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腹地的勘探与呈现

来源 :南腔北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试图从微观视角切入,借助作家林白在《一个人的战争》文本叙事过程中反复打磨的意象进行深层意蕴的探究,分析林白的写作特点。首先以小型空间为例,在小说《一个人的战争》中,作家林白描写了各式各样的小型空间,这些小型空间不仅仅作为小说主人公林多米自我逃避的场所,更为林多米提供了一种封闭式家的温暖。同时,对于自小封闭成长、孤独成性的作家林白而言,这样的小型空间无疑成了安全感的一种代偿形式,不同形式的小型空间里潜藏着作家林白成长过程中的孤独意识,她借助《一个人的战争》中反复出现的林多米做的纷繁离奇的梦,从而投射出作家本身无意识欲望以及现实中的未完成状态。笔者借助林白相关作品互证,探析作家林白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认知与价值证明。再者,小说《一个人的战争》还借助镜子作为聚焦对象,通过小说主人公林多米从镜中偷窥自我与他人,勾连西方对“镜子”的认知理论,从而呈现出林白对宏观主流价值的怀疑与反思,镜子之于林白是一种神秘、反叛,是一种自我鉴赏与表达。因此,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在微观细节方面尚有可以开掘的空间,笔者希望借助弗洛伊德精神理论,探究小说背后潜藏着以林白为代表的女性知识分子个体的性别体验与自我认知。同时,通过对林白在《一个人的战争》中的情欲叙事与文化书写的分析,梳理出的当代女性生理生存与心理现状,从而探究小说背后潜藏的孤独意识与价值反思。
  关键词:林白;意象;性别体验;价值反思
  林白至今仍是当代文学史上颇受争议的作家,通过《一个人的战争》中的情欲叙事与文化书写呈现了二十世纪末女性的个体意识与价值体验,作家在该小说中的自我指涉的封闭写作以及对自恋、同性恋等大尺度的细节描写开启并引领了“私小说”写作的时代热潮。在此期间,许多学者与批评家借助于不同的人文视角和价值立场,对其小说所建构和彰显的文化意义加以评判,再现了当代女性知识分子不为人知的生理与心理的生存现状,呈现了其特有的性别体验与价值立场,为当代文学现场提供了分众化的性别视野,从而为我们了解女性知识分子的现实存在与价值选择提供了一个切入口,以此透视女性群体的生存现状。但自林白的作品问世以来,就引发了热议,其文本指涉流露出的女性性别意识成为聚焦对象。文坛称其为“身体写作”,与之一同被关注的女性作家还有陈染、卫慧以及九丹。她们的写作对象总是聚焦女性个体的私密意识与性经验。因此,学界将其小说命名为“私小说”,林白是“私小说”的开创者与引领者。以林白为代表的“私小说”的作家们拒绝历史的元叙事范式而转向个体狂欢,写欲望、胸口、下半身,因此他们也招到了诸多非议。
  一.小说文本的梳理
  (一)小说的主体内容
  自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出版以来,不管是学者界定还是林白的自我表述,我们都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部充满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在这本小说中,林白细致入微地总结她早期的生活阅历及创作经验,毫无保留地开掘自己生理与心理的私密空间,大尺度地书写了个体成长的孤绝幽闭的心理,并反思了一个女性的成长与成熟所必须付出的疼痛与代价。
  全书借助五六岁(叙述者)的林多米抚摸自己,初次感受身体的欲望以及自慰所带来的快感,从而窥探成年人世界被道德偏见所遮蔽的空间,给予读者极大的视觉冲击与情感体验。接着,小说叙述林多米年少时的求学经历,孤独的童年经历与自闭的青春期让林多米只能通过写作进行自我沟通,来纾解内心的压抑。形体与心灵的孤独在这本书中贯穿始终,林白那忧悒而疼痛的写作文风直逼读者反观审视自身的身体与灵魂。后来,由于对世界的好奇与对自己梦幻的预设,林白让小说主人公林多米选择流浪。在此过程中,因为林多米自身的自傲与自卑心理相互影响下受骗失身,她以逃避作为自我探寻的了结。再加上后来林多米一再受到欺骗,并且遭遇了不幸的恋情,这些使她陷入无尽的绝望与悲傷,更是让她陷入无止尽的恶性循环地自我消磨之中。最后,她还是选择辗转由家乡来到北京进行自我疗伤,“死里逃生,复活过来”。
  林白将故事洋洋洒洒事无巨细娓娓道来,颇有不能自已的时候;同时全书的形式与语言因为意识流的写作方式显得跳跃、破碎、游离,虽不够绝妙精致,仍有一股入木三分、直率动人的力量,给人一种无可拒绝的疼痛感与压抑感。
  回到文本本身,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其主题的意蕴走向其实都是在写“逃避”。第一章《镜中的光》主要讲述了林多米想要逃避的童年;第二章《东风吹》是林多米想要逃避年少渴求成名而抄袭他人文章的劣迹;第三章《漫游》是林多米想要逃避俗世生活的平凡庸俗而选择的出走;第四章《爱比死残酷》是林多米想要逃避自我臆想的爱情所带来的身体与心理的疼痛;而尾声《逃离》则是林多米对一个人战争的自我审视与怜惜——“逃跑的路途曲折遥远,逃跑的路上孤独无助” 。小说的尾声遥遥呼应着之前林白的自我总结:“多米一碰到麻烦就想自我逃避,一逃避就想逃到男人那里,逃到男人那里的结果是出现更大的麻烦” 。是的,“逃避”贯穿小说的始终,是林多米抑或林白本人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最终与自己的抗衡,就如林白在开篇的自叙:“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巴掌自己拍自己,一面墙自己挡住自己,一朵花自己毁灭自己,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女人自己嫁给自己。”在这场自我封闭、自我逃离、自我寻找、自我毁灭到最后自我救赎的过程中,林多米以及林白实现的是自我完成。这个过程中无所谓成败,无所谓伤害,也无所谓对错,只是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完成。
  (二)小说创作手法聚焦
  从叙事技巧上而言,林白借助《一个人的战争》以“我”的叙述声音切入并且横贯全局,但她很多时候在小说里也加入第三人称观点,旁观审视一个名叫“林多米”的女子的遭遇。小说里充斥着意识流的破碎凌乱感,让初读者难以适应,甚至难以厘清头绪。其实,《一个人的战争》中存在三个发声体:其一是林多米,所有故事的历经者,疼痛的承受者;其二是以叙事者身份存在的“我”,她是林多米成年后的理智形象,一个过来人的客观身份,一个审视者、分析者、思辨者,同时也是一个杂糅着对自我的怜惜与失望的过来人;其三则是林白以作者身份存在的本人,她怀着对“林多米”与“我”两者共同的理解与同情,平静地书写着小说文本,以一个整体的视角统观俯瞰,充满着对生命与自我成长的悲悯与担待,是一位冷静理性的自我剖析者。对于文本本身而言,作者的存在只是一个局外的视角,而多米与“我”分别象征了作家林白身上肉体与魂灵、存在与虚无、外在与内核、虚构与现实、施虐与受虐的两种存在。主人公的存在是一种分裂的模式,同时呼应了其分裂的主题,再加上流动的视角、多元的声音以及其主要采用意识流的写法,形成了内容与形式双向的破碎。全文的构建具有现在的“我”清醒的意识,同时也充斥着无意识、梦幻意识和语言前意识。林多米的成长历程始终无法用连贯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勾连,思想、事件、记忆、潜意识等等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交织,前后的文本叙述一直不存在严密的逻辑,凌乱、破碎、跳跃的叙事方式使“我”的自白具有多层的开拓空间。但林白对多米的人物建构除了借助叙事技巧之外,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借用了大量的意象。   《一个人的战争》通过不同的意象勾连进行了纷繁复杂的立体呈现。意象理论最早出现于中国古典文献,其中《周易·系辞》就有“观物取象”的说法,后来在此基础上,诗学引申为“立象以尽意”,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极大的审美范畴,从此,意象成为中国文学中主观情感的客观承载物,是主客观诗化存在的高度融合。再者,西方也在二十世纪初出现意象派,美国诗人庞德在给意象下定义:“意象是一刹那间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后来,诗人艾略特在《观点》中也有所论述:“意象来自他从童年开始的整个感性生活,它们代表了那种我们的目光不能透入的感情深处。”因此,意象不仅仅是文本内容构建的核心要素,更是作者情感寄予的主要渠道,通过意象的探究,我们可以层层摸索主人公的感情聚焦和深层隐喻。
  二.林白价值取向的意象投射
  (一)小型空间的意象书写
  1.小型空间的具体描绘
  在小说《一个人的战争》里,具有典型代表的意象之一是“小型空间”。于此,林白花费大量笔墨进行浓墨重彩地刻画——学校寄居的寝室,玩性游戏时躲避的蚊帐,多米偷窥观望的阳台,永远要避光的小卧室,以及装满秘密的抽屉等等。林白对安全而封闭的空间情有独钟,她畏惧社交,厌恶与人交谈,在自己不同的年龄阶段都能找到精神与肉体的避难所,让自己安静地蜷缩在黑暗而狭小的空间里,甚至让自己往更幽深的地方爬。从心理学分析,幽闭的空间除了可以回避一些不可预知的外在危险,其实更多的也给当事人带来一种“家”的形式感,小孩的心理感知能力更注重“当下感”,需要一种实质的防卫与保护。小说中,林多米情有独钟的寝室、蚊帐、抽屉、阳台等小空间不仅作为一种逃避,更有一种封闭式家的温暖。而对于自小封闭成长、孤独成性的林白而言,它们都成了安全感的一种代偿形式。
  2.意象背后的原因探析
  林白自身实际的经历其实比文本叙事主体林多米的成长更为孤独。从林白的研究文本中可以得知,在林白刚刚三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就离世了,其母亲因为常年在外地工作的缘故,对林白很少能够做到切实的陪伴与照顾。因此,林白的童年注定孤独,再加上她孤傲的个性与自我防卫的心理机制,很少主动结交朋友,这更是加剧了她成长过程中的寂寞感受。从儿童成长心理学出发,我们得知,孩子最初感受世界的方式来自于父亲与母亲,他们各自代表着世界多元存在的一极,母亲细腻、柔情、温暖,父亲阳光、刚毅、坚强,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孩子提供认知世界的渠道。然而,林白因为从小就存在父爱与母爱的双向缺失,以至于林白的“前个体存在”时期十分短暂,在成长过程中很早就完成了“个体化”。就像林白在《一个人的战争》中首章《镜中的光》谈及:“活着的孩子在漫长的夜晚独自一人睡觉,肉体悬浮在黑暗中,没有亲人抚摸的皮肤是孤独而饥饿的皮肤……活着而饥饿的孩子,是否有受虐的倾向?”这是一段真实的心理自叙,不难发现,林白的成长具有太大的缺憾,本来就没有父亲的陪伴,母亲在情感世界的缺位也就意味着林白去往成人世界的顺畅通道的丧失。她无法以普通人的方式融入世界,与他人进行情感沟通,源于对未知的恐惧与对寂寞的回绝而陷入了更深层次的孤独。
  因此,林白塑造的人物林多米只能将自己幽闭在狭小的自我空间,由此可知,“小型空间”就有了足够的象征意味。林白的自闭源于逃避与追求:逃避的是外界的不可预知,更是如影随形的孤独;追求的是自幼缺失的家的陪伴,以及与世界和他人可能给予她的温暖。因此,她过多的关注于自我,这成为她陷入自慰、自恋的前提预设条件。自恋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孤独,只有一个人始终处于孤独之中,才会将注意的重心从外面的世界返回自己的狭小世界,观察自己,欣赏自己,看似是一种孤芳自赏的高傲,实则是顾影自怜的凄苦。陈染也说过,女人比男人感知世界的方式常常都更为具体以及贴切。从小缺乏父母的疼爱,林多米始终与孤独为伴为敌,爱好诗歌创作的她常常处于自己的世界里,自己同自己对话。孤独造成了林多米执拗、好强、敏感的性格,19 岁的抄袭风波更是曾一度击垮林多米,后来她辗转来到北京,巨大的城市文化差异也使得林多米难以适应,这种孤独之感更是带来了林多米情感上的巨大伤痛。她的几段恋爱都是悲剧性地收场,每一次都是她作为了情感的牺牲品。然而,从小对于男性不具好感的林多米却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在男性的怀里,这并不代表她有多么爱这些男性,而仅仅代表了这是她摆脱孤独的一种方式。每次当她遇到困难,感到孤独无助之时,她都会选择逃避,狭小的空间给林多米提供了现实与情感的避难所,成为林白文本叙述过程中多次的聚焦点。
  (二)“梦”的意象中的自我投射
  1.梦境的具体展现
  怪异离奇的梦境也占据着林多米的成长历程,她梦到最多的是死亡。除了梦见死亡,林多米最怕梦见也最常梦见的就是结婚,梦里总是和最丑或者最差的男人,还有一个不断重复很抽象的梦,没有任何情节可追寻,到林多米成熟长大以后都无法找到它任何隐秘的意义。“梦里所见像光谱一样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有时是其中的几种,像彩虹,但不弯,是长条形,色彩短而粗,是竖着的,从某一个地方无穷无尽地进入多米的梦中,充斥着梦里的全部空间。当多米童年睡在三楼上,置身于空无一人的黑暗中,彩虹的颜色从另一个黑暗的地方无穷无尽地进入多米的梦中”。
  2.梦境背后的意义挖掘
  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梦的全部意义是满足一种欲望,而也正是这种欲望推动着它的发生。”同时,弗洛伊德也提出梦的原发过程与继发过程来源于压抑。多米总是做亲友逝去的梦,亲人死亡的梦看似有悖于“愿望实现”,因为梦者根据道德观念和个人情感认为这是荒谬的,但实际上这是原始愿望的体现,由于孩子对死亡的理解与成人不同,他们把死亡理解为“消失”。所以,林多米是在与亲人之间产生分歧时,内心希望他们都消失。这种愿望可能躲过审查制度而出现在梦中。原发心理步骤(原发自我)即内心原始愿望。续发心理步骤(续发自我)即通过道德观念等使原始愿望受潜抑,不能直接表现出来。从各心理症病人的状态可以对上述两种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林多米童年的孤独导致了她的社交障碍以及对家人的排斥,但远离家人与朋友更加剧了她内心的孤独。因此,由林多米的潜意识外化出的梦境中出现多次家人与自己的死亡。至于梦中结婚场景的重复出现,并且伴侣是认知领域中最丑不可耐的人,除了弗洛伊德所揭示的性压抑的可能之外,更多是源于林多米的孤独与自卑。在长久封閉的童年成长过程中,林多米总是一人,早年丧父,平时和母亲很少沟通,很少与朋友交流,因此,多米长期处于孤独状态,无聊需要消遣,寂寞需要陪伴,而孤独则需要理解,在林多米梦中多次出现的伴侣则是她长时期潜意识里期待的能够沟通灵魂的知己,以期待能够把封闭已久的自己打开,给早已麻木的生活带来另一种可能性。至于结婚伴侣的丑陋不堪则是源于林多米的自卑情结,在潜意识里她已经预设了自己的显性价值,对生命质地的要求程度则呈现在伴侣不堪的长相上,过度的自卑造成了对自己梦境的焦虑构建,潜意识里她对自我的设定与认知只配得上如此的伴侣,至于更高的价值追求并不是用于自身。
  在林多米长大成人后的情感生活也得到了相似的映证。她喜欢上一个徒有其表、自吹自擂、傲慢的三流导演,情感自萌发到陨灭的过程中都是林多米无限度地在这段感情中放低自己。她不敢公布他们之间的恋人关系,忐忑地给对方写信、打电话,在无数个傍晚一个人在阳台观望,窥探对方所有的喜好并且借此调整自己的个人形象,不断地委曲求全用打胎去挽留、去置换一段婚姻,到最后才发现导演在她打胎期间已经向另一个女子求婚,而这段感情自始至终只是一个骗局而已,自己一直都只是像小丑一样滑稽,直到最后彻底败场。其实,自一开始林多米的情感空间就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只是她一直放低自己,觉得一个二十九岁的老姑娘还能遇上如此的“成功男士”真是老天的眷顾,自己哪儿配得上如此的生活。在这段感情的博弈中,林多米不断让步,一步步丧失自我,没有人格的独立性何谈爱情的完整,整个过程都只是多米的一厢情愿而已。同时,在这段爱情的长跑中也穿插着林多米梦境的零碎片段,在导演出差去外地期间,林多米梦到导演和女一号有染从而惊醒,打胎后又梦到自己溺水窒息……连续不断的噩梦贯穿了林多米多灾多难的二十九岁。
  其实在一开始林多米并没有她所呈现的那么卑微和狼狈,自闭的生活方式使她的生活圈子不断地内收,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的朋友都非常少,再加上多米自身兼具的自傲与自卑,让她不自觉地就屏蔽了别人友好的信号,拒绝了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性。而梦境却成了她生活的破碎呼应,两相映照支撑起林多米成长至成熟的立体过程。光从林多米成长历程中面对各种事物的态度与决策方式去理解这个人物形象是不完整的,借助于林多米的梦境的分析的同时勾连现实语境才能够对林多米的存在作以充分的认知与理解。严重的自闭心理导致了多米的自卑情绪,进一步诱导她在感情博弈中的卑微状态,从而一步步地放低自己委曲求全,又反向地改变了自己的心境,由内而外进一步恶性循环,整个过程步步沦陷直至最后的败场。
  3.梦境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代偿
  再者,弗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文本阐述过程中,通过解释文学艺术家的创作现象为目的,将白日梦、幻象、梦与游戏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到了作家的艺术写作的文本构建与白日梦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弗洛伊德指出:“一篇具有创造性的作品是孩提时代游戏的变相继续,一场白日梦一样,是曾经游戏的替代物。”同时,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第三章明确提出:“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伪装的满足,梦是现实的未完成,作品是作者的白日梦”,就林白自身成长而言,其成长历程和林多米的成长轨迹有太多的重合,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断言小说中的林多米就是林白的文本化身。从林多米的心路历程我们不难反观林白实际的生命遭遇。林白年幼时的种种经历沉淀出她的性格,因此造就了林白撕裂的叙述与破碎的文风,这在林白的其他作品中也有相应体现。笔耕不辍的创造只是对童年及青春期友情、爱情、亲情缺席的自我心理补偿,小说与诗歌只是一种代偿形式,就像林白的诗歌《过程》中所说的那样:
  一月你还没有出现,
  二月你睡在隔壁,
  三月下起了大雨,
  四月里遍地蔷薇,
  五月我们对面坐着,犹如梦中。
  就这样六月到了。
  六月里青草盛开,处处芬芳。
  七月,悲喜交加,
  麦浪翻滚连同草地,直到天涯。
  八月就是八月,八月我守口如瓶。
  八月里我是瓶中的水,你是青天的云。
  九月和十月,是两只眼睛,装满了大海,
  你在海上,我在海下。
  十一月尚未到来,
  透过它的窗口,我望见了十二月,
  十二月大雪弥漫
  文本中的“你”并没有确切的指向,很容易被人理解为一段持续不到一年的爱恋对象,从开始到别离,“你”的角色承担者都是一个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林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没有对其作过多阐释,我们能在诗歌《过程》中捕捉的也只是碎片化的情绪与感受,正如林白在《生命热情何在——与我创作有关的一些词》中谈到:“生活已经是碎片,人更是。每个人都有破碎之处,每颗心也如此……”对于一个敏感、脆弱、压抑的孤独者林白而言,片段式的写作方式才给予她足够与生活抗衡的能力。一个成长历程一度缺失友情、爱情、亲情的女性,命运对她的赐予本身就是一种破碎,凭什么还要要求她笔下文本的完整性。林多米的梦异象纷呈杂乱不堪,何尝不是冗长琐碎生活本身的表征。生活本身已经破损,如何能承载一个完整的文本,如何苛求作者拥有一个完整的梦境?因此可见,破碎的梦境与支离的文本构建凸显了林白现实生活撕裂感。然而,从《一个人的战争》中我们不难发现,文本的“梦幻”、“破碎”不仅仅是林多米或者说林白的存在,实质指向是包括作者在内的大多数现代人、现代生活的“梦幻”、“破碎”,换而言之,我们不难总结出这种“破碎感”、“分裂感”、“梦幻感”才是存在的真正完整性。诗歌之于林白无异于一个梦境幻象的诗化存在,在现实生活中封闭、决绝、倔强、孤独的林白通过诗歌写作进行一种自我告白,在现世中的各种压抑与创伤通过诗歌的构建实现另类表达。诗歌《过程》中的女主人公只是现代女性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让我们得以窥探到她们真实的情感生存的现状。
  (三)镜子意象的价值透析
  1.镜子在行文中的具体书写
  在《一个人的战争》中不容忽视的意象还有被林白多次描写的“镜子”。林多米自幼开始,喜欢从镜子里凝视自己,从镜子里观察他人,从镜子里审视偷窥别人的生活。正如《一个人的战争》的第二章《东风吹》中的描述:“在夏天,梅琚穿得非常少地坐在镜子前入定,只露出一双恍惚而幽深的眼睛,就像一个女身的鬼魅端坐在房间里……此外,小圆镜的大小形状跟一般的镜子没有什么区别,它使多米想起大学时代在王的上铺、在蚊帐里、自己枕头底下的小圆镜。在那些日子,多米的整个大学时代都从这个圆镜中涌出,这是一个特定的出口,所有往事全都遁入这个小小的进口(或出口)里了。”不仅偷窥别人,林多米也专注地从镜中反观自己,多年如此,特别是当林多米在封闭的小房内脱光身子进行自我抚摸——在正统文化里一直被认为是不道德和罪恶的行为时,她总是从镜子里观察他人与自己的行为,忐忑不安地进行着这一切,在此過程中叙述者对“偷窥”的恐惧感就更为强烈,就算在亚文化视野中尊重女性在人格意志与性别意识的背景下所作出的行为选择,也无法给叙事主人公肯定的心理暗示。在第一章《镜中的光》中,林白通过林多米的视角反复地强调着:“想象与真实,就像镜子与多米,她站在中间看到两个自己……”不难发现,林多米对自我从来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对真实与虚幻不曾实现准确地鉴定,对历史与现实无法进行甄别。因此,林多米多次通过镜子去“偷窥”、去“试探”,在不断僭越传统价值设定的基础,进行性别探索与自我认知。甚至于林白在第一章直接用“镜中的光”对小说的章节进行命名。   2.镜子作为意象的文化意义探析
  镜子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温庭筠在《菩萨蛮》中有“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闺房闲愁与相思;再者又有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以及李白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这些古诗词都是对时间流逝的慨叹。林多米与镜子的相应存在显然并不是由于中国古典文化背景的影响,更多的是受来自西方镜子的意象文化影响。
  在西方的艺术文化视野中镜子是有一个出现得比较早且被反复运用和打磨的意象。它在中世纪早期具有圣洁的灵魂、优雅的仪态、自我的精神反思等比较向善积极意义投射,这在西蒙·武埃的《审慎的寓意》和汉斯·梅姆灵的《圣母子》中都有相应的表现,它们呈现着一种神性的观照。但发展到后来,镜子的意义走向了分化,欧洲文艺复兴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镜子的象征意义走向了消极,通过镜子,创作者更多想反映人嫉妒虚荣、懒惰、贪婪、骄傲、欲望,如安德烈亚·曼特尼亚的《死亡偷袭一位女子》、汉斯·梅姆灵的《虚荣》的文学作品则通过镜子映照人的丑陋与罪行。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的是,与这些作为否定性象征的“镜子”建立关联的都是年轻貌美的女性,主要采取的描绘方式都是她们揽镜自照,或者对镜而立,似乎女性身体的美学并没有被完全打开,人们对其的认知依旧怀着中世纪前期的偏见,在封闭守旧的传统视野里,美似乎就意味着一种罪。这些罪行之所以如此被定义,同时普遍地加诸身体本身就兼具美学的女性身上,与西欧中世纪的教会女性观密切相关。
  林白对林多米的身世叙述一直以来围绕着“镜子”,除了自恋式的自我陶醉与欣赏,林白还夹杂着对身体的窥探和怀疑,借助镜子反观自身,这个过程中林白也描写了林多米的自我感受——“一种隐痛与犯罪”、“充满着欣喜,但这种欣喜无法持久”。由此可见,林多米依旧对自我感知充满着怀疑,对身体美的自我审视依旧放在宏观的主流价值视野中。林白借助林多米的视角加以呈现,可见她对这样的群体认知充满着怀疑,用个体感受去质疑群体价值,既然美的存在是一种既定的事实,就该得到外界的尊重与欣赏,林白的反思同样给我们对美的认知打开了另一个入口。
  同时,“镜子”作为意象在西方艺术语境中并不是单独出现,和它一同出现构建画面的还有羽毛、香水、枯枝、被折断的花等象征短暂无常的极易腐朽的尘世俗物,再加上蜡烛、魔鬼、沙漏、骷髅、肥皂泡等象征死亡、寓意时间的物件,以及猴子、孔雀、山鸡等象征肉欲的动物,一同构建了嫉妒、贪婪、欲望、淫荡、忧郁、虚荣、骄傲等主题。就创作者而言,他们借助幻象,由镜子臆造出自己心里预设的存在,加诸自己的情感与认知,正如《一个人的战争》第二章《东风吹》中的描述:“在夏天,梅琚穿得非常少地坐在镜子前入定,只露出一双恍惚而幽深的眼睛,就像一个女身的鬼魅端坐在房间里……此外,小圆镜的大小形状跟一般的镜子没有什么区别,它使多米想起大学时代在王的上铺,在蚊帐里,自己枕头底下的小圆镜。在那些日子,多米的整个大学时代都从这个圆镜中涌出,这是一个特定的出口,所有往事全都遁入这个小小的进口(或出口)里了”。镜子在这儿不仅仅是物象的简单存在,成了沟通现实与虚幻的入口,在《一个人的战争》的首章《镜中的光》也提到了相应的玄幻感受,“在七月,阴气最重,那河流映照影子的地方就是每年可以通往冥界的入口”,这也是镜子的另一种形式的存在,林多米在那里曾经相遇了神秘女子,并相约来年再见,只是林多米后来失约了。由此可见,镜子之于林白是一种神秘,是一种自我鉴赏,是一种反叛,是一种自我呈现与表达。
  3.林白对镜子意象投射的自我补充
  后来,在一次诗人集会中,林白特意阅读朗诵了“巴蜀五君子”之一先锋诗人张枣代表作《镜中》。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朗诵完,林白表示,“《鏡中》是我们所需要的温柔与温暖”,张枣的诗歌《镜中》并没有回避生活中可能的苦痛与不安,只是把所有的情感轻质化了,就连“后悔”都在其笔下变成了一件唯美而动人的画面,危险或者羞惭都变得平静而轻盈,这对于林白来说,一开始就自我加重的情感负担无疑是一个极大地缓冲与互补。“镜子”在文本中承载了太多意义,林白试图借助镜子反观自我,审视他人,质疑主流,叩问神秘。到文本最后林白依旧没有给出明晰的答案,只是聚焦在主人公林多米久久地注视的那个在二十九岁的年纪里颠沛流离的自己,这是一种极大的同情,也是一种更大的反思与怀疑。因此,镜子给《一个人的战争》的呈现和表达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可能性。
  三. 结语
  自《一个人的战争》出版以来,林白和这本书一直饱受热议,褒贬不一。批评家大都以林白创作的女性私人化写作特征为切入口,剖析其时代内涵,或判定其大尺度的自恋与同性恋以及性描写超出了审美价值标准。但这样的认知都是不全面的,林白的存在既是现实的存在,也是历史的存在,同时兼具着群体与个体的文化意义。我们应该从《一个人的战争》文本本身出发,开掘林白的边缘性写作中所流露出的长期极权社会里女性被剥夺的性别特征与本能欲望,个体在时代宏大话语中的价值意义,透视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应该关注微观的意象视角才能对文本做一个完整的补充与阐释,期待学界理性地解析林白,回归多元的价值视野,让其作品得到社会历史的理性认知与评判。
  参考文献:   [1]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J].花城,1994(02).
  [2] 刘绍武.林白的女性文学写作特征[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01).
  [3] 李雪莲.两株水仙花——《情人》和《一个人的战争》主人公自恋倾向之比较[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4).
  [4] 周新民.身体: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中的身体描写[J].贵州社会科学,2004(02).
  [5] 朱亚坤.镜中的舞蹈——论20世纪末中国女性小说创作中的纳西斯情结[J].语文学刊,2005(01).
  [6] 王海燕.女性自我的建构策略——从《一个人的战争》到《妇女闲聊录》不同的话语运作方式[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7] 唐宏.论上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困惑[J].社会科学家,2008.
  [8] 李秋菊.诗性雅致兼容通俗和民间色彩——论林白小说语言特点[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9] 毛丽.惊喜与叹息——从文学角度看我国女性主义的发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0] 高鸿萍.自恋:渴望承认——论变态心理在女性文学中的表现[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
  [11] 王玲珍.肖画. 90年代中国女性私小说:现代消费,快感想象和自惭情境[J].文学评论丛刊,2012.
  [12] 李永建.女性主义视镜里新时期小说女性形象论[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13] 曹琳.浅析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中的性别书写[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14] 王曉华.当代女性写作为何“衰落”[J].当代文坛,2017.
  [15]林娟.论林白的创作及其创作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16]张枣. 春秋来信[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17]林白.生命热情何在——与我创作有关的一些词[J].当代作家评论,2012.
  [18]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9]张雅玲,神秘与荒诞——林白小说的存在主义解读[J].小说评论,2010.
其他文献
“我们现在极有可能活在计算机虚拟的世界中。”仅就小说题记所提供的信息,我们已然可以断定,王十月的《子世界》(《人民文学》2018年第1期)是一篇类似于《三体》《星际穿越》这样的带有硬科幻色彩的作品。虚拟现实、VR科技、生命代码、异度时空、天地不仁、庄生梦蝶、精神分析、灵魂轮回……小说中夹杂着大量诸如此类的梦境与幻想,离奇烧脑的故事情节令读者不禁会联想到金·凯瑞主演的著名电影《楚门的世界》,以及乔纳
期刊
摘要:在新诗发展百年之际,检讨中国具有标志性的诗人的创作及其资源,非常必要且具有特别意义。其中,艾青在“朦胧诗”之前的诗人中,尤其具有代表性。艾青近70年的创作,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借重西方诗歌和语言资源尤多,其欧化的特征也较为明显,无论是从语言格调、还是从表现方法来衡量,都是如此。不过,他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到40年代达到创作高峰期间,他的诗歌语言欧化的特征逐
期刊
7. 深宅大院里,往往有荔枝树。  我的童年在农村长大,对于荔枝,没有太多感觉。记忆还是来自于杨贵妃吃荔枝的一首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有一种荔枝,名字就叫妃子笑。这典故就来自于杨贵妃,除了她,我查遍史书,也未见还有哪个妃子如此和荔枝结下难解之缘?  真正吃到荔枝,还是来到海南之后。第一次见到荔枝,我大为吃惊:原来这就是荔枝,原来荔枝是这样的。个头像家乡的青枣,外表灰褐色,平滑如未
期刊
湖北宜昌京剧团2016年9月9日演出的《秦香莲》剧照。《秦香莲》,又名《铡美案》,是目前戏曲舞台上最流行的剧目之一。剧情:秦香莲的丈夫陈世美进京赶考,数年无音信。适逢家乡连遭荒旱,公婆饿死,香莲带领儿女进京寻夫。到京后,得知陈世美考中状元,并招为驸马。陈世美寿诞之日,香莲闯宫而入,陈竟昧心不认,反将香莲母子三人赶出宫去。三朝元老王延龄得知此情后,教香莲假扮唱歌词的村妇,在酒席宴前借唱戏陈,陈仍不相
期刊
对于江中潮的水墨画,我们不能用走马看花式的“浏览”或“看”来对待,那只能感受到浅薄的色彩。  江中潮的水墨画需要“读”, “读”进去,他的画就会在观者面前生发出一种薄雾散去后的全新境界。不是豁然开朗那种感觉,是挣扎,是时间上的无限久远和空间上的无限辽阔,使我们觉得自己犹如沧海一粟似的微乎其微。那从陡峭的峡谷中轰然奔腾的巨浪,那飞溅的浪花,那充满自信的弄潮儿,以及弄潮儿硕大的雄性特征,把世界的无限安
期刊
9.“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思考之九:对比刘禹锡的《陋室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以及周敦颐的《爱莲说》。  刘禹锡这个人坦荡,是个君子,所以,在他写《陋室铭》的时候,他不是瞻前顾后、不是患得患失,他说自己在陋室里一样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而且还说自己“无案牍之劳形”。  灵光乍现,提笔就写。如果是一个成熟的人,他不是这样写,至少不会这么坦荡。“调素琴,阅金经”,什么意思?成天不办公嘛。“无案牍
期刊
新世纪以来,人们对好散文的判断标准趋于多元化。众声喧哗的时代里,耐心聆听然后加以分辨,再然后建立泛化的共识,这对于众多文学作者而言,无疑是奢侈的诉求。  散文虽然包容性很强,其边界也是有弹性的,不过在今天,大致的写作路向可归类为二:一个路向朝着情思的舒展而进发,这个路子大致照应叙事散文、小品文、青春美文、游记等体式;另一个路向则注重个人识见的开掘,大致照应着随笔、序跋、手记等体式。其实,题材也好,
期刊
好的诗歌让人读了“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李白的《静夜思》就有这样的效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浅显易懂、妇孺皆知,是一首“妙绝千古”的名诗。记得《新民晚报》早在2015年3月9日就有一则报道:李白的《静夜思》于2015年3月21日登上联合国邮票,并成为联合国为世界诗歌日发行的系列邮票中的一枚。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说明什么呢?说明诗人在一
期刊
摘要: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善于运用文学作品来讨论人类一生中必将面对、无法逃避的孤独,因此马尔克斯曾被誉为“孤独的写手”。马尔克斯在其作品中展现各式各样的孤独,借它们来剖析孤独的本质。在众多孤独中,马尔克斯对因爱情而造成的孤独进行过详细的探讨。《霍乱时期的爱情》就是这样一部展现和探讨爱情与孤独关系的小说。这部小说以爱情为主题,以孤
期刊
據《河南日报》2018年12月16日报道,二月河开归大海,彩霞云散落南阳。12月15日,著名作家二月河(本名凌解放)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一代文学巨擘陨落。这位一生以如椽巨笔描画历史风云的作家,写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笔。  二月河1945年出生于山西昔阳,长期生活在河南南阳。1978年他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南阳市委(今卧龙区委)宣传部工作,由此开始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因其5百万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