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危机: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生物物种消亡迅速、酸雨的大肆扩撒、臭氧层的不断扩大、温室效益的气体逐渐增加、海平面的日渐上升等。我们必须正视城市环境问题,加强研究环境治理措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环境;污染;措施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文化、科技和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城市文明也得到逐步发展和完善。与此同时,城市负担着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等等,城市环境到了不得不处理的地步。
一、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并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调查了解,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及土壤污染等方面。
1、大气污染
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汽车使用数量的急剧上升,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愈加明显,空气环境质量有所恶化。城市大气污染不仅会给人们交通运输等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会威胁人们身心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结果。据调查了解,受工业能源废气、机动车尾气及投资项目建筑工地施工场所扬尘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及烟尘污染较为严重。当处于春季,我国大多数城市在季风气候及沙尘天气的作用下,大气中自然降尘及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居多,尘污染最为严重;处于冬季,气温偏低,垂直温差偏小,混合度较低,而城区取暖燃煤较多,城市企业能源结构仍以燃料煤为主,能源消耗较大,大气不易扩散,使得城市受SO2污染严重,雾霾天气增多。对城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及工作生活的有序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水污染
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工业投资建设项目明显增多,从而加大了对地下水的开采利用,造成地下水位连续下降,引发一系列地面沉降事件发生,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城市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的欠缺,则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用水供需矛盾,严重限制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城市河段中大约有36%为Ⅰ至Ⅲ类水质,约64%为Ⅳ至劣V类水质,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并已呈现出污染逐年加重的趋势。
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酸雨降到地面后,导致水体酸化,其中生长的各种鱼虾等动物、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3、城市垃圾污染
不得不说垃圾处理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令人头疼的事情。我国城市垃圾主要是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就工业垃圾来说,它的产生量大、比较集中,相对城市生活垃圾来说,无害化处理程度较高,但是它依然是城市垃圾的最主要来源。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垃圾混杂,不能得到良好分类。目前,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只是简单的堆放在城郊地区,基本上都是未经处理就进入环境,很容易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影响地下水源。
4、城市其它种类污染
除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外,城市的噪音污染、电磁波辐射污染、光污染等也逐渐严重。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关于噪音污染的案子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城市交通噪音、施工噪音以及工业噪音等。电子雾污染是近些年才提出的,但是却很快被民众公认为城市公害,它主要来源于变电站、高压线、电视台、电磁波发射塔、雷达站以及各种电子设备和家用电器等,长期处于过高辐射的环境中会严重损伤人的身心健康。
二、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境治理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
城市特别是新发展的城市首先应做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同时根据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资源制定有利于环境的经济结构和工业布局,建设项目审批上必须符合业布局要求,并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业结构中应适当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一些资源条件受限制的城市,应大力改组改造和提高加工工业,淘汰一批消耗高、性能差、污染严重的产品,同时加快发展商业、物资、金融、保险、旅游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在结构调整中,对于污染重,但难以关停、搬迁的企业,结合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以新产品取代老产品、以新工艺改造老工艺,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减轻污染。
从长远来说,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对城市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都是有利的,经济与环境是可以协调发展加强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
2、培育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
首先,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普及环境污染相关的专业知识,逐步提高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及法制环保意识,为民众参与环保做充分准备。其次,实施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化,特别是环境质量信息、环境管理过程信息以及污染企业的行为信息等,让民众看的见环境保护执法部门和污染企业的环保行为,并根据相关标准作出评价。
3、加强政府部门环境保护干预
为确保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角度,应加强城市地方环境立法与监督建设。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土壤污染防治及辐射环境保护等直接关系人体健康方面的立法,建立有效的环境收费制度,制定较为详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管理办法,并按照地区差异完善地方污染物排放及环境质量标准。其次,应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坚决严肃查处破坏城市环境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违法建设等环境犯罪活动,加大对已构成环境污染破坏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保障环保法律法规依法贯彻实施。再次,应普及环保法律知识,力求从环保专业人员到广大民众,从领导干部到基层人员都能够熟悉地方环境管理法规,接受环保宣传教育,从而共同监督有违环保规定行为的出现。
4、大力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促进环境治理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是改变城市落后面貌,提高环境質量的首要措施。在城市的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工程中,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完善配套建设的原则,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特别是新经济开发区、居民小区的规划建设,同时规划集中供热、地面绿化、供排水系统、燃气化、垃圾收集处理等。
大力建设具有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 要因地制宜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工业废水要在完成预处理的基础上,送到城市污水厂与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规定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实行企业经营管理。
城市垃圾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放置,我国城市还没有建起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厂,垃圾的处理多采用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这样对某些地区的水源和大气造成了新的污染,极大程度的损害了城市形象。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要统筹规划、分类收集、分类回收利用、分类处理。
大力建设绿化面积,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状况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要留有一定比例的绿地,积极推行以绿化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可在人行道两侧和车辆分行线上栽草种树,或修建转盘,在转盘内栽草种树,一方面可美化城市环境,又可以吸附、吸收一些粉尘和有害气体,消除噪声,杀灭细菌等,减少环境污染。
结束语
治理环境污染,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而且需要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动员最广泛社会力量踊跃参与才能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城市水污染治理任重道远需因地制宜[N].中国环境报,2008
[2]何志伟.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现状研究[J].环境保护,2007
[3]夏光.论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J].环境保护,2007
关键词:城市环境;污染;措施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文化、科技和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城市文明也得到逐步发展和完善。与此同时,城市负担着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等等,城市环境到了不得不处理的地步。
一、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并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调查了解,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及土壤污染等方面。
1、大气污染
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汽车使用数量的急剧上升,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愈加明显,空气环境质量有所恶化。城市大气污染不仅会给人们交通运输等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会威胁人们身心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结果。据调查了解,受工业能源废气、机动车尾气及投资项目建筑工地施工场所扬尘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及烟尘污染较为严重。当处于春季,我国大多数城市在季风气候及沙尘天气的作用下,大气中自然降尘及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居多,尘污染最为严重;处于冬季,气温偏低,垂直温差偏小,混合度较低,而城区取暖燃煤较多,城市企业能源结构仍以燃料煤为主,能源消耗较大,大气不易扩散,使得城市受SO2污染严重,雾霾天气增多。对城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及工作生活的有序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水污染
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工业投资建设项目明显增多,从而加大了对地下水的开采利用,造成地下水位连续下降,引发一系列地面沉降事件发生,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城市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的欠缺,则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用水供需矛盾,严重限制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城市河段中大约有36%为Ⅰ至Ⅲ类水质,约64%为Ⅳ至劣V类水质,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并已呈现出污染逐年加重的趋势。
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酸雨降到地面后,导致水体酸化,其中生长的各种鱼虾等动物、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3、城市垃圾污染
不得不说垃圾处理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令人头疼的事情。我国城市垃圾主要是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就工业垃圾来说,它的产生量大、比较集中,相对城市生活垃圾来说,无害化处理程度较高,但是它依然是城市垃圾的最主要来源。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垃圾混杂,不能得到良好分类。目前,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只是简单的堆放在城郊地区,基本上都是未经处理就进入环境,很容易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影响地下水源。
4、城市其它种类污染
除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外,城市的噪音污染、电磁波辐射污染、光污染等也逐渐严重。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关于噪音污染的案子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城市交通噪音、施工噪音以及工业噪音等。电子雾污染是近些年才提出的,但是却很快被民众公认为城市公害,它主要来源于变电站、高压线、电视台、电磁波发射塔、雷达站以及各种电子设备和家用电器等,长期处于过高辐射的环境中会严重损伤人的身心健康。
二、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境治理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
城市特别是新发展的城市首先应做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同时根据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资源制定有利于环境的经济结构和工业布局,建设项目审批上必须符合业布局要求,并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业结构中应适当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一些资源条件受限制的城市,应大力改组改造和提高加工工业,淘汰一批消耗高、性能差、污染严重的产品,同时加快发展商业、物资、金融、保险、旅游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在结构调整中,对于污染重,但难以关停、搬迁的企业,结合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以新产品取代老产品、以新工艺改造老工艺,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减轻污染。
从长远来说,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对城市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都是有利的,经济与环境是可以协调发展加强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
2、培育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
首先,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普及环境污染相关的专业知识,逐步提高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及法制环保意识,为民众参与环保做充分准备。其次,实施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化,特别是环境质量信息、环境管理过程信息以及污染企业的行为信息等,让民众看的见环境保护执法部门和污染企业的环保行为,并根据相关标准作出评价。
3、加强政府部门环境保护干预
为确保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角度,应加强城市地方环境立法与监督建设。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土壤污染防治及辐射环境保护等直接关系人体健康方面的立法,建立有效的环境收费制度,制定较为详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管理办法,并按照地区差异完善地方污染物排放及环境质量标准。其次,应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坚决严肃查处破坏城市环境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违法建设等环境犯罪活动,加大对已构成环境污染破坏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保障环保法律法规依法贯彻实施。再次,应普及环保法律知识,力求从环保专业人员到广大民众,从领导干部到基层人员都能够熟悉地方环境管理法规,接受环保宣传教育,从而共同监督有违环保规定行为的出现。
4、大力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促进环境治理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是改变城市落后面貌,提高环境質量的首要措施。在城市的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工程中,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完善配套建设的原则,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特别是新经济开发区、居民小区的规划建设,同时规划集中供热、地面绿化、供排水系统、燃气化、垃圾收集处理等。
大力建设具有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 要因地制宜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工业废水要在完成预处理的基础上,送到城市污水厂与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规定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实行企业经营管理。
城市垃圾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放置,我国城市还没有建起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厂,垃圾的处理多采用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这样对某些地区的水源和大气造成了新的污染,极大程度的损害了城市形象。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要统筹规划、分类收集、分类回收利用、分类处理。
大力建设绿化面积,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状况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要留有一定比例的绿地,积极推行以绿化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可在人行道两侧和车辆分行线上栽草种树,或修建转盘,在转盘内栽草种树,一方面可美化城市环境,又可以吸附、吸收一些粉尘和有害气体,消除噪声,杀灭细菌等,减少环境污染。
结束语
治理环境污染,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而且需要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动员最广泛社会力量踊跃参与才能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城市水污染治理任重道远需因地制宜[N].中国环境报,2008
[2]何志伟.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现状研究[J].环境保护,2007
[3]夏光.论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J].环境保护,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