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期,在中学文言文中注重对学生的亲情教育,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学文言文亲属称谓的整理和总结入手,探讨亲属称谓对中学生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中学文言丈;亲属称谓;教育意义;和谐社会
一、中学文言文中亲属称谓对当下社会的影响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特征。中国古代亲属称谓是在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上形成的,反映的是宗族至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现象。虽然宗法制造成了种种社会不平等现象,但是以五伦为核心,以亲情为纽带,形成的亲属关系网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和睦。比如古代亲属称谓中体现的“长幼有序”原则,它源自于“仁爱”与“孝道”,又体现“仁爱”与“孝道”原则。这一原则,首先体现在论辈分上,不管年长年幼,不管是否熟悉,只要能被亲属这层关系网囊括进来,必然论辈分、理亲属关系,比如“考”“妣”,《离骚》:“朕皇考日伯庸”[3],中的“考”是什么意思?《尔雅·释亲》:“父为考,母为妣。”后将死去的父母称为考妣。又如“世父,叔父”,李密《陈情表》:“既无伯叔”。《尔雅·释亲》:“父之景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也就是说父亲的兄弟,先出生的称为世父(伯父),后出生的为叔父,简称为伯叔。其次,如果不能用亲属这层关系网将其囊括进来,就会论年龄,志同道合之人便会结拜,其感情亲如兄弟。
在当代,随着人们的生育观念和以往国家生育政策的实施,一对夫妇一般只有一个孩子。出现了“独一代”、“独二代”。虽然独生子女可以从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伯伯、叔叔、姑姑、舅舅、阿姨等长辈亲属得到更多的关爱,但那是长辈对小辈、长者对幼者、强者对弱者的关心和帮助,是居高临下的,是单向的,不需要回报,甚至是溺宠的,无法替代发生在平辈成员之间的、横向的、平等的、双向的,互补的兄弟姐妹亲情。独生子女在未成年时,他们得不到传统的兄弟姐妹亲情,得不到来自兄弟姐妹的关注和帮助;他也没有关注和帮助兄弟姐妹的付出经历。使传统“亲属互助”观念在他们身上逐渐淡化和模糊,“亲属互助原则”的淡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上的互助互帮、见义勇为精神的弘扬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亲属称谓的现实教育意义
(一)亲属称谓的人文性与和谐社会的创建
日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物欲横流,人际关系越来越淡,部分“独一代”、“独二代”存在互帮互助、见义勇为、共同分享等精神的缺失。这些不和谐的因素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在重新建立人际关系过程中,必须首先应建立起以亲情作为纽带的家庭关系,然后才能将这种情亲关系上升为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以此为确定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及他人、国家和社会。通过对中学文言文亲属称谓的教学,让学生读懂古人,体悟中华民族讲情亲的文化氛围,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二)亲属称谓的道德规范與社会结构上的稳定性维护
讲究情感道德是中国的文化传统,集中体现于中华民族的“孝道”与“仁爱”。“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和出发点,是每个道德教化和修养的基础。传统道德观认为,道德和善都源自于对他人的爱,然而这一切都源自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父母的孝。子女生下来后,首先感到的是父母之爱,同时子女也必然对父母产生爱和敬,这种爱和敬就成为了一切道德教化的开始和基础。传统道德把孝道和仁爱联系了起来,认为孝道是仁爱的起点,人们从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出发,爱自己的兄弟姐妹,进而爱一切人,爱自然万物,从而从内心深处生发出仁爱之心,以此为核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道德教化。传统的孝道和仁爱不仅仅注重的是对人民进行的思想教化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人们道德实践的强化。孔子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任,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孝道与仁爱出发把自己培养成忠于国家、爱戴他人的道德高尚之人。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黄金期,是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懂得孝道与仁爱,分享与感恩,互助与合作,懂得报答父母亲人和社会。如果能从他们身上体现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民族的“大爱”与“大孝”。那么“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和谐社会的实现将会不远。
参考文献
[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靳健,石义堂主编.现代语文教育[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3]管锡华.尔雅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4]陈桐生.国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5]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6]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J].
[7]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8]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关键词:中学文言丈;亲属称谓;教育意义;和谐社会
一、中学文言文中亲属称谓对当下社会的影响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特征。中国古代亲属称谓是在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上形成的,反映的是宗族至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现象。虽然宗法制造成了种种社会不平等现象,但是以五伦为核心,以亲情为纽带,形成的亲属关系网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和睦。比如古代亲属称谓中体现的“长幼有序”原则,它源自于“仁爱”与“孝道”,又体现“仁爱”与“孝道”原则。这一原则,首先体现在论辈分上,不管年长年幼,不管是否熟悉,只要能被亲属这层关系网囊括进来,必然论辈分、理亲属关系,比如“考”“妣”,《离骚》:“朕皇考日伯庸”[3],中的“考”是什么意思?《尔雅·释亲》:“父为考,母为妣。”后将死去的父母称为考妣。又如“世父,叔父”,李密《陈情表》:“既无伯叔”。《尔雅·释亲》:“父之景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也就是说父亲的兄弟,先出生的称为世父(伯父),后出生的为叔父,简称为伯叔。其次,如果不能用亲属这层关系网将其囊括进来,就会论年龄,志同道合之人便会结拜,其感情亲如兄弟。
在当代,随着人们的生育观念和以往国家生育政策的实施,一对夫妇一般只有一个孩子。出现了“独一代”、“独二代”。虽然独生子女可以从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伯伯、叔叔、姑姑、舅舅、阿姨等长辈亲属得到更多的关爱,但那是长辈对小辈、长者对幼者、强者对弱者的关心和帮助,是居高临下的,是单向的,不需要回报,甚至是溺宠的,无法替代发生在平辈成员之间的、横向的、平等的、双向的,互补的兄弟姐妹亲情。独生子女在未成年时,他们得不到传统的兄弟姐妹亲情,得不到来自兄弟姐妹的关注和帮助;他也没有关注和帮助兄弟姐妹的付出经历。使传统“亲属互助”观念在他们身上逐渐淡化和模糊,“亲属互助原则”的淡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上的互助互帮、见义勇为精神的弘扬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亲属称谓的现实教育意义
(一)亲属称谓的人文性与和谐社会的创建
日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物欲横流,人际关系越来越淡,部分“独一代”、“独二代”存在互帮互助、见义勇为、共同分享等精神的缺失。这些不和谐的因素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在重新建立人际关系过程中,必须首先应建立起以亲情作为纽带的家庭关系,然后才能将这种情亲关系上升为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以此为确定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及他人、国家和社会。通过对中学文言文亲属称谓的教学,让学生读懂古人,体悟中华民族讲情亲的文化氛围,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二)亲属称谓的道德规范與社会结构上的稳定性维护
讲究情感道德是中国的文化传统,集中体现于中华民族的“孝道”与“仁爱”。“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和出发点,是每个道德教化和修养的基础。传统道德观认为,道德和善都源自于对他人的爱,然而这一切都源自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父母的孝。子女生下来后,首先感到的是父母之爱,同时子女也必然对父母产生爱和敬,这种爱和敬就成为了一切道德教化的开始和基础。传统道德把孝道和仁爱联系了起来,认为孝道是仁爱的起点,人们从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出发,爱自己的兄弟姐妹,进而爱一切人,爱自然万物,从而从内心深处生发出仁爱之心,以此为核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道德教化。传统的孝道和仁爱不仅仅注重的是对人民进行的思想教化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人们道德实践的强化。孔子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任,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孝道与仁爱出发把自己培养成忠于国家、爱戴他人的道德高尚之人。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黄金期,是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懂得孝道与仁爱,分享与感恩,互助与合作,懂得报答父母亲人和社会。如果能从他们身上体现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民族的“大爱”与“大孝”。那么“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和谐社会的实现将会不远。
参考文献
[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靳健,石义堂主编.现代语文教育[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3]管锡华.尔雅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4]陈桐生.国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5]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6]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J].
[7]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8]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