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结石的形成和积累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所以,要想避免与减少胆结石的发病,预防必须要早,最好从青年时期开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致病因素。特别是某些食物所含成分和不良饮食习惯与胆结石的诱发与加重有重要关系,所以防治胆结石首先要控制自己的饮食。
限制高脂高胆固醇膳食肥胖、高脂饮食、胆固醇增高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所以,必须限制肥腻的畜肉(猪、牛、羊肉)、动物肝脏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以及荤油、奶油等高脂、高热量食物。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要限制高脂高胆固醇饮食的摄入,但也不宜长期选择低脂饮食,因为对胆系上皮组织有保护作用的维生素A、E等都溶解在脂肪中,如果上皮组织出现问题,就容易引发炎症,而炎症是结石形成的重要诱因。
限制高糖饮食糖进入人体的量超过所需时,就会自动变成甘油三酯或合成胆固醇储存起来。脂肪多了就会发胖,不但会使胆汁中胆固醇增加,而且胆囊排空能力差,淤积的胆汁则易形成结石。糖尿病患者胆结石高发,就是间接证据。所以,不但要少吃糖与高糖食品(糖果、糕点、含糖饮料等),而且应适当限制主食的摄入(主食的主要成分淀粉可转化成糖类)。
少饮酒精饮料饮酒过量可引发多种酒精性肝病(如脂肪肝等),并可使乙肝加重恶化。而慢性肝病往往是诱发胆结石的土壤。肝硬化病人胆结石的发生率高出普通人数倍,就说明这个问题。
调整饮食结构饮食过量,过食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品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而形成结石。所以,首先要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饮食结构。食物宜清淡,多品种多变化,做到粗细粮、荤与素、主副食的合理搭配。蛋白质摄入要适量,宜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成分,多吃富含维生素A原、维生素E的蔬菜、水果,常吃鱼类、豆芽、冬瓜、白菜等,有助于清胆利湿并帮助结石溶解。一些食物可能有不同程度预防胆结石的作用,如生姜能抑制黏蛋白的生成;玉米、洋白菜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香菇有助于溶解胆固醇。鸡蛋中所含卵磷脂是抑制结石形成的因素,所以说鸡蛋有两重性,不宜多也不宜少。要少吃煎、炸类食物,以利于胆囊的收缩和排空。每餐宜吃七八分饱,一日三餐要掌握“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重视早餐,而晚餐尤不可暴饮暴食,尽量少吃或不吃夜宵,控制体重,避免过早发胖。
此外,还应重视控制体重、加强运动健身。肥胖患者,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减肥计划,力争把体重降下来(但不宜过度节食减肥,因为饥饿过度,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就会增加,人瘦了结石反会增加)。
(摘自《上海中医药报》)
限制高脂高胆固醇膳食肥胖、高脂饮食、胆固醇增高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所以,必须限制肥腻的畜肉(猪、牛、羊肉)、动物肝脏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以及荤油、奶油等高脂、高热量食物。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要限制高脂高胆固醇饮食的摄入,但也不宜长期选择低脂饮食,因为对胆系上皮组织有保护作用的维生素A、E等都溶解在脂肪中,如果上皮组织出现问题,就容易引发炎症,而炎症是结石形成的重要诱因。
限制高糖饮食糖进入人体的量超过所需时,就会自动变成甘油三酯或合成胆固醇储存起来。脂肪多了就会发胖,不但会使胆汁中胆固醇增加,而且胆囊排空能力差,淤积的胆汁则易形成结石。糖尿病患者胆结石高发,就是间接证据。所以,不但要少吃糖与高糖食品(糖果、糕点、含糖饮料等),而且应适当限制主食的摄入(主食的主要成分淀粉可转化成糖类)。
少饮酒精饮料饮酒过量可引发多种酒精性肝病(如脂肪肝等),并可使乙肝加重恶化。而慢性肝病往往是诱发胆结石的土壤。肝硬化病人胆结石的发生率高出普通人数倍,就说明这个问题。
调整饮食结构饮食过量,过食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品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而形成结石。所以,首先要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饮食结构。食物宜清淡,多品种多变化,做到粗细粮、荤与素、主副食的合理搭配。蛋白质摄入要适量,宜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成分,多吃富含维生素A原、维生素E的蔬菜、水果,常吃鱼类、豆芽、冬瓜、白菜等,有助于清胆利湿并帮助结石溶解。一些食物可能有不同程度预防胆结石的作用,如生姜能抑制黏蛋白的生成;玉米、洋白菜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香菇有助于溶解胆固醇。鸡蛋中所含卵磷脂是抑制结石形成的因素,所以说鸡蛋有两重性,不宜多也不宜少。要少吃煎、炸类食物,以利于胆囊的收缩和排空。每餐宜吃七八分饱,一日三餐要掌握“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重视早餐,而晚餐尤不可暴饮暴食,尽量少吃或不吃夜宵,控制体重,避免过早发胖。
此外,还应重视控制体重、加强运动健身。肥胖患者,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减肥计划,力争把体重降下来(但不宜过度节食减肥,因为饥饿过度,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就会增加,人瘦了结石反会增加)。
(摘自《上海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