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会自主学习,可以激发自己学习兴趣,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创新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让自己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套自主学习的好方法,来学好九年级物理呢?
一、 课前知道“是什么”
课前自主学习,让自己知道新课所要探究的内容是什么?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自己的疑惑点是什么?这样,在课堂上才能主动去思考、去探究,把自己最集中的精力放在最难的疑点上.要使自己课前的自主学习有效和高效,应做到:
1. 带着好奇心来阅读课本,知道新课的内容是什么?
物理课本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彩,很容易使我们带着好奇心来了解其中的奥秘.如:《光的折射》一节介绍方形太阳、幻日等奇观,可问一问自己:这是什么物理现象引起的?如何正确地解释这种现象?带着好奇心来研读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光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可循?光折射时,还会产生哪些奇异的现象?这样由好奇心上升到带着问题来研读课本,逐步提高自己课前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自主学习《杠杆》这一节时,书本上给我们展示了现代版的“称象”,可思考:究竟是什么物理原理让小小的弹簧测力计有如此大的威力?好奇心驱使我们迫切地想知道什么是杠杆?杠杆原理是什么?自然也会由好奇心上升到带着问题来研读课本,知道新课的内容是什么.
2. 带着悬疑自主实验,初步得出新课中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物理的探究离不开实验,没有自主实验的自主学习是空洞的.我们在课前自主学习时,由于器材的局限,遇到实验怎么办?首先要了解本节课所设计的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如果是验证性实验,结论已得出不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如果是探究性实验,在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新课中的物理现象和内容后,要敢于突破课本的束缚而提出新颖问题,并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对课本所涉及的实验就地找素材自主实验.在自主学习《力与运动》这节新课时,通过课本所设计的情景会自发地提出问题: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要会利用思维迁移来猜想假设:既然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会改变,如果不受力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在自主实验时,你可以用垫板或文具盒作为斜面,用桌面、有皱纹的餐巾纸、物理课本等作为不同阻力的表面,用笔来代替小车进行自主实验并得出结论,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就地取材进行实验的例子很多,如:用直尺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在纸上钉小洞演示小孔成像情况、老花镜结合台灯粗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用笔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 带着思维认真揣摩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得出新课的目标是什么?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老师会布置设计好的预习作业.我们要会揣摩老师的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来把握新课的目标.《电能表与电功》这一节,老师对电能表的作用、技术参数、读数等内容设置成填空题的形式,我们应该知道这些是识记的内容,属于知道范畴.如电功概念的预习作业: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分别通过什么来实现?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这里通过谁做功来实现?这个功我们称为什么功?功是能量转化的尺度,电流做了多少功,反映怎样的一个物理量?这种有梯度的问题设置,让我们感知对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也就明确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使我们在课前知道新课所要探究的内容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自己的疑点是什么?将自己在课堂上的专注点放在自己所要突破的疑点上,使自己的专注点更集中、效率更高,为高效的课堂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二、 课堂知道“为什么”
带着疑问来上课,更容易突破自己存在的疑点.我们怎样在课堂上做到高效自主学习?——针对自己的疑点,多问几个为什么.
1. 课堂上老师设置相应的情景是为什么.
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为了让我们更容易掌握和理解,会设置相应的情景让我们来思考,为了了解老师的意图我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讲《比热容》新课时,当老师设置我们在游泳馆游泳的情景,中午瓷砖烫而水凉,傍晚瓷砖凉而水烫时,我们会思考并产生疑问,书本上已有了情景,老师为什么还要另外设置情景,显然二者是相通的.老师的设置是让没有去过海边的同学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要明白,自主学习过程中思考物理问题时要学会思维迁移,很多物理现象不同,情景不同,但原理是相通的,只有对物理的思维过程和原理理解了,才能避免干扰因素对我们的影响.
2. 我的猜想、假设为什么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
当提出问题后进行猜想假设时,为什么我的猜想假设未能得到老师的认可?要知道猜想假设不是乱猜、乱想,而是来自于已知知识的思维迁移和生活经验.如猜想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要根据生活经验:1、空调铭牌标有“220V 10A”,白炽灯铭牌标有“220V 0.25A”,为什么空调买得起但用起来得省着用? 2、为什么放三节干电池的手电筒比放两节干电池的手电筒要亮? (3)为什么要节约用电,不开长明灯?从而猜想电功与电流、电压、时间有关.当我的猜想与假设没有被老师采纳时要想到,可能脱离了生活实际,违背物理原理,以后自主学习要引起注意.
3. 课堂演示实验时,为什么步骤不能颠?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每一个思维过程、实验步骤都要符合一定的逻辑性和尽量减小误差为准则.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为什么先测入射角再测反射角,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探究重力与质量关系时,先测质量后测物重,是物重与质量成正比而非质量与物重成正比,就是为了符合逻辑.我们在测固体密度时,为什么要先测质量后测体积?测液体密度时,为什么要先测总质量,再测空烧杯质量?就是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在自主学习时,也要注意物理思维的逻辑性.
4. 我们的小组活动为什么没有“动”起来?
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弥补课堂自主学习思维单一的不足,还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效果.小组交流活动中,组员之间没有产生思维碰撞产生火花,是无效的小组活动.之所以小组活动没有“动”起来,就因为课堂的自主学习没有到位,没有产生悬疑也就没有思维碰撞后的火花.
课堂自主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增加我们物理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为我们今后的可持续自主学习,乃至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三、 课后知道“思什么”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反思自己自主学习的“得”与“失”才能对前面探究的知识进行提炼、升华和拓展.要知道听懂到彻底理解需要反思作为桥梁.反思是自主学习的最高层次,如何做到有效反思?
1. 反思自己的物理思维过程.在自主学习思考问题时为什么会出现思维障碍?为什么会出现不合理的思维过程?找出差错、方法不同的原因,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思维和过程分析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
2. 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将自己的思维过程与老师的思维过程进行对比,产生新的思维火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思维方法,甚至可能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实现对老师的超越.
3. 反思自己的学习习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是否有严谨的审题能力、缜密的思维过程、勇于质疑的治学态度、敢于发现问题并向老师提出等,都是提升自己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如果我们想从学习的奴隶变成学习的主人,从繁琐的机械学习中解放出来,使自己成为一名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者!我们就要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 课前知道“是什么”
课前自主学习,让自己知道新课所要探究的内容是什么?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自己的疑惑点是什么?这样,在课堂上才能主动去思考、去探究,把自己最集中的精力放在最难的疑点上.要使自己课前的自主学习有效和高效,应做到:
1. 带着好奇心来阅读课本,知道新课的内容是什么?
物理课本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彩,很容易使我们带着好奇心来了解其中的奥秘.如:《光的折射》一节介绍方形太阳、幻日等奇观,可问一问自己:这是什么物理现象引起的?如何正确地解释这种现象?带着好奇心来研读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光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可循?光折射时,还会产生哪些奇异的现象?这样由好奇心上升到带着问题来研读课本,逐步提高自己课前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自主学习《杠杆》这一节时,书本上给我们展示了现代版的“称象”,可思考:究竟是什么物理原理让小小的弹簧测力计有如此大的威力?好奇心驱使我们迫切地想知道什么是杠杆?杠杆原理是什么?自然也会由好奇心上升到带着问题来研读课本,知道新课的内容是什么.
2. 带着悬疑自主实验,初步得出新课中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物理的探究离不开实验,没有自主实验的自主学习是空洞的.我们在课前自主学习时,由于器材的局限,遇到实验怎么办?首先要了解本节课所设计的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如果是验证性实验,结论已得出不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如果是探究性实验,在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新课中的物理现象和内容后,要敢于突破课本的束缚而提出新颖问题,并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对课本所涉及的实验就地找素材自主实验.在自主学习《力与运动》这节新课时,通过课本所设计的情景会自发地提出问题: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要会利用思维迁移来猜想假设:既然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会改变,如果不受力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在自主实验时,你可以用垫板或文具盒作为斜面,用桌面、有皱纹的餐巾纸、物理课本等作为不同阻力的表面,用笔来代替小车进行自主实验并得出结论,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就地取材进行实验的例子很多,如:用直尺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在纸上钉小洞演示小孔成像情况、老花镜结合台灯粗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用笔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 带着思维认真揣摩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得出新课的目标是什么?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老师会布置设计好的预习作业.我们要会揣摩老师的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来把握新课的目标.《电能表与电功》这一节,老师对电能表的作用、技术参数、读数等内容设置成填空题的形式,我们应该知道这些是识记的内容,属于知道范畴.如电功概念的预习作业: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分别通过什么来实现?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这里通过谁做功来实现?这个功我们称为什么功?功是能量转化的尺度,电流做了多少功,反映怎样的一个物理量?这种有梯度的问题设置,让我们感知对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也就明确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使我们在课前知道新课所要探究的内容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自己的疑点是什么?将自己在课堂上的专注点放在自己所要突破的疑点上,使自己的专注点更集中、效率更高,为高效的课堂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二、 课堂知道“为什么”
带着疑问来上课,更容易突破自己存在的疑点.我们怎样在课堂上做到高效自主学习?——针对自己的疑点,多问几个为什么.
1. 课堂上老师设置相应的情景是为什么.
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为了让我们更容易掌握和理解,会设置相应的情景让我们来思考,为了了解老师的意图我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讲《比热容》新课时,当老师设置我们在游泳馆游泳的情景,中午瓷砖烫而水凉,傍晚瓷砖凉而水烫时,我们会思考并产生疑问,书本上已有了情景,老师为什么还要另外设置情景,显然二者是相通的.老师的设置是让没有去过海边的同学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要明白,自主学习过程中思考物理问题时要学会思维迁移,很多物理现象不同,情景不同,但原理是相通的,只有对物理的思维过程和原理理解了,才能避免干扰因素对我们的影响.
2. 我的猜想、假设为什么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
当提出问题后进行猜想假设时,为什么我的猜想假设未能得到老师的认可?要知道猜想假设不是乱猜、乱想,而是来自于已知知识的思维迁移和生活经验.如猜想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要根据生活经验:1、空调铭牌标有“220V 10A”,白炽灯铭牌标有“220V 0.25A”,为什么空调买得起但用起来得省着用? 2、为什么放三节干电池的手电筒比放两节干电池的手电筒要亮? (3)为什么要节约用电,不开长明灯?从而猜想电功与电流、电压、时间有关.当我的猜想与假设没有被老师采纳时要想到,可能脱离了生活实际,违背物理原理,以后自主学习要引起注意.
3. 课堂演示实验时,为什么步骤不能颠?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每一个思维过程、实验步骤都要符合一定的逻辑性和尽量减小误差为准则.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为什么先测入射角再测反射角,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探究重力与质量关系时,先测质量后测物重,是物重与质量成正比而非质量与物重成正比,就是为了符合逻辑.我们在测固体密度时,为什么要先测质量后测体积?测液体密度时,为什么要先测总质量,再测空烧杯质量?就是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在自主学习时,也要注意物理思维的逻辑性.
4. 我们的小组活动为什么没有“动”起来?
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弥补课堂自主学习思维单一的不足,还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效果.小组交流活动中,组员之间没有产生思维碰撞产生火花,是无效的小组活动.之所以小组活动没有“动”起来,就因为课堂的自主学习没有到位,没有产生悬疑也就没有思维碰撞后的火花.
课堂自主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增加我们物理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为我们今后的可持续自主学习,乃至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三、 课后知道“思什么”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反思自己自主学习的“得”与“失”才能对前面探究的知识进行提炼、升华和拓展.要知道听懂到彻底理解需要反思作为桥梁.反思是自主学习的最高层次,如何做到有效反思?
1. 反思自己的物理思维过程.在自主学习思考问题时为什么会出现思维障碍?为什么会出现不合理的思维过程?找出差错、方法不同的原因,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思维和过程分析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
2. 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将自己的思维过程与老师的思维过程进行对比,产生新的思维火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思维方法,甚至可能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实现对老师的超越.
3. 反思自己的学习习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是否有严谨的审题能力、缜密的思维过程、勇于质疑的治学态度、敢于发现问题并向老师提出等,都是提升自己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如果我们想从学习的奴隶变成学习的主人,从繁琐的机械学习中解放出来,使自己成为一名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者!我们就要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