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上海俚语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cp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尔看到一篇文章,内容有关鲁迅生活的时代,对于鲁迅当时生活状态的评说与癔想,让人有些瞠目结舌。在此我并非想对此作出任何评论,倒是文章中有一处的文字极为有趣,现摘录下来,以博大家一笑,看后你们定会恍然大悟,大呼:“哎呀!上海话原来是这样的!”
  这些至今仍被大量使用的俚语,组成殖民地上海的劣质性语境,它们试图为这个高度现代化的都市提供一种负面估量。
  为了推销劣质文化和劣质商品,某种相应的欺诈文化应运而生了,这导致了那些用以描述欺诈事件的语词的连锁涌现:
  
  我注意到,那些描述商品和人性低劣性的语词在上海俚语占据了重要地位:
  蹩脚—BILGE,船底污水,引申为肮脏的、下三滥、劣质的。
  大兴—DASHY,浮华,华而不实,引申为假的、冒牌的、劣质的。
  肮三—ONSALE,二手货贱卖,引申为垃圾货、形容人的品质低劣。
  瘪三—BEG SIR,乞丐先生,用来形容叫花子、难民、逃荒者等各式穷人,后引申为最广泛的骂人用语之一。
  赤佬—是英语“CHEAT”和中文“佬”的混生词语。
  小开—小KITE,小骗子之意,后引申为对有钱人的泛称,有时也用为老开。
  门槛精—MONKEY精,猴子精,引申为聪明的、精明的。
  戆大—GANDER,傻瓜,呆鹅,糊涂虫,引申为受骗者,现被北方人读若“港督”。
  混枪势—混CHANCE,混机会,引申为浑水摸鱼。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