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项目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管理方式,在当前的工程造价、工程施工等综合管理中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加大项目管理的技术应用,围绕项目管理技术与工程造价方面的融入进行研究,能提升工程在成本控制、风险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起到很大的实际效应。本文主要围绕项目管理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概述,并分析当前项目管理技术在工程造价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项目管理技术与工程造价的整体融合,探索项目管理技术在工程造价方面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项目管理技术;工程造价;创新应用
在工程造价方面,主要就是要实现项目管理的质量、成本、预算、编制、进度以及技术突破等方面的要素,在综合考虑项目目标实施的过程中,注重项目管理技术中各个环节的衔接性,推动每一个要素之间的权衡,才能更好的实现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对于提升工程的造价管理都有很大的作用。
1、项目管理的相关概念
1.1项目管理的内涵
在當前的项目综合管理中,主要就是为了完成产品或者服务所做的一次努力,包括在产品范围的综合服务能力,以及对于为交付具有规定特征与功能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工作。因此,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就是要注意项目的特殊性,形成相对认可的形式,并通过文字、图表以及某一种标准,对于整个项目形成规范化的成本控制、技术控制、质量控制,强调在项目成本控制与应用的过程中,实现项目招投标、工程图纸、施工方式等相应的范围,并提供相应的依据,更好的推动项目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与服务,提升项目与企业的综合效能。
1.2项目管理的有效方式
在当前的项目管理中,主要包括的要素体现在成本控制,计划编制、范围定义、情况核实、范围变更控制等,成本控制是具有很大的综合功能的。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型管理,在采取WBS相关质量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形成不同工作包的资源需求分析,包括在劳动力、原材料、机械使用等方面,形成相应的单价成本估算模式,与成本管理计划形成对接,在使用参数模型等多种成本估算的基础上,将项目建设的每一个要素分解到相应的工作包中,并结合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要素,增强项目建设的整体功能,对于范围变更中涉及到的功能变化、环保问题等,要形成相应的方案设计方式,并采取相应的监督绩效报告,在对整个进展进行权衡的基础上,形成范围变更程序的管理,从而减少成本控制的风险系数,全面的对造价进行综合性的管理,都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2、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弊端与问题
2.1计划应用模式下的指导性管理
在项目管理技术与造价管理的融入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多元化的视唱发展模式,对于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带来一定的负面冲击,尤其是在价格管理方面,对于传统预算以及定额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中,在指导性与计划性的连贯上,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中涉及到的材料价格管理、人工单价管理以及机械化操作模式等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渠道的综合管理中,形成的是主管部门价格指定的方式,因此,对于整个工程造价还存在一定的破坏性。
2.2注重细节管理中的不规范化
项目管理技术要突出对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等环节的细节管理,因此,在造价管理方面,要构建精细化管理的渠道。但是,在当前的一些工程管理过程中,对于相应的财务管理没有形成科学规范化的应用模式,其中,对于权限分散、内控管理不到位的地方,没有形成综合管理的运用,工程造价管理中对于资源管理等没有建立规范化的模式,不能及时的对相应的不良资产进行调查摸底。同时,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对于主要材料没有形成经济订货的预算管理,对于符合企业经济采购机制的整体运行以及在降低成本、综合控制支出等方面没有明确的制度约束,造成财务管理相对滞后的现象,这样,不利于提升财务综合管理服务于项目造价管理的需要。
2.3全程监控化管理相对有缺乏
在当前的项目管理技术中,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要素管理,没有形成相应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在一些建设工程项目中,还存在质量控制不严格、竞争不规范等现象,盲目压低价格,缩短工期、降低建设质量、拖欠工程款资金等现象还是存在,因此,整个项目工程建设的质量低、工期长、超预算、效益低,浪费了一定的人力财力。尤其是在整个项目造价管理中,对于项目的整体设计不规范,没有全面实行信息化的管理,质量建设、财务管理、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等方面相对落后,不能与新时期项目管理相吻合,造成工程造价管理许多方面的被动性,不利于工作的全面开展。
3、项目管理技术在工程造价方面的综合应用方式
3.1推行项目范围管理,精细化服务造价管理
在项目管理的路径中,主要是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因此,在针对项目的整体功能中,采取积极有效的项目范围管理方式,对每一个关键工程实行范围管理的模式,在一定范围内确定相应的管理要素,这样可以结合项目在完成期间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并形成相应的工作分解管理,确认项目实施的时间、进度,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确定工作方法以及编制相应的会计说明,对于项目的组织结构、质量构成以及质量控制基准、项目采购计划等内容形成精细化的控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不同工作板块中资源的需求,包括在劳动力、财务管理、机械使用、招投标、质量要素、技术元素等方面的内容,形成成本估算以及成本管理计划的全面控制,从而实现项目范围管理的具体内容,细化每一个相关综合技术的处理要素,突出项目范围管理与工程质量控制、财务控制、技术控制等方面的结合,从而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3.2突出质量要素管理,规范化实现成本控制
项目管理技术中,质量管理是一个最关键的要素,一旦离开综合质量的控制,就会给项目管理带来更大的影响。因此,在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质量成本的综合控制,突出实现加强质量管理的要素,并规范到每一个管理细节之中。质量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形成三类质量成本控制的综合最低值,降低成本控制的风险系数。同时,正确处理好质量成本之间的几个关键要素,包括在质量故障费用、预防费用、鉴定费用等,采取科学有效、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全面确保质量技术达标的基础上,降低工程的成本。坚决打击各种以提升质量为由的不规范竞争行为,合理的造价管理来提供适用的产品,更好的实现项目技术管理的最终目的性。在项目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造价预算做好前提工作,正确处理好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之间的关系,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中设计到的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填筑、混凝土工程、支护工程等方面的预算,同时,在对人工、材料、机械损耗量的对比管理中,形成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在定额幅度差、超挖、超填等附加工程量上的差异,从而形成综合质量管理的优化。同时,在质量控制中,对相关的资料要形成专业化的分析,从技术手段出发,对于造价基础资料,在土地价格、筹资利率、各方利润等方面的管理中,形成精细化、规范化的控制,才能更好的实现整体质量的提升,并服务于项目管理与造价管理的整体融合。 3.3侧重技术跟进管理,科学化提升管理水平
在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运用中,要形成精准化的管理,针对不同工程的造价实际,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通过细化工程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突出技术融入的成本管理模式,能有效的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优化,形成高效、节省、优质的工程管理,构建工程造价管理的技术全面应用。譬如,在断层面计算方法的运用上,就可以通过公示的精准化运用,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在地形变化不大的地段,可少取断面。相反,在地形变化复杂,设计计算精度要求较高的地段要多取断面。两断面的间距一般小于100m,通常采用20~50m。绘制每个断面的自然地面线和设计地面线然后分别计算每个断面的填、挖方面积。计算两相邻断面之间的填、挖方量,并将计算结果进行统计。
平均断面法公式:
圆锥台体积法公式:
平均断面法加圆锥台体积法公式(设S1>S2):
其中,Qt:相邻两断面之间的填方量(或挖方量);S1、S2:相邻第一断面、第二断面的填方(或挖方)面积;L:相邻两断面的距离。
3.4围绕动态化管理,构建造价管理信息系统
在项目造价管理的过程中,要提升综合管理的技术能力,就要建立相应的动态管理模式,其中,在适应工程项目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强调项目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点,从技术角度、成本应用、财务运算等方面加强,构建造价管理信息化系统模式,融入计算机辅助系统管理平台,在软件开发、硬件支持等方面形成整体建设的规划,并实现造价管理信息化的综合服务模式。尤其是在构建层次分明的成本管理中心体系中,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构建多层次的成本管理控制方式,在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分析上,对于施工环节、管理环节以及各个要素点,从市场化管理的手段出发,引导企业在科学、规范、有效方面进步。在招投标管理中,引进竞争机制,在施工单位的选取、施工技术的提升等方面,围绕施工单位综合资质的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化发展,施工管理的精细化监督等内容,在做好编制管理的基础上,强调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规范化。主要是实现技术层面的应用效果,一是要注重工程变更的综合管理。在整体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工程变更现象,要在图纸设计上形成有效跟进,严格按照设计进度与施工进度进行多方面的管理,形成超出相应概算的施工图纸设计部分,并形成项目工程管理负责人的及时协调,修正控制目标,做到全面化管理。二是要注重合同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合同管理是规范化的管理要素,对于工程款项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支付,按照合同审核进行费用的变更,做好单项预算管理。譬如,在某地下工程的项目管理中,对于出现现场增设的临时签证支付的方式,要检查施工商承包的相关临时性增设内容,对于不是合同规定的相关内容,可以不进行费用的支付。
3.5注重项目集成管理,突出质量控制的有序性
项目全要素的集成管理上面讨论项目的范围、工期和质量对造价控制的影响,但是项目管理不能分别孤立地、单独地对项目范围、工期、造价或质量进行管理,因为一个项目的范围、造价、工期和质量是几个直接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相关要素。项目范围的变更是影响项目工期、成本的重要因素;项目工期的提前或滞后会对项目的造价带来直接影响;项目质量的高低会给项目造价造成直接的波动;而项目造价的多少更是会直接影响项目的工期和质量。所以项目管理必须同时对项目范围、工期、造价和质量进行全要素的集成管理。根据挣值原理:SV=EV-PV;CV=EV-AC,借助已获价值这个中间变量就可以得到有关项目工期、质量和造价相互影响所造成的偏差信息,分析项目工期、造价和质量的计划完成情况,也就可以预计项目现状对于未来发展的影响并依此去开展有效的项目全面集成控制。如国内某地轨道交通工程,某线轨高架部分,前期勘察疏忽,沿线地下有市政排水管道,高架车站两侧位置有高压输电线,而设计主干道两边为绿化带。因地下管线变迁难度较大,费用高、耗时长,只能对施工方案变更,对相应工程项目采取保护措施,而对边柱桩位设计进行调整。另一地下工程中,实际水文地质与勘测资料差距较大,土石比例不符,施工方要求只能据实调整。所以,勘测要据实、细致地反映真实条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等。城市地下工程更要重视地下勘测,加强对地下光缆、管道与周围相邻建筑物关系的勘测。与城市相关管理部门做好协调。为施工创造良好条件,减少设计变更。
结语:
总之,项目的特性要求其管理必须采用全面集成管理的方法。但是我们现有的项目管理方法存在着工期、造价和质量管理割裂的问题。如果要提高项目的绩效和项目产出物的价值,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就必须深刻理解项目各要素间的约束和集成关系,片面的就成本来管理成本,是无法真正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只有采用全要素综合管理的方法,有效运用项目管理技术以及挣值原理,区分并获得各要素相互影响的信息、制订纠正措施并对项目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项目管理的目标:以最低合理的价格为客户提供满意的合格产品,并且自身获得最大的利润。
参考文献:
[1]霍惠芳.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企业如何报价[J].山西建筑,2010,36(2):278-279.
[2]陈瑜.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探讨[J].广东建材,2010,26(5):199-200.
[3]陈宝春,黄素萍.价值工程在设计方案评选中的应用[J].浙江建筑,2004,21(6):58-59.
[4]亢泽涛,徐立力,赵磊,等.设计阶段工程造價的控制方法[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1,23(3):87-88.
【关键词】项目管理技术;工程造价;创新应用
在工程造价方面,主要就是要实现项目管理的质量、成本、预算、编制、进度以及技术突破等方面的要素,在综合考虑项目目标实施的过程中,注重项目管理技术中各个环节的衔接性,推动每一个要素之间的权衡,才能更好的实现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对于提升工程的造价管理都有很大的作用。
1、项目管理的相关概念
1.1项目管理的内涵
在當前的项目综合管理中,主要就是为了完成产品或者服务所做的一次努力,包括在产品范围的综合服务能力,以及对于为交付具有规定特征与功能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工作。因此,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就是要注意项目的特殊性,形成相对认可的形式,并通过文字、图表以及某一种标准,对于整个项目形成规范化的成本控制、技术控制、质量控制,强调在项目成本控制与应用的过程中,实现项目招投标、工程图纸、施工方式等相应的范围,并提供相应的依据,更好的推动项目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与服务,提升项目与企业的综合效能。
1.2项目管理的有效方式
在当前的项目管理中,主要包括的要素体现在成本控制,计划编制、范围定义、情况核实、范围变更控制等,成本控制是具有很大的综合功能的。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型管理,在采取WBS相关质量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形成不同工作包的资源需求分析,包括在劳动力、原材料、机械使用等方面,形成相应的单价成本估算模式,与成本管理计划形成对接,在使用参数模型等多种成本估算的基础上,将项目建设的每一个要素分解到相应的工作包中,并结合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要素,增强项目建设的整体功能,对于范围变更中涉及到的功能变化、环保问题等,要形成相应的方案设计方式,并采取相应的监督绩效报告,在对整个进展进行权衡的基础上,形成范围变更程序的管理,从而减少成本控制的风险系数,全面的对造价进行综合性的管理,都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2、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弊端与问题
2.1计划应用模式下的指导性管理
在项目管理技术与造价管理的融入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多元化的视唱发展模式,对于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带来一定的负面冲击,尤其是在价格管理方面,对于传统预算以及定额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中,在指导性与计划性的连贯上,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中涉及到的材料价格管理、人工单价管理以及机械化操作模式等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渠道的综合管理中,形成的是主管部门价格指定的方式,因此,对于整个工程造价还存在一定的破坏性。
2.2注重细节管理中的不规范化
项目管理技术要突出对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等环节的细节管理,因此,在造价管理方面,要构建精细化管理的渠道。但是,在当前的一些工程管理过程中,对于相应的财务管理没有形成科学规范化的应用模式,其中,对于权限分散、内控管理不到位的地方,没有形成综合管理的运用,工程造价管理中对于资源管理等没有建立规范化的模式,不能及时的对相应的不良资产进行调查摸底。同时,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对于主要材料没有形成经济订货的预算管理,对于符合企业经济采购机制的整体运行以及在降低成本、综合控制支出等方面没有明确的制度约束,造成财务管理相对滞后的现象,这样,不利于提升财务综合管理服务于项目造价管理的需要。
2.3全程监控化管理相对有缺乏
在当前的项目管理技术中,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要素管理,没有形成相应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在一些建设工程项目中,还存在质量控制不严格、竞争不规范等现象,盲目压低价格,缩短工期、降低建设质量、拖欠工程款资金等现象还是存在,因此,整个项目工程建设的质量低、工期长、超预算、效益低,浪费了一定的人力财力。尤其是在整个项目造价管理中,对于项目的整体设计不规范,没有全面实行信息化的管理,质量建设、财务管理、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等方面相对落后,不能与新时期项目管理相吻合,造成工程造价管理许多方面的被动性,不利于工作的全面开展。
3、项目管理技术在工程造价方面的综合应用方式
3.1推行项目范围管理,精细化服务造价管理
在项目管理的路径中,主要是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因此,在针对项目的整体功能中,采取积极有效的项目范围管理方式,对每一个关键工程实行范围管理的模式,在一定范围内确定相应的管理要素,这样可以结合项目在完成期间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并形成相应的工作分解管理,确认项目实施的时间、进度,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确定工作方法以及编制相应的会计说明,对于项目的组织结构、质量构成以及质量控制基准、项目采购计划等内容形成精细化的控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不同工作板块中资源的需求,包括在劳动力、财务管理、机械使用、招投标、质量要素、技术元素等方面的内容,形成成本估算以及成本管理计划的全面控制,从而实现项目范围管理的具体内容,细化每一个相关综合技术的处理要素,突出项目范围管理与工程质量控制、财务控制、技术控制等方面的结合,从而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3.2突出质量要素管理,规范化实现成本控制
项目管理技术中,质量管理是一个最关键的要素,一旦离开综合质量的控制,就会给项目管理带来更大的影响。因此,在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质量成本的综合控制,突出实现加强质量管理的要素,并规范到每一个管理细节之中。质量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形成三类质量成本控制的综合最低值,降低成本控制的风险系数。同时,正确处理好质量成本之间的几个关键要素,包括在质量故障费用、预防费用、鉴定费用等,采取科学有效、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全面确保质量技术达标的基础上,降低工程的成本。坚决打击各种以提升质量为由的不规范竞争行为,合理的造价管理来提供适用的产品,更好的实现项目技术管理的最终目的性。在项目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造价预算做好前提工作,正确处理好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之间的关系,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中设计到的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填筑、混凝土工程、支护工程等方面的预算,同时,在对人工、材料、机械损耗量的对比管理中,形成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在定额幅度差、超挖、超填等附加工程量上的差异,从而形成综合质量管理的优化。同时,在质量控制中,对相关的资料要形成专业化的分析,从技术手段出发,对于造价基础资料,在土地价格、筹资利率、各方利润等方面的管理中,形成精细化、规范化的控制,才能更好的实现整体质量的提升,并服务于项目管理与造价管理的整体融合。 3.3侧重技术跟进管理,科学化提升管理水平
在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运用中,要形成精准化的管理,针对不同工程的造价实际,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通过细化工程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突出技术融入的成本管理模式,能有效的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优化,形成高效、节省、优质的工程管理,构建工程造价管理的技术全面应用。譬如,在断层面计算方法的运用上,就可以通过公示的精准化运用,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在地形变化不大的地段,可少取断面。相反,在地形变化复杂,设计计算精度要求较高的地段要多取断面。两断面的间距一般小于100m,通常采用20~50m。绘制每个断面的自然地面线和设计地面线然后分别计算每个断面的填、挖方面积。计算两相邻断面之间的填、挖方量,并将计算结果进行统计。
平均断面法公式:
圆锥台体积法公式:
平均断面法加圆锥台体积法公式(设S1>S2):
其中,Qt:相邻两断面之间的填方量(或挖方量);S1、S2:相邻第一断面、第二断面的填方(或挖方)面积;L:相邻两断面的距离。
3.4围绕动态化管理,构建造价管理信息系统
在项目造价管理的过程中,要提升综合管理的技术能力,就要建立相应的动态管理模式,其中,在适应工程项目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强调项目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点,从技术角度、成本应用、财务运算等方面加强,构建造价管理信息化系统模式,融入计算机辅助系统管理平台,在软件开发、硬件支持等方面形成整体建设的规划,并实现造价管理信息化的综合服务模式。尤其是在构建层次分明的成本管理中心体系中,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构建多层次的成本管理控制方式,在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分析上,对于施工环节、管理环节以及各个要素点,从市场化管理的手段出发,引导企业在科学、规范、有效方面进步。在招投标管理中,引进竞争机制,在施工单位的选取、施工技术的提升等方面,围绕施工单位综合资质的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化发展,施工管理的精细化监督等内容,在做好编制管理的基础上,强调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规范化。主要是实现技术层面的应用效果,一是要注重工程变更的综合管理。在整体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工程变更现象,要在图纸设计上形成有效跟进,严格按照设计进度与施工进度进行多方面的管理,形成超出相应概算的施工图纸设计部分,并形成项目工程管理负责人的及时协调,修正控制目标,做到全面化管理。二是要注重合同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合同管理是规范化的管理要素,对于工程款项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支付,按照合同审核进行费用的变更,做好单项预算管理。譬如,在某地下工程的项目管理中,对于出现现场增设的临时签证支付的方式,要检查施工商承包的相关临时性增设内容,对于不是合同规定的相关内容,可以不进行费用的支付。
3.5注重项目集成管理,突出质量控制的有序性
项目全要素的集成管理上面讨论项目的范围、工期和质量对造价控制的影响,但是项目管理不能分别孤立地、单独地对项目范围、工期、造价或质量进行管理,因为一个项目的范围、造价、工期和质量是几个直接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相关要素。项目范围的变更是影响项目工期、成本的重要因素;项目工期的提前或滞后会对项目的造价带来直接影响;项目质量的高低会给项目造价造成直接的波动;而项目造价的多少更是会直接影响项目的工期和质量。所以项目管理必须同时对项目范围、工期、造价和质量进行全要素的集成管理。根据挣值原理:SV=EV-PV;CV=EV-AC,借助已获价值这个中间变量就可以得到有关项目工期、质量和造价相互影响所造成的偏差信息,分析项目工期、造价和质量的计划完成情况,也就可以预计项目现状对于未来发展的影响并依此去开展有效的项目全面集成控制。如国内某地轨道交通工程,某线轨高架部分,前期勘察疏忽,沿线地下有市政排水管道,高架车站两侧位置有高压输电线,而设计主干道两边为绿化带。因地下管线变迁难度较大,费用高、耗时长,只能对施工方案变更,对相应工程项目采取保护措施,而对边柱桩位设计进行调整。另一地下工程中,实际水文地质与勘测资料差距较大,土石比例不符,施工方要求只能据实调整。所以,勘测要据实、细致地反映真实条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等。城市地下工程更要重视地下勘测,加强对地下光缆、管道与周围相邻建筑物关系的勘测。与城市相关管理部门做好协调。为施工创造良好条件,减少设计变更。
结语:
总之,项目的特性要求其管理必须采用全面集成管理的方法。但是我们现有的项目管理方法存在着工期、造价和质量管理割裂的问题。如果要提高项目的绩效和项目产出物的价值,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就必须深刻理解项目各要素间的约束和集成关系,片面的就成本来管理成本,是无法真正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只有采用全要素综合管理的方法,有效运用项目管理技术以及挣值原理,区分并获得各要素相互影响的信息、制订纠正措施并对项目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项目管理的目标:以最低合理的价格为客户提供满意的合格产品,并且自身获得最大的利润。
参考文献:
[1]霍惠芳.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企业如何报价[J].山西建筑,2010,36(2):278-279.
[2]陈瑜.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探讨[J].广东建材,2010,26(5):199-200.
[3]陈宝春,黄素萍.价值工程在设计方案评选中的应用[J].浙江建筑,2004,21(6):58-59.
[4]亢泽涛,徐立力,赵磊,等.设计阶段工程造價的控制方法[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1,23(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