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过这三年,没有什么能够组织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步伐。
2005年之前。对于众多的汽车企业来说,走出国门,还只有一种形式:产品直接出口。情况在三年间发生了变化,这其中,无论是2006年的上汽收购双龙所引发的罢工风波,还是2007年广大自主品牌汽车频繁遭遇的“碰撞门”,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我们,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已不再那么简单,但是,走过这三年,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步伐。
始料未及的罢工
上汽与双龙的故事肇始于2003年。其时,正值中国汽车工业诞生50周年,业界已经开始对中国汽车产业“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思路作出反思,而此时,上汽也处于构想国际化战略,购买海外技术、企业,发展自主汽车品牌战略思路的发端阶段。上汽的意图是,利用双龙研发技术与团队,为上汽打造自主品牌服务。知情人士比喻说:“上汽要借双龙这只鸡,下上汽的蛋。”
另一方面,上汽是中国汽车企业中,乃至整个中国本土公司中,最有资本和实力进行国际化业务尝试和拓展的企业之一。韩国双龙正是上汽选择国际化战略的一个起点。但是,在民族情绪强烈的韩国,上汽如何在收购国避免被扣上“技术窃取者”和“资源掠夺者”的怀疑帽子?上汽的跨国整合能力、执行力与成熟度能不能足以支撑其国际化战略构想?
上汽也曾预想,收购双龙可能会引发很多问题,但对问题的爆发,上汽根本未曾想到,首当其冲的是一场罢工风波。这场始料未及的罢工,对上汽双龙2006年上半年的业绩影响尤甚,其营业亏损和当期亏损分别达到100亿韩元和176亿韩元。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2%,但比上年后期减少了23.4%。
对于上汽来说,双龙的困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上汽集团的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处理不当,双龙的罢工风波可能导致上汽向自主转型的脚步放慢。这个时候,只有有着丰富经验的人才能担起这个重任,墨斐成为了合适人选。
在墨斐的主导下,上汽采取了强硬却不失灵活的措施来应对这场风波罢工。最终,在双方都妥协的情况下,历时49天的罢工结束。但对上汽来说,从国际化跨国整合运营上讲。双龙对于上汽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另外,在完成对双龙收购的同时,上汽也参与了对英国罗孚知识产权的收购,和当时的南汽进行了一场兄弟之争。最终,这场恩怨也在2007年底尘埃落定,上汽完成了对南汽的并购,罗孚技术在中国有两个开发平台的尴尬成为了历史。
接下来,上汽必须用具体的计划、行动消除双龙和韩国舆论界对于“转移技术”的忧虑和质疑。上汽必须诉诸实践,努力矫正韩国方面对于上汽并购双龙战略意图的错觉,要明确上汽整合罗孚与双龙两个国际化触角的战略——将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罗孚和拥有管理控制权的双龙汽车两个海外技术平台。向自主品牌的开发平台靠拢、协同开发,最终实现与中国国内市场与制造基地联合,最大程度实现三个平台的协同、共享。
不过,对于如何处理双龙汽车、罗孚、上汽(中国)三者在技术研发、国际市场的运营整合与良性协同,依然是对上汽的一个巨大考验。
好的心态最重要
广本前总经理门协曾经有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我时时留意是在别人家的花园里工作,要尊重主人的文化习惯,让花园变得更美丽、更富裕。”这句话,被他认为是跨国公司成功的秘诀。
对于今天的广大汽车企业来说,走出国门,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把产品卖出去。事实证明,产品直接出口这种看似比较简单的办法已经越来越难走。代表性的事件是,2007年,无论是在德国,还是在俄罗斯,中国轿车在多项碰撞测试中铩羽而归。而在2005年之前,长城汽车一张在天津港大规模出口的照片让业内人士津津乐道,与此相呼应的是,2006年,奇瑞的旗云一度在俄罗斯市场上进入最畅销产品十强榜。前后不过两年,海外市场的开拓,对于中国汽车产品来说,已经很难乐观起来。
除了收购和产品直接出口,中国汽车走出国门,还有两种模式比较突出。这其中,包括直接在市场所在地建厂和进行贴牌生产。对于企业来说,走出去到海外建厂,既可以避开原装产品出口的高关税,有利于竞争,又可享受当地的优惠政策,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而通过贴牌生产,企业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熟悉了产品生产的工艺要求,获得了先进的产品管理经验。这两种模式,利用比较突出的还是长城和奇瑞。这也充分表明,在国际化战略上,长城和奇瑞走在了众多企业的前列。
但是,还是在俄罗斯,2007年便对中国汽车产品关紧了大门,国内众多企业在俄罗斯建立CKD和SKD车间的计划,都已经搁浅,包括长城、奇瑞等已经在俄罗斯市场上站稳脚跟的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对于这,很多人归结为政治因素。但真的仅仅是政治在作祟吗?
一位从国外回来的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告诉《汽车观察》,美国企业20年前刚进入中国时都赔钱,都拿政治因素作借口;但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吃透中国市场,获得了成功,又都说自己的战略如何如何好。所以,这只是“面子”,而不是政治。中国经济发展太迅速,外国人猜疑、惊恐都很自然。对于中国的汽车企业来说,关键要拿得出在当地市场有体系竞争力的车,价格绝不是取胜的惟一因素。
对于急于走出国门的中国汽车企业来说,中国汽车不能强迫外国市场就范。无论是在海外进行资本收购,还是进行产品的直接出口,都只有迎合、了解、吃透一个又一个新市场,包括需求、法规、情感、习俗,一点一滴积累成功的可能。如门协所说,走出国门就要有“在别人家花园里工作”的心态,这是否应该意味着,我们所有的汽车企业在走出国门的征程上,应该进行一些必要的反思?
2005年之前。对于众多的汽车企业来说,走出国门,还只有一种形式:产品直接出口。情况在三年间发生了变化,这其中,无论是2006年的上汽收购双龙所引发的罢工风波,还是2007年广大自主品牌汽车频繁遭遇的“碰撞门”,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我们,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已不再那么简单,但是,走过这三年,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步伐。
始料未及的罢工
上汽与双龙的故事肇始于2003年。其时,正值中国汽车工业诞生50周年,业界已经开始对中国汽车产业“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思路作出反思,而此时,上汽也处于构想国际化战略,购买海外技术、企业,发展自主汽车品牌战略思路的发端阶段。上汽的意图是,利用双龙研发技术与团队,为上汽打造自主品牌服务。知情人士比喻说:“上汽要借双龙这只鸡,下上汽的蛋。”
另一方面,上汽是中国汽车企业中,乃至整个中国本土公司中,最有资本和实力进行国际化业务尝试和拓展的企业之一。韩国双龙正是上汽选择国际化战略的一个起点。但是,在民族情绪强烈的韩国,上汽如何在收购国避免被扣上“技术窃取者”和“资源掠夺者”的怀疑帽子?上汽的跨国整合能力、执行力与成熟度能不能足以支撑其国际化战略构想?
上汽也曾预想,收购双龙可能会引发很多问题,但对问题的爆发,上汽根本未曾想到,首当其冲的是一场罢工风波。这场始料未及的罢工,对上汽双龙2006年上半年的业绩影响尤甚,其营业亏损和当期亏损分别达到100亿韩元和176亿韩元。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2%,但比上年后期减少了23.4%。
对于上汽来说,双龙的困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上汽集团的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处理不当,双龙的罢工风波可能导致上汽向自主转型的脚步放慢。这个时候,只有有着丰富经验的人才能担起这个重任,墨斐成为了合适人选。
在墨斐的主导下,上汽采取了强硬却不失灵活的措施来应对这场风波罢工。最终,在双方都妥协的情况下,历时49天的罢工结束。但对上汽来说,从国际化跨国整合运营上讲。双龙对于上汽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另外,在完成对双龙收购的同时,上汽也参与了对英国罗孚知识产权的收购,和当时的南汽进行了一场兄弟之争。最终,这场恩怨也在2007年底尘埃落定,上汽完成了对南汽的并购,罗孚技术在中国有两个开发平台的尴尬成为了历史。
接下来,上汽必须用具体的计划、行动消除双龙和韩国舆论界对于“转移技术”的忧虑和质疑。上汽必须诉诸实践,努力矫正韩国方面对于上汽并购双龙战略意图的错觉,要明确上汽整合罗孚与双龙两个国际化触角的战略——将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罗孚和拥有管理控制权的双龙汽车两个海外技术平台。向自主品牌的开发平台靠拢、协同开发,最终实现与中国国内市场与制造基地联合,最大程度实现三个平台的协同、共享。
不过,对于如何处理双龙汽车、罗孚、上汽(中国)三者在技术研发、国际市场的运营整合与良性协同,依然是对上汽的一个巨大考验。
好的心态最重要
广本前总经理门协曾经有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我时时留意是在别人家的花园里工作,要尊重主人的文化习惯,让花园变得更美丽、更富裕。”这句话,被他认为是跨国公司成功的秘诀。
对于今天的广大汽车企业来说,走出国门,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把产品卖出去。事实证明,产品直接出口这种看似比较简单的办法已经越来越难走。代表性的事件是,2007年,无论是在德国,还是在俄罗斯,中国轿车在多项碰撞测试中铩羽而归。而在2005年之前,长城汽车一张在天津港大规模出口的照片让业内人士津津乐道,与此相呼应的是,2006年,奇瑞的旗云一度在俄罗斯市场上进入最畅销产品十强榜。前后不过两年,海外市场的开拓,对于中国汽车产品来说,已经很难乐观起来。
除了收购和产品直接出口,中国汽车走出国门,还有两种模式比较突出。这其中,包括直接在市场所在地建厂和进行贴牌生产。对于企业来说,走出去到海外建厂,既可以避开原装产品出口的高关税,有利于竞争,又可享受当地的优惠政策,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而通过贴牌生产,企业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熟悉了产品生产的工艺要求,获得了先进的产品管理经验。这两种模式,利用比较突出的还是长城和奇瑞。这也充分表明,在国际化战略上,长城和奇瑞走在了众多企业的前列。
但是,还是在俄罗斯,2007年便对中国汽车产品关紧了大门,国内众多企业在俄罗斯建立CKD和SKD车间的计划,都已经搁浅,包括长城、奇瑞等已经在俄罗斯市场上站稳脚跟的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对于这,很多人归结为政治因素。但真的仅仅是政治在作祟吗?
一位从国外回来的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告诉《汽车观察》,美国企业20年前刚进入中国时都赔钱,都拿政治因素作借口;但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吃透中国市场,获得了成功,又都说自己的战略如何如何好。所以,这只是“面子”,而不是政治。中国经济发展太迅速,外国人猜疑、惊恐都很自然。对于中国的汽车企业来说,关键要拿得出在当地市场有体系竞争力的车,价格绝不是取胜的惟一因素。
对于急于走出国门的中国汽车企业来说,中国汽车不能强迫外国市场就范。无论是在海外进行资本收购,还是进行产品的直接出口,都只有迎合、了解、吃透一个又一个新市场,包括需求、法规、情感、习俗,一点一滴积累成功的可能。如门协所说,走出国门就要有“在别人家花园里工作”的心态,这是否应该意味着,我们所有的汽车企业在走出国门的征程上,应该进行一些必要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