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教育一直是中职学校工作的重点,然而德育教育不仅是在生活中的引导,课堂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战场,更应引起老师的重视。但是,从学校的德育课堂中不难发现,中职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觉得德育课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因此,如何把道德法律更好地带入中职学生的课堂,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法律;道德;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031-02
中职学生作为最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一代,手机、电脑等多媒体的使用非常普遍,这也影响了中职学生的生活和消费方式,甚至影响着中职生的价值观念。而中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期,如不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德育课程长期以来都处于较尴尬的位置,看似重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学生更视它为副科,报以爱听不听的态度[1]。再加上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实施,德育课纳入考试范畴,为了迎合考试,提高学生的通过率,上课模式基本上变成了划重点—讲解—练习的填鸭式教学,这使得学生的德育课只是机械式的接受知识,成为知识的容器,失去了德育的意义。而德育课作为德育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师应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引导学生行为,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一、了解现状,明确教育的起点
(一)中职生的特点
近几年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网络信息的便捷,短视频的监管力度不够,学生对一些负面信息的接触较之从前更胜,而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期,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阶段,可塑性很强。但相对于同龄人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弱,做事比较冲动,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违纪现象较多且时常明知故犯,这使得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德育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同时,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成绩较不理想,对学习缺乏热情,部分学生刚入学时还有学习的状态,可是大都难以持久,对待专业课他们尚且愿意花些心思,可是德育课在他们看来就是“浪费时间”“没有意义”的课程。学生缺乏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再加上部分教学内容枯燥,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成效自然大打折扣[2]。
(二)养成教育中法治教育的不足
中职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从仪容仪表、卫生问题到上课纪律都是学校日常工作的重点,而法律意识的培养仅靠几场法治讲座往往收效甚微。再加上中职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定型,容易受外界不良诱惑的影响,自身法律意识又较为淡薄,对不良行为和违法行为的认知不足,容易“踩过线”,极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为了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法律意识,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让学生顺利的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转变。针对德育课的学习现状,我们应该探索新的德育教学模式,“包装”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他们培养成有道德、懂礼仪、守法律的好公民。
二、培养中职学生道德法律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一半,导入新课设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融入课堂,教师的导入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正如前文提到的,学生对德育课的印象不好,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印象,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先引入一个时下热门的案件“昆山反杀案”。这个案例一抛出就能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正当防卫”这个词很自然的从学生嘴里说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这个案件的看法,从法理的角度解释“正当防卫”的含义。同时结合学生的发言,从道德与法律的角度进行小结。先用一个学生熟知的案件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畅所欲言,最后再由教师小结,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的同时了解法律的强制性,发人深省,而不是从一开始就生硬的讲道理、摆事实。让学生忘记对德育课固有的印象,后期的教学自然事半功倍。
(二)选择好的案例事半功倍
案例是老师在讲解知识点时重要的辅助工具,而案例的选择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口述、文字、音像等方式引用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产生共鸣,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案例的选择及表达方式上都有讲究。
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为例,在讲解第四课中“诚实信用”时,一开始先不妨改变用“高大尚”的例子做引入的模式,因为这种德育教学模式学生从小听到大,早已经产生“听觉疲劳”。如果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举例,如“你们从小听到大的谎言有哪些”“你说过的或是听过的哪个谎言让你印象最深刻”,学生顿时就有了兴致。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说过的、听过的“谎言”不计其数,从善意的谎言、小恶作剧到经历过的詐骗等,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再从学生的举例中挑出几个典型例子追问:“从这些谎言中有受到哪些伤害或是产生了哪些严重后果”。通过提问举例的方式,层层递进,再来说明诚信的意义。这种举例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其实,德育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学生从小到大接触到的,虽然早已熟悉但并不代表能很好地履行,所以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应当“接地气”,让学生感同身受,这样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在法律课的举例更应该做到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在例子的表达方式上更应该要贴合学生。如有些法律案例比较长,如果单纯用文字展示学生可能还没看完就失去兴趣,有的学生看完甚至连原被告都弄混了,如果换成老师口述那效果就不一样,老师可以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加上简单的图表把案例清晰的呈现。如《职业道德与法律》的第八课中“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的问题,民事举证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但某些特殊情况,则是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如高空坠物的案件,为什么这类案件要举证责任倒置呢?老师可以举一个简单通俗的例子:一个走在路上,从楼上丢下一个烟灰缸把人砸成重伤,但是找不到嫌疑人,而通过科学实验表明从四楼到十楼往下丢都可能造成这样的伤,那么四楼到十楼的住户都可能是嫌疑人。如果让原告去举证到底是哪户人家?难度太大,而如果由这些嫌疑人分别证明自己无罪则相对容易很多,这就是为什么举证责任转移。通过这个简单明了的案例相信同学们对这知识点印象会更加深刻。举例既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产生听下去的动力,同时,也是为了让知识点更具体形象地呈现。当然,案例的选择除了要贴近生活,还应是非立场明确,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
(三)丰富教学手段
现在很多德育课程还在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单调的教学容易让学生觉得乏味的同时产生厌学心理。而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为课堂教学增添色彩。如在教授《职业道德与法律》“个人礼仪”时,可以在多媒体中展示不同服装及场景,让学生分析不同场合的着装要求,而不是由老师单纯的讲解。当然,把课堂从室内搬到室外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如学到“爱岗敬业、服务热情、无私奉献”时,可以联系让学生学当公交车督导,真实的体验会比单纯的讲解更有感触。讲到“诉讼程序”时,安排学生到法院听庭,这比课堂讲解来得更生动,比看图片更直观。
三、小结
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授课中让学生在道德上产生情感的共鸣,法律上学会抵制犯罪,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学生成为一个善良而不软弱的人,一直是教师所追求的教学效果。而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中职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质,学会做一个文明有礼,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吴红英.中职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研究,2016(1).
[2]项清.中职生德育课学习动机研究[D].2016.
【作者简介】
叶晋(1984~),女,福建福州人,汉族,学历:大学本科,福建经济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律事务。
【关键词】法律;道德;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031-02
中职学生作为最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一代,手机、电脑等多媒体的使用非常普遍,这也影响了中职学生的生活和消费方式,甚至影响着中职生的价值观念。而中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期,如不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德育课程长期以来都处于较尴尬的位置,看似重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学生更视它为副科,报以爱听不听的态度[1]。再加上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实施,德育课纳入考试范畴,为了迎合考试,提高学生的通过率,上课模式基本上变成了划重点—讲解—练习的填鸭式教学,这使得学生的德育课只是机械式的接受知识,成为知识的容器,失去了德育的意义。而德育课作为德育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师应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引导学生行为,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一、了解现状,明确教育的起点
(一)中职生的特点
近几年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网络信息的便捷,短视频的监管力度不够,学生对一些负面信息的接触较之从前更胜,而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期,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阶段,可塑性很强。但相对于同龄人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弱,做事比较冲动,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违纪现象较多且时常明知故犯,这使得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德育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同时,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成绩较不理想,对学习缺乏热情,部分学生刚入学时还有学习的状态,可是大都难以持久,对待专业课他们尚且愿意花些心思,可是德育课在他们看来就是“浪费时间”“没有意义”的课程。学生缺乏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再加上部分教学内容枯燥,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成效自然大打折扣[2]。
(二)养成教育中法治教育的不足
中职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从仪容仪表、卫生问题到上课纪律都是学校日常工作的重点,而法律意识的培养仅靠几场法治讲座往往收效甚微。再加上中职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定型,容易受外界不良诱惑的影响,自身法律意识又较为淡薄,对不良行为和违法行为的认知不足,容易“踩过线”,极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为了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法律意识,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让学生顺利的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转变。针对德育课的学习现状,我们应该探索新的德育教学模式,“包装”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他们培养成有道德、懂礼仪、守法律的好公民。
二、培养中职学生道德法律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一半,导入新课设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融入课堂,教师的导入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正如前文提到的,学生对德育课的印象不好,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印象,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先引入一个时下热门的案件“昆山反杀案”。这个案例一抛出就能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正当防卫”这个词很自然的从学生嘴里说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这个案件的看法,从法理的角度解释“正当防卫”的含义。同时结合学生的发言,从道德与法律的角度进行小结。先用一个学生熟知的案件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畅所欲言,最后再由教师小结,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的同时了解法律的强制性,发人深省,而不是从一开始就生硬的讲道理、摆事实。让学生忘记对德育课固有的印象,后期的教学自然事半功倍。
(二)选择好的案例事半功倍
案例是老师在讲解知识点时重要的辅助工具,而案例的选择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口述、文字、音像等方式引用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产生共鸣,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案例的选择及表达方式上都有讲究。
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为例,在讲解第四课中“诚实信用”时,一开始先不妨改变用“高大尚”的例子做引入的模式,因为这种德育教学模式学生从小听到大,早已经产生“听觉疲劳”。如果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举例,如“你们从小听到大的谎言有哪些”“你说过的或是听过的哪个谎言让你印象最深刻”,学生顿时就有了兴致。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说过的、听过的“谎言”不计其数,从善意的谎言、小恶作剧到经历过的詐骗等,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再从学生的举例中挑出几个典型例子追问:“从这些谎言中有受到哪些伤害或是产生了哪些严重后果”。通过提问举例的方式,层层递进,再来说明诚信的意义。这种举例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其实,德育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学生从小到大接触到的,虽然早已熟悉但并不代表能很好地履行,所以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应当“接地气”,让学生感同身受,这样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在法律课的举例更应该做到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在例子的表达方式上更应该要贴合学生。如有些法律案例比较长,如果单纯用文字展示学生可能还没看完就失去兴趣,有的学生看完甚至连原被告都弄混了,如果换成老师口述那效果就不一样,老师可以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加上简单的图表把案例清晰的呈现。如《职业道德与法律》的第八课中“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的问题,民事举证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但某些特殊情况,则是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如高空坠物的案件,为什么这类案件要举证责任倒置呢?老师可以举一个简单通俗的例子:一个走在路上,从楼上丢下一个烟灰缸把人砸成重伤,但是找不到嫌疑人,而通过科学实验表明从四楼到十楼往下丢都可能造成这样的伤,那么四楼到十楼的住户都可能是嫌疑人。如果让原告去举证到底是哪户人家?难度太大,而如果由这些嫌疑人分别证明自己无罪则相对容易很多,这就是为什么举证责任转移。通过这个简单明了的案例相信同学们对这知识点印象会更加深刻。举例既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产生听下去的动力,同时,也是为了让知识点更具体形象地呈现。当然,案例的选择除了要贴近生活,还应是非立场明确,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
(三)丰富教学手段
现在很多德育课程还在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单调的教学容易让学生觉得乏味的同时产生厌学心理。而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为课堂教学增添色彩。如在教授《职业道德与法律》“个人礼仪”时,可以在多媒体中展示不同服装及场景,让学生分析不同场合的着装要求,而不是由老师单纯的讲解。当然,把课堂从室内搬到室外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如学到“爱岗敬业、服务热情、无私奉献”时,可以联系让学生学当公交车督导,真实的体验会比单纯的讲解更有感触。讲到“诉讼程序”时,安排学生到法院听庭,这比课堂讲解来得更生动,比看图片更直观。
三、小结
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授课中让学生在道德上产生情感的共鸣,法律上学会抵制犯罪,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学生成为一个善良而不软弱的人,一直是教师所追求的教学效果。而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中职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质,学会做一个文明有礼,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吴红英.中职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研究,2016(1).
[2]项清.中职生德育课学习动机研究[D].2016.
【作者简介】
叶晋(1984~),女,福建福州人,汉族,学历:大学本科,福建经济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律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