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前小S接受采访,谈她主持《康熙来了》有哪些绝对不会问的问题,其中包括“绝对不能问一个不红的演员不红是什么感受”。而最近女演员万茜却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个问题,“作为一名不红的演员是一种什么体验?”虽然村上春树先生说过类似的话,比如只有漂亮的人才有资格说自己今天太丑了,有钱人才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没钱,但是万茜答题之后一下子火了,甚至比她前几年凭借《军中乐园》拿到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时还要火,还小小助力了一下她参演的影片《捉迷藏》的宣传。
所以,时代变了,一个积极配合宣传、没有偶像包袱、又会写点文章的演员,最好的宣传平台真的不是乌烟瘴气的微博,不是千篇一律的专访,而是“看起来像是在研究真问题”的知乎,前提是这些真的是明星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在平时那些针锋相对的深度专访里起码有过灵光一闪的东西,否则仍然只是凑了个热闹。
万茜怒答知乎,关于“不红”,她的说服力比较强,也代表了跟她一样身怀演技却不善炒作的一票好演员,比如齐溪、颜丙燕、谭卓还有资格更老些的秦海璐和郝蕾们,她们都是作品中“骨”的部分,就算少有人注视,但正因有他们撑着,皮肉才不会塌。而当她答完这个问题之后,与微博的低龄狂热粉丝群体有所区隔的知乎受众赞同者压倒了质疑她炒作的人,一个还算漂亮的女演员,承认自己不红以及从不红中得到平凡的享受,这种“小确幸”感的确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染力。
跟她相比,另一个男演员可以说是玩转了知乎,就是演了一堆好作品的张译,他的个人定位有点像日本的堺雅人,不嫩不鲜也不老,没有帅得惊人,却也不丑,看似什么都能演,于是很难被定型。而且这两个人都可以算得上演员中的文化人,张译在知乎上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网友评价他“怎么这么会抖包袱”,堺雅人也算是在早稻田大学读过几年书,修习过中国文学,虽然因为演艺事业中途辍学,却也能在走红之后密密麻麻的行程里,挤出时间读书、写专栏、结集出版。
爱读书、有文化已经成为演员和明星的外挂技能,容易拉好感,女明星摆脱花瓶嫌疑、告别包养的麻烦,男明星加上文人光环更容易吸引高质量女粉,在老干部、小鲜肉、禁欲派等标签逐渐过时的情况下,读书人完全可以成为艺人包装自己的新方向,而如何显示一个艺人平时会读点书并有文化呢,你先去知乎选几个跟演戏有关的问题来答吧。
玩知乎,不红的比红的有优势,比如没什么包袱可以随便调侃自己的万茜;不帅的比帅的有优势,张译说自己拍吻戏的那些好笑桥段,换在黄晓明身上还是会掀起套路般的群嘲。之前佟大为在《冰河追凶》宣传期也怒答过一次知乎,平心而论,那个答案看得出经过了精心准备,字斟句酌、真情实感,没有错别字,但也看不到演员的个人特色,跟前两位相比,档期宣传的意味太浓了。更别说只出现过一次的徐峥了,显然他们根本没打算将知乎作为长期的宣传阵地,又或者说,经过冷静而理智的衡量,终究觉得得不偿失。
所以,时代变了,一个积极配合宣传、没有偶像包袱、又会写点文章的演员,最好的宣传平台真的不是乌烟瘴气的微博,不是千篇一律的专访,而是“看起来像是在研究真问题”的知乎,前提是这些真的是明星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在平时那些针锋相对的深度专访里起码有过灵光一闪的东西,否则仍然只是凑了个热闹。
万茜怒答知乎,关于“不红”,她的说服力比较强,也代表了跟她一样身怀演技却不善炒作的一票好演员,比如齐溪、颜丙燕、谭卓还有资格更老些的秦海璐和郝蕾们,她们都是作品中“骨”的部分,就算少有人注视,但正因有他们撑着,皮肉才不会塌。而当她答完这个问题之后,与微博的低龄狂热粉丝群体有所区隔的知乎受众赞同者压倒了质疑她炒作的人,一个还算漂亮的女演员,承认自己不红以及从不红中得到平凡的享受,这种“小确幸”感的确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染力。
跟她相比,另一个男演员可以说是玩转了知乎,就是演了一堆好作品的张译,他的个人定位有点像日本的堺雅人,不嫩不鲜也不老,没有帅得惊人,却也不丑,看似什么都能演,于是很难被定型。而且这两个人都可以算得上演员中的文化人,张译在知乎上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网友评价他“怎么这么会抖包袱”,堺雅人也算是在早稻田大学读过几年书,修习过中国文学,虽然因为演艺事业中途辍学,却也能在走红之后密密麻麻的行程里,挤出时间读书、写专栏、结集出版。
爱读书、有文化已经成为演员和明星的外挂技能,容易拉好感,女明星摆脱花瓶嫌疑、告别包养的麻烦,男明星加上文人光环更容易吸引高质量女粉,在老干部、小鲜肉、禁欲派等标签逐渐过时的情况下,读书人完全可以成为艺人包装自己的新方向,而如何显示一个艺人平时会读点书并有文化呢,你先去知乎选几个跟演戏有关的问题来答吧。
玩知乎,不红的比红的有优势,比如没什么包袱可以随便调侃自己的万茜;不帅的比帅的有优势,张译说自己拍吻戏的那些好笑桥段,换在黄晓明身上还是会掀起套路般的群嘲。之前佟大为在《冰河追凶》宣传期也怒答过一次知乎,平心而论,那个答案看得出经过了精心准备,字斟句酌、真情实感,没有错别字,但也看不到演员的个人特色,跟前两位相比,档期宣传的意味太浓了。更别说只出现过一次的徐峥了,显然他们根本没打算将知乎作为长期的宣传阵地,又或者说,经过冷静而理智的衡量,终究觉得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