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到底怎么了?展览都去哪儿了?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20303622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哈罗德·赛曼(Harald Szeemann)自1969年做了开创性的《当态度变成形式》的展览之后,所谓“策展人的时代”才算正式开始。上海歌德学院(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于2012年开始同策展人比利安娜·思瑞克(BiljanaCiric)合作的系列项目《惯例下的狂欢》是其将自身的活动空间拿来作为半年的当代艺术展览与公众讨论空间的首创,该项目的第一部分就包括了赛曼在1972年卡塞尔文献展所策划的《艺术家博物馆》的文献及其演绎性重现,甚至邀请该项目的六位参展艺术家分别在歌德学院的办公空间开展各自的“博物馆”项目。
  时隔大半年,歌德学院的展览空间再次回归,此次的合作策展人是张冰,项目题为“9m2美术馆”(Muse9m2),仍是在半年的跨度中策划了由一个“会客厅”群展及四個艺术家个展及相关公众讨论活动所组成的系列。倪有鱼、王思顺、未知博物馆(邱黯雄)和徐文恺(aaajiao)的创作并没有直观的联系,于是,四个个展相对隔裂,而“会客厅”则名副其实,好比和大家打个招呼、暖场之意。其后配合每个个展所做的研讨会也难免流于浅表,无力深入相关的讨论。
  近来,国内的美术馆、博物馆热有目共睹:从亚洲协会(Asia Society)组织的“艺术与博物馆”大型国际研讨会,到龙美术馆主办的“中国民营美术馆论坛”,再到佳士得拍卖组织的“上海美术馆的新生态与未来”,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各类讨论此起彼伏。媒体报道更是趋之若鹜,各类馆长访谈、深度报道、博物馆白皮书、美术馆羊皮书层出不穷,百写不厌。总体而言,大多针对徒有建筑、没有规划加以诟病,但诟病对美术馆、博物馆的火速蔓延毫无影响。
  9m2,顾名思义,9个平方米。美术馆,就难于理解了。看策展人在各类文字介绍中的表态,应是想要倡导替代性空间,致力于学术性、实验性的项目;那么,将其称为“美术馆”就有些说不过去。如果是为了讨论、重新定义美术馆的概念,那么项目本身应对之有所挖掘,但从内容上来看,并未展开相关的工作。虽然美术馆在近百年来不断地远离教堂,接近尘土,尤其是针对展出当代艺术的美术馆而言,但将某一空间冠以“美术馆”之名,还应有些坚实的支撑才好。
  那么,如果把美术馆的帽子摘去,单看这9m2,我们也很容易联想到北京泰康空间的51m2(2009-2011),或仅有15m2、同在北京的箭厂空间。这样,要是强调空间小,俗话说“螺丝壳里做道场”,则要充分发挥小空间的潜力。小有小的好处,小带来某种私密感,小本身也带着实验的气味,小的局促反而可以诱导出某种在大空间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小的体量从空间上也会改变观者观看的方式、同观看对象之间比例上的差别,从而达成特别的表达效果。根据四位艺术家的创作不同,这个9m2的空间也经过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并非一成不变的白盒子空间;其所在的位置也决定了临街或楼宇内公众的在场甚而进入。但就项目本身而言,究竟体现出多少这空间的特质,也实在不易判断。
  9平米美术馆的四个个展项目艺术家的创作之间没有联系,策展人指出,其选择旨在“勾勒出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的几种面向”,并从以下四个主题激发探讨与思考:
  -全球文化趋同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的自我建构与身份认同;
  -当代语境中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的上下文连接;
  -多学科的艺术实践与社会介入;
  -信息化的社会结构下当代艺术语言的转换等。
  这些宏大的命题可否由四个艺术家个案分别支撑起来并获得多大程度的讨论,笔者所见的答案是消极的。个体艺术家与上述语境之间也无法构成直接代表式的关系。结合上文对空间的小和替代性的讨论,我们可以对比来看时代美术馆近期的展览《积极空间》,其策展人鲍栋及五位观察员通过展览呈现了国内12个独立空间,包括其组织与运营的不同方式,与当地艺术生态群落的联结关系、通过研究、创作与社会介入等不同生产发生来开展艺术实践等等。项目本身在美术馆里发生,项目前言中提到:“美术馆也要成为这一系列空间反应的一部分,要去主动接纳、参与及发动对当代艺术系统的不断再造,从而保持美术馆自身文化及与周边社群的积极状态。”由此,将针对独立空间的讨论与针对美术馆职能的讨论融入同一语境。而遗憾的是,在9平米美术馆项目中,所有似乎牵扯出的议题都未得到深入的讨论,而在空间本身,所呈现的,不外乎四位艺术家各自的创作。
  项目的logo是一枚简笔设计的橘色鹦鹉螺,鹦鹉螺呈生长螺线形,其螺旋好似能够无限向外扩张,向无限延展。这从视觉上仿佛可以呼应策展人在项目文字中所引用的道家“一生万物,九九归一”之言。然而,如此深入浅出的道理,仍需实际的作品与展览的陈设来透彻其表述,否则,不过是说说罢了,正如策展人对项目继续寻找实体空间想要延续下去的愿景。
其他文献
与朱德群先生相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83年,当时我尚在上海画院工作, 朱先生到大陆旅游得以初次相见。87年我赴法国访问,有幸第一次去朱先生家作客,以后若干年,我与朱先生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多次会面,最令人难忘的是93年与95年为吕霞光先生的文物捐献及中法文化交流,两次到巴黎,又得以到德群老师家中做客。此时朱先生已搬进新居,位于巴黎近郊塞纳河畔的维蒂市。画室是由著名建筑师多明尼克, 雕塑家费候为他们设
期刊
年廿九的下午三点,离该出发往机场的时间还有不到6个小时,但我要到达的目的地的申根签证却还没有拿到。从物理学意义上说,我仍然身处广州,却在心理上进入了出发和不出发的叠加状态,也就是说,我无法确定我从此处和彼处的临界点。这一联想也适用于朋友圈上大家不时就某国、某展、某fair的刷屏,那是一种心照不宣:我们是彼此在场的目击者,正因为有了考虑周全的社交媒体,我们才得以避免量子力学家的尴尬处境。  大年初一
期刊
李振华:“中国城”这个概念的来源,和你的工作有什么具体联系?  Ming Wong:我是在新加坡出生的第三代华侨,(祖父母1930年代从广东省移民到新加坡)成长的时候一直受英语教育,我青少年的时候对自己的文化根源很感兴趣, 在南洋美术学院选读传统中国画系,都是为了探讨自己的身份。“中国城”也可以称“唐人街”,都是华侨在外国的聚合场所,一直给华侨机会保留中国文化,跟所谓“母国”保持联络,与同样为了在
期刊
雄黃社是2007年何迟在北京发起成立的艺术小组,三位成员何迟、吴海、郭海强都毕业于西安  美术学院。  2009年11月,在北京京郊奶子房一堆荒弃的房子里,雄黄社策划了给成员自己参观的展览《骄  傲》。2009年12月,在同一个地方,雄黄社策划了共有27位(组)艺术家参加的、从开幕到永远的展览《风流》。荒野、破败、有限的条件激发了很多无法在传统的白盒子和黑盒子里面实现的项目,充满了激动人心的粗野、
期刊
十年的时间跨度不长也不短,它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的每个十年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都出现了巨大深刻且影响深远的变化,而在这些大的变化里,作为个体的每个人也都在发生着变化。每一个十年中都会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人才,正是他们以鲜明的个性特色谱写了时代的华章,掀起了无数的风云变幻。“艺术十年”以十年为限,推选出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出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大家们,汇聚成一部以突出
期刊
“9平米美术馆”是独立策展人张冰应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邀请,为歌德开放空间2013/2014年度特别策划的项目。9平米美术馆的概念对应的是今天急速膨胀的美术馆建设。公立美术馆的社会角色不断发生变化,私立美术馆的数量与规模正在不断增长。中国正进入一个美术馆时代,美术馆成为一个现象。在这一现象中,政治、资本与美术馆联合起来,艺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意味深长。  ARTTIME:9平米的空间,包括外
期刊
ARTTIME:你通常通过什么渠道获得艺术界的信息?  胡:众所周知我们活在信息时代,当然也就无可避免的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得信息,有的时候你可以自主的选择,而有的时候似乎是信息逼迫你不得不接收它。各种传媒把信息搞得像是八面来风,比起在风中迷失,我更愿意倾听自己的心声。通过闲谈在人群中获得信息(包括获得艺术界信息)大概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方式吧,因为在闲谈的过程中信息会被大脑迅速的捕获和梳理,你不但可以
期刊
人人都是策展人了,但人人又都不在那一位置上,策展只是代理。研究策展,是我们在集体学习如何使用好这一位置。“作者”的位置不可能了,才有了这样暂时、可取消的位置。  I策展需要自我批判?  策展本身会成为一种体制吗?应该体制化?当代策展如已成为体制,本身有待批判?  对于《艺术时代》本期的论题,本文想要这样回应:策展是批判艺术体制的必要构架,本身是代理和替代,是对体制批判的批判。策展作为艺术体制批判的
期刊
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 的说法显然有助于我们的理解,他认为博物馆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审美方面(aesthetic);二是经济方面(economic);三是神秘化(mystical) 。毋庸置疑的是,这三点同样也适用于整个策展人制度。  在《寻常物的嬗变》中,阿瑟·丹托(Arthur Danto)自导自演了一场想象的策展,展品都是涂满红色颜料的方块,这些一模一样的红方块却展现着
期刊
这些扮演似乎是在模仿曾经的银幕形象,但勿宁说,是一种对记忆的练习,是对众人脑海曾经有过的形象的重新排演。黄汉明的表演天才,在于他不仅能够捕捉形体,也能够捕捉塑造和重塑这种形体的意识。从而,生命从这种再次排练的偏差中重新诞生。  语序  黄汉明(Ming Wong)的不少作品题目似乎都在颠倒某种语序:  生死威尼斯(Life & Death in Venice ,2010)Vs. 魂断威尼斯 (D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