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現今高校学生对社会公共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志愿服务活动不仅适应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内在需要,而且对现代社会的文明和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以互联网为媒介,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的高校多元化公益平台。将当地的教育、旅游、文化等地域特色元素融入平台,积极调动志愿服务积极性及推动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地域文化 公益平台
一、引言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普遍的思想与行为,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形式之一,公益历来为人类所颂扬,并一直被认为是亟待开发的现代社会的博爱资源(卓高生,2009)。当我们在享受社会福利的同时,还要增强服务社会意识。放眼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着眼于公益事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青年参与公益的模式发生了颠覆性转变,特别在我国各大高校中,涌现出许多公益活动新思路、新方法。公益活动的“下沉”使得互联网平台成为公益链中重要的一环,大量的公益信息发布、公益活动管理等工作开始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罗莹,2015)。同时,大量的社会公益平台将当地的教育、旅游、文化等地域特色元素融入其中,社会公益与地域文化结合,在完成公益项目的同时也进一步宣传当地的历史和特色文化。
二、高校建设多元化公益平台的必要性
近几年志愿服务在中国发展迅速,尤其是在一连几个大型社会活动中凸显,这些国际性盛会的成功举办使志愿者这个特殊的群体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志愿服务的精神和意识也开始得到广泛传播。但因为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相对较晚和落后,相应的配套设施、机制不完善,所以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时仍面临困难和问题(朱辰瑜,2012)。志愿者与社会资源的对接仍存有大的空白,比较缺乏完善的运营机制。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已经建立起义工平台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义工实践机会,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组织活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领导力,也能够更好地利用与分配资源,本项目更是创造性地将义工平台运用于绍兴文化的传播中,以便进一步扩大绍兴的文化影响力。
1.我校现有的平台情况
根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优秀的大学生需要有良好的管理素质、优秀的团队意识及服务意识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凸显了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性。为此浙江越秀外语学院基于SPT人才培养规划,为了培养应用型的外语人才,学校提出社区义工这一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软实力,提高学生在百万就业大军中的竞争力,给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展示机会,合理利用配置资源。我校义工服务秉承“we serve,we enjoy”的宗旨,曾多次派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杭州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项目,在校内举办多次大型的义工服务类项目、志愿者分享大会、小学讲师团主题授课活动、献血表彰大会等,目前我校的义工已成为绍兴市高校特色品牌建设之一。
2.高校志愿者成为我国大型社会志愿活动的主力军
高校志愿者是目前我国大型社会志愿活动的主力军,对他们的现状及所遇问题的了解和分析,对于建立高校志愿者参与大型社会活动的长效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朱辰瑜,2012)。据数据显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招募,在全省50所高校中,共选拔派遣了914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西部计划,其中764名大学生志愿者赴四川省29个县开展志愿服务,150名大学生志愿者赴省内各地开展远程教育志愿服务。近两年的大型志愿活动,我省报名人数均超过1000人,并出现博士生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其中本科生比例均在85%以上,党员比例在29%以上,学生干部比例在58%以上。社会福利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居民急剧增长的对社会福利服务的需求与现有的福利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丁元竹,江汛清,2001)。然而“志愿者”等公益项目是一个深受关注、喜闻乐见的话题。在投入志愿者服务项目的人群中,高校学生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
3.目前存在问题:缺少提供多样且足够的志愿服务项目的平台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如今已有一些高校建立了义工平台,但是这些平台大都没有特别完善的运营机制,更多的高校甚至没有建立这样平台。并且我们发现在公益教育等类型的志愿活动中,高素质志愿者供不应求的现象一直存在。又有许多大学生意愿参加公益项目,却苦于没有好的平台获取公益信息,从而没有机会参与实践。我们意识到一个好的公益平台是志愿者获取公益项目,投身公益事业的至关重要的渠道。2016年9月的G20峰会和11月互联网大会,我校派出近40名优秀的志愿者前去服务,并受到大会的一致好评。然而12:1的录取比例将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拒之门外,他们对于未能参加此次志愿工作表示十分遗憾。这反映了大量优秀的志愿者资源被闲置。
三、我校社会公益平台项目的实践
墨墨传情项目是一个公益类的创业项目。由于我校拥有丰富的外教资源,有能力提供较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多元素、多领域、多渠道的线上公益文化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服务社会,体验社会。同时,也将优秀的传统古越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让新一代的大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1.线下活动开展
第一次线下活动——“书法趴”的开展,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由团队成员及书画社团牵头组织负责,设计了中英文版的两套H5邀请函给学生和外教,H5动画在48小时内,曝光次数超过2000。活动现场吸引了一大波学生的围观,当进行到外教学习书法时,气氛便被推到了高潮,观众们也纷纷加入写软笔书法的队伍。书法活动结束后,学校官微进行跟踪采访报道,“导师”为外教的进步感到自豪,尽管他们之间有些许语言障碍与文化差异,但她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教会外教基本笔画的读音,并使他们了解书法用语“横竖撇捺”。同时她行云流水的书写,在无形之中吸引了外教的目光,对中华文化起到了有效的宣传作用,外教更是高度赞扬了此次活动,虽然学习书法很难,但是觉得十分有趣,又是了解中华文化的另一个新渠道。 2.互联网模式运作
本项目组还运用秀米、易企秀等新媒体软件编辑出图文并茂的广告,并利用微信朋友圈和校记者团报道等方式进行推介,建立平台微信公众号和专属网站,多渠道发布公益信息以提高项目知名度和影响力。每一期的活动精彩部分都会配上图片说明文字描述在微信公众平台和网站上宣传。后期将扩大宣传,希望利用绍兴市大学生文化交流的平台,让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奉献各自的力量。
3.多元平台合作
(1)本平台与绍兴的另一所高校——绍兴文理学院紧密联系,增加外教和学生资源,同时与杭州多所高校杭电、浙财的青协平台负责人及社会公益组织者一起交流分享。
(2)以学校的名义与绍兴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与有关景区等签约以响应特色的旅游文化建设。
4.平台与地域文化结合
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有多元文化的知识储备,更需要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互联网时代下具有地域文化的高校多元化公益平台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展示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名人文化等厚重悠久的历史,以小见大,将悠久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合理配置利用资源,很好地宣传推广地域文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具有地域文化的高校多元化公益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展示平台,享受团队合作和享受志愿者服务的机会,促进了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领导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培养;更是为外界创造了便利,使外界透彻了解了传统文化知识,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將悠久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宣扬开来,在发展新文化的同时,不忘传播传统文化,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将学校与社会进一步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元竹,江汛清.类型、评价与管理[D].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罗莹,李佳润,王子通.中国互联网共益平台的创新发展研究[J].青年研究所,2015(07).
[3]朱辰瑜.高校志愿者参与机制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
[4]卓高生.当代中国公益精神[D].广州:中山大学,2009.
本文是2017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立项课题:墨墨传情——基于水墨绍兴的多元化公益平台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017R459005。
指导老师:陈瑜
关键词: 互联网 地域文化 公益平台
一、引言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普遍的思想与行为,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形式之一,公益历来为人类所颂扬,并一直被认为是亟待开发的现代社会的博爱资源(卓高生,2009)。当我们在享受社会福利的同时,还要增强服务社会意识。放眼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着眼于公益事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青年参与公益的模式发生了颠覆性转变,特别在我国各大高校中,涌现出许多公益活动新思路、新方法。公益活动的“下沉”使得互联网平台成为公益链中重要的一环,大量的公益信息发布、公益活动管理等工作开始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罗莹,2015)。同时,大量的社会公益平台将当地的教育、旅游、文化等地域特色元素融入其中,社会公益与地域文化结合,在完成公益项目的同时也进一步宣传当地的历史和特色文化。
二、高校建设多元化公益平台的必要性
近几年志愿服务在中国发展迅速,尤其是在一连几个大型社会活动中凸显,这些国际性盛会的成功举办使志愿者这个特殊的群体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志愿服务的精神和意识也开始得到广泛传播。但因为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相对较晚和落后,相应的配套设施、机制不完善,所以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时仍面临困难和问题(朱辰瑜,2012)。志愿者与社会资源的对接仍存有大的空白,比较缺乏完善的运营机制。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已经建立起义工平台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义工实践机会,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组织活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领导力,也能够更好地利用与分配资源,本项目更是创造性地将义工平台运用于绍兴文化的传播中,以便进一步扩大绍兴的文化影响力。
1.我校现有的平台情况
根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优秀的大学生需要有良好的管理素质、优秀的团队意识及服务意识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凸显了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性。为此浙江越秀外语学院基于SPT人才培养规划,为了培养应用型的外语人才,学校提出社区义工这一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软实力,提高学生在百万就业大军中的竞争力,给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展示机会,合理利用配置资源。我校义工服务秉承“we serve,we enjoy”的宗旨,曾多次派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杭州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项目,在校内举办多次大型的义工服务类项目、志愿者分享大会、小学讲师团主题授课活动、献血表彰大会等,目前我校的义工已成为绍兴市高校特色品牌建设之一。
2.高校志愿者成为我国大型社会志愿活动的主力军
高校志愿者是目前我国大型社会志愿活动的主力军,对他们的现状及所遇问题的了解和分析,对于建立高校志愿者参与大型社会活动的长效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朱辰瑜,2012)。据数据显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招募,在全省50所高校中,共选拔派遣了914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西部计划,其中764名大学生志愿者赴四川省29个县开展志愿服务,150名大学生志愿者赴省内各地开展远程教育志愿服务。近两年的大型志愿活动,我省报名人数均超过1000人,并出现博士生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其中本科生比例均在85%以上,党员比例在29%以上,学生干部比例在58%以上。社会福利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居民急剧增长的对社会福利服务的需求与现有的福利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丁元竹,江汛清,2001)。然而“志愿者”等公益项目是一个深受关注、喜闻乐见的话题。在投入志愿者服务项目的人群中,高校学生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
3.目前存在问题:缺少提供多样且足够的志愿服务项目的平台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如今已有一些高校建立了义工平台,但是这些平台大都没有特别完善的运营机制,更多的高校甚至没有建立这样平台。并且我们发现在公益教育等类型的志愿活动中,高素质志愿者供不应求的现象一直存在。又有许多大学生意愿参加公益项目,却苦于没有好的平台获取公益信息,从而没有机会参与实践。我们意识到一个好的公益平台是志愿者获取公益项目,投身公益事业的至关重要的渠道。2016年9月的G20峰会和11月互联网大会,我校派出近40名优秀的志愿者前去服务,并受到大会的一致好评。然而12:1的录取比例将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拒之门外,他们对于未能参加此次志愿工作表示十分遗憾。这反映了大量优秀的志愿者资源被闲置。
三、我校社会公益平台项目的实践
墨墨传情项目是一个公益类的创业项目。由于我校拥有丰富的外教资源,有能力提供较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多元素、多领域、多渠道的线上公益文化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服务社会,体验社会。同时,也将优秀的传统古越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让新一代的大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1.线下活动开展
第一次线下活动——“书法趴”的开展,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由团队成员及书画社团牵头组织负责,设计了中英文版的两套H5邀请函给学生和外教,H5动画在48小时内,曝光次数超过2000。活动现场吸引了一大波学生的围观,当进行到外教学习书法时,气氛便被推到了高潮,观众们也纷纷加入写软笔书法的队伍。书法活动结束后,学校官微进行跟踪采访报道,“导师”为外教的进步感到自豪,尽管他们之间有些许语言障碍与文化差异,但她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教会外教基本笔画的读音,并使他们了解书法用语“横竖撇捺”。同时她行云流水的书写,在无形之中吸引了外教的目光,对中华文化起到了有效的宣传作用,外教更是高度赞扬了此次活动,虽然学习书法很难,但是觉得十分有趣,又是了解中华文化的另一个新渠道。 2.互联网模式运作
本项目组还运用秀米、易企秀等新媒体软件编辑出图文并茂的广告,并利用微信朋友圈和校记者团报道等方式进行推介,建立平台微信公众号和专属网站,多渠道发布公益信息以提高项目知名度和影响力。每一期的活动精彩部分都会配上图片说明文字描述在微信公众平台和网站上宣传。后期将扩大宣传,希望利用绍兴市大学生文化交流的平台,让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奉献各自的力量。
3.多元平台合作
(1)本平台与绍兴的另一所高校——绍兴文理学院紧密联系,增加外教和学生资源,同时与杭州多所高校杭电、浙财的青协平台负责人及社会公益组织者一起交流分享。
(2)以学校的名义与绍兴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与有关景区等签约以响应特色的旅游文化建设。
4.平台与地域文化结合
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有多元文化的知识储备,更需要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互联网时代下具有地域文化的高校多元化公益平台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展示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名人文化等厚重悠久的历史,以小见大,将悠久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合理配置利用资源,很好地宣传推广地域文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具有地域文化的高校多元化公益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展示平台,享受团队合作和享受志愿者服务的机会,促进了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领导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培养;更是为外界创造了便利,使外界透彻了解了传统文化知识,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將悠久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宣扬开来,在发展新文化的同时,不忘传播传统文化,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将学校与社会进一步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元竹,江汛清.类型、评价与管理[D].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罗莹,李佳润,王子通.中国互联网共益平台的创新发展研究[J].青年研究所,2015(07).
[3]朱辰瑜.高校志愿者参与机制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
[4]卓高生.当代中国公益精神[D].广州:中山大学,2009.
本文是2017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立项课题:墨墨传情——基于水墨绍兴的多元化公益平台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017R459005。
指导老师: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