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 点
面对“流氓软件”的某些病毒行径,掌握操刀技术的杀毒公司出手,也许会起到以正视听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误杀也不一定不对。
赛门铁克诺顿“误杀门”事件在5月底上演,进入6月初本以为已经平息了,但却越演越烈,逐渐演化成一场全体杀毒软件厂商的“娱乐”。
瑞星由于自己的“卡卡”被同名外族兄弟卡巴斯基虐杀而将其揪到前台; 而卡巴误杀又引出腾讯QQ; 事情到这里还未结束,有心的业内人事又把“监察力”从“误杀者”身上转移到“被误杀者”身上:是不是被误杀者的身上有什么猫腻?此举进而将“流氓软件”的行业潜规则揪了出来,好不热闹。
其实,对流氓软件的口诛笔伐早在2006年岁末就开始了,但几起状告“流氓软件”的官司均以证据不足而收场,流氓软件们还是堂而皇之地在横行在我们的电脑上。流氓软件最大的特点是对用户施以“潜规则”,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它都安装没商量,但卸载却没门儿。普通用户对这种潜规则完全无计可施。
当“流氓软件”成为国内众多网络公司的潜规则时,卡巴斯基的“误杀”就变得很解恨,这与前一阵子杀毒厂商对黑客软件“灰鸽子”围剿有异曲同工之处,有人认为接下来会有一场新的“流氓软件”歼灭战上演。
因发明著名的“3721上网工具”助手而被公认为“流氓软件之父”的周鸿观点很具代表性,他认为卡巴斯基之所以卷入,正是因为它与许多本土化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核心权力掌握在俄罗斯总部,对中国互联网生态环境不了解,对“潜规则”茫然无知,所以卡巴的原则是只要程序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就被报为病毒、就有可能遭到查杀。因此瑞星卡卡被误杀了、QQ也被误杀了,这不能算是一个简单的“误杀”事件,它与“潜规则”不无干系。
根据消息灵通人士的曝料,QQ被误杀“另有隐情”——它在新版本中加入的正是“流氓软件”技术。据说被误杀的QQ版本中包含了中文搜搜的安装功能,其行径正是流氓软件们惯用的伎俩: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向用户电脑中安装中文搜搜的插件,并且删除该文件后,QQ仍旧会自动再次生成此文件,用户很难自己清除。不仅如此,程序中还加入了对百度、雅虎等竞争对手产品的屏蔽设置。从这个角度看,卡巴的“误杀”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杀毒软件参与绞杀“流氓软件”,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对流氓软件的警示。
“误杀”不对,但完全没有“误杀”也不一定对,至少我们就不会那么容易地发现问题。面对“流氓软件”的某些病毒行径,掌握操刀技术的杀毒公司出手,也许会起到以正视听的效果,它至少可以告诉我们,对付“流氓软件”从技术上来说是可行的。
当然,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如何破解“流氓软件”难题,如何破除“潜规则”,是需要更多人来思考的问题。
面对“流氓软件”的某些病毒行径,掌握操刀技术的杀毒公司出手,也许会起到以正视听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误杀也不一定不对。
赛门铁克诺顿“误杀门”事件在5月底上演,进入6月初本以为已经平息了,但却越演越烈,逐渐演化成一场全体杀毒软件厂商的“娱乐”。
瑞星由于自己的“卡卡”被同名外族兄弟卡巴斯基虐杀而将其揪到前台; 而卡巴误杀又引出腾讯QQ; 事情到这里还未结束,有心的业内人事又把“监察力”从“误杀者”身上转移到“被误杀者”身上:是不是被误杀者的身上有什么猫腻?此举进而将“流氓软件”的行业潜规则揪了出来,好不热闹。
其实,对流氓软件的口诛笔伐早在2006年岁末就开始了,但几起状告“流氓软件”的官司均以证据不足而收场,流氓软件们还是堂而皇之地在横行在我们的电脑上。流氓软件最大的特点是对用户施以“潜规则”,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它都安装没商量,但卸载却没门儿。普通用户对这种潜规则完全无计可施。
当“流氓软件”成为国内众多网络公司的潜规则时,卡巴斯基的“误杀”就变得很解恨,这与前一阵子杀毒厂商对黑客软件“灰鸽子”围剿有异曲同工之处,有人认为接下来会有一场新的“流氓软件”歼灭战上演。
因发明著名的“3721上网工具”助手而被公认为“流氓软件之父”的周鸿观点很具代表性,他认为卡巴斯基之所以卷入,正是因为它与许多本土化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核心权力掌握在俄罗斯总部,对中国互联网生态环境不了解,对“潜规则”茫然无知,所以卡巴的原则是只要程序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就被报为病毒、就有可能遭到查杀。因此瑞星卡卡被误杀了、QQ也被误杀了,这不能算是一个简单的“误杀”事件,它与“潜规则”不无干系。
根据消息灵通人士的曝料,QQ被误杀“另有隐情”——它在新版本中加入的正是“流氓软件”技术。据说被误杀的QQ版本中包含了中文搜搜的安装功能,其行径正是流氓软件们惯用的伎俩: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向用户电脑中安装中文搜搜的插件,并且删除该文件后,QQ仍旧会自动再次生成此文件,用户很难自己清除。不仅如此,程序中还加入了对百度、雅虎等竞争对手产品的屏蔽设置。从这个角度看,卡巴的“误杀”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杀毒软件参与绞杀“流氓软件”,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对流氓软件的警示。
“误杀”不对,但完全没有“误杀”也不一定对,至少我们就不会那么容易地发现问题。面对“流氓软件”的某些病毒行径,掌握操刀技术的杀毒公司出手,也许会起到以正视听的效果,它至少可以告诉我们,对付“流氓软件”从技术上来说是可行的。
当然,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如何破解“流氓软件”难题,如何破除“潜规则”,是需要更多人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