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走马承受”设置时间考

来源 :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ags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六二《职官考》谓:“走马承受,诸路一员,宋仁宗时置”。笔者据《续资治通鉴比编》(以下简称《长编》)和《宋会要辑稿》有关记载,认为《通考》走马承受设置时间的说法,值得商榷。兹略作考辨。宋代“走马承受”一职,其全称为走马承受公事使臣,或简称作“走马使臣”、“承受使臣”、“承受公事”及“走马”、“承受”等。
其他文献
随着新兴士族阶级的发展和玄学思潮的兴起,曹魏正始年间发生了一场鲜为人知的政治改革活动。改革的发动者就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物——正始名士集团。这次改革活动的内容、性质和意义,值得我们重新认识。正始名士的形成时间早于冠在他们头上的年号。
关于尧、舜、禹“禅让”的记载以《尚书·尧典》、《孟子·万章》和《史记·五帝本纪》为最详。《尚书》为儒家重要经典,孟子为儒学亚圣,《史记》则是最有权威性的正史,由此,尧、舜、禹“弹让”说被后人称颂了两千年而不褒,时至今日,仍被许多学者做为反映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制的珍贵史料而见载于各家论文及专著。
雍正继位前的封旗,与他的得位、死因等等,是雍正史研究中的疑难问题,其中封旗问题迄今尚无专文论征。清代的宗室王公,与封旗中所领有的旗人官员有主属私隶关系,很容易因此而形成宗派势力并对清代政治给予一定影响。康熙朝的皇四予雍亲王胤稹即后来的雍正帝,当时究竟入封何旗, 关系到对他所领旗员的辨别、康熙朝的储位之争以及雍正朝的用人行政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是雍正史上值得重视的课题。
健儿制在唐前期往往与兵募制相提并论,又是唐后期最主要的兵员。然而中外学者很少有专文对此制作系统论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资料的贫乏。开元以前的健儿只有一条材料,开元以后的几条健儿资料大多是皇帝制书中提及的,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开元十六年诏和二十五年敕。
怯薛(Kesiq),是蒙古语轮番宿卫的意思。成吉思汗组建万人怯薛,充禁卫亲兵,兼有宫廷服侍和行政差遣职能。忽必烈建立元朝后,设中书省、枢密院执掌军政事务。此后,怯薛的行政职能显著衰退,从事较单纯的宫廷服侍和宿卫的本职工作。
黄帝这位声威煊赫的华夏族古帝,在先秦古籍如《左传》、《国语》、《管子》、《庄子》等典籍均有记述。我们是炎黄子孙。据考证,在中国古史传说时代,“黄帝氏”、“炎帝氏”氏族部落确实存在,其部落首领并非子虚乌有①。
中国哲学,往先秦是诸子并起,百家争呜的时代。秦汉封建帝国的建立,随着政治上的统一,在意识形态上也要求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以儒生为形态的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是封建王权的附属品,封建自然经济的思想意识人格化的表现。在东方专制官僚型的等级社会里,他们也划分为层次,有上层的王公贵族知识分子,有作为各级政权支柱的中下层官僚知识分子或是他们的幕僚,也有下层比较接近民间的普通知识分子。
《史记·萧相国世家》有一段记载:“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饯三,何独以五。”对其中“钱三、五”,作何理解,是长期未能妥善解决的问题。若直解作钱三文、五文,显然不妥。
一、《周礼》中的天帝称谓和天帝系统 《周礼》中的天帝称谓,有“吴天上帝”、“五帝”、“上帝”、“天”、“天神”、大神”等名称。“吴天上帝”之名凡两见:一见于《春官·大宗伯》,一见于《春官·司服》。这是《周礼》中的至上神,是天神中之最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