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教学成为创建有效课堂,提升教学主创性、高效性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课堂一片好,课下皆茫然的情况。本文针对多媒体课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时出现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 优势 误区 对策
随着新课程如火如荼的进行,多媒体手段正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渗透到教育领域。这一新技术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但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不能过于迷信,要运用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地加以恰当、正确的运用。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创建有效课堂,提升教学主创性、高效性的重要手段。在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营造学生学习与探讨的氛围;新颖的教学设计给予学生适宜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课件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画面的声、光、色的效果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扭转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讲授的“主导地位”,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落后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比起“粉笔加黑板”的形式有着明显的优势。
二、多媒体教学运用中的误区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甚至出现了课堂一片好,课下皆茫然的情况。因此,多媒体课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时,一定要避免几个误区:
(一)迷信多媒体信息技术,完全放弃传统教学方法
有很多老师在大力倡导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在实践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忽视甚至放弃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存在,本末倒置。多媒体课件毕竟是教学辅助手段,如果不能配合教学内容正确运用多媒体,只是单纯的为用多媒体而用,学生的兴趣不但没有调动起来,反而会产生干扰,出现“南辕北辙”。
(二)信息输出量大,影响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容量大、密度高,学生如果能够接受并处理提供的教学信息,确实能提高教学效率;如果教师操作处理不当,则适得起反。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坚持从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补充材料,避免滥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必须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对材料区别对待,重点材料重点分析,次要材料浏览,以免干扰学生的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
(三)对别人的多媒体课件拿来就用
有些老师从网络、光盘上直接下载相关课件,甚至不加任何修改直接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根本不考虑是否适合于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学生实际情况,犯了生搬硬套的毛病。因此我们一定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学会取舍,坚决不要拿来直接用。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别人的教学课件只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修改补充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四)制作的课件过于平淡,艺术性不高
有些老师制作的课件,仅仅是板书的再现,极其单调,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装饰要适当,界面要简洁美观,不要让学生感到单调,更不能有眼花缭乱的感觉。注意发挥“落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功能,要注意字体大小及与背景颜色的搭配,尽量不要用一些花哨的小动画图片,动画的声音不要过于突兀。要注意课件的结构,类似的文本、图标、导航标志、按钮等应形成统一的风格,设置要规范,插入的声音、视频等要方便实际操作。同时还可以灵活设计一些超链接,根据具体教学进度讲授或跳过某些内容。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对策
多媒体的运用应做到精心选择、恰到好处。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问题的关键在于该不该用,什么时候用,怎样用效果最佳,绝不要牵强附会、形同虚设,而要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一)要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备好课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教师要钻研教材,寻求最佳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一堂好课关键是备课时要通盘考虑,要有一条主线贯穿,不能走入形式主义的教学误区。同时还要考虑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要精心设计和选用多媒体
精心设计和选用多媒体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首先要选准在哪个环节上使用多媒体,然后再考虑使用什么样的多媒体以及选用什么样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突破口,使一堂课衔接自然、布局合理、有的放矢。
(三)要注重多媒体的实效性
在媒体的选择、编辑和制作时都要根据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和学生注意力的特点以及教材的重难点认真研究多媒体的选择和运用的最佳时机。此外,在观看多媒体材料时,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重点,可以提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也可以边指导边讲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避免学生只是“看热闹”“走马观花”。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要完善各个教学环节
各个教学环节在一堂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不能使多媒体唱“独角戏”而忽略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环节。教学的导入环节宛如一台戏的“序幕”,起着辐射全课的作用,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教师的讲授起到说明、强调、画龙点睛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环节则避免一堂课“虎头蛇尾”、草草收场,起到强化、总结、概括、活学活用的作用。
总之,在政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一定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始终注意教学效率的提升,关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避免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教师应从政治学科的特点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使多媒体与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优势 误区 对策
随着新课程如火如荼的进行,多媒体手段正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渗透到教育领域。这一新技术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但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不能过于迷信,要运用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地加以恰当、正确的运用。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创建有效课堂,提升教学主创性、高效性的重要手段。在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营造学生学习与探讨的氛围;新颖的教学设计给予学生适宜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课件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画面的声、光、色的效果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扭转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讲授的“主导地位”,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落后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比起“粉笔加黑板”的形式有着明显的优势。
二、多媒体教学运用中的误区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甚至出现了课堂一片好,课下皆茫然的情况。因此,多媒体课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时,一定要避免几个误区:
(一)迷信多媒体信息技术,完全放弃传统教学方法
有很多老师在大力倡导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在实践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忽视甚至放弃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存在,本末倒置。多媒体课件毕竟是教学辅助手段,如果不能配合教学内容正确运用多媒体,只是单纯的为用多媒体而用,学生的兴趣不但没有调动起来,反而会产生干扰,出现“南辕北辙”。
(二)信息输出量大,影响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容量大、密度高,学生如果能够接受并处理提供的教学信息,确实能提高教学效率;如果教师操作处理不当,则适得起反。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坚持从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补充材料,避免滥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必须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对材料区别对待,重点材料重点分析,次要材料浏览,以免干扰学生的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
(三)对别人的多媒体课件拿来就用
有些老师从网络、光盘上直接下载相关课件,甚至不加任何修改直接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根本不考虑是否适合于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学生实际情况,犯了生搬硬套的毛病。因此我们一定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学会取舍,坚决不要拿来直接用。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别人的教学课件只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修改补充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四)制作的课件过于平淡,艺术性不高
有些老师制作的课件,仅仅是板书的再现,极其单调,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装饰要适当,界面要简洁美观,不要让学生感到单调,更不能有眼花缭乱的感觉。注意发挥“落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功能,要注意字体大小及与背景颜色的搭配,尽量不要用一些花哨的小动画图片,动画的声音不要过于突兀。要注意课件的结构,类似的文本、图标、导航标志、按钮等应形成统一的风格,设置要规范,插入的声音、视频等要方便实际操作。同时还可以灵活设计一些超链接,根据具体教学进度讲授或跳过某些内容。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对策
多媒体的运用应做到精心选择、恰到好处。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问题的关键在于该不该用,什么时候用,怎样用效果最佳,绝不要牵强附会、形同虚设,而要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一)要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备好课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教师要钻研教材,寻求最佳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一堂好课关键是备课时要通盘考虑,要有一条主线贯穿,不能走入形式主义的教学误区。同时还要考虑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要精心设计和选用多媒体
精心设计和选用多媒体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首先要选准在哪个环节上使用多媒体,然后再考虑使用什么样的多媒体以及选用什么样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突破口,使一堂课衔接自然、布局合理、有的放矢。
(三)要注重多媒体的实效性
在媒体的选择、编辑和制作时都要根据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和学生注意力的特点以及教材的重难点认真研究多媒体的选择和运用的最佳时机。此外,在观看多媒体材料时,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重点,可以提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也可以边指导边讲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避免学生只是“看热闹”“走马观花”。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要完善各个教学环节
各个教学环节在一堂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不能使多媒体唱“独角戏”而忽略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环节。教学的导入环节宛如一台戏的“序幕”,起着辐射全课的作用,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教师的讲授起到说明、强调、画龙点睛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环节则避免一堂课“虎头蛇尾”、草草收场,起到强化、总结、概括、活学活用的作用。
总之,在政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一定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始终注意教学效率的提升,关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避免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教师应从政治学科的特点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使多媒体与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