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邵逸夫

来源 :报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uto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商报》曾评论说:“他的一生,斡旋在财富、权谋与美人之间。他的故事是一个标准的港式传奇。”作为中国电影史的见证人,这位老人所经历过的百年,远比他所拍摄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要精彩。他和他的家族一起,用持续付出和对社会的惊人回报,演绎了传统中国最地道意义的“功德圆满”。
  
  他是华人世界里很难超越的传奇人物,影响了华语影视近半个世纪。他与他的家族被誉为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英雄。
  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他经历了电影不同时代的演变,目睹了中国电影的成长与兴衰。《香港商报》评论说:“他的一生,斡旋在财富、权谋与美人之间。他的故事是一个标准的港式传奇。”
  
  因午睡缺席台庆
  由夫人方逸华搀扶着、被麾下美女簇拥着、儒雅地挥手微笑,似乎是“六叔”邵逸夫每年出现在TVB台庆里的不变镜头。
  但2011年,这个镜头不见了。11月19日,TVB综艺楼的正门外墙上,“迈向45”几个字在冬日的暖阳下色彩斑斓,“万千星辉贺台庆”晚会就在这里举行。这一天也是无线董事局主席邵逸夫的104岁生日,但他因午睡而首度缺席。
  12月7日,TVB董事局正式宣布,邵逸夫将于12月31日卸任公司董事局主席。
  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华语影视名人,或多或少都跟邵逸夫这个名字发生联系。由他创办的邵氏兄弟公司,迄今出品影片超过一千部;他退休离任的香港广播电视有限公司(TVB),在香港历次收视大战中屹立不倒,制作节目行销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邵逸夫曾发出过不同的豪言壮语。“要问我什么时候退休,我告诉你,我永不退休。”1981年12月4日,邵逸夫在位于清水湾的办公室接受了媒体采访。那天他获得了香港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主持仪式的,是港督麦理浩。
  如今在家的邵逸夫,每天必看TVB,2011年所有的自制剧,他一集不落,全部看过。方逸华每周会带他进城喝两次茶。
  
  六叔邵逸夫
  1905年是邵玉轩从宁波来沪创业的第4个年头。同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兼摄影师任景丰邀请京剧名家谭鑫培,拍摄了《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几个片段。这一举动,后来被认为是中国电影诞生的标志。
  1907年,邵玉轩迎来了四子的诞生,这位“仁”字辈新丁被取名“仁楞”。三位大哥依次号“醉翁”、“邨人”、“山客”,邵仁楞给自己取的号是:逸夫。“宁波人从小就立志做大事,头等大事就是经商。一生从商,终生忙碌。取这个名字,是希望自己以后能闹中取静,忙里偷闲,安逸度过一生。”邵逸夫后来这样解释。
  因排行老六,所以后来港人称邵逸夫为“六叔”。
  
  “快速”的天一
  邵氏家族进入电影业,始于大哥邵醉翁。1922年,他买下法租界的娱乐场所“小舞台”,将其改名为“笑舞台”。邵醉翁排演的第一出舞台剧,居然出人意料地大获成功。身边朋友于是夸他:你有写剧本、做导演的天才。
  不到一年,与邵醉翁联手创业的张石川和郑正秋离开“笑舞台”,创办了“明星影片公司”,推出《孤儿救祖记》。该片的成功,使邵醉翁深受触动。1925年6月,邵醉翁创办了邵氏家族的第一家影业实体:天一影片公司。
  开业短短半年,邵醉翁一鼓作气执导了3部影片:《立地成佛》、《女侠李飞传》、《忠孝节义》。传媒学者李亦中后来评价说:这一快速、多产的特点,此后一直贯穿于天一制片公司的日常运作。
  在上海12年,天一共拍摄了101部故事片,制片速度几乎达到50天一部。天一公司最为后人熟知的影星胡蝶曾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签约两年,共主演15部影片。公司出片神速,一部影片常常十来天就拍摄完成。刚上完一部戏,下一步就接踵而来,中间没有任何休整。”
  1926年7月,明星公司联合大中华百合、民新、友联等组成“六合影片营业公司”,独家发行6家公司出品的影片,以此控制片商,封杀天一。这就是“六合围剿”。面对六合公司的联合封杀,邵醉翁带着邵氏兄弟离开上海,远赴南洋发展。
  
  拼命买回的“讲话机器”
  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到新加坡与三哥邵仁枚合力开拓市场。邵氏兄弟带着无声放映机和“天一”影片,在南洋乡村巡回放映,逐渐组成庞大院线和发行网络。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采取以影院建设为中心的方式,在影院周围发展其他配套娱乐设施。
  1931年,邵逸夫前住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他抱着一小块木舢板,在茫茫大海上飘泊一夜后终获生还,并从好莱坞买回了“讲话机器”。
  放映设备有了,但有声影片还没拍出来。邵逸夫不得不自己坐下来写剧本,一写半个月,可是都不满意。多年之后,邵逸夫谈到他当时的心境时说,如果有声电影最后搞不出来,他就要去跳太平洋了。
  1932年,邵逸夫高价请来粤剧名伶薛觉生担任主演,自任制片和导演,拍出了有声电影《白金龙》。影片成本1万元,仅在广州一地的放映收入,就达60万元。
  据说放映时,观众对电影中的人说话十分惊奇,只要一有声音出来,就大声欢呼。有一次在泰国放映,观众硬是把留声机砸开,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里面,导致邵逸夫此后每次放电影时都要派专人保护留声机。
  《白金龙》的成功不仅使邵氏机构转危为安,也让邵逸夫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并为其大规模电影制作轰开了道路。
  1937年,邵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
  
  “连看一百多场”
  1937年后,南洋沦陷,邵氏兄弟影业被迫关门。抗战胜利后,时年50岁的邵逸夫转战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电影公司。他投资32万修建了占地近80万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历经数十年这里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有“东方好莱坞”之称。
  邵氏影城当时采用工厂式大量生产模式,全盛时期拥有15个厂棚,办公大厦、餐厅、宿舍、银行一应俱全,不计合约导演和演员在内,员工共1700余人。
  邵氏拍片的速度惊人,几乎每年有40多部电影,截至1987年退出电影市场,共拍了1000多部;获得过金马奖、金像奖等几十项大奖。据说最盛时,每天有100万观众光顾他的影院。
  邵逸夫最早在香港推行电影明星制,造就了一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邵逸夫对影片质量严格把关。出现劣片,往往亲手烧掉。他说:“在早期,我成日烧片,没有好的戏,我宁愿烧。”再创业邵逸夫非常勤勉:“我晚上只睡1个小时,其余时间便是工作”。他曾有一天看9部片子、一年看700部片子的纪录。
  在其把关下,“邵氏出品,必属佳片”受到大众认可。《江山美人》《貂蝉》《倾国倾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大醉侠》《独臂刀》等影片引起巨大反响。据说,《梁祝》在台湾上映时“完全疯狂”,有位老太太连看一百多场。
  
  转战电视
  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即使不熟悉TVB,也会熟知TVB产出的经典剧集。《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都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而TVB旗下如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汪明荃、谭咏麟等,也都是华语影视圈和歌坛的中坚力量。
  上世纪60年代,邵逸夫悄然把精力转向电视。1967年TVB正式启播,利孝和任主席,邵逸夫任常务董事。
  1980年,利孝和病逝,年过七旬的邵逸夫增持TVB股权,成为最大的私人股东,出任TVB董事局主席。
  现在,TVB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华语传媒,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中文节目内容供货商,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粤语内容资料库。TVB坚持一条龙的渠道,垄断电视剧的拍摄及宣传、播出、发行,每年要生产520集的电视剧。
  
  散尽千金济众生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邵逸夫向灾区捐款一亿港币,成为单笔个人捐款最多的人。“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1973年,邵逸夫设立了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邵逸夫迄今已向内地捐助超过33亿港元。在内地大小学校,随处可见“逸夫楼”。为表彰邵逸夫对内地教育科技事业的贡献,中国政府将一颗1990年发现的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由他创办,以他名字命名的“邵逸夫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天文学三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各颁授100万美元奖金。由于这些领域是诺贝尔奖所未涵括的,因此使得该奖项有“东方诺贝尔”的美誉。
  尽管给自己取名“逸夫”,但邵逸夫横贯世纪的一生似乎总在扮演拓荒者的角色,勤勉而努力,纵有逸致却无闲情。
  作为中国电影史的见证人,这位老人所经历过的百年,远比他所拍摄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要精彩。他和他的家族一起,用持续付出和对社会的惊人回报,演绎了传统中国最地道意义的“功德圆满”。
其他文献
虽然已经是国内最大的民营快递公司,但顺丰始终对外界保持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种神秘感源自一种刻意的低调,其创始人王卫迄今从未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  1993年,22岁的王卫在广州顺德创立顺丰速运,那时仅有6个人。2011年,这家公司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50亿,拥有15万名员工,年平均增长率50%,利润率30%。  “顺丰绝不是故意地保持低调,它就是这样内敛,只能慢慢改变。”李雅(化名)是顺丰总部公共
期刊
不论是口感,还是复古包装,新的北冰洋汽水都在试图去唤醒人们对于旧时光的追溯。但是在消费历史旧时光之后,北冰洋是否还有新卖点?    北京东三环边上百环家园内的一个便民市场内,成箱的北冰洋汽水被堆放在一个饮料摊前。饮料摊的生意最近有点火,许多人逛完市场,都会顺便买上一瓶新上市的北冰洋汽水。“什么年龄层的都有,还有些是在朋友的推荐下专门冲着北冰洋汽水来的,就是为了来感受一下那种‘气儿真冲’的味道。”说
期刊
一直专注于首富话题写作的张小平,如今选择了自己经营一家传播公司,他的目标是打造中国财经智库第一品牌。    自从三个月前搬到北京朝阳区九龙花园新办公室后,张小平心中就多了一个疑问——因为办公室位于20层,视野开阔,从双井桥到西大望路这一段的广渠路全貌能一览无余。  站在阳台上舒目眺望时,张小平总能发现,在家乐福广渠路店的对面马路边,每天停着一辆长达10米左右、形似一辆小型公共汽车的“怪物”。前几天
期刊
或许现在不是创业的最好年代,但肯定也不是最坏的时期。面对波云诡谲的经济形势,危机之中其实蕴含着很多的机会。创业者只要准备充分,有着新的商业模式,找到合适的团队和投资人,创业成功或许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孙谦:宠在桃花源  干过编导、学过服装的孙谦,正行进在经营宠物美容店的创业路上。她的小店“去商业化”的味道浓厚,有着世外桃源一样的舒适环境。    打开小店的店门,听到一阵清脆的铃铛声音。雪白
期刊
一个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领跑者,如何冲破市场乌云?如何在否定中超越?在“粗放式”发展后逆行而回,奇瑞自己选择了这条艰难却正确的道路。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度过了成长的黄金期。进入2011年,这条上升曲线却陡然下降。随着政策的转向、竞争的加剧、需求的提升,以廉价著称的自主品牌汽车市场空间持续萎缩,市场份额不断降低。  转型——这个过去几年每次面临危机便不断被提及的字眼,让许
期刊
全球90多个国家的300多所大学开设了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海外宣传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学院数量的增加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的300多所大学里开办了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的中国语言、文化的教育与研究中心。中国政府向世界范围内的大学注入资金,以显著增加语言教学、文化传播和与中国有关的会议与专题讨论会的举办规模,但是在学术自由和教研独立性方面也引发了一些忧
期刊
厨房业“苹果”是方太的梦。柏厨的类似苹果专卖店的体验服务,暗示方太距离这一目标并不遥远。经济寒冬傲然挺立,这与方太完善的公司治理,技术创新密切相关。  “现在是民营经济比较艰难的时刻,你们来的正是时候。方太一直重视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在眼下的困难时期,依然还能维持着高增长也十分不容易。”方太柏厨总经理朱让荣和我们开门见山地表示,今年方太业绩逆势增长,他感到十分的自豪,但同时当然也忧心中国制造业的惨
期刊
在论及韩英伟的绘画之前,我必须先对“中国人的艺术精神”做一个自我阐述,即:中国的人文精神一直存在着显(哲学)隐(艺术)两套话语的张力性抗争,而中国的艺术则是在对哲学的话语垄断对抗中完成自己的边缘性诉说。  汉语思想的构成,历来是“儒、释、道”三家并提,文化学术界也一直重复着这样的言说——违背了这三种基本话语,就有可能被视为“有失道统”,于是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现实行为都要显得“有章可循”,而生命的
期刊
曾经是商务智能手机霸主的黑莓,如今风光不再。无论是安静的死去还是凤凰涅槃,对于黑莓来说,复兴到史上的一家独大,已经没有可能。    智能手机鼻祖黑莓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陷入了重重麻烦。  黑莓先是进军平板电脑市场,推出了Playbook。但是由于过于匆忙,新产品只是个技术未成熟的半成品,连最基本的功能都不完善,导致库存大量积压。  2011年7月,RIM宣布裁掉2000个员工,占其员工总数近11
期刊
Mark(23岁)  Q:哪年大学毕业?打算创业吗?  A:今年即将毕业,工作几年再想创业的事情。  Q:创业打算选择哪个领域?  A:可能会选择互联网与信息行业。  Q:用一句话描述你对“创业”的看法?  A:做了也许能成功,但不做的话是万万不能成功的。  Mark即将从大学毕业。现在他一边忙着写毕业论文,一边四处投简历。他说创业的想法一直都有,但是他需要先去社会上学习几年。毕竟一定的积累和沉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