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网络探究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组内学生要进行分工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科学家、侦探或记者,以促进学习者的探究活动。网络探究活动的有效策略就是设置一个中心“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建立知识基础,支持问题解决,检验和完善问题解决。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展示成果。网络主题探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虚拟空间,应当指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中提炼主题,进行基于真实生活的探究,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真实生活建立联系。
关键词: 信息技术网络主题探究个体发展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个体化终生发展,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点: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分析的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信息创新的能力,信息利用的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我们要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网络主题探究,是我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充分研究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基于学校具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师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基础,所开发出的适合我校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之一。
网络主题探究采用兴趣小组、主题单元活动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发展学生特长提供了各种机会和选择。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综合和鉴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二、网络主题探究活动
(一)网络主题探究的内容界定
1.对学科知识的拓展性探究。如学生在语文课中学习了《当代神农氏》后,作为“科学家的故事”问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拓展性学习。
2.跨学科主题探究学习。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学生在《养花》《恐龙》《草船借箭》等教材学习的基础上,从对语文学科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出发,涉及相关学科领域的跨学科的拓展性探究学习。
3.活动类。涉及国际理解、资讯科技、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社区参与、生活经营等方面的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源于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如《探索生命》等主题的探究活动。
(二)网络主题探究活动的实施过程
1.网络探究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组内学生要进行分工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科学家、侦探或记者,促进学习者的探究活动。
2.网络探究活动的有效策略就是设置一个中心“问题”,即围绕真实世界中的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的策略,“中心”可以是一个主题、一个单元所要掌握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课程的焦点所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学生呈现、修改和完善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是活动目标的所在。将问题设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的“做”,而非掌握一些零碎的知识或技能。
3.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建立知识基础,支持问题解决,检验和完善问题解决。网络探究活动中,学生必须学会在信息世界发挥自己的作用,他们要学会查找哪些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相符合的信息,同时要学会排除干扰信息,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并判别其可信性、可利用性和相关性,也要学会使用适当的信息形成自己的结论并且与别人进行交流。
4.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展示成果,例如制作录像带,撰写文字报告,或制作图像幻灯片、超媒体、报纸,要求学生每次都要用不同的方式展示信息。
5.网络主题探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虚拟空间,应当指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中提炼主题,基于真实生活的探究,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真实生活建立联系。
(三)网络主题探究活动的评价问题
1.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网络主题探究并非要引导学生做精确的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机会,让学生经历、感受和体验,养成好的习惯,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获得特长发展。并不是要所有的学生做一样的事情或一种事情。
2.电子作品集(网页)是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记录和评价方式之一,不是为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而设计和开发,而是为了表达(记录、呈现)教师、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解决的过程或结果、创新思想而设计和制作的。它具有个性化、学生主体性、不可预测性、反映学生的学习历程、自激励与他激励、兼有学习成果评价与资源建设两重性。
3.网络主题探究活动中,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和方法,而非简单的学习对象。因而,课程实施中内容和过程的东西更值得关注。
关键词: 信息技术网络主题探究个体发展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个体化终生发展,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点: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分析的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信息创新的能力,信息利用的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我们要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网络主题探究,是我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充分研究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基于学校具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师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基础,所开发出的适合我校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之一。
网络主题探究采用兴趣小组、主题单元活动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发展学生特长提供了各种机会和选择。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综合和鉴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二、网络主题探究活动
(一)网络主题探究的内容界定
1.对学科知识的拓展性探究。如学生在语文课中学习了《当代神农氏》后,作为“科学家的故事”问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拓展性学习。
2.跨学科主题探究学习。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学生在《养花》《恐龙》《草船借箭》等教材学习的基础上,从对语文学科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出发,涉及相关学科领域的跨学科的拓展性探究学习。
3.活动类。涉及国际理解、资讯科技、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社区参与、生活经营等方面的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源于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如《探索生命》等主题的探究活动。
(二)网络主题探究活动的实施过程
1.网络探究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组内学生要进行分工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科学家、侦探或记者,促进学习者的探究活动。
2.网络探究活动的有效策略就是设置一个中心“问题”,即围绕真实世界中的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的策略,“中心”可以是一个主题、一个单元所要掌握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课程的焦点所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学生呈现、修改和完善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是活动目标的所在。将问题设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的“做”,而非掌握一些零碎的知识或技能。
3.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建立知识基础,支持问题解决,检验和完善问题解决。网络探究活动中,学生必须学会在信息世界发挥自己的作用,他们要学会查找哪些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相符合的信息,同时要学会排除干扰信息,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并判别其可信性、可利用性和相关性,也要学会使用适当的信息形成自己的结论并且与别人进行交流。
4.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展示成果,例如制作录像带,撰写文字报告,或制作图像幻灯片、超媒体、报纸,要求学生每次都要用不同的方式展示信息。
5.网络主题探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虚拟空间,应当指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中提炼主题,基于真实生活的探究,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真实生活建立联系。
(三)网络主题探究活动的评价问题
1.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网络主题探究并非要引导学生做精确的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机会,让学生经历、感受和体验,养成好的习惯,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获得特长发展。并不是要所有的学生做一样的事情或一种事情。
2.电子作品集(网页)是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记录和评价方式之一,不是为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而设计和开发,而是为了表达(记录、呈现)教师、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解决的过程或结果、创新思想而设计和制作的。它具有个性化、学生主体性、不可预测性、反映学生的学习历程、自激励与他激励、兼有学习成果评价与资源建设两重性。
3.网络主题探究活动中,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和方法,而非简单的学习对象。因而,课程实施中内容和过程的东西更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