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教学设计、教学创意、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以及人格魅力同信息技术一样重要。我认为,在一个农村学校,能利用信息技术,让“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能够立即进行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在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过程中,我认为,教师要把握教学中的几个“度”。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选择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切入角度
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切入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突破口,而切入点的选择必须考虑到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教学改革面临如下一些问题:怎样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一些?怎样使深奥的话题变得浅显易懂?如何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变为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如何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实践表明,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我在上《木兰诗》这一课时,就结合学生喜爱的“花木兰”的电影,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段花木兰的故事,插入到我的课件开头,由此导入新课,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中使用要适度
课件演示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一种主要方式,如何使演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是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行性的—个有价值的问题。
实践表明演示的内容、时间、时机直接关系到演示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演示是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科教学目标。而不是为追求生动的音像效果或体现计算机本身的功能。
演示什么内容需要有明确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演示有时是为了创设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有时则是帮助他们探索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等。这样看来,信息技术课件演示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但是我又认为,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我不赞成教师在授课中完全使用信息技术资源。比如我在讲授作文课《作文开头语言如何显才情》时,我只是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几篇优秀作文的范文,让学生能很直观地欣赏,其它的活动,我完全是在与学生的探讨中完成,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信息技术课件的使用效果与使用时机也有很大关系。经验表明,要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过早地通过演示显示结果,削弱学生的思维活动,还不如不演示的好。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进入家庭,还可以考虑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把课堂中不能完成的信息资料的采集以作业的形式交给学生,让学生回家完成。我在给学生上电影剧本《一个都不能少》前,我就叫学生回家在网上查找张艺谋导演的同名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周一到学校来上课时,学生兴趣浓厚,课余都在讨论相关问题,一些在以往要讲解半天的问题学生一下子就能回答出来,一些课堂中的难点都能迎刃而解了。
信息技术对课程内容设置的影响要有力度
信息技术对课程内容设置的影响是李燕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实验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事实上,有信息技术的支撑,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呈现方式才可能与原来有很大的不同。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需要有一个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我们只能在可能实现的教学环境中考虑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互联网和远程教育资源网等。我们只有把信息技术在与学科整合中的突出优势在语文课中表现出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这样才能让农村学生人在农村教室却能利用多媒体和远程教育享受大城市学生才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农村教师的落后的教学方式,也让农村教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课程的设置来一次新的革命,让信息技术实实在在影响到农村的教育。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原来抽象枯燥的东西变得趣味盎然,原来需要一小时完成的教学内容现在只需半小时就能完成了,有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探索实验,自己去发现、总结。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将对语文教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然,就目前的农村教育资源来看,还没有达到每个学校,每个教室或者每位教师的每节课都能用上信息技术资源的地步,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就有大量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人民政府给农村教育以更大的支持,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教育教学的重大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助于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在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过程中,我认为,教师要把握教学中的几个“度”。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选择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切入角度
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切入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突破口,而切入点的选择必须考虑到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教学改革面临如下一些问题:怎样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一些?怎样使深奥的话题变得浅显易懂?如何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变为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如何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实践表明,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我在上《木兰诗》这一课时,就结合学生喜爱的“花木兰”的电影,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段花木兰的故事,插入到我的课件开头,由此导入新课,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中使用要适度
课件演示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一种主要方式,如何使演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是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行性的—个有价值的问题。
实践表明演示的内容、时间、时机直接关系到演示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演示是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科教学目标。而不是为追求生动的音像效果或体现计算机本身的功能。
演示什么内容需要有明确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演示有时是为了创设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有时则是帮助他们探索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等。这样看来,信息技术课件演示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但是我又认为,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我不赞成教师在授课中完全使用信息技术资源。比如我在讲授作文课《作文开头语言如何显才情》时,我只是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几篇优秀作文的范文,让学生能很直观地欣赏,其它的活动,我完全是在与学生的探讨中完成,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信息技术课件的使用效果与使用时机也有很大关系。经验表明,要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过早地通过演示显示结果,削弱学生的思维活动,还不如不演示的好。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进入家庭,还可以考虑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把课堂中不能完成的信息资料的采集以作业的形式交给学生,让学生回家完成。我在给学生上电影剧本《一个都不能少》前,我就叫学生回家在网上查找张艺谋导演的同名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周一到学校来上课时,学生兴趣浓厚,课余都在讨论相关问题,一些在以往要讲解半天的问题学生一下子就能回答出来,一些课堂中的难点都能迎刃而解了。
信息技术对课程内容设置的影响要有力度
信息技术对课程内容设置的影响是李燕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实验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事实上,有信息技术的支撑,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呈现方式才可能与原来有很大的不同。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需要有一个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我们只能在可能实现的教学环境中考虑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互联网和远程教育资源网等。我们只有把信息技术在与学科整合中的突出优势在语文课中表现出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这样才能让农村学生人在农村教室却能利用多媒体和远程教育享受大城市学生才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农村教师的落后的教学方式,也让农村教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课程的设置来一次新的革命,让信息技术实实在在影响到农村的教育。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原来抽象枯燥的东西变得趣味盎然,原来需要一小时完成的教学内容现在只需半小时就能完成了,有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探索实验,自己去发现、总结。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将对语文教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然,就目前的农村教育资源来看,还没有达到每个学校,每个教室或者每位教师的每节课都能用上信息技术资源的地步,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就有大量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人民政府给农村教育以更大的支持,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教育教学的重大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助于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