父母的负担,购买眼镜的钱是他省下4个月早餐费来买的,现在打碎了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男孩还说因为自己个头高,被老师分到了后排,根本看不清楚黑板上面的字,拥有一副眼镜是他很久以来的心愿。
若梅明白了这一百多块钱和这副眼镜对这个中学生的意义。她淡淡地笑了笑说,眼镜虽然是打碎了,但是“碎碎平安”,我们都会平安的。我叫师傅重新给你配一副,费用我出。
男孩感动得说不出话来,直到重新拿着新配的眼镜离开,还不断地说着感激的话。这次意外让若梅失去200元的工资,但她并不后悔。带着感性去做销售,是她的一贯作风。著名港星肥姐有一句名言:“吃亏就是占便宜。”事实上,这句话确实有它的道理。第二天,男孩就带了几个同学过来配眼镜,他不断地向同学介绍若梅的热情与善良。后来,他的同学又带了一些同学过来。若梅的奖金远远超過了她被扣的工资。
一年的学习过程中,若梅的自考成绩非常不错,考试三次,每次考两科,她每科都高分通过。而且这一年她不但学会了很多灵活的售销方法与圆滑的处事技巧,还磨练了她超强的忍耐力。
“机会无处不在”,这也是一句经典名言。其实每天认真负责做好自己的工作,也许就是“机会”。
这天店里来了一个穿着非常朴素的客人,身上穿着大大的T恤,灰色的短裤,脚上一双拖鞋,在店里东张西望。不像买眼镜的,倒像是来闲逛的。其他销售员看了一眼,都毫无兴趣,只有若梅热情地询问客人的需要。得知对方想买一副墨镜时,她热情地介绍了几款。结果客人买了最便宜的一款离开了。可是刚刚走了没多久,却又折了回来,称感觉不是特别好,要更换。虽然按店里的规定是可以更换的,但重新开单比较麻烦,所以很多销售员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找种种理由说服顾客。更何况这是店里最便宜的眼镜,提成少得可怜。可是若梅却没有冷淡对方,她仍然热情向客人介绍其他款式,直到对方拿着另一个款式的太阳镜离开。
但是,这个客人似乎特别难缠,走了刚刚五分钟又回来了。其他的销售员作为旁观者都已经看得不耐烦了,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招惹”这位顾客。有些人偷偷给若梅使眼色,建议她干脆不要理他。可是若梅没有这样做,她仍然满脸笑容地向客人介绍眼镜。
当这位客人第三次选中一款眼镜后,微笑着向若梅说,你的耐心与对工作的态度让我很吃惊。我有一家空调安装公司,专门安装厂房空调,如果你愿意,我可以聘请你为我们公司的业务员。我对你的前途十分有信心,我姓王,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公司的地址,如果你愿意,公司随时欢迎你!
在一阵惊叹声中,王先生走出了店子。投向若梅的眼光瞬间由同情变成了羡慕,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人不可貌相。名片上的地址若梅是知道的,这是一家知名度很高的空调安装公司。她没有犹豫,虽是第一次见面,凭着感觉,她选择相信王先生。若梅毫不犹豫地离开了眼镜店,来到了王总的空调安装公司,王总以非常优厚的条件录用若梅为公司业务员。
经过了销售心态与销售技能,职业素质培训,业务推广技巧及空调知识等一系列培训之后,若梅正式上岗了。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的时候若梅的开展并不顺利,如同一只无头苍蝇。她在网上不断地查阅一些公司的电话号码,打电话过去询问别人是否需要安装空调,但是换来的都是闭门羹。她坐着公交车,到处寻找是否有新建筑需要安装空调,可是建筑工地上的施工者一听说她是推销空调的,都不屑一顾地走开了。看着同事偶尔出去一下,打几个电话,一个月都能拿到一两份订单,若梅羡慕极了,可是却没有一个同事愿意跟她分享这方面的销售技巧。这种情况若梅也是理解的,粥少僧多,谁愿意将自己的销售技巧讲出去,给自己制造对手呢?
一个多月下来,若梅两手空空,未曾拿到一份订单,这让她非常沮丧。王总看出了若梅的困惑,提醒若梅说,人们对于推销有着与生俱来的抵触,包括我们遇到推销员也都不予理睬,你首先要把对方这种抵触情绪消除再谈业务。另外,在工地上的施工者都没有权力选择空调安装商,你要通过他们见到开发商,只要对方给你见面的机会,你就要牢牢抓住。记住,与客户沟通要将心比心,处处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
一语惊醒梦中人,若梅开始尝试着王总的方法。她风雨无阻地奔波在工业区,查看是否有新建或者正在建的建筑。有一次,她在一个比较偏僻工业区里发现了一座修建了一半的厂房,因为是中午,所有建筑工人都已经下班,只有一个保安在岗亭执勤。若梅以问路为由与保安攀谈起来,询问他新厂房大概多久可以竣工,生产什么,老总是谁,是否在这里。若梅亲切热情的口气让这位保安很有好感,有问必答地和她聊了起来。他告诉若梅新厂房是一个食品加工厂,老总姓李,长期在深圳,一周回来一次,恰好今天是李总回来的日子,估计下午会到。聊了大概半个钟,若梅告诉他自己是一家空调安装公司的业务员,询问保安这座厂房是否需要安装空调。保安很肯定地告诉若梅厂房会安装空调,但是不确定是否已有供应商。
于是,若梅站在岗亭的外面,等着李总回来。但天公不作美。一点多钟的时候,天空突然下起了雨,若梅撑着伞,依然在雨中等待着。保安让若梅留下名片先回去,等李总回来将名片交给他。可是若梅没走,时间就是机会,她要以最快的速度见到李总。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天空又刮起了风,二月份的广东仍然是非常寒冷的,若梅在风雨中冻得瑟瑟发抖。直到夜幕降临,李总终于开着他的奔驰,姗姗而来。
保安告诉李总若梅已经等待了一下午,李总看着嘴唇冻得发紫的若梅,也被感动了,答应与她谈谈。但是谈完之后若梅心灰意冷了,厂房确实需要安装空调,迟迟未定的原因是因为厂房的一些车间需要安装冷库,李总希望能与一家同时具备安装空调与冷库技术的公司合作,这样设计出的方案才会更好。但是一直没有遇到这样的公司,所以没订下来,这个问题也让他非常头疼。
若梅微笑着离开李总的办公室,当天晚上,她便在网上查询到了几家具备安装空调与冷库技术的公司,挑选信誉较好的公司,将他们的资料整理好,照着李总给她的名片上的邮箱地址发了过去,并在信的最后插入了一个大大的笑脸和一句话:但愿这些资料能帮到您,祝您一切顺利!于若梅。
第二天,若梅又开始奔波在寻找新建筑的途中。日复一日,一个月之后,她终于与一家化妆品公司新建筑的厂房签下了第一笔订单。若梅兴奋得整夜未眠,这不仅仅因这张单可以让她拿到两千多块钱的提成,而是因为她肯定了自己的能力,不再怀疑自己,而且从这张单的签订中学到了不少技巧。
在若梅不断的学习与磨练中,她的业务能力进步很快,甚至创下了一个月连签三张单的记录。王总笑着对若梅说自己没看错人。有一天,她突然接到了李总的电话。原来,李总一位朋友新建了一家大型的酒店,空调还没有安装,他向朋友推荐了若梅,现在给若梅电话,希望她主动与他的朋友联系。李总笑着说,小姑娘,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心胸,业务没有谈成还想着帮对方搜集资料,我真是自叹不如呀!
这次,让若梅很轻松地拿下了一张一百多万元的订单。签订合同时,李总也在旁边,他意味深长的对王总说,你有一個非常优秀的业务员啊!
后来因为公司扩大业务,新招了几个业务员,这些新招进来的业务员大多都是应届毕业生,理论知识有一套,但实际工作经验却一片空白。若梅没有像其他业务员一样,对这些新同事不理不睬,甚至有些提防。她向新同事讲述自己销售的技巧,带着他们寻找正在建筑的厂房,她努力帮助这些和她当初一样无助的人。若梅从不担心这些同事抢自己业务,钱是赚不完的,没有人能将所有的业务做完。大家一起努力,公司效益提高,对每个员工来说都是好事。
在同事暗暗说她傻的时候,王总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2008年的元旦,这对若梅来说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她报考的“市场营销”专业16门功课已经全部通过,已申请了毕业证书。而且,这天王总请大家在酒店吃“年夜饭”时,正式宣布于若梅升职为业务部的主管。
全场一片哗然,若梅对这突来的消息也是又惊又喜,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升职,她的资历不深,而且能力也不是最好的。可是王总接下来讲的话让大家明白了一切。若梅的能力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却是进步最快的。更重要的是,她胸襟广阔,以非常诚恳的态度帮助新来的同事,她从来不担心同事抢走她的“蛋糕”,而是希望和同事同心协力将“蛋糕”做得更大。这样的人作为业务部的主管再合适不过了。
大家心服口服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于是,若梅成了公司最年轻的主管。在这个宴会上,王总送了若梅一幅裱得非常漂亮的字画,画的是一枝在雪中盛开的梅花,白的如雪,红的如霞,栩栩如生,非常漂亮,在梅花的旁边写着龙飞凤舞的两句诗: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若梅若有所思地看着这14个字,眼眶盛满泪水。
2008年底,若梅将历年来的积蓄拿了出来,为父亲安装了假肢,实现了她多年的心愿。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她的父亲终于可以行动自如地行走了。他抱着若梅激动地说,爸爸三生有幸啊,才拥有了你这么好的孩子!如今的他,再也不会因为没有儿子而感到遗憾了。
现在,若梅仍然在销售行业中打拼。我们相信,这朵历经严寒的梅花,定能绽放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责 编:谢荔翔
评选好稿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请发短信到07503377394。
(一)
1986年冬天,若梅出生在重庆的一个贫困小山村里,她一生下来,父亲得知是个女儿后,连看也没看一眼便拿着斧头上山砍柴去了。流着眼泪的母亲看着窗外傲霜凌雪的梅花,为女儿取名为“于若梅”,她希望女儿能像梅花一样与命运顽强抗争,傲然绽放。
若梅从小就比别的孩子乖巧,她明白自己并不讨爸爸的喜欢,却从不因此而憎恨父亲,而是检讨自己为什么不能博得父亲的欢心,她为此不懈努力。从6岁起,她就开始做家务。她的懂事得到了亲戚邻居的赞赏,因此,父亲也慢慢地开始喜欢她了。这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她为自己改变父亲的态度由衷地高兴。
但是,命运总与若梅作对。在她15岁那年,父亲砍柴时不慎从山坡上滚下来,摔成了重伤。虽然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捡回了一条命,却因此失去了一条腿,勉强可以料理自己的饮食起居,农活是没法做了。
这突如其来的厄运像一个炸弹,把这个家庭仅有的一点幸福炸得粉碎。若梅痛哭之后清楚地明白,自己必须坚强,自己要支撑这个家。刚上初二的她不得不离开校园。
她开始在田里没日没夜地干活,可是这样的付出也仅仅维持家里的温饱,为父亲治病欠下的一万多块钱巨债在她心里像一块大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发疯似的渴望早日将债还清,同时在她内心深处还有一个非常“奢侈”的想法,就是为父亲装一个假肢,让年仅35岁的父亲重新站起来。
若梅17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带着自己的梦想跟着表姐来到了广州的一个工业小镇。然而,若梅总是得不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她来到广州时,表姐所在的玩具厂刚好因为一个大客户取消订单而减员。呆在10元一晚的旅馆里,若梅心中就像被千萬只蚂蚁啃一样难受。她最终没有退缩,顶着三十几度的烈日,奔走在大街小巷。一个星期过后,终于在一家生产遥控器的公司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若梅被分到被称做“橡胶部”的部门,进入车间的那一刻,她差点吐了出来。整个车间里弥漫塑料被溶化的气味,熏得人喘不过气来。她强忍着胃里的翻腾,开始向老员工学习做料,这个车间有几十个人,她相信别人能够忍受的,自己一样可以。和她一起入职的有9个女孩子,当天下午就离职了5个,第二天,又走了3个,最后只有她一个人留了下来。
每天上11个小时的班,包吃包住,每个月拿到700元左右。这700元对于若梅而言,并不是一个小数。为了能尽快还清家里所欠下的债,她将每个月的工资分成三份,很少的一部分留给自己做生活费,一部分是父母的生活费,另外一部分她存起来用来还债。她从来舍不得给自己买零食和水果,衣服洗得发白了还舍得不换新衣。
那天,一个同事要若梅陪她逛街,刚好无事的她就答应了。同事没有在繁华的街道上转悠,而是带着若梅直接去了夜市。这是她第一次来小镇的夜市,她没想到这里竟有如此多的廉价商品。十几二十块钱的衣服,很多精美的发卡和饰品,比超市便宜很多的日常用品和水果……生活中需要的商品这里几乎应有尽有,而来这逛街的都是普通的打工一族,在这熙来攘往的人群中这个夜市显得非常热闹,它似乎就是为普通打工者建造的。
可是为什么这些商品如此便宜呢?其实仔细想一下也不难理解,摆在商场的商品要承担很多费用:高昂的房租、税收、电费、销售员的工资等……而摆在夜市里的商品是不用计算这些成本。若梅对其中一个小摊观察了一会,发现其生意非常不错,听同事说这个夜市一般在晚上7点开始到9点半结束。她静静思考了一会儿,一个念头迅速在她的脑海形成……
第二天,若梅便打听出了这些商品的拿货点,她决定晚上在夜市摆个小摊,挣些外快。虽然好多朋友都劝她放弃这种打算,她们感觉一个女孩子在夜市摆小摊是很丢脸的事情。可是若梅并没有动摇,她认为,只要不偷不抢,本本分分地靠自己的能力挣钱,没有什么可丢脸的。她实在太渴望早日还清家里的债,为父亲装上假肢。
周末,若梅在市场转了一圈之后决定批发水果来卖。她与一个在外租房的同事商量好,每天将卖剩的水果放在她的出租屋里,每月交30元的“租金”。她去旧货市场花100元买了一辆旧三辆车,就这样,在夜市一个角落里,她开始摆小摊的生涯。
下班之后,若梅疲惫不堪地推着小车去夜市摆摊。本来11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已经过长,几乎是一般人承受的底线,可是她凭着那股坚忍不拔的毅力,风雨无阻地坚持着。可是这次若梅并没有成功,她亏掉了整整半个月的工资。因为她没办法每天去批发市场拿货,她只能在周末休息时将水果一次性买回来,然而水果一般过了两天就开始不新鲜了,到了第三第四天就开始变干或腐烂。第一次卖东西,她因为没有经验,把小摊摆在夜市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她因为要下了班才能出摊,显眼的位置早被别人占了),生意并不好。看着水果一点点烂掉,她气得哭了起来,这可是她平时连买一个来吃都舍不得的水果啊。可是,如果想每天卖新鲜的水果,她就必须辞职。对前程难料的小贩生涯,她没有勇气辞职。
但是这次的失败并没有让她气馁,经过几天的思考之后,她决定卖衣服。因为衣服不会在短期坏掉,虽然成本比水果高了一些,可是回报的希望也会更大。
若梅买了一条一米多长的支架,批了几十件衣服来卖。尽管她之前看到别人的生意很好做,可是自己平均每天也就卖出二三件,最多挣几块钱。尽管如此,若梅心里还是挺欣慰的,毕竟这几块钱是工资以外的收入。但是,欣慰并不等于满足,她每天都想着如何提高销售量,想来想去,她还是决定买些书籍学习一下,因为理论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家卖自考书的书店,她看到一本《谈判与推销技巧》的书,不禁眼前一亮,毫不犹豫地买了回去。回到宿舍如饥似渴读了起来。里面关于谈判与推销的技巧让她欣喜若狂:要创新、要与顾客将心比心、热情待客、提高产品的形象、注意细节、做好宣传与广告……这些不都是自己正想学习的吗?虽然她只是摆一个小小的摊位,但是一样可以学以致用呀!
后来她便慢慢地思考着如何创新,如何与众不同。因为大家的货基本上都是同一个地方拿的,款式和价格都差不多,绝对不能以降价来提高销售量,这样只会造成恶性竞争。思索了很久,她决定批发一些小饰品来装饰服装,有时一件一两块钱的饰品就可以将服装提高一个档次。偶尔她也会将一些多拿的衣服送一件给身材比较好的同事穿,条件是她必须站在她的小摊前做模特,别人看到衣服穿起来好看心里也就蠢蠢欲动。这样一来,虽然投了一些成本进去,但最终的收入却提高了不少。
若梅在夜市卖衣服的消息在厂里传来了,有些比较忙的同事没时间逛街买衣服,就会跑到她宿舍里去买。她每天的收入都有几十块,周末偶尔竟能赚到上百块。经过这件事让她明白,无论做什么,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她也爱上了销售这个职业。可是她却非常清楚,摆小摊绝非长久之计。
这样的生活她坚持了一年多,终于还清了家里的债,这让若梅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经过几天的思考,若梅决定参加自考,报考“市场营销”专业。想改变命运,必须依靠知识来武装自己,对她来说参加自考无疑是她最好的选择。
报名自考之后,若梅不得不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去找一份销售方面的工作。因为这方面的工作比较灵活,不像工厂流水线每天都必须加班,更方便上课,而且还可以边学习,边实践。
但是在销售方面没有工作经验的若梅,整整奔波了两个多月,才在一家大型的眼镜连锁店找到了一份售货员的工作。老板仅给她600元的底薪,然后根据业绩发放奖金。条件是比较苛刻的,但是也有它的好处,因为底薪过低,老板没有严格规定必须工作多长时间,收入主要是看业绩。这样一来,若梅便可以完全按照老师的安排去上课。
于是,若梅开始了边打工边读书的生活。她每天竭尽全力地学习,将老师讲的内容牢牢记住,然后举一反三地思考,以求学以致用。对待顾客,她总是笑脸相迎,根据顾客的要求不厌其烦地介绍,纵然最终对方没有购买产品,她仍然面不改色,热情地将客人送出店门。
有一次,一个男学生要买近视镜,若梅热情地向他介绍了不同镜片与镜框的价格,而且特别推荐了一款价格比较实惠的眼镜。男孩非常满意,但是就在眼镜配制好,交与男孩试戴的时候,对方没拿稳,眼镜不慎掉在了地上,镜片摔得粉碎。男孩当时就呆了,差点哭了出来。他紧张地说,父母都在工地上打工,供他在广州读书非常吃力。为了不增加父母的负担,购买眼镜的钱是他省下4个月早餐费来买的,现在打碎了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男孩还说因为自己个头高,被老师分到了后排,根本看不清楚黑板上面的字,拥有一副眼镜是他很久以来的心愿。
若梅明白了这一百多块钱和这副眼镜对这个中学生的意义。她淡淡地笑了笑说,眼镜虽然是打碎了,但是“碎碎平安”,我们都会平安的。我叫师傅重新给你配一副,费用我出。
男孩感动得说不出话来,直到重新拿着新配的眼镜离开,还不断地说着感激的话。这次意外让若梅失去200元的工资,但她并不后悔。带着感性去做销售,是她的一贯作风。著名港星肥姐有一句名言:“吃亏就是占便宜。”事实上,这句话确实有它的道理。第二天,男孩就带了几个同学过来配眼镜,他不断地向同学介绍若梅的热情与善良。后来,他的同学又带了一些同学过来。若梅的奖金远远超過了她被扣的工资。
一年的学习过程中,若梅的自考成绩非常不错,考试三次,每次考两科,她每科都高分通过。而且这一年她不但学会了很多灵活的售销方法与圆滑的处事技巧,还磨练了她超强的忍耐力。
“机会无处不在”,这也是一句经典名言。其实每天认真负责做好自己的工作,也许就是“机会”。
这天店里来了一个穿着非常朴素的客人,身上穿着大大的T恤,灰色的短裤,脚上一双拖鞋,在店里东张西望。不像买眼镜的,倒像是来闲逛的。其他销售员看了一眼,都毫无兴趣,只有若梅热情地询问客人的需要。得知对方想买一副墨镜时,她热情地介绍了几款。结果客人买了最便宜的一款离开了。可是刚刚走了没多久,却又折了回来,称感觉不是特别好,要更换。虽然按店里的规定是可以更换的,但重新开单比较麻烦,所以很多销售员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找种种理由说服顾客。更何况这是店里最便宜的眼镜,提成少得可怜。可是若梅却没有冷淡对方,她仍然热情向客人介绍其他款式,直到对方拿着另一个款式的太阳镜离开。
但是,这个客人似乎特别难缠,走了刚刚五分钟又回来了。其他的销售员作为旁观者都已经看得不耐烦了,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招惹”这位顾客。有些人偷偷给若梅使眼色,建议她干脆不要理他。可是若梅没有这样做,她仍然满脸笑容地向客人介绍眼镜。
当这位客人第三次选中一款眼镜后,微笑着向若梅说,你的耐心与对工作的态度让我很吃惊。我有一家空调安装公司,专门安装厂房空调,如果你愿意,我可以聘请你为我们公司的业务员。我对你的前途十分有信心,我姓王,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公司的地址,如果你愿意,公司随时欢迎你!
在一阵惊叹声中,王先生走出了店子。投向若梅的眼光瞬间由同情变成了羡慕,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人不可貌相。名片上的地址若梅是知道的,这是一家知名度很高的空调安装公司。她没有犹豫,虽是第一次见面,凭着感觉,她选择相信王先生。若梅毫不犹豫地离开了眼镜店,来到了王总的空调安装公司,王总以非常优厚的条件录用若梅为公司业务员。
经过了销售心态与销售技能,职业素质培训,业务推广技巧及空调知识等一系列培训之后,若梅正式上岗了。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的时候若梅的开展并不顺利,如同一只无头苍蝇。她在网上不断地查阅一些公司的电话号码,打电话过去询问别人是否需要安装空调,但是换来的都是闭门羹。她坐着公交车,到处寻找是否有新建筑需要安装空调,可是建筑工地上的施工者一听说她是推销空调的,都不屑一顾地走开了。看着同事偶尔出去一下,打几个电话,一个月都能拿到一两份订单,若梅羡慕极了,可是却没有一个同事愿意跟她分享这方面的销售技巧。这种情况若梅也是理解的,粥少僧多,谁愿意将自己的销售技巧讲出去,给自己制造对手呢?
一个多月下来,若梅两手空空,未曾拿到一份订单,这让她非常沮丧。王总看出了若梅的困惑,提醒若梅说,人们对于推销有着与生俱来的抵触,包括我们遇到推销员也都不予理睬,你首先要把对方这种抵触情绪消除再谈业务。另外,在工地上的施工者都没有权力选择空调安装商,你要通过他们见到开发商,只要对方给你见面的机会,你就要牢牢抓住。记住,与客户沟通要将心比心,处处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
一语惊醒梦中人,若梅开始尝试着王总的方法。她风雨无阻地奔波在工业区,查看是否有新建或者正在建的建筑。有一次,她在一个比较偏僻工业区里发现了一座修建了一半的厂房,因为是中午,所有建筑工人都已经下班,只有一个保安在岗亭执勤。若梅以问路为由与保安攀谈起来,询问他新厂房大概多久可以竣工,生产什么,老总是谁,是否在这里。若梅亲切热情的口气让这位保安很有好感,有问必答地和她聊了起来。他告诉若梅新厂房是一个食品加工厂,老总姓李,长期在深圳,一周回来一次,恰好今天是李总回来的日子,估计下午会到。聊了大概半个钟,若梅告诉他自己是一家空调安装公司的业务员,询问保安这座厂房是否需要安装空调。保安很肯定地告诉若梅厂房会安装空调,但是不确定是否已有供应商。
于是,若梅站在岗亭的外面,等着李总回来。但天公不作美。一点多钟的时候,天空突然下起了雨,若梅撑着伞,依然在雨中等待着。保安让若梅留下名片先回去,等李总回来将名片交给他。可是若梅没走,时间就是机会,她要以最快的速度见到李总。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天空又刮起了风,二月份的广东仍然是非常寒冷的,若梅在风雨中冻得瑟瑟发抖。直到夜幕降临,李总终于开着他的奔驰,姗姗而来。
保安告诉李总若梅已经等待了一下午,李总看着嘴唇冻得发紫的若梅,也被感动了,答应与她谈谈。但是谈完之后若梅心灰意冷了,厂房确实需要安装空调,迟迟未定的原因是因为厂房的一些车间需要安装冷库,李总希望能与一家同时具备安装空调与冷库技术的公司合作,这样设计出的方案才会更好。但是一直没有遇到这样的公司,所以没订下来,这个问题也让他非常头疼。
若梅微笑着离开李总的办公室,当天晚上,她便在网上查询到了几家具备安装空调与冷库技术的公司,挑选信誉较好的公司,将他们的资料整理好,照着李总给她的名片上的邮箱地址发了过去,并在信的最后插入了一个大大的笑脸和一句话:但愿这些资料能帮到您,祝您一切顺利!于若梅。
第二天,若梅又开始奔波在寻找新建筑的途中。日复一日,一个月之后,她终于与一家化妆品公司新建筑的厂房签下了第一笔订单。若梅兴奋得整夜未眠,这不仅仅因这张单可以让她拿到两千多块钱的提成,而是因为她肯定了自己的能力,不再怀疑自己,而且从这张单的签订中学到了不少技巧。
在若梅不断的学习与磨练中,她的业务能力进步很快,甚至创下了一个月连签三张单的记录。王总笑着对若梅说自己没看错人。有一天,她突然接到了李总的电话。原来,李总一位朋友新建了一家大型的酒店,空调还没有安装,他向朋友推荐了若梅,现在给若梅电话,希望她主动与他的朋友联系。李总笑着说,小姑娘,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心胸,业务没有谈成还想着帮对方搜集资料,我真是自叹不如呀!
这次,让若梅很轻松地拿下了一张一百多万元的订单。签订合同时,李总也在旁边,他意味深长的对王总说,你有一個非常优秀的业务员啊!
后来因为公司扩大业务,新招了几个业务员,这些新招进来的业务员大多都是应届毕业生,理论知识有一套,但实际工作经验却一片空白。若梅没有像其他业务员一样,对这些新同事不理不睬,甚至有些提防。她向新同事讲述自己销售的技巧,带着他们寻找正在建筑的厂房,她努力帮助这些和她当初一样无助的人。若梅从不担心这些同事抢自己业务,钱是赚不完的,没有人能将所有的业务做完。大家一起努力,公司效益提高,对每个员工来说都是好事。
在同事暗暗说她傻的时候,王总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2008年的元旦,这对若梅来说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她报考的“市场营销”专业16门功课已经全部通过,已申请了毕业证书。而且,这天王总请大家在酒店吃“年夜饭”时,正式宣布于若梅升职为业务部的主管。
全场一片哗然,若梅对这突来的消息也是又惊又喜,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升职,她的资历不深,而且能力也不是最好的。可是王总接下来讲的话让大家明白了一切。若梅的能力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却是进步最快的。更重要的是,她胸襟广阔,以非常诚恳的态度帮助新来的同事,她从来不担心同事抢走她的“蛋糕”,而是希望和同事同心协力将“蛋糕”做得更大。这样的人作为业务部的主管再合适不过了。
大家心服口服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于是,若梅成了公司最年轻的主管。在这个宴会上,王总送了若梅一幅裱得非常漂亮的字画,画的是一枝在雪中盛开的梅花,白的如雪,红的如霞,栩栩如生,非常漂亮,在梅花的旁边写着龙飞凤舞的两句诗: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若梅若有所思地看着这14个字,眼眶盛满泪水。
2008年底,若梅将历年来的积蓄拿了出来,为父亲安装了假肢,实现了她多年的心愿。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她的父亲终于可以行动自如地行走了。他抱着若梅激动地说,爸爸三生有幸啊,才拥有了你这么好的孩子!如今的他,再也不会因为没有儿子而感到遗憾了。
现在,若梅仍然在销售行业中打拼。我们相信,这朵历经严寒的梅花,定能绽放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责 编:谢荔翔
评选好稿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请发短信到07503377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