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运动对提高声乐演唱水平的作用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anh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受到“声音管道不统一”、“气息浅”、“声音没有穿透力”、“长时间的演唱会出现体力不支”等问题的困扰,使声乐演唱水平停滞不前。声乐学习者如果想要改善这些问题,除了在演唱的方法和技巧上下功夫外,笔者认为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对提高声乐演唱水平所起到的作用是舉足轻重的。
  【关键词】体力不支;运动训练;声乐演唱水平
  一、由于身体机能薄弱常出现的演唱问题
  (一)歌唱姿势不佳,声音管道不统一
  学习者中常出现凹胸、驼背这样的姿势,势必会影响歌唱管道的通畅,无法建立歌唱的腔体,导致声音“进进出出”不统一。声音管道不统一是声乐初学者甚至一些长期学习者也常出现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演唱者所呈现出的作品将是不成熟的、不会打动人的。然而通过改善学习者生活中的身体状态可以有效地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平时生活中的状态是最自然的状态,如果一个学生平时生活状态懒散,那歌唱时即便摆出正确的歌唱姿势,其实身体是僵硬的,根本达不到理想的歌唱状态。积极的身体状态才能形成正确的歌唱姿势。所以,我们要在课下时间进行一些身体上的辅助训练,激活身体各个肌肉群,使各个器官在歌唱时能迅速达到理想状态。
  (二)歌唱呼吸浅,声音没有穿透力
  许多的声乐作品如高音咏叹调作品都需要在积极的气息支持下才能将作品完美的诠释出来。积极的气息支持不仅要求气息吸的深,更重要的是将气息保持住并有意识地控制着,即两肋及横膈膜的扩张与小腹及呼气肌肉群的收缩力量形成对抗,这一过程中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的作用至关重要。只有找到两组肌肉群张力的对抗与平衡,演唱者才能体会到歌唱呼吸的支点,最终形成有力度的支撑声音的气息。以正确的呼吸作基础并有控制的歌唱,可以使作品更丰满地呈现出来。
  (三)完成高音作品和音乐会时出现体力不支
  在声乐演唱的深入学习中,必定会接触到很多技巧性训练的作品和高音咏叹调作品,这些作品对演唱者的体力和意志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身体机能训练对演唱者的体能和意志力的提高是十分显著的。声乐歌唱的技巧训练如同钢琴等乐器的手指练习曲一样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演唱者运用体能和意志力来克服一道道难关,最终达到理想的声音标准。
  二、通过运动训练来提高演唱水平
  (一)改善歌唱姿势,加强呼吸肌群力量的训练
  背部是整个歌唱形体的重要部分,是它让我们站的笔直,背部肌肉在身体的稳固性上起着关键作用。造成塌胸驼背的原因正是因为歌唱者的背部肌群缺乏锻炼。上文中已经提到,腰腹部的肌群在歌唱的气息运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力量性的训练后,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吸气肌与呼气肌之间那种张力的力量。具体的训练方法如下:
  1.引体向上
  掌心朝前握住横杠,当你向上拉起时,保持你的双肘在体侧,收缩肩胛骨两侧的肌肉,尽可能将自己拉到最高以充分刺激背部肌肉。如果你不能做全程动作,可以找个同伴帮助你完成达到自己的身体极限。
  2.硬拉
  这项训练需要借助哑铃,哑铃的重量需要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来选择。将哑铃竖立在地面,双手握两边,将哑铃举起再放落。当腰部向前俯身时,背部不能弯,双腿保持挺直,重量降低时始终保持下背部肌肉收紧,这样同时可以锻炼到腰部的呼吸肌群;当向上提拉重量时,要向前牵拉臀部,最终保持身体直立,不要向后倾斜,哑铃应停留在大腿上方。这项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驼背等不良的歌唱姿势,并且使身体的腰腹部肌群也得到锻炼。
  (二)提高演唱者气息量的训练方法
  歌唱的呼吸与演唱者的肺活量是密切相关的。所谓肺活量,指的是人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息量,这代表肺一次呼吸的最大机能活动量,也反映了人体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很多歌唱者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气息拖不够拍,往往一个乐句还没唱完,可是脸已经憋得通红。在呼吸方法正确的前提下,造成这一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歌唱者的肺活量不够,平时缺乏针对性的体育锻炼。锻炼肺活量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就简单介绍两种。
  1.扩胸运动
  双臂伸直向前平举,保持手掌一直朝下,缓慢而有力地分别向两侧做展胸运动(注意肩膀要放松),然后慢慢收回到身体两侧。注意要结合歌唱时的呼吸方法完成动作,即双臂抬起时吸气,双臂放下时呼气。这一动作可以增强胸部肌肉的力量,进而扩大胸腔能力,增强呼吸的深度。
  2.慢跑
  慢跑是锻炼肺部功能既有效又简便的方法。每次跑步的距离要适当,强度不宜太大,时间不少于25分钟。在锻炼时注意调节呼吸,逐步使呼吸加大、加深,提高和改善歌唱呼吸肌的效率和机能,这一点十分重要,光是跑步其实对于唱歌没有太大作用,这就是与运动员训练之间的区别。
  (三)增加演唱者体能和耐力的训练方法
  一场个人的独唱音乐会中包含很多类型的声乐作品,其中最重要和最出彩的作品便是歌剧中的咏叹调,这么长时间且高难度的演唱和表演,就需要演唱者具备强大的身体机能和耐力。耐力训练是指在一定强度下,在相当时间内(不少于15~20分钟)重复同一运动周期的运动。锻炼耐力的方式有很多类型,笔者的方式是常年坚持做游泳、登山等运动,每周至少1~2次,需要注意的是每项运动都应达到自身的运动强度,并持续做30分钟以上再休息。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薄弱的方面进行加强训练,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
  上述的运动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演唱者的身体机能,让演唱者在练习和表演中能充分调动身体的各个机能,更好地完成技巧性的训练。具备了良好的身体机能后,对于演唱者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每天认真地练习专业技能,找到身体各个器官之间协调工作的歌唱状态,最终唱出理想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2.
  [2]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58.
  [3]黄丽珠.体制训练在声乐作品再创作中的作用[J].音乐创作,2011,(3).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数学运用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从课程知识的关联、学生认知结构的调整、概括及動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知识迁移能力;培养  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应用性和抽象性,许多学生因此而无法有效地掌握数学课程的学习要点。而知识迁移能够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
由于大量空间电磁波的存在,机房内各设备之间容易形成干扰,通过合理布局和正确布置地线,可有效降低干扰.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提出
声乐有别于其他的乐器表现形式,文学内容的介入,以诗、词的文学体裁融入音乐的表现是声乐演唱的特点和特色.由于增加了表述性、故事性,声乐才能够直接地表情达意,这使得人们
2004年3月3日,全球领先的内容保护解决方案提供商爱迪德公司宣布,山东济南广播电视局最近选择了爱迪德条件接收(CA)解决方案爱迪德PIsys为数字视频广播服务提供内容保护,这是爱
介绍网络安全中身分认证的基本方式,分析比较一次性口令认证、Kerberos认证和公钥认证协议,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以便在实际使用中正确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