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通过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因课制宜的教学模式,灵活多变的学习组织形式,弹性开放的课后作业,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让学生顺畅地走进文本。
关键词:语文教学 第一课时 新颖别致 因课制宜 灵活多变
有人把语文阅读教学形象地比喻成登山,第一课时是山脚,第二课时是山腰,第三课时是山顶。可见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没有扎实有效的第一课时的学习,何来“山下风光,尽收眼底”的喜悦。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能帮助学生打下语文知识的坚实基础,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只有有了第一课时的扎实,学生也才能顺畅地走进文本,真正与文本实现零距离的交流。然而不论是观摩课、评优课,还是竞赛课、展示课,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许多老师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方法,要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上不出精彩。而学生们也对一成不变的“读文——识字”的模式缺少了新鲜感,提不起兴趣来。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主动求变,以“新”来刺激学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一、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
“善始者,功半成。”听特级教师上课,我们往往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课的开头导人大大出乎意料,学生也自然一下子被“吸”了进去。导入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因文制宜,视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主动指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入微的感觉;也可以采用“检查预习,平铺而入”,在检查学生自学情况的基础上自然而然进行教学;可以“创设情境,披情入境”,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或各种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急切感;也可以“设置悬念,请君入瓮”,通过巧妙的设问或设置认知差异,引起学生的困惑。此外,还有审题导入法、故事引入法、诗歌朗诵法、猜谜激趣法等等。
二、因课制宜的教学模式
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教者,一样的教学模式,这已成为我们第一课时教学的通病。语文课时的划分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课时的划分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而定。只要我们真正关注了教材的特点,真正关注了学生的发展,那么课时的划分就是合理的、有效的。其实第一课时的学习应该因课制宜,视同一模式运用的次数、课文内容的深浅、词汇丰富的程度来“越位一次,错位一下,玩一些新花样”,把常规的教学顺序打乱,把第二课时的有些教学内容先搬上来教学也未尝不可,特别是在中、高年级。
我在教学《夜晚的实验》第一课时时,学生审题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夜晚是怎样做实验的呢?一共做了几次实验?他所做的实验有什么意义?由于本文生字词很少,也没有难以理解的词语,语言浅显易懂,在教学中,我跳过了传统的字词句集中教学,组织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开展讨论,直接进行了课文内容的学习。而本文生字词的学习,我是把它放在全课最后一个环节:结合课后的钢笔描红让学生说说写写,一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灵活多变的学习组织形式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应在各环节的教学中努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诸如放手让学生初读,满足学生了解课文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放手让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等等。
四、弹性开放的课后作业
目前第一课时的作业布置仍以老面孔居多:抄抄词语,读读课文。这些囿于书本、拘于读写、限于室内的作业大大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笔者认为可以站在学期的高度,合理指导学生一学期的作业,让他复习、预习、巩固、拓展兼顾,而不拘泥于一课作业的内容与范围,对学生语文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1、作业要求要有弹性。我们可以根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也可以提供一个范围,让学生自主选择、确定作业内容与数量。
2、作业内容要开放。开放式作业最大程度满足了学生作业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决定今天回家后做什么作业,可以抄词语读课文,也可以查阅课文的相关资料,也可以复习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内容,也可以摘抄美文好句等。
3、作业形式要多样。作业完成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是动手写,可以是用嘴说,可以是用眼观察,可以是查阅资料,甚至还可以亲自实践体验一番。
多样的作业形式,开放的作业内容,弹性的作业要求,给学生一个完全自主的空间,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场所,给学生一个喜欢上语文课的理由。运用创造力,使第一课时有效起来,激起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同样可以领略无限精彩!
关键词:语文教学 第一课时 新颖别致 因课制宜 灵活多变
有人把语文阅读教学形象地比喻成登山,第一课时是山脚,第二课时是山腰,第三课时是山顶。可见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没有扎实有效的第一课时的学习,何来“山下风光,尽收眼底”的喜悦。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能帮助学生打下语文知识的坚实基础,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只有有了第一课时的扎实,学生也才能顺畅地走进文本,真正与文本实现零距离的交流。然而不论是观摩课、评优课,还是竞赛课、展示课,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许多老师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方法,要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上不出精彩。而学生们也对一成不变的“读文——识字”的模式缺少了新鲜感,提不起兴趣来。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主动求变,以“新”来刺激学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一、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
“善始者,功半成。”听特级教师上课,我们往往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课的开头导人大大出乎意料,学生也自然一下子被“吸”了进去。导入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因文制宜,视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主动指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入微的感觉;也可以采用“检查预习,平铺而入”,在检查学生自学情况的基础上自然而然进行教学;可以“创设情境,披情入境”,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或各种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急切感;也可以“设置悬念,请君入瓮”,通过巧妙的设问或设置认知差异,引起学生的困惑。此外,还有审题导入法、故事引入法、诗歌朗诵法、猜谜激趣法等等。
二、因课制宜的教学模式
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教者,一样的教学模式,这已成为我们第一课时教学的通病。语文课时的划分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课时的划分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而定。只要我们真正关注了教材的特点,真正关注了学生的发展,那么课时的划分就是合理的、有效的。其实第一课时的学习应该因课制宜,视同一模式运用的次数、课文内容的深浅、词汇丰富的程度来“越位一次,错位一下,玩一些新花样”,把常规的教学顺序打乱,把第二课时的有些教学内容先搬上来教学也未尝不可,特别是在中、高年级。
我在教学《夜晚的实验》第一课时时,学生审题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夜晚是怎样做实验的呢?一共做了几次实验?他所做的实验有什么意义?由于本文生字词很少,也没有难以理解的词语,语言浅显易懂,在教学中,我跳过了传统的字词句集中教学,组织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开展讨论,直接进行了课文内容的学习。而本文生字词的学习,我是把它放在全课最后一个环节:结合课后的钢笔描红让学生说说写写,一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灵活多变的学习组织形式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应在各环节的教学中努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诸如放手让学生初读,满足学生了解课文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放手让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等等。
四、弹性开放的课后作业
目前第一课时的作业布置仍以老面孔居多:抄抄词语,读读课文。这些囿于书本、拘于读写、限于室内的作业大大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笔者认为可以站在学期的高度,合理指导学生一学期的作业,让他复习、预习、巩固、拓展兼顾,而不拘泥于一课作业的内容与范围,对学生语文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1、作业要求要有弹性。我们可以根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也可以提供一个范围,让学生自主选择、确定作业内容与数量。
2、作业内容要开放。开放式作业最大程度满足了学生作业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决定今天回家后做什么作业,可以抄词语读课文,也可以查阅课文的相关资料,也可以复习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内容,也可以摘抄美文好句等。
3、作业形式要多样。作业完成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是动手写,可以是用嘴说,可以是用眼观察,可以是查阅资料,甚至还可以亲自实践体验一番。
多样的作业形式,开放的作业内容,弹性的作业要求,给学生一个完全自主的空间,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场所,给学生一个喜欢上语文课的理由。运用创造力,使第一课时有效起来,激起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同样可以领略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