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和为贵的民族,自古以来一个完整的生命是自身、家庭、社会、自然、哲学等诸多方面的和谐。对此,设计团队在改造过程中尽量保持原建筑本来的面貌,通过“微改造”的设计手法尊重胶东民居的典型文化特征。设计团队巧妙利用自然环境和原建筑的关系,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共生。假期将至,旅游已成为众多家庭的不二休闲方式。设计师希望这次王家疃村改造能够为大众带来一场难以忘怀的国学文化之旅,在山水之间放下心事,在文字音乐间忘却自己。
村庄现状
威海市中心的浅山古村
王家疃村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距离市中心约30分钟车程。村庄属于里口山风景区,是入山的山口之一,地理位置便利且重要。村庄位于一个东西向的沟谷中,南北高,中间有溪流穿村而过;村庄形态狭长,周边自然生态完好,农业景观资源丰富,村东侧有一座近年来复建的庙宇一一广福寺,香火颇旺。村庄聚落原始结构完整,保留有大量的毛石砌筑的传统民居,以及拴马石、门头、石墩等携带历史信息的物品,是典型的胶东地区浅山区传统村落。
工作思路
产业策划一节点改造一文化挖掘
王家疃村现状已具备一定的旅游基础,在周末或者开花季节,威海本地居民会来此处踏青观光;村中也已经有一些旅游配套设施,但规模小、不系统,且空间条件相对较差,业态也以农家乐为主,缺乏层次和影响力。
作为里口山区域“美丽乡村”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中将王家疃村定位为依托周边自然资源和广福寺人文资源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休闲体验村落。村庄未来业态将围绕亲子休闲体验、国学文化展开,并以“孔子六艺”(礼乐射驭书数)和“君子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为主要经营主题。
规划和建设工作分为几个部分:
1.环境整治,提升风貌,在村庄原有肌理的基础上,对村落结构进行梳理,对村庄景观,特别是水系进行了改善和提升,对部分带有典型胶东民居特色的民居进行了整理和修复;
2.改造建筑,打造亮点,在村庄中选取多个建筑,根据建筑特点进行改造,形成具有王家疃村独特性格的,具有传播力的空间节点,如十二间美学堂、白石酒吧、琴舍等;根据村庄整体定位,赋予空间节点以合适的使用功能,服务本地居民和外来宾客;
3.引入社会资本,多元发展,通过政府前期工作,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节点的方案设计,之后引入社会资本,形成良性互动,完成乡村振兴;
4.文创跟进,丰富服务,结合王家瞳自身特点,结合本次工作中的建筑改造和未来业态,设计一系列文创产品,服务未来的旅游休闲服务。
十二间乡村美学堂
巧借山石遣度介入
“十二间乡村美学堂”是王家疃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六艺”主题的载体之一。它是一个老建筑改造项目,原建筑是典型的胶东民居形制一一瓦顶,毛石外墙,曾作为乡村小学教室使用,但改造前已经闲置。因为有十二个开间,当地人称之为“十二间房”。原建筑分为三个独立的部分,分别为六开间、三开间和三开间,十二间沿街一字排开,形成了区域的主要街道立面,也定义了村庄的主要风貌。建筑背身毗邻一崖壁,且与崖壁之间形成三角形空地;崖壁山石形态奇峻、自然,很有中国传统美学意境。建筑东侧为村内近年加建的公共厕所,形象欠佳,且使用率不高。
因为建筑风貌特征鲜明,且保存完好,建筑质量也较好,所以设计团队希望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对建筑进行适度改造,使之适应新的使用功能,同时具有时代气质。
在功能方面,新建筑将作为乡村美学堂被使用。原本隔绝的三个空间被打通,整个空间被分为教室、展览区、阅读区三个部分。其中教室区域相对私密,与展览和阅读区域有门分隔;展览区和阅读区是新建筑的公共区域,开放、通透但又有层次,呈现出欢迎公众姿态的同时,又尽量保留原建筑厚重的民居特征。
建筑的流线跟随功能进行重新的梳理,被重新设计和定义的主入口被安排在展示区域,设计师采用了黑色钢板,建构一个半露天的门头,一方面给予了建筑入口标志性,另一方面新旧的对比又进一步提示了两个独立的建造年代。
展览区不大,空间也相对单纯,“白盒子”的处理模式更有利于未来展品的布置和展示,入口的“影壁”既适当阻隔了视线,又为前言和展墙提供了依托。展厅北侧外墙开了一个洞口,让原来封闭的室内空间与建筑背侧的山石形成对视,材料也使用黑色钢板,与南侧的入口遥相呼应,暗示了新元素的贯穿性,以及设计师希望将人引向建筑背后山石区域的意图。
展览区的一侧是阅读区,两个区域之间由双坡顶建筑剖面形的哑巴口(无门的洞口)分隔。阅读区布置有书架和展桌,用于摆放与区域和国学有关的书籍及文创产品。北侧墙面结合原有的窗户,将书架与座椅一起设计,形成了人、建筑与物品之间的契合关系。原建筑的屋顶被保留并部分暴露,结合新的室内饰面材料,形成新舊对比和明暗对比。
建筑的外部环境也是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街道的一侧,建筑与街道之间的不规则用地被规整,利用高程形成了一个高于路面的平台,使用者可以在平台上闲坐、休息、观看、交谈,但不受交通的干扰。建筑背侧的外部空间是本次设计的一大发现,原本这里是被遗忘的角落,村民在这里养鸡。在踏勘中,设计师发现建筑背后的山石很具审美价值,而且山石和老建筑之间的“缝隙”形成了天然的内观式空间,符合中国传统修身的意境。于是设计上巧妙地利用了这个“背身”,将地面稍作平整,铺设防腐木;山石不做任何改动,只是将其展现在此,作为“面壁”的对景;一个与原建筑垂直的半开放亭子被安置在背后区域的西侧,作为该区域的界限,也为后续使用提供了相对舒适的空间。
原建筑东侧的公共卫生间是本次设计必须解决的问题之_。不能拆除,但又有碍观瞻。于是设计师使用了巧劲儿,利用方通格栅将公共卫生间罩起来,格栅构建的尺度、形式来自于旁边的“十二间房”,于是在低矮简陋的公共厕所变身为美学堂的延续,黑色格栅的处理既延续了旁边主体建筑的尺度,也延续了整个项目改造的手法。卫生间与美学堂之间的缝隙被利用起来,安置了一个仅能供—人通过的楼梯,一个略微突出建筑立面的小观景台与之相连,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登高远眺和近距离观察原建筑屋顶的地点;卫生间屋顶也被利用起来,成为可以暂时驻足的屋顶平台,它与楼梯、观景台一起形成了建筑外部的小趣味。 琴舍
略显随性的精致乡舍
“琴舍”是一处民宿,由两套具有当地特色的合院修缮改造而成,它是王家疃空间提升计划中的第一个具有住宿功能的节点。
“琴舍”的前身院落位于王家疃村中部,紧邻村内休闲水系核心节点,原状为毗邻的两个独立合院,西院的年代较为久远,主要墙体材质为青砖,两进院,保留有倒座门头、影壁等典型传统民居元素。东院建于1970年代,为单进院格局,东侧有一平顶厢房,原建筑外观为水泥抹灰墙面,与古村落面貌不太协调。
设计团队希望在设计中延续村落总体规划中“六艺.八雅”的主题。于是,“乐”成为这个建筑的主题,古琴则作为“乐”的具体体现。
建筑空间被重新划分:前台接待区、琴房,以及5间拥有独立卫生间的客房被改造出来,形成了一处雅致乡舍。在保留现有院落格局的前提下,设计团队重新梳理了空间流线,在原房屋西北侧新增了轻钢结构的入口空间,有别于厚重的毛石/砖墙立面,新加建部分采用了U型玻璃作为立面材料,既保证了内部空间的采光,又具有适度的私密性。在内透灯光的作用下,空间的内部活动被投射在外立面上,形成迷离的影像,与古朴的原建筑本体产生戏剧化的对比效果。东院的东厢房靠近村落核心景观,设计团队在东厢房顶上增设了观景平台,既满足了使用者的观景和户外活动需求,又增加了空间的高程变化和趣味性。
西院的东侧山墙是建筑的主要立面之一,从村庄景观可以清晰看到这里;但原建筑安放有附近8户居民的电表箱,且强弱电线杂乱,这为新民宿的经营带来了麻烦。最初,设计团队希望将电箱移除,但由于工程影响广泛,不可实施,最终设计团队决定在电箱外侧加设一个钢丝网罩子,对原山墙进行一定的遮挡。然而,实施之后发现遮挡效果仍旧不理想,钢丝网的密度过低使遮蔽效果微乎其微。怎么办?设计团队必须在有限的条件内快速做出调整。一个“公共艺术”计划被提了出来:设计师购买了大量的红丝带,请村民们将它们绑在钢丝网罩子上。红丝带既遮挡了后面的负面景观元素,又有祈福的意味,结果这个“亡羊补牢”的措施反而使这里成了村中最受欢迎的“景点”,许多游客在这个丝带墙前合影,同时也带动了邻居老伯“同心锁”生意的兴旺,可谓塞翁失马。
在室内氛围营造上,设计也对原室内空间进行了调整。在进行了屋面修缮,增加防水保温处理后,设计团队拆除了原室内空间加设的二次装修吊顶,露出了原始建筑极具特色的三角木桁架。空间高度得以增加的同时,舒适度和风貌也得到提升。刻意保留的拆除痕迹,粗糙的黄泥墙面,灰色水泥地面,及回收的老木料等等元素,构成了略显粗野的空间基底和随性的农舍氛围;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精细的木作,温暖的壁炉和舒适的家具软装。设计团队希望同时满足使用者视觉和觸觉的不同体验:在视觉层面,要随性、野趣;但在人手可触摸的因、司内,务必精致、舒适、柔软,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体验。这就是琴舍希望给使用者传达的气质。
村庄现状
威海市中心的浅山古村
王家疃村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距离市中心约30分钟车程。村庄属于里口山风景区,是入山的山口之一,地理位置便利且重要。村庄位于一个东西向的沟谷中,南北高,中间有溪流穿村而过;村庄形态狭长,周边自然生态完好,农业景观资源丰富,村东侧有一座近年来复建的庙宇一一广福寺,香火颇旺。村庄聚落原始结构完整,保留有大量的毛石砌筑的传统民居,以及拴马石、门头、石墩等携带历史信息的物品,是典型的胶东地区浅山区传统村落。
工作思路
产业策划一节点改造一文化挖掘
王家疃村现状已具备一定的旅游基础,在周末或者开花季节,威海本地居民会来此处踏青观光;村中也已经有一些旅游配套设施,但规模小、不系统,且空间条件相对较差,业态也以农家乐为主,缺乏层次和影响力。
作为里口山区域“美丽乡村”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中将王家疃村定位为依托周边自然资源和广福寺人文资源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休闲体验村落。村庄未来业态将围绕亲子休闲体验、国学文化展开,并以“孔子六艺”(礼乐射驭书数)和“君子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为主要经营主题。
规划和建设工作分为几个部分:
1.环境整治,提升风貌,在村庄原有肌理的基础上,对村落结构进行梳理,对村庄景观,特别是水系进行了改善和提升,对部分带有典型胶东民居特色的民居进行了整理和修复;
2.改造建筑,打造亮点,在村庄中选取多个建筑,根据建筑特点进行改造,形成具有王家疃村独特性格的,具有传播力的空间节点,如十二间美学堂、白石酒吧、琴舍等;根据村庄整体定位,赋予空间节点以合适的使用功能,服务本地居民和外来宾客;
3.引入社会资本,多元发展,通过政府前期工作,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节点的方案设计,之后引入社会资本,形成良性互动,完成乡村振兴;
4.文创跟进,丰富服务,结合王家瞳自身特点,结合本次工作中的建筑改造和未来业态,设计一系列文创产品,服务未来的旅游休闲服务。
十二间乡村美学堂
巧借山石遣度介入
“十二间乡村美学堂”是王家疃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六艺”主题的载体之一。它是一个老建筑改造项目,原建筑是典型的胶东民居形制一一瓦顶,毛石外墙,曾作为乡村小学教室使用,但改造前已经闲置。因为有十二个开间,当地人称之为“十二间房”。原建筑分为三个独立的部分,分别为六开间、三开间和三开间,十二间沿街一字排开,形成了区域的主要街道立面,也定义了村庄的主要风貌。建筑背身毗邻一崖壁,且与崖壁之间形成三角形空地;崖壁山石形态奇峻、自然,很有中国传统美学意境。建筑东侧为村内近年加建的公共厕所,形象欠佳,且使用率不高。
因为建筑风貌特征鲜明,且保存完好,建筑质量也较好,所以设计团队希望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对建筑进行适度改造,使之适应新的使用功能,同时具有时代气质。
在功能方面,新建筑将作为乡村美学堂被使用。原本隔绝的三个空间被打通,整个空间被分为教室、展览区、阅读区三个部分。其中教室区域相对私密,与展览和阅读区域有门分隔;展览区和阅读区是新建筑的公共区域,开放、通透但又有层次,呈现出欢迎公众姿态的同时,又尽量保留原建筑厚重的民居特征。
建筑的流线跟随功能进行重新的梳理,被重新设计和定义的主入口被安排在展示区域,设计师采用了黑色钢板,建构一个半露天的门头,一方面给予了建筑入口标志性,另一方面新旧的对比又进一步提示了两个独立的建造年代。
展览区不大,空间也相对单纯,“白盒子”的处理模式更有利于未来展品的布置和展示,入口的“影壁”既适当阻隔了视线,又为前言和展墙提供了依托。展厅北侧外墙开了一个洞口,让原来封闭的室内空间与建筑背侧的山石形成对视,材料也使用黑色钢板,与南侧的入口遥相呼应,暗示了新元素的贯穿性,以及设计师希望将人引向建筑背后山石区域的意图。
展览区的一侧是阅读区,两个区域之间由双坡顶建筑剖面形的哑巴口(无门的洞口)分隔。阅读区布置有书架和展桌,用于摆放与区域和国学有关的书籍及文创产品。北侧墙面结合原有的窗户,将书架与座椅一起设计,形成了人、建筑与物品之间的契合关系。原建筑的屋顶被保留并部分暴露,结合新的室内饰面材料,形成新舊对比和明暗对比。
建筑的外部环境也是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街道的一侧,建筑与街道之间的不规则用地被规整,利用高程形成了一个高于路面的平台,使用者可以在平台上闲坐、休息、观看、交谈,但不受交通的干扰。建筑背侧的外部空间是本次设计的一大发现,原本这里是被遗忘的角落,村民在这里养鸡。在踏勘中,设计师发现建筑背后的山石很具审美价值,而且山石和老建筑之间的“缝隙”形成了天然的内观式空间,符合中国传统修身的意境。于是设计上巧妙地利用了这个“背身”,将地面稍作平整,铺设防腐木;山石不做任何改动,只是将其展现在此,作为“面壁”的对景;一个与原建筑垂直的半开放亭子被安置在背后区域的西侧,作为该区域的界限,也为后续使用提供了相对舒适的空间。
原建筑东侧的公共卫生间是本次设计必须解决的问题之_。不能拆除,但又有碍观瞻。于是设计师使用了巧劲儿,利用方通格栅将公共卫生间罩起来,格栅构建的尺度、形式来自于旁边的“十二间房”,于是在低矮简陋的公共厕所变身为美学堂的延续,黑色格栅的处理既延续了旁边主体建筑的尺度,也延续了整个项目改造的手法。卫生间与美学堂之间的缝隙被利用起来,安置了一个仅能供—人通过的楼梯,一个略微突出建筑立面的小观景台与之相连,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登高远眺和近距离观察原建筑屋顶的地点;卫生间屋顶也被利用起来,成为可以暂时驻足的屋顶平台,它与楼梯、观景台一起形成了建筑外部的小趣味。 琴舍
略显随性的精致乡舍
“琴舍”是一处民宿,由两套具有当地特色的合院修缮改造而成,它是王家疃空间提升计划中的第一个具有住宿功能的节点。
“琴舍”的前身院落位于王家疃村中部,紧邻村内休闲水系核心节点,原状为毗邻的两个独立合院,西院的年代较为久远,主要墙体材质为青砖,两进院,保留有倒座门头、影壁等典型传统民居元素。东院建于1970年代,为单进院格局,东侧有一平顶厢房,原建筑外观为水泥抹灰墙面,与古村落面貌不太协调。
设计团队希望在设计中延续村落总体规划中“六艺.八雅”的主题。于是,“乐”成为这个建筑的主题,古琴则作为“乐”的具体体现。
建筑空间被重新划分:前台接待区、琴房,以及5间拥有独立卫生间的客房被改造出来,形成了一处雅致乡舍。在保留现有院落格局的前提下,设计团队重新梳理了空间流线,在原房屋西北侧新增了轻钢结构的入口空间,有别于厚重的毛石/砖墙立面,新加建部分采用了U型玻璃作为立面材料,既保证了内部空间的采光,又具有适度的私密性。在内透灯光的作用下,空间的内部活动被投射在外立面上,形成迷离的影像,与古朴的原建筑本体产生戏剧化的对比效果。东院的东厢房靠近村落核心景观,设计团队在东厢房顶上增设了观景平台,既满足了使用者的观景和户外活动需求,又增加了空间的高程变化和趣味性。
西院的东侧山墙是建筑的主要立面之一,从村庄景观可以清晰看到这里;但原建筑安放有附近8户居民的电表箱,且强弱电线杂乱,这为新民宿的经营带来了麻烦。最初,设计团队希望将电箱移除,但由于工程影响广泛,不可实施,最终设计团队决定在电箱外侧加设一个钢丝网罩子,对原山墙进行一定的遮挡。然而,实施之后发现遮挡效果仍旧不理想,钢丝网的密度过低使遮蔽效果微乎其微。怎么办?设计团队必须在有限的条件内快速做出调整。一个“公共艺术”计划被提了出来:设计师购买了大量的红丝带,请村民们将它们绑在钢丝网罩子上。红丝带既遮挡了后面的负面景观元素,又有祈福的意味,结果这个“亡羊补牢”的措施反而使这里成了村中最受欢迎的“景点”,许多游客在这个丝带墙前合影,同时也带动了邻居老伯“同心锁”生意的兴旺,可谓塞翁失马。
在室内氛围营造上,设计也对原室内空间进行了调整。在进行了屋面修缮,增加防水保温处理后,设计团队拆除了原室内空间加设的二次装修吊顶,露出了原始建筑极具特色的三角木桁架。空间高度得以增加的同时,舒适度和风貌也得到提升。刻意保留的拆除痕迹,粗糙的黄泥墙面,灰色水泥地面,及回收的老木料等等元素,构成了略显粗野的空间基底和随性的农舍氛围;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精细的木作,温暖的壁炉和舒适的家具软装。设计团队希望同时满足使用者视觉和觸觉的不同体验:在视觉层面,要随性、野趣;但在人手可触摸的因、司内,务必精致、舒适、柔软,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体验。这就是琴舍希望给使用者传达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