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自己的办学经验,我认为,经营学校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容:
经营办学思想
办学思想来源于教育思想,是校长办学行为的指导原则。
教育是一种科学事业,而且是一种比其他科学更为复杂的事业。从事这样一种事业,必须具有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换句话说,就是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的活动。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主要领导什么,主要依靠什么来对学校实施领导,这是作为校长必须要首先搞清楚的两个基本问题。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主要是对学校教育活动的领导。他认为:“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但是,怎样实施教育思想的领导呢?实施教育思想的领导,要求校长要善于把自己对教育性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经过理论学习和对实践的思考所形成的教育观点、教育理念等,整理成为系统的理性认识。这种系统的理性认识,就是自己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领导就是要在办学过程中,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因此,校长要善于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变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善于用自己的办学思想来规范、引导、指导教师们的教育实践。经营办学思想,实质上就是校长用自己的教育观点教育理念来“统一教师们的教育观点,并不断地吸收他们的新的教育经验,将其抽象概括成为新的教育思想。这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深化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经营办学思想的目的,是要形成教师们比较一致的教育理念,即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形成“全体教师教育信念的一致性”。只要达到了这个目的,全体教职员工就能形成一个优秀的教育集体,而不仅仅是单个人的集合体。
经营师资力量
经营师资力量与管理教师队伍的性质不同,其实质是:教师不是学校和校长的雇工,他们来学校不只是“工作”,即使是在完全实施了聘任制的情况下,对教师也不能“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因为优秀的教师不仅是选择的结果,而且是学校经营的结果,是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结果。
经营师资力量要着眼于使教师的“教育实力”不断增强,这就是当前校长职业化理念所提出的“打造核心竞争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确立教师发展第一的办学理念和把学校办成学习型组织的办学理念。作为校长,不能只限于使教师好好工作,不能使自己成为教师的监工,不能使学校成为教师的简单化了的工作车间。好的校长,应该有能力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成长、进步和发展,应该使教师能和学生一样共同成才、成名、成家。好的校长应该能够把学校建成不断创新、进步的学习型组织。在这样的学校中,教师们“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
关注教师的发展,虽然早已成为一些成功校长的共同理念,但是仍有不少校长缺乏这种远见。他们所关心的只是教师的干劲,只是成绩和升学率。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样的校长及其学校,是没有什么前途的。有学者针对这种现象郑重指出:“不要只做自己得心应手且立竿见影的事,而应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对于学校,“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就是教师、学校的创新和发展。因此,经营师资力量才是抓住了经营学校的关键。
经营学校特色
这一办学理念,在众多公办中小学校长中,还未引起普遍重视,而在后起的民办学校校长中,则基本上是人人在努力为之。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特色将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学校特色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校长与全校教育工作者苦心经营出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新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制。经营学校特色,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开发好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好的校本课程将是形成学校特色的重要途径。但是,仅仅依靠校本课程开发,还不足以使学校特色十分明显。经营学校特色在开发校本课程之外还有很大的运用校长智慧、施展校长才能和抱负的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讲,校长的优劣,就表现在学校特色的经营上。
经营校园文化
对于校园文化,《教育大辞典》的解释为: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的体现,体现在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亦称隐性课程)两方面。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教育资源,看不到、摸不着,但只要身在其中就能感受得到。校园文化的实质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它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对人的心理具有调节作用,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有陶冶和感染作用,对人的心灵有净化作用。经营校园文化,体现了校长的教育思想的丰富和成熟,同时也体现了校长高品位的思想境界。而经营校园文化的成功,则会使学校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经营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指教育过程所必备的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以及教育历史经验或有关信息资料。经营教育资源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使所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都要发挥作用,有效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二是适时充实和扩大教育资源。
经营学校形象
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都是经营学校形象的前提,没有前五个方面的有效经营,就不会有学校的良好形象。但是,在市场经济中,经营学校形象还有特殊的含义,或者说,经营学校形象还需要别的途径、方法和手段。这主要是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手段,借用新闻媒体等,把学校形象树立起来,宣传出去,使学校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
经营学校的理念是教育改革的深化对校长角色的重新认识,是对校长素质的新要求。只要确立了这一新的办学理念,校长的办学思想就一定会更加开阔、深刻,办学行为就必然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可以预见,要不了多久,在我国中小学校长中,大量的“具有市场穿透力的职业化的教育经理人”必定会大批涌现。
经营办学思想
办学思想来源于教育思想,是校长办学行为的指导原则。
教育是一种科学事业,而且是一种比其他科学更为复杂的事业。从事这样一种事业,必须具有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换句话说,就是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的活动。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主要领导什么,主要依靠什么来对学校实施领导,这是作为校长必须要首先搞清楚的两个基本问题。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主要是对学校教育活动的领导。他认为:“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但是,怎样实施教育思想的领导呢?实施教育思想的领导,要求校长要善于把自己对教育性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经过理论学习和对实践的思考所形成的教育观点、教育理念等,整理成为系统的理性认识。这种系统的理性认识,就是自己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领导就是要在办学过程中,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因此,校长要善于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变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善于用自己的办学思想来规范、引导、指导教师们的教育实践。经营办学思想,实质上就是校长用自己的教育观点教育理念来“统一教师们的教育观点,并不断地吸收他们的新的教育经验,将其抽象概括成为新的教育思想。这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深化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经营办学思想的目的,是要形成教师们比较一致的教育理念,即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形成“全体教师教育信念的一致性”。只要达到了这个目的,全体教职员工就能形成一个优秀的教育集体,而不仅仅是单个人的集合体。
经营师资力量
经营师资力量与管理教师队伍的性质不同,其实质是:教师不是学校和校长的雇工,他们来学校不只是“工作”,即使是在完全实施了聘任制的情况下,对教师也不能“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因为优秀的教师不仅是选择的结果,而且是学校经营的结果,是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结果。
经营师资力量要着眼于使教师的“教育实力”不断增强,这就是当前校长职业化理念所提出的“打造核心竞争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确立教师发展第一的办学理念和把学校办成学习型组织的办学理念。作为校长,不能只限于使教师好好工作,不能使自己成为教师的监工,不能使学校成为教师的简单化了的工作车间。好的校长,应该有能力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成长、进步和发展,应该使教师能和学生一样共同成才、成名、成家。好的校长应该能够把学校建成不断创新、进步的学习型组织。在这样的学校中,教师们“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
关注教师的发展,虽然早已成为一些成功校长的共同理念,但是仍有不少校长缺乏这种远见。他们所关心的只是教师的干劲,只是成绩和升学率。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样的校长及其学校,是没有什么前途的。有学者针对这种现象郑重指出:“不要只做自己得心应手且立竿见影的事,而应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对于学校,“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就是教师、学校的创新和发展。因此,经营师资力量才是抓住了经营学校的关键。
经营学校特色
这一办学理念,在众多公办中小学校长中,还未引起普遍重视,而在后起的民办学校校长中,则基本上是人人在努力为之。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特色将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学校特色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校长与全校教育工作者苦心经营出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新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制。经营学校特色,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开发好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好的校本课程将是形成学校特色的重要途径。但是,仅仅依靠校本课程开发,还不足以使学校特色十分明显。经营学校特色在开发校本课程之外还有很大的运用校长智慧、施展校长才能和抱负的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讲,校长的优劣,就表现在学校特色的经营上。
经营校园文化
对于校园文化,《教育大辞典》的解释为: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的体现,体现在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亦称隐性课程)两方面。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教育资源,看不到、摸不着,但只要身在其中就能感受得到。校园文化的实质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它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对人的心理具有调节作用,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有陶冶和感染作用,对人的心灵有净化作用。经营校园文化,体现了校长的教育思想的丰富和成熟,同时也体现了校长高品位的思想境界。而经营校园文化的成功,则会使学校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经营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指教育过程所必备的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以及教育历史经验或有关信息资料。经营教育资源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使所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都要发挥作用,有效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二是适时充实和扩大教育资源。
经营学校形象
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都是经营学校形象的前提,没有前五个方面的有效经营,就不会有学校的良好形象。但是,在市场经济中,经营学校形象还有特殊的含义,或者说,经营学校形象还需要别的途径、方法和手段。这主要是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手段,借用新闻媒体等,把学校形象树立起来,宣传出去,使学校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
经营学校的理念是教育改革的深化对校长角色的重新认识,是对校长素质的新要求。只要确立了这一新的办学理念,校长的办学思想就一定会更加开阔、深刻,办学行为就必然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可以预见,要不了多久,在我国中小学校长中,大量的“具有市场穿透力的职业化的教育经理人”必定会大批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