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建造节能型档案馆的实践
张光灿、张建忠在2010年第1期的《中国档案》上围绕“怎样建一个新型的档案馆,怎样建节能型的档案库房”进行了探讨和介绍。
档案馆库房作为档案的永久保存之地,其内部的热湿环境对档案的生命至关重要,而档案馆库房墙体的热工性能对于创造档案馆库房的温度、湿度环境起关键作用。按照科学、经济、适用、安全的原则解决传统档案库墙体构造存在的若干不合理问题,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首次进行了档案库墙体热工实验研究。
(一)此项目首次进行了单片档案库墙体热工实验研究,运用新的建筑材料,提出了7种适合广东乃至全国各地区档案库房建筑的构造,代替我国档案库房回廊形式的传统构造模式,并首次在高层档案库上采用,充分扩大了库房的容量,既有使用效益也有经济效益。
(二)首次提出了档案库房保温蓄热复合型墙体构造:防护层 防潮层 绝热层 蓄热层 呼吸层,实现了档案库房墙体围护结构高水平防护功能,这种复合型库房围护结构在防水、防潮、隔热、蓄热等综合性能方面极大地优于单一材料构造。
(三)根据广州地区的气候、经济条件及我国档案馆库房管理模式、作息模式,合理确定了广东省档案库房的热环境指标。本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广东省内各级各类档案馆库房的建设,累计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达到了如下指标:新档案馆空调节电率达到74.5%,优于国家现行节能率50%的要求。档案库房在双休日停用空调历经62个小时的库温波幅小于2℃。冬季空调停机状态下,库房温湿度恒定在规定的范围内。
略论文件分类的基本问题
刘越男在2009年第6期《山西档案》上撰文就文件分类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为什么要对文件进行分类
作者认为,文件分类的目的包括四个方面:1.揭示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2.支持信息资产的统计与清点;3.支持区别化的管理;4.有助于文件信息的查询。
二、电子环境下分类发生了哪些变化
电子环境下,各项文件管理活动内容和方法发生变化,对分类的内容、方法、效率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例如检索自动化导致实体分类简化,关键词检索方式普及导致信息分类简化,管理自动化要求深化分类等。
三、如何分类
1.职能分类法是根基。根据职能的类别来判断其文件的类别,根据职能的重要程度决定其文件的价值,按照职能分类体系组织文件提供利用,可以充分反映文件本质特征和有机联系,是文件、档案管理领域极富特色的专业方法。
2.综合采用多种分类法。职能是业务活动及其文件的根本特征,但不是唯一特征。职能分类法是最根本的分类方法,然而,仅此一种分类方法难以满足多方面的管理需求。
四、如何推动文件分类工作
首先是科学认识分类。其次是制定配套适用的分类标准。第三是加强电子文件形成系统分类功能的完善。
社会转型期的县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
刘子芳在2010年第1期《档案管理》上以许昌县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为例对社会转型期的县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进行了探讨。
社会转型期,县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更多地注意具体的档案业务环节、档案管理内容,使其在指导范围、内容和指导方法上产生偏差。其主要表现是:违背档案业务指导层次节制、分级负责原则,过多地涉入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事务;超越业务指导能力,过分扩大业务指导范围;出于对档案完整、文件归档质量的考虑,过多地关注具体业务;职责缺失,对新领域、新技术方面形成的档案疏于指导。
鉴于以上问题,作者认为县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变革必须是在确保国家档案信息安全完整的基础上,调整职能,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县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的整体能力,满足转型期社会发展对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不同层次的需要,促进“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的建立。
而具体来讲,县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的变革,关键是为县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卸载”,使县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回归到档案工作政策与业务技术的指导上来。因此,作者提出了推行档案中介组织服务、建立文档服务中心、设立档案业务指导网络服务平台等建议。
中国档案学会推出今年工作新举措
2010年,中国档案学会将在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努力拓展档案学术研究的平台,加强档案学术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档案学术研究活动。在拓展档案学术研究平台方面,加强组织建设、建立中国档案学术网、改革《档案学研究》是拓展平台的3个主要方面。在档案学术队伍建设上,档案学科带头人、档案专家和专门人才的评选活动,对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网上远程教育工作将是今年工作的重点。开展群众性的档案学术研究是中国档案学会的重要职责。学会将按照馆局领导的要求,发挥会员科学文化水平较高、逻辑思维严谨、专业知识深厚的优势,组织会员积极申报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协和国家档案局的课题。此外,海峡两岸及两岸三地的档案学术研讨交流活动也将有计划地开展。(摘自《中国档案报》20100125)
激光扫描技术为
云冈石窟建“数字档案”
在“云冈石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成果应用展评会”上,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一致认为,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云冈石窟建起三维“数字档案”,对于全面准确地记录石窟现状,继而保护石窟具有重要意义。(摘自《光明日报》20100118)
美国着手创建动态
图像档案库
美国华盛顿大学、罗格斯大学和乔治亚理工学院三家名牌大学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了90万美元的项目资金,用于设计国会图书馆的第一个电影、电视和数字视频图像中央在线目录,其中的档案资料来自各个图书馆、国家档案库、博物馆和广播公司。这一中央在线目录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数字动态图像资料库,并将极大地改进国会图书馆为全国提供图像资源的能力。从国家Smithsonian档案库中的档案到哈勃望远镜提供的图像,所有这些档案资料都将通过互联网成为共享资源。
(摘自《中国档案报》20100208)
广州部署2010年全市档案工作
2010年广州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做好广州“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同时进一步拓展档案公共服务的领域,大力开展档案公共服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市)建设步伐,建立覆盖土地流转档案、农村社区档案、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低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村档案公共服务领域;建立民生档案服务新体系,重点加强对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民营企业档案的业务指导;要加强对广州亚运场馆、广州电视台新址工程、广州地铁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组织对竣工项目档案的专项验收,加大对涉及国计民生、岭南文化特色等各种档案资料的收集征集;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健全和完善档案信息化工作平台,完成广州市档案馆政务服务中心RFID系统项目建设;大力抓好市档案馆新馆建设,力争在今年完成一期项目的封顶工作。(摘自《中国档案报》20100129)
高锟将诺贝尔奖牌赠予香港中文大学公开展览
“光纤之父”高锟于2月5日携夫人为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高锟个人成就展”揭幕,并将一生最高荣誉──诺贝尔奖奖牌和奖状永久赠予该校,同时发表公开信,以自己的奋斗历程鼓励年轻一代勇于求知创新。
这次返港,高锟将包括诺贝尔奖牌、奖状等在内的18个奖项永久捐赠给自己曾经任职校长的香港中文大学,这些奖项也在高锟个人成就展上尽数展出,该展览还展出了高锟履历、著作、笔记及其亲手制作的陶器等。(摘编自齐鲁晚报、南方都市报)
张光灿、张建忠在2010年第1期的《中国档案》上围绕“怎样建一个新型的档案馆,怎样建节能型的档案库房”进行了探讨和介绍。
档案馆库房作为档案的永久保存之地,其内部的热湿环境对档案的生命至关重要,而档案馆库房墙体的热工性能对于创造档案馆库房的温度、湿度环境起关键作用。按照科学、经济、适用、安全的原则解决传统档案库墙体构造存在的若干不合理问题,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首次进行了档案库墙体热工实验研究。
(一)此项目首次进行了单片档案库墙体热工实验研究,运用新的建筑材料,提出了7种适合广东乃至全国各地区档案库房建筑的构造,代替我国档案库房回廊形式的传统构造模式,并首次在高层档案库上采用,充分扩大了库房的容量,既有使用效益也有经济效益。
(二)首次提出了档案库房保温蓄热复合型墙体构造:防护层 防潮层 绝热层 蓄热层 呼吸层,实现了档案库房墙体围护结构高水平防护功能,这种复合型库房围护结构在防水、防潮、隔热、蓄热等综合性能方面极大地优于单一材料构造。
(三)根据广州地区的气候、经济条件及我国档案馆库房管理模式、作息模式,合理确定了广东省档案库房的热环境指标。本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广东省内各级各类档案馆库房的建设,累计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达到了如下指标:新档案馆空调节电率达到74.5%,优于国家现行节能率50%的要求。档案库房在双休日停用空调历经62个小时的库温波幅小于2℃。冬季空调停机状态下,库房温湿度恒定在规定的范围内。
略论文件分类的基本问题
刘越男在2009年第6期《山西档案》上撰文就文件分类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为什么要对文件进行分类
作者认为,文件分类的目的包括四个方面:1.揭示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2.支持信息资产的统计与清点;3.支持区别化的管理;4.有助于文件信息的查询。
二、电子环境下分类发生了哪些变化
电子环境下,各项文件管理活动内容和方法发生变化,对分类的内容、方法、效率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例如检索自动化导致实体分类简化,关键词检索方式普及导致信息分类简化,管理自动化要求深化分类等。
三、如何分类
1.职能分类法是根基。根据职能的类别来判断其文件的类别,根据职能的重要程度决定其文件的价值,按照职能分类体系组织文件提供利用,可以充分反映文件本质特征和有机联系,是文件、档案管理领域极富特色的专业方法。
2.综合采用多种分类法。职能是业务活动及其文件的根本特征,但不是唯一特征。职能分类法是最根本的分类方法,然而,仅此一种分类方法难以满足多方面的管理需求。
四、如何推动文件分类工作
首先是科学认识分类。其次是制定配套适用的分类标准。第三是加强电子文件形成系统分类功能的完善。
社会转型期的县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
刘子芳在2010年第1期《档案管理》上以许昌县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为例对社会转型期的县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进行了探讨。
社会转型期,县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更多地注意具体的档案业务环节、档案管理内容,使其在指导范围、内容和指导方法上产生偏差。其主要表现是:违背档案业务指导层次节制、分级负责原则,过多地涉入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事务;超越业务指导能力,过分扩大业务指导范围;出于对档案完整、文件归档质量的考虑,过多地关注具体业务;职责缺失,对新领域、新技术方面形成的档案疏于指导。
鉴于以上问题,作者认为县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变革必须是在确保国家档案信息安全完整的基础上,调整职能,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县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的整体能力,满足转型期社会发展对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不同层次的需要,促进“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的建立。
而具体来讲,县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的变革,关键是为县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卸载”,使县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回归到档案工作政策与业务技术的指导上来。因此,作者提出了推行档案中介组织服务、建立文档服务中心、设立档案业务指导网络服务平台等建议。
中国档案学会推出今年工作新举措
2010年,中国档案学会将在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努力拓展档案学术研究的平台,加强档案学术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档案学术研究活动。在拓展档案学术研究平台方面,加强组织建设、建立中国档案学术网、改革《档案学研究》是拓展平台的3个主要方面。在档案学术队伍建设上,档案学科带头人、档案专家和专门人才的评选活动,对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网上远程教育工作将是今年工作的重点。开展群众性的档案学术研究是中国档案学会的重要职责。学会将按照馆局领导的要求,发挥会员科学文化水平较高、逻辑思维严谨、专业知识深厚的优势,组织会员积极申报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协和国家档案局的课题。此外,海峡两岸及两岸三地的档案学术研讨交流活动也将有计划地开展。(摘自《中国档案报》20100125)
激光扫描技术为
云冈石窟建“数字档案”
在“云冈石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成果应用展评会”上,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一致认为,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云冈石窟建起三维“数字档案”,对于全面准确地记录石窟现状,继而保护石窟具有重要意义。(摘自《光明日报》20100118)
美国着手创建动态
图像档案库
美国华盛顿大学、罗格斯大学和乔治亚理工学院三家名牌大学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了90万美元的项目资金,用于设计国会图书馆的第一个电影、电视和数字视频图像中央在线目录,其中的档案资料来自各个图书馆、国家档案库、博物馆和广播公司。这一中央在线目录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数字动态图像资料库,并将极大地改进国会图书馆为全国提供图像资源的能力。从国家Smithsonian档案库中的档案到哈勃望远镜提供的图像,所有这些档案资料都将通过互联网成为共享资源。
(摘自《中国档案报》20100208)
广州部署2010年全市档案工作
2010年广州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做好广州“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同时进一步拓展档案公共服务的领域,大力开展档案公共服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市)建设步伐,建立覆盖土地流转档案、农村社区档案、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低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村档案公共服务领域;建立民生档案服务新体系,重点加强对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民营企业档案的业务指导;要加强对广州亚运场馆、广州电视台新址工程、广州地铁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组织对竣工项目档案的专项验收,加大对涉及国计民生、岭南文化特色等各种档案资料的收集征集;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健全和完善档案信息化工作平台,完成广州市档案馆政务服务中心RFID系统项目建设;大力抓好市档案馆新馆建设,力争在今年完成一期项目的封顶工作。(摘自《中国档案报》20100129)
高锟将诺贝尔奖牌赠予香港中文大学公开展览
“光纤之父”高锟于2月5日携夫人为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高锟个人成就展”揭幕,并将一生最高荣誉──诺贝尔奖奖牌和奖状永久赠予该校,同时发表公开信,以自己的奋斗历程鼓励年轻一代勇于求知创新。
这次返港,高锟将包括诺贝尔奖牌、奖状等在内的18个奖项永久捐赠给自己曾经任职校长的香港中文大学,这些奖项也在高锟个人成就展上尽数展出,该展览还展出了高锟履历、著作、笔记及其亲手制作的陶器等。(摘编自齐鲁晚报、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