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养老保险起源于工业化对传统家庭养老的冲击,文章分析了国外四种类型养老保险运作模式,提出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职能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运作模式;国家保险型
1991年,国务院做出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了我国社会养老制度改革的历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我们有必要了解国外老年社会保障发展历史和现状,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多年以来为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世界各国根据自己国情建立起富有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其中包括以反映贡献与享受相联系的德国模式,反映优厚公共补贴特点的瑞典模式以及反映自保公助型养老保险提供的德国模式。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表现。本文试图通过国外先进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过程中的经验,对我国目前建立多层次保险制度提供一些初步构想。
一、国外对养老保险运作模式改革的原因
1.人口老化
目前,世界上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6.12亿,预计到1010年将增至7.1亿。如果以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比例为标准,一旦这一指标超过7%,即可认为该国(或地区)的人口进入了老龄化进程。当今世界已有60多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扩展到许多发展中国家,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香港、新加坡已先后步入老龄化的行列。据估计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我国也将进入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2.财政赤字
人口老化会产生更多的养老金的受领者,从而使财政支出扩大;另外,养老金绝对数额的增加也会导致财政开支的扩大。战后经合组织的大部分国家经历了这种情形,平均公共开支从1930年占GDP的30%扩大到2007年的60%。在国家公共开支中,养老金支出占很大的比重,如2007年,英国国家退休金费用为350亿英镑,超过政府福利预算的三分之一;法国国家退休金计划赤字达136亿美元,政府部门推测,如果不进行改革,到2010年赤字将达3000亿法郎。
3.劳动力竞争
养老保险金不仅影响政府开支.它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影响经济,例如它对于雇佣的增加和劳动力的国际竞争性就有影响。由于经济衰退的影响,西欧在1994年出现了历史上最高的失业率,达17%。在造成失业的原因中,与养老保险支出相关的工资费用是一个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给工人支付高工资和高退休金.从而使劳动力成本上升;而一些亚非拉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实行自由贸易后,许多国际性大公司更愿意转向这些国家建立分公司。这样,使本国大大减少了就业机会。
二、国外社会养老保险运作模式的分析
由于对社会保障的范畴理解不一,各国在设计社会养老保障内容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们很难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社会养老保障加以分类。为此,我们根据社会养老保险所采取的方式和资金渠道将社会养老保障划分以下四种。
1.国家保险型养老保障制度
在养老金来源上,主要来自国家税收,个人缴费数额较少.国家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这种模式虽然强捌养老保险待遇的普遍性,崇尚公平,但也给国家的财政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日益沉重的负担,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如瑞典、法国、英国、瑞士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以瑞典为例,瑞典的养老金包括基本养老金和收入关联年金。政府借助财政经济政策的调节作用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强调养老金权利受益的普遍性,所有年满65岁公民即可领取基本养老金。(1)对于基本养老金,雇工和雇员不需缴纳保险税,而雇主则要缴纳47%的工资税,政府负担基本养老金费用总额的55%。政府在这方面的开支来源于税收,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度。(2)政府立法把养老保障作为国家福利政策的一项主要内容,并设有主管的专门法院,依法监督、管理和执行,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国家社会保障委员专门监督和管理,垂直领导,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向社会保险部门缴纳社会保险金。收入关联型的养老保险基金则可由私营机构管理和投资。(3)这种国家高福利政策所需的养老基金庞大,必须以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后盾,否则将给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
2.私营型养老保险制度
私营型养老保险制度具体内容包括:政府强制规定公私单位的所有雇员都必须参加养老保险,每人每月将不少于工资10%的资金存入自己的个人帐户,形成养老基金;政府的养老基金监管局只负责规范与监督基金的管理,而不具体参与实际管理事务。私营性质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AFP)是法定的经营管理者。基金所有者有权选择和更换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这迫使各个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在价格和服务方面展开竞争。政府对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标准、财务状况、资产结构进行监管,并要求其交纳风险准备金: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严格按照分散化、透明化和独立化的原则来进行管理,基金可以用于购买政府债券、企业证券和民营化的公共设施;基金所有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从自己选择缴费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领取养老金,或者将积累的养老金连本带利转向人寿保险公司以支取年金。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比如50年代的新加坡,经济十分困难,人均收入水平很低,又面I临大批失业和住房奇缺的社会问题,政府既要发展经济,又要稳定社会,于1955年建立起中央公积金制度,其初衷是强制性地为每个就业者建立一笔储蓄基金,保障职工退休后或因伤残丧失工作能力后的基本生活,目前已发展成为可以满足人们养老、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多种需要的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
3.自保公助型养老保险制度
自保公助型养老保险制度是经济较发达的一些工业化国家所采取的保障模式。它最早起源于德国,由德国首相俾斯麦实施的,后来为美国、日本等国所效仿。自我保障型的主要特征是一种强制执行的保障制度,由劳动者个人和企业雇主按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国家只是在保险金不足时予以一定的支持。这种由劳动者个人和雇主共同缴纳保险金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做法,国家负担相对轻一些。就目前世界范围已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国家,采取此种形式的占多数。比如美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强调个人负责,费用主要由个人和企业承担。美国的养老金体制有三种: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税率为个人工资额的15.3%,雇员和雇主各承担一半)、雇主主办或资助的私有养老金计划及个人退休储蓄和投资,政府对“个人退休储蓄账户”给予免交所得税的待遇以示鼓励。同时美国实行的现收现付制在实际运行中并没有积累,基金不足时增加税收,
剩余时冲减政府财政赤字。根据预测,由于受通货膨胀、人口老龄化以及管理费用上升的影响,到2029年信托基金的结余将被用完。这就迫使联邦政府不得不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努力建立个人账户,积累资金,逐步放宽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的限制,通过获得高收益增加资金积累。
4.强制储蓄保险制度
这种类型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险金由职工个人储蓄,实行强制储蓄型制度的国家除新加坡外,大多数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中推行。亚洲的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非洲的赞比亚和坦桑尼亚等。
总之,根据国外社会保险制度及产生、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国社会保险从建立到逐步完善是经历着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同时,这种改革根据形势的发展今后还要继续进行,由于各国经济和社会情况不同,社会保险理念和运行的方式也千差万别,没有统一的模式,所以,不能照抄照搬,要根据国情,从实际出发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费尔德斯坦.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M].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96.
[2]韩大伟,历放,吴家亨.养老金体制-国际比较,改革思路,发展对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56-157.
[3]李沽明,许晓茵.养老保险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18-233.
[4]董克用,王燕.养老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95-96.
(作者单位:青海油田人事服务中心)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运作模式;国家保险型
1991年,国务院做出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了我国社会养老制度改革的历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我们有必要了解国外老年社会保障发展历史和现状,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多年以来为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世界各国根据自己国情建立起富有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其中包括以反映贡献与享受相联系的德国模式,反映优厚公共补贴特点的瑞典模式以及反映自保公助型养老保险提供的德国模式。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表现。本文试图通过国外先进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过程中的经验,对我国目前建立多层次保险制度提供一些初步构想。
一、国外对养老保险运作模式改革的原因
1.人口老化
目前,世界上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6.12亿,预计到1010年将增至7.1亿。如果以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比例为标准,一旦这一指标超过7%,即可认为该国(或地区)的人口进入了老龄化进程。当今世界已有60多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扩展到许多发展中国家,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香港、新加坡已先后步入老龄化的行列。据估计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我国也将进入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2.财政赤字
人口老化会产生更多的养老金的受领者,从而使财政支出扩大;另外,养老金绝对数额的增加也会导致财政开支的扩大。战后经合组织的大部分国家经历了这种情形,平均公共开支从1930年占GDP的30%扩大到2007年的60%。在国家公共开支中,养老金支出占很大的比重,如2007年,英国国家退休金费用为350亿英镑,超过政府福利预算的三分之一;法国国家退休金计划赤字达136亿美元,政府部门推测,如果不进行改革,到2010年赤字将达3000亿法郎。
3.劳动力竞争
养老保险金不仅影响政府开支.它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影响经济,例如它对于雇佣的增加和劳动力的国际竞争性就有影响。由于经济衰退的影响,西欧在1994年出现了历史上最高的失业率,达17%。在造成失业的原因中,与养老保险支出相关的工资费用是一个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给工人支付高工资和高退休金.从而使劳动力成本上升;而一些亚非拉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实行自由贸易后,许多国际性大公司更愿意转向这些国家建立分公司。这样,使本国大大减少了就业机会。
二、国外社会养老保险运作模式的分析
由于对社会保障的范畴理解不一,各国在设计社会养老保障内容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们很难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社会养老保障加以分类。为此,我们根据社会养老保险所采取的方式和资金渠道将社会养老保障划分以下四种。
1.国家保险型养老保障制度
在养老金来源上,主要来自国家税收,个人缴费数额较少.国家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这种模式虽然强捌养老保险待遇的普遍性,崇尚公平,但也给国家的财政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日益沉重的负担,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如瑞典、法国、英国、瑞士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以瑞典为例,瑞典的养老金包括基本养老金和收入关联年金。政府借助财政经济政策的调节作用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强调养老金权利受益的普遍性,所有年满65岁公民即可领取基本养老金。(1)对于基本养老金,雇工和雇员不需缴纳保险税,而雇主则要缴纳47%的工资税,政府负担基本养老金费用总额的55%。政府在这方面的开支来源于税收,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度。(2)政府立法把养老保障作为国家福利政策的一项主要内容,并设有主管的专门法院,依法监督、管理和执行,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国家社会保障委员专门监督和管理,垂直领导,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向社会保险部门缴纳社会保险金。收入关联型的养老保险基金则可由私营机构管理和投资。(3)这种国家高福利政策所需的养老基金庞大,必须以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后盾,否则将给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
2.私营型养老保险制度
私营型养老保险制度具体内容包括:政府强制规定公私单位的所有雇员都必须参加养老保险,每人每月将不少于工资10%的资金存入自己的个人帐户,形成养老基金;政府的养老基金监管局只负责规范与监督基金的管理,而不具体参与实际管理事务。私营性质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AFP)是法定的经营管理者。基金所有者有权选择和更换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这迫使各个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在价格和服务方面展开竞争。政府对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标准、财务状况、资产结构进行监管,并要求其交纳风险准备金: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严格按照分散化、透明化和独立化的原则来进行管理,基金可以用于购买政府债券、企业证券和民营化的公共设施;基金所有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从自己选择缴费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领取养老金,或者将积累的养老金连本带利转向人寿保险公司以支取年金。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比如50年代的新加坡,经济十分困难,人均收入水平很低,又面I临大批失业和住房奇缺的社会问题,政府既要发展经济,又要稳定社会,于1955年建立起中央公积金制度,其初衷是强制性地为每个就业者建立一笔储蓄基金,保障职工退休后或因伤残丧失工作能力后的基本生活,目前已发展成为可以满足人们养老、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多种需要的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
3.自保公助型养老保险制度
自保公助型养老保险制度是经济较发达的一些工业化国家所采取的保障模式。它最早起源于德国,由德国首相俾斯麦实施的,后来为美国、日本等国所效仿。自我保障型的主要特征是一种强制执行的保障制度,由劳动者个人和企业雇主按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国家只是在保险金不足时予以一定的支持。这种由劳动者个人和雇主共同缴纳保险金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做法,国家负担相对轻一些。就目前世界范围已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国家,采取此种形式的占多数。比如美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强调个人负责,费用主要由个人和企业承担。美国的养老金体制有三种: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税率为个人工资额的15.3%,雇员和雇主各承担一半)、雇主主办或资助的私有养老金计划及个人退休储蓄和投资,政府对“个人退休储蓄账户”给予免交所得税的待遇以示鼓励。同时美国实行的现收现付制在实际运行中并没有积累,基金不足时增加税收,
剩余时冲减政府财政赤字。根据预测,由于受通货膨胀、人口老龄化以及管理费用上升的影响,到2029年信托基金的结余将被用完。这就迫使联邦政府不得不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努力建立个人账户,积累资金,逐步放宽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的限制,通过获得高收益增加资金积累。
4.强制储蓄保险制度
这种类型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险金由职工个人储蓄,实行强制储蓄型制度的国家除新加坡外,大多数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中推行。亚洲的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非洲的赞比亚和坦桑尼亚等。
总之,根据国外社会保险制度及产生、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国社会保险从建立到逐步完善是经历着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同时,这种改革根据形势的发展今后还要继续进行,由于各国经济和社会情况不同,社会保险理念和运行的方式也千差万别,没有统一的模式,所以,不能照抄照搬,要根据国情,从实际出发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费尔德斯坦.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M].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96.
[2]韩大伟,历放,吴家亨.养老金体制-国际比较,改革思路,发展对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56-157.
[3]李沽明,许晓茵.养老保险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18-233.
[4]董克用,王燕.养老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95-96.
(作者单位:青海油田人事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