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走班制”课程

来源 :天津教育·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nie123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完成了一个研究项目——“走班制”课程。这件事之所以让人眼前一亮,是因为在落实“减负”政策,加强课后服务和实施“素质拓展课外活动计划”之际,他们通过创新,把这些要求整合起来,利用课外時间和空间的“增量”,帮助学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做自己想做的事”。作为课程,他们重构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互相联通的课程结构、合力开发的学习资源、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励发展评价方法和协调便捷的运行机制,并且研发了学科延展、实践创想、项目研究和兴趣拓展4大类共200余门课程,供学生选择。特别是,原本属于高中的“走班制”,竟被他们引进小学运行,且形成了每个学生自己专属的“课表”。6年的实践,“走班制”课程显现了前所未有的优势:学生潜能得到发掘,个体优长逐步凸显,同时随着个性健康成长,实现了“五育”融合的全面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变革育人方式,发展素质教育的一次突破性尝试。
  “学校的课程样态,决定了学生的发展生态。”读过此文,该校教师这句由衷的感慨,大概也会成为更多人的感慨。
  课程改革已经20多年了,成效非常明显,人尽皆知。然而,在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现象,同样存在其中。学校之间的差别,应该也是人尽皆知。如果照过去的思维惯性来分析,存在差别也算正常。但是,如今这种“差别”还真不能拉得太大、拖得太久。因为,我国的教育早已进入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于是,有些学校就此开展了研究,他们经过理性思考和反复实践,最终以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新策略,生动地解读了国家的大政策。无疑,这些创新再次激活了整个课程改革。
  和平区的岳阳道小学作为成功典型之一,此时也破茧而出。他们开创的小学课程实施模式——“走班制”课程,受到了学生和家长欢迎,赢得了专家和同行首肯。当然,他们从不回避其中使用了大家熟知的词语——“走班”。而且,坦言“走班”作为国际普遍认同的一种课程理论,刚一引进我国高中,就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且从中多受启发。于是,把它“迁移”进来,并以此概念了这个课题。如此诚信的学术态度本就令人叹服,而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展现出来的首创精神:在小学阶段的“走班”,一直处于“0引进”状态时,他们构建了“走班制”课程的实操体系,这一独特模式的形成,凸显了他们的不懈追求和创新胆略。在一定意义上,他们取得的可以借鉴甚至直接复制的经验,对于仍在课程改革路上苦思冥想的众多学校,确实值得研究。尤其是他们的精耕细作,起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发人们更多的联想和更深的思考。
  一、深刻的背景理解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岳阳道小学就以创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闻名于全市,知名于全国。特别是,他们开发校外教育资源,助推学校课外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办学特色,更让很多学校羡慕不已。但是,这所学校多年形成的风气,就是“永不停步,勇于进取”。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经发布,学校管理团队就开始了深入的学习和讨论。
  其间,他们有两点收获具有突破性价值:一是,其中“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等新观点和新要求,使他们悟出了课程改革的走向: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二是,旧的教学模式“班级授课制”,实际是一种在固定的班级管理、固定的学科设计、固定的教师陪伴、固定的学习伙伴、固定的教学场所、固定的评价方式,并附带若干“不得”和“不准”的束缚之中,学生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虽然延续多年已成传统,但是与上述新观点和新要求,确实明显相悖。当然,他们并不否认这种旧模式,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也曾经功不可没。然而,他们也清晰地看到,教育信息化成为必然趋势以后,其诸多弊端已经很快暴露出来。学校教育面对信息获取渠道不断增多、认知起点逐渐提升、个性化学习需求越发强烈的学生,如果还继续这样的旧模式,学生的内在动能根本不可能激发出来。“齐步走”“一刀切”的僵化理念,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他们的潜能。所以,学校的课程改革必须立足于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课程改革中落地,学校也才会由“教好每个学生”,到达“办好每所学校”的境界。
  随后,管理团队又把这场学习和讨论扩大开来,引领大家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策水平。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在学习过程中管理团队带头解读规划部署,阐释方针政策,开展校本调研,分析存在问题。而且,与大家围绕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使命,一起提炼了“以人为本、 五育并举、个性发展、奠基未来”这4个关键词,引导大家展开讨论。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主要靠课程。“学校的课程样态,决定了学生的发展生态。”我们的课程如果能从学生的兴趣切入,挖掘他们的潜能,给每个学生搭建起各自发展的平台,不仅可以使他们的“优长”更长,而且会使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自信地改变自己,使自己“短板”不短。同时,大家也进一步感悟到,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这个不争的事实,正是确定“走班制”课程的主要动因。它与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学校把选择课程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进而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专属于他们各自的个性化学习方案,使学生更加适合自己的方向,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成为自己,不仅更好地完成当下的学习任务,而且能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学校自然也会形成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的新格局,正是这些重新认知,他们从解放思想开始,一步一步走进了课程改革的本源,直至推出这一全新的课程实操体系——“走班制”课程。
  2018年,国家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当人们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就会发现岳阳道小学把“走班制”课程确定为研究方向,不能不说确实具有相当的超前意识。   二、严谨的研究过程
  岳阳道小学正式选定“走班制”课程的研究,是在2014年。其实,让他们在这个方向下了决心,却是再早几年针对课外活动问题所进行的改革。算起来,他们的研究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夯实研究基礎。这个阶段和课程改革同步进行了10年。谁都知道,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岳阳道小学的办学特色。学生社团(包括兴趣小组,下同)的种类、数量之多,指导教师的水平、能力之高,外部支持的场地、设备之好,其他学校只能望其项背。当然,也难免有人认为与“择校热”有关。但是,随着招生政策的改革,“择校热”得到有效遏制,他们的课外活动依然红火如故。可见,还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思想力量,打开了课外活动的改革发展之窗。而且,他们一直与时俱进。其间,最大的突破是2008年率先把学生社团正式纳入课程体系。他们认为,社团活动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和一种主要方式,应该和学科教学一样对待。由此,这些原来游离在课程之外的课外活动,被称之为“校本课程”得以“正名”,步入“正轨”,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就这样,虽然换了一任又一任的校长,也进了一茬又一茬的教师,岳阳道小学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特色,也为此后创立“走班制”课程,夯实了工作基础。
  第二个阶段,重点在尝试技术创新。这个阶段从2011年到2014年。自从学生社团以“校本课程”命名以后,看起来,似有与学科课程“平起平坐”之势。这时,管理团队决定还要进一步推动它在创新中呈现新的变化。首先,围绕活动课程的社会意义,展开学术研讨,强化教师的社会责任。其间,大家一方面对多年来形成的特色,表达了无限珍惜之情。另一方面对从中发现的缺失,也表示了急切改革的愿望。比如,常态化运行的项目,有些学生不感兴趣;学生有兴趣的活动,学校却又没有开发。大家都意识到,实现课外活动“百分百”落地,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关于“多元智能”的讨论,又使大家打开了眼界:人的差异源于每个个体不同的智能强项,不管哪个方面的智能都是社会的需要。学校应该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智能强项,使这一潜能优势转化为特长,发展为专长。接着,引导大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尝试。他们借助“三通两平台”,在学科教学基本实现了科科、课课普遍使用信息技术,并在积极建设电子化资源库的基础上,决定借力信息技术,破解活动课程的难题。于是,他们尝试利用网络资源,研创活动项目,促成了机器人、地方戏、园艺种植、茶艺烘焙等当时还很“冷门”的校本课程。于是,他们尝试利用网络,开拓观摩、交流的途径,促进了教师关于校本课程的专业发展。于是,他们又尝试利用网络技术,创建管理机制。这一决定之所以受到全校教师的支持,始于学生报名环节使用的全人工传统处理方法。大家一致认为,教师举着自己负责社团的名称标牌,游走于各间教室招揽生源,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特别是,学生数量和项目数量的同步增加,使之更为复杂纷繁。其结果是除了有特长的学生以外,绝大多数学生面对的是自己不熟悉的老师和不熟知的课程。学生未及思考,老师已经走遍各班,招生也已满员。他们越发感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置疑,但是如何落实到每个学生,其实需要从观念到方法的改革。于是,为了突破这个瓶颈,他们提出了“我的课程我做主”的观点,研制了借助信息技术服务自主选课的智慧校园网上选课系统,从公开课程目录、推介项目内容、发布招生简章、征求学生意见、学生自主报名,直至最后录取及根据余缺的再次调配,整个流程一律线上完成。其中,招生简章关于课程内容、报名条件、指导教师、学习方式的生动视频,引起了每个学生及其家庭的空前关注。实践表明,虽然这次尝试并非管理系统的全部,但它显现了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威力:因效率提高而解放了教师,锻炼了学生。最重要的是开启了运用信息技术的课程建设。后来,这个网上选课系统又经过改进,日臻完善。就连学生中途改变学习意向需要重新选课,也能圆满解决。
  第三个阶段,目标是创建实操体系。他们于2018年形成了这一具有创新特征的“走班制”课程样态。这个阶段,党和政府对教育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关心和重视,教育政策密集颁行。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定的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各项具体任务,到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再到本市跟进出台的很多工作要求,包括实施“素质拓展课外活动计划”,让人感受到了素质教育一以贯之的整体态势。同时,也让他们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使“走班制”课程的研究,从夯实基础、尝试创新,跨出非常关键的一步——创建体系。经过对此前的工作梳理,他们认为这个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更深。管理团队曾经以“无处不深耕”来形容其艰难程度,不是夸大其词。就这样,大家全力进行整体设计之后,又从课程架构、学习资源、教学方式、评价系统和运行机制等五个方面强力“深耕”,创建了完整的“走班制”课程体系。他们认为,在小学开展“走班制”课程研究,属于从无到有的开创性工作,必须首先掌握第一手资料。于是,他们开展调查研究,并据此集思广益,归纳了“服务每个孩子,坚持自主学习、建立长效机制、融合信息技术”的原则。由于这些原则贯穿于实操过程的每个环节,为步步工作确保落实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提供了思想观念的可靠依托。最后,大家在实践研究中,严格本着这些原则,抓实每个专题研究,最终形成了观点鲜明、方法可行、案例鲜活的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以问卷为工具的调查研究。从目标确定、问题设计、对象选择到结果分析,其思路之清晰、态度之认真、技术之进步、分析之深刻都很学术。这个从不同维度表达意愿的问卷,调查对象多达1629人。大量的数据分析,使他们通过学生喜欢什么课程,想开哪些课程,以及背后的原因的回答,更多地了解了不同学生的思考视角和潜在能量。其中,使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实践探索、信息技术、科技创新、生活劳动、趣味互动、表现展示等富有创造性、挑战性的课程,居然成为学生追逐的“热门”。过去,学校认为学生可能会喜欢而开设的一些课程,却淡出了视野。显然,过于注重数量开发及形式化呈现,确实是课程建设的“老毛病”。当然,也更准确地了解了学校的工作取向和教师的专业实力,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程度。可以说,这场问卷调查,直接带来了项目增减有据、选课运转自如的新局面,让大家切身感受了一次观念更新的洗礼。它不仅推动了整个研究工作快速进入状态,而且实现了“走班制”课程实操系统的基本预期。   第四个阶段,任务是进行结论验证。2018年,在他们推出“走班制”课程体系的研究结论以后,开始了这一阶段工作。目的是,期望一些学校分享经验,并争取他们通过实践,对研究结论进行试错、调整、论证、完善,使研究结论得到升华,形成成熟的教学成果。两年之间,岳阳道小学先后诚邀了10余个单位合作,并已经收到一些反馈。“走班制”课程样态,在实践中显现的创新意义和实施策略,得到了高度认同和普遍好评。由于他们同时吸收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这一经验成果进一步得到了深化和完善。其实,早在这个体系的建构过程中,他们就开始不断把自己的专题研究结论,分享给一些感兴趣的学校,进行实践检验,并得到了这些单位的帮助。这种针对初步研究结论开展的几乎“同步”且稍“滞后”的实践验证,也是一种有益的互动,似乎可以倡导。如今,经过五六年的多方推敲和锤炼,“走班制”课程体系已经渐次成型。
  回顾岳阳道小学的研究过程,四个阶段实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而且,“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成为一条线索贯穿其中,整个过程非常严谨。大概正因为如此,保证了这一研究的学术特征。
  三、丰厚的研究成果
  “走班制”课程的研究成果,其实主要由他们第三、第四两个研究阶段完成。当然,关键还是第三阶段实操体系的创建。但是,为了便于分析,还是把它单列出来进行讨论。这个实操体系及其形成的创新样态,是由课程结构、学习资源、教学方式、运行机制、评价方法这五个相互联系、彼此借势的部分组成。
  第一,互相联通的课程结构。他们经过实践和论证,建立了由“兴趣拓展课程”“项目研究课程”“实践创想课程”和“学科延展课程”四大板块组成的课程基本架构,总共200多门课程。他们在原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本市实施“素质拓展课外活动计划”的要求,经过论证、梳理、精选、发展,着眼于把学生的个体需求结合到国家的政策要求之中,形成了一个互联互通的课程结构。这个架构凸显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素质拓展与潜能发掘之间的内在联系。
  兴趣拓展课程的构建,是基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品类和项目不断增加的变化,在原有的校本课程基础上,经过不断整合、研发构建成形的一个新的课程板块。学校管理团队特別强调,教师一定要关注“全体”学生的新兴趣,并尽量对“每一个”学生予以培养。即使报名学生很少,哪怕指导教师短缺,也要设置、也要办好。就这样,学生的兴趣真的“拓展”开来。涵盖艺术审美、传统文化、体育健康等六个不同的领域,并引入相声、快板、京韵大鼓和绳艺、盘扣等由非遗传承人亲自执教的“非遗”课程,在满足学生兴趣需求的同时,更加深入地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项目研究课程是随着当今的科学研究,更加重视学科的交叉性和研究的综合性的趋势,开发的项目化课程学习板块。目前,这一板块提供的中华传统节日、走进“非遗”文化、“二十四节气”的学问、探寻“一带一路”、天津的桥、世界美食、垃圾的旅行、标志的世界等都是以研究项目为载体,立足于问题解决,展开的跨界融合的学习和研究。当然,学生还可以随时提出项目,经过师生共同论证,自主组建合作团队,列入课程进行项目化学习。由于这种课程基于学科而又超越学科,用项目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更加利于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学科与人际的联系和拓展,显现了完成一个项目、得到多种收获的优势。它激发了学生对文化传承、科技发展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兴趣。每学期,相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围绕不同的项目主题进行探索。每个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关注热点,选择1—2个项目,并与自己的项目“合伙人”共同完成研究。
  实践创想课程是一个专门满足学生好奇心和创造欲的板块。目前,这个板块分劳动类、创客类和社区类,共13门。这些完全打破课内外、校内外边界,充满实践体验和创新设想的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启迪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特别是,其中的木模制作、电子焊接、手工陶艺及创业编程、物联网技术,都蕴含了生产劳动的因素,足以给人久违而又亲切的感受。STEAM课程的本土化,还为素质拓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基地研学和志愿服务,不仅建立了新型的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而且通过不同的实践学习方式,在学生幼小心灵中播下社会责任感的种子。
  学科延展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通过正确引导,解决被误解的“偏科”问题。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且又“藏在”内的心理倾向,一定意义上显现了个体的优势潜能,应该顺势而为,使学科从课内延展到课外。通过课外学习,培养学科思想,同样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这类虽与学科相联,但与考试无关,只靠兴趣爱好,偏要满足“偏科”学生的课程,确实颠覆了“传统”观念,但是成就了学生发展。目前,他们的学科延展课程已有40门,覆盖每个学科。连看似“枯燥”的语文、数学都经过“深耕”开发6门之多。目前,每个学生都起码拥有一个学科特长的课程目标且正在实现的路上,当然,有的学生达到N个,相信通过他们的内在动力,也会变成可能。
  应该说,这是一个全面而庞大的课程架构。他们表示,还会不断完善它的品类、扩大它的规模。因为,他们认定选课毕竟是走班的重要前提。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供学生选择,也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的体现。
  第二,合力开发的学习资源。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支撑上述课程构架运行的具体内容。于是,他们特别强调把合力开发作为“深耕”的重点。他们的所谓“合力”,包括继续传承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积极倡导教师、学生的合力,大力发展线下、线上的合力。这样,社会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技术的先进性又融入其中,从提出问题、确定途径、搜集资料、筛选整理、论证试用,直至最后形成,力量、途径、信息、智慧都会发挥到极致,效果和效率自然倍增。尤其是学生的加入,无论来自家庭还是来自网络,哪怕只是提出一种思考,提供一条信息,也很可贵。因为,这是带有创新思维的自主学习。
  第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课程改革的实践,他们深刻体会到教学方式的改革,归根结底是学习方式的改革。所以,无论哪个板块的课程,教师都引领学生尝试自主学习的研究。除了坚持运用积累的有效经验以外,他们还不断“深耕”,提炼了“在实践中学习,在团队中互助,在收获中展示,在完成中反思”等更加适合“走班制”课程的新方式。其中,有两个典型样例,非常值得分享。一个是后来增加的“爱的陪伴”课程。它开启了学生家长或社会人士与学生共同走班学习的方式。过去,家长陪伴孩子网上选课,走进校园观摩活动,已成常态。很多家长在高度认可之余,还催生了新的想法。学校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中得知,不少家长都有意愿用自己的经验成果深度参与“走班制”课程的改革。由此,“爱的陪伴”课程随势而生。这支特殊的“教师”队伍中既有家长,也有家长们邀请的社会精英。他们带来了各行各业丰富多彩的信息,及其获取、整合、运用、传递信息的方法。孩子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闻,更重要的是从对家长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理想的敬慕之中,领悟了责任和担当。经过一步步的升级改版,现在“爱的陪伴”课程已经成为供走班学习的稳定课程。同时,也为不同板块的指导教师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方法。另一个是后来为“项目研究课程”专门增加的前置环节——“寻找合伙人”。本来“合作”是这门课程的要义之一,而合作的基础在于“志同道合”。但是,选课平台的规范操作,很难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们在选课之前,引导学生先以各种方式的自我推介,吸引兴趣相同甚至志向一致的伙伴,然后再通过导师引领和自主协商组成学习团队。显然,这种实质性的合作学习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和研究志趣。   第四,激励发展评价方法。为了保证“走班制”课程高质量落实,管理团队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确定了“激励发展”的课程评价主旨。以此对课程实施进行监督反馈,对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一方面,他们进一步调动各个方面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构建了管理团队分工推进评价创新、课程骨干引领制订评价策略、指导教师具体实施评价方案、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改革的工作常态。另一方面,进一步集中各个方面的创造性和执行力,创意了丰富的评价方式。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自选课程的各类展览、演出、比赛,每个家庭都要展示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的成果,每个班都要汇报全班学生集体表演的节目。如今,“特色成长档案袋”为每个学生不断积累着“走班”学习的成果,持续激励他们儿时的大胆尝试的自信和勇于创新的智慧。其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学员还获得了平台优先选课权的奖励,不仅激发了这些学生的内生动力,而且焕发了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近年来,定期召开的教学年会、学生嘉年华、家长大观摩等评价活动,从不同层面显现了激励发展的课程评价,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每个学生提供绽放自己别样精彩的机会。
  第五,协调便捷的运行机制。“走班制”课程虽然只是在国家课程以外运行,但是它毕竟是个课程系统,既关乎学校内部各个方面,又涉及社会和家庭,必须创立一个利于协调,且便捷操作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其有序而有效运行。为此,他们从精准设计课表、加强分层指导两个方面切入,实现了机制重构。其中,精准安排课表,是个很大的难题。所以,他们的破解办法非常务实:一是,先期面向四、五、六年级,然后逐渐向下延伸;二是,每日前五节为基础课程,实施国家课程教学,每周24课时(周二半日);剩余为“走班制”课程,每日3课时,每周12课时。三是,利用信息技术,统筹课程设置、报名人数、场地要求,编制学校以及班级和学生的个性化课表,便于管理人员和师生使用。另外,加强分层指导,也很符合规律。学生的个体差异,其实也有学习层次的不同需求。于是,形成一种更有针对性的“分層”管理策略。在丰富兴趣拓展课程的同时,增设了两种课程。一是,“精品团队课程”,目的是基于学习层次,拓宽选课范围。他们认为,只有学生选择更加适合自己水平的课程内容,才会留足每个人的发展空间。这样,既落实了“普及”,又兼顾了“提高”。比如,以艺术和体育为主,在增设“精品团队课程”中,确定了排球、足球、啦啦操、舞蹈、管弦乐等,为学校运动队和艺术团储备和培养了成批人才“苗子”。他们还打算把这种分层管理方式,移植到其他板块。二是,“自主规划课程”。目前主要包括图书借阅、书法训练、自习答疑、创想实验、课本剧目等内容,旨在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安排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他们认定,“人人是人才,人人能成才”。通过“走班制”课程的个性化学习,一定会促成这个生动活泼的局面。
  今年,管理团队组织教师,多次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系统回顾和客观检视。他们看到了“走班制”教学给学生、教师、学校和家庭带来的变化。这些变化以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学生在自主选择课程、投入学习、参与管理的过程中,焕发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后劲;讲述了教师为这个全新的课程成为体系,积极研究政策、开发资源、改进方法、拓展知识,表现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成长;讲述了学校从宏观顶层设计到微观具体谋划,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对改革创新的迫切、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和对每个学生的关爱;讲述了家庭在陪伴孩子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学校发展素质的支持,和对孩子全面、健康成长的期待。目前,“走班制”课程的经验,已经实践检验,特别是经过数十次国内外的宣介、交流,近百个国内外学校的参访、观摩,可谓好评如潮。
  到目前为止,他们还在广泛征求意见,并表示研究结论还须更多的实践验证,而且不断对观点的提炼、系统的逻辑、案例的选用等进行着改进。在成果已然收获如此评价的当下,这种对自己研究工作始终如一的客观、严肃态度,实在让人感佩。经过如此检视,相信他们的成果阐述会更为完美。
  不管怎样,岳阳道小学“走班制”课程的研究,是为了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育人模式的一个样本。这个样本,围绕着如何支持学生的多彩人生,对“学生发展为本”进行了生动、鲜活的诠释。因为,在一定意义上,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一路前行  阳光是久违的问候  奔波的苦楚,人世的詭谲  在你面前荡然无存  负氧离子喷薄而来  阴霾臭气绝尘而去  草原展怀一马平川  放下包袱  用自己的骨头做一枚绣花针  挑出灵魂深处的罪障  接一捧雪花  洗涤复杂的人心
蓟州区第一小学坐落在有着“天津后花园”美誉的蓟州城内。多年来,这所有着百年历史、底蕴深厚的学校,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批合格人才,很多学生已成为国家栋梁。2019年,该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殊荣。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近日,记者走进天津市蓟州区第一小学,一探究竟。  百年老校育良才  蓟州区第一小学始建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是蓟州区创建最早的学校,先后经历了“两等小学堂”“县立第一完全
在住處的西南方,你威武雄壮  白色的石屋零零散散  我沿着拖拉机的车轮  穿过牦牛和草场  迎着瑟瑟的寒风  向你走近  走着,走着,向你走近  我把理想说给石头听  石头默默不语  我把痛苦撒向泥土  泥土扬长而去  我把快乐抛向空中  月亮没有接住  我把思想献给草原  草原仓惶而逃  只有冰下的那一溪水流  愿带走我的肉身,跌跌撞撞  在住处的西南方,你威武雄壮  我整理说辞,卸下声音里的灰
事件回放<<<<  自2006年开始,《咬文嚼字》编辑部每年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至2018年,已连续发布了13年。在2018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中,口角、鸿鹄、青睐、捅娄子、不知所终等均在其列。  时事鲜评  2018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很多都是热点事件中出现的一些语文差错。比如,重庆公交车坠江报道中,“口角”的“角”本应读jué,但一些媒体播报中读成jiǎo。对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甚至弄假成
在构建“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文化体系的背景下,和平区教育局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坚持依法治教,秉持“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理念与精神,坚守学前教育的核心价值,走“高质量、有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满足社会和家长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一、注重内涵发展,彰显教育特色  我区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与核心素养,基于“奠基儿童幸福人生”的文化理念,以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爱智慧”的天性,以
2020年12月14日,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同步发布公告,宣布了一件大事!   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计息方式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按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   这段话怎么理解?对大家有何影响?      六大行齐叫停“靠档计息”   12月14日,六大行齐发公告。   其中工商银行公告称,自2021年1月1日起,对
在深巷里穿梭,脚下的路近似叶片上的脉络静静舒展,通向大昭寺,通向冲赛康,通向一两栋响着清脆铃铛的转经房。不担心迷失,路总能把我们送回去。  经过冲赛康的入口,人频繁移动,声音嘈杂,有飞扬的音乐伴着民歌:拉萨的冲赛康,你想要什么这里都能买到……融进人群,脚两边向着市场深处延伸了两排席地售卖杂货的人,其间自然形成一条弯弯绕绕的通途。他们面前铺展了一方油纸,上面摆放着新鲜塔黄叶包裹的奶制品、青草捆扎的大
著作底本为何称作“蓝本”  雕版印刷,是将文字反刻在一整块木板或其他材质的板子上,制成“版”,然后在版上加墨印刷。普通雕版印刷一次只能印出一种颜色,或黑、或朱、或蓝,称作“单印”。元明时期又出现了朱墨两色套印本,而后又出现了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至于单独用红、蓝印刷的书籍,分别叫“朱印本”和“蓝印本”,简称“朱本”和“蓝本”。  明清时期,雕版工人制成版后,刊刻人一般都要先用红色或蓝色印刷若干部
昌都的美和好,不是一眼看上去的,而是日后,在回忆中,像碎片一样,像画片一样,慢慢浮现出来的。  去昌都的路很长。  从拉萨出发,走了七八天。西藏是让人惊叹之地。在进藏之前,我们早就从很多画片、影视、朋友圈晒的照片上,看过藏区的蓝天白云,雪山草坡,寺院和转经筒。西藏的色彩是梦幻之色,那种饱和度在现实世界中呈现出来时,看得人一愣一愣的。比如说布达拉宫的白玛草墙——白玛草墙是用藏区柽柳做的,先将柽柳去皮
雪豹  独居的王  总在极地阳光中  睡  雪覆盖了四野  它的梦  寒冷吗  野牛  风雪之夜  正好  让我的角挑起  钻石的星星  这一路走来  的确明亮了许多  村庄  一垛垛的麦杆  堆在尼羊河边  一个个村庄  就偎在这儿  一次次季节更换,炊烟  布满农夫的眼  湖泊  夏季草原  一滴玉液的  爱  是否让  一只鸟  感动  寂寞  藏在波浪悲情的雪夜  我和苍狼  同时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