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今年7月5日国务院公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来,民间资本要申请开办民营银行成为了焦点话题。目前,已有几十家上市公司传出意欲申请开办民营银行的消息。
尽管已有苏宁银行等多家民营银行的名称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核准,然而至今没有一家民营企业最终获得具有决定权的银监会发放的银行业牌照,而企业只有取得银监会发放的商业银行牌照,才具有银行经营许可的资格。
在当今中国深化改革的背景之下,金融改革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任何金融政策的变动都将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民营银行改革破冰对于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筹建速度加快
6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强调要“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
半个月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金融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金融“国十条”),其中第九条“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明确提出“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
9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求是》杂志撰文强调“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并曾在不同场合表示要支持设立民营银行。
对于何为“由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阐述了其要义,“发起人承诺风险兜底,避免经营失败损害存款人、债权人和纳税人的利益”。据悉,银监会已经将此作为2013年下半年的工作重点。
在今年年中工作会议上,尚福林明确表示了批准设立民营银行的思路:发起人自愿提出自担风险的具体模式,在获得银监会认可后,可以开始试办。试办一段时间后,再研究经验行程规则办法加以推广。
于是,一时间,民间资本要申请开办银行的消息铺天盖地、盛传网络,引发了狂炒民营银行概念股的热潮,只要与申请民营银行有关的上市公司股票都被炒得火热。
据国家工商总局网站发布的消息,截至10月17日,今年已有11家民营银行的名称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预先核准,其中包括苏宁银行、华瑞银行、锡商银行和中邦银行等。
然而,民营银行仅仅是通过国家工商总局的名称核准,未来需要经过银监会、央行等一系列审批核准后,才能最终成立。
10月15日,备受关注的民营银行又有了新的进展。据媒体报道,第一批民营银行十个名额已下发至各省,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分别获得两个名额,但试点期间只能在省内经营。
银行业“看上去很美”
对于民营资本积极申办银行的热潮,最简单的目的无非是银行业高利润的驱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中小银行研究基地主任曾刚表示,民营企业之所以热衷进入银行业,很大程度上与银行的经营业绩较好有关。
“在股份制改革启动以来的十年间,中国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不断攀升。对于注重经济效益的民营企业而言,银行业显然是一个极具投资价值的领域。”曾刚对本刊记者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民间资本想要办银行是好事,这对于民营银行的发展也是好事。但是,他说:“也不排除有人想借民营银行这个事情来炒作。”
统计显示,在今年上半年A股2467家上市公司公布的半年报中,国内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总额6191.49亿元人民币,占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55.7%,高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银行的高收益,让不少的民营资本想从中得分一杯羹。“不少民营企业家希望升级成银行家,通过开办银行来给自己的企业放贷款。如果企业家怀揣着这样的目的进入金融业,其面临的风险也会更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说。
除此之外,民营企业申请银行的另一目的则是为了融资方便。尽管民营银行可能对于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的融资起到推动作用,但是办银行并不是唯一出路。对此,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表示,这种想法违背了银行特有的规律。不能说哪个领域缺钱,哪个领域就要办一家银行。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不是说通过增加银行来满足,而是要改革资本市场。
她建议,民间资本不要都以银行为目标,可以投资如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和第三方理财等金融机构。
风险不是限制的理由
“总体说来,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实质上是中国银行业的对内开放。”曾刚对本刊记者表示,在过去十年的改革中,中国银行业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在对外开放上所采取的步伐较大,而且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对内开放,即对民营资本的开放上相对保守,特别是在民资参与银行治理方面,现有的监管政策还有不少的限制。
之前,温州、上海以及广东部分地区都在积极争取首批试点城市。而郭田勇作为参与一系列政策制定的专家组成员,曾透露今年在政策层面至少会设立一家到两家民营银行,然后通过试点,推向全国。
“民营银行的大量出现,一定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之后。”郭田勇表示,利率市场化和降低准入门槛应同步推进。
尽管民营银行发展有其积极意义,但由于各种原因,其发展过程往往也伴随潜在风险。郭田勇认为,民营资本办银行的风险有三方面:一是担心民营企业家不懂银行,二是怕民营银行出现利益输送搞关联交易,三是担心民营资本卷钱外逃。
然而,这不是限制民营银行建立的理由。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有关部门需要审慎研究,建立合适的政策环境来推动民营银行发展。
“一是应根据民营银行微观上的风险特征,健全相关的监管体系。二是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推进民营银行试点过程中,仍应严格把握市场准入标准,避免短期内过度放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曾刚建议,具体包括,加强对股东资质的审核、强化公司治理的要求、对业务进行分类监管、对关联交易更为严格的限制以及对风险处置与承担方面的特殊要求,等等。
尽管已有苏宁银行等多家民营银行的名称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核准,然而至今没有一家民营企业最终获得具有决定权的银监会发放的银行业牌照,而企业只有取得银监会发放的商业银行牌照,才具有银行经营许可的资格。
在当今中国深化改革的背景之下,金融改革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任何金融政策的变动都将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民营银行改革破冰对于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筹建速度加快
6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强调要“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
半个月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金融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金融“国十条”),其中第九条“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明确提出“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
9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求是》杂志撰文强调“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并曾在不同场合表示要支持设立民营银行。
对于何为“由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阐述了其要义,“发起人承诺风险兜底,避免经营失败损害存款人、债权人和纳税人的利益”。据悉,银监会已经将此作为2013年下半年的工作重点。
在今年年中工作会议上,尚福林明确表示了批准设立民营银行的思路:发起人自愿提出自担风险的具体模式,在获得银监会认可后,可以开始试办。试办一段时间后,再研究经验行程规则办法加以推广。
于是,一时间,民间资本要申请开办银行的消息铺天盖地、盛传网络,引发了狂炒民营银行概念股的热潮,只要与申请民营银行有关的上市公司股票都被炒得火热。
据国家工商总局网站发布的消息,截至10月17日,今年已有11家民营银行的名称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预先核准,其中包括苏宁银行、华瑞银行、锡商银行和中邦银行等。
然而,民营银行仅仅是通过国家工商总局的名称核准,未来需要经过银监会、央行等一系列审批核准后,才能最终成立。
10月15日,备受关注的民营银行又有了新的进展。据媒体报道,第一批民营银行十个名额已下发至各省,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分别获得两个名额,但试点期间只能在省内经营。
银行业“看上去很美”
对于民营资本积极申办银行的热潮,最简单的目的无非是银行业高利润的驱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中小银行研究基地主任曾刚表示,民营企业之所以热衷进入银行业,很大程度上与银行的经营业绩较好有关。
“在股份制改革启动以来的十年间,中国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不断攀升。对于注重经济效益的民营企业而言,银行业显然是一个极具投资价值的领域。”曾刚对本刊记者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民间资本想要办银行是好事,这对于民营银行的发展也是好事。但是,他说:“也不排除有人想借民营银行这个事情来炒作。”
统计显示,在今年上半年A股2467家上市公司公布的半年报中,国内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总额6191.49亿元人民币,占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55.7%,高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银行的高收益,让不少的民营资本想从中得分一杯羹。“不少民营企业家希望升级成银行家,通过开办银行来给自己的企业放贷款。如果企业家怀揣着这样的目的进入金融业,其面临的风险也会更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说。
除此之外,民营企业申请银行的另一目的则是为了融资方便。尽管民营银行可能对于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的融资起到推动作用,但是办银行并不是唯一出路。对此,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表示,这种想法违背了银行特有的规律。不能说哪个领域缺钱,哪个领域就要办一家银行。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不是说通过增加银行来满足,而是要改革资本市场。
她建议,民间资本不要都以银行为目标,可以投资如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和第三方理财等金融机构。
风险不是限制的理由
“总体说来,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实质上是中国银行业的对内开放。”曾刚对本刊记者表示,在过去十年的改革中,中国银行业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在对外开放上所采取的步伐较大,而且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对内开放,即对民营资本的开放上相对保守,特别是在民资参与银行治理方面,现有的监管政策还有不少的限制。
之前,温州、上海以及广东部分地区都在积极争取首批试点城市。而郭田勇作为参与一系列政策制定的专家组成员,曾透露今年在政策层面至少会设立一家到两家民营银行,然后通过试点,推向全国。
“民营银行的大量出现,一定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之后。”郭田勇表示,利率市场化和降低准入门槛应同步推进。
尽管民营银行发展有其积极意义,但由于各种原因,其发展过程往往也伴随潜在风险。郭田勇认为,民营资本办银行的风险有三方面:一是担心民营企业家不懂银行,二是怕民营银行出现利益输送搞关联交易,三是担心民营资本卷钱外逃。
然而,这不是限制民营银行建立的理由。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有关部门需要审慎研究,建立合适的政策环境来推动民营银行发展。
“一是应根据民营银行微观上的风险特征,健全相关的监管体系。二是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推进民营银行试点过程中,仍应严格把握市场准入标准,避免短期内过度放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曾刚建议,具体包括,加强对股东资质的审核、强化公司治理的要求、对业务进行分类监管、对关联交易更为严格的限制以及对风险处置与承担方面的特殊要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