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寂寞的十七岁》是白先勇自选集《青春·念想》台北篇中第一篇小说,小说从“我”本身出发,逐渐剥离了家人、师长和同学的关系,孤独地在世界上存在着的状态。目前学界对白先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台北人》等小说上。刘俊的《论白先勇小说的儿童青少年人物形象》提及了《寂寞的十七岁》充当中景角色的唐爱丽和魏伯飏,然而却忽视了《寂寞的十七岁》“我”的形象。本文将从阐释“我”寂寞的原因与存在主义相关知识两方面解读《寂寞的十七岁》,并且呼吁读者多多关心身边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人。
一.难以自欺的寂寞
《寂寞的十七岁》中的“我”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寂寞少年形象。“我”最初并没有自觉到孤独,自己给自己写空的信封,在家里没人的时候打空电话,这都是在我主观上没有察觉到寂寞孤单时自发的举动,用以抒写内心的结郁。
萨特的存在主义认为,意识的存在是由于自己而存在的,因此是自己使自己存在的,并且因此是自我克服的。在这个意义下,意识永远地逃避着自我。任何相信都不是完全相信,人们永远不相信人们相信的东西。自欺的原始谋划只是由于意识而使用了这种自我解体。《寂寞的十七岁》中的“我”爱说谎,“常常我对自己都爱说哄话”,却不敢骗爸爸。“我”有两种自欺的行为:一种是给自己寄空信封,买各式各样的信封,上面写“杨云峰先生大展”、“杨云峰同学密启”、“杨云峰弟弟收”,贴了邮票寄出去,又等邮差送过来,关上房门又一封封拆开来,借此营造朋友甚多的假象;另外一种是打空电话,自言自语,假装打给魏伯飏诉说自己的烦恼和打算,也空打给已经失去联系的吴老师谎报自己的情况,潜意识里说自己很棒。“我”会自言自语拿着听筒讲个把钟头,以得到心灵上的满足。
然而,这样的精神胜利法却没有奏效。小说中前前后后出现了多次“不要笑我”、“不要笑话我”。“我”知道自己这么做很傻,但是“我”还能找到其他排遣寂寞的方法吗?“我”清楚地明白这种感受,只是希望用这种方法暂时忘记心里的寂寞滋味,以告诉自己“我”不寂寞,但是这种自欺没有成功。存在主义认为,自欺的原始谋划是一种根据相信的本性的自欺的决定。关键不在于深思熟虑及有意的决定,而在于我们的存在的自发的决定。换句话说,自欺的人是知道自己在自欺的,关键在于接不接受。“我”起初是接受的,也是从中得到过心理满足的,并且自言自语得“有滋有味”。但是当魏伯飏疏离我之后,这种空想已经无法继续下去。“我从来没有感到像那样寂寞过”。这张虚无意识的膜被戳破,寂寞便如同潮水般涌来,席卷“我”的全身。“我”没有家人的疼爱,没有老师的关心,没有伙伴的陪伴,到哪里都被讥笑、被看不起,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出家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出家,即出走,曾经是封建家庭的压迫使得青年人被迫出走,结局“不是堕落就是回来”。现在的压迫只是变换了形式,仍然逼得人要出走。出家也许比出走的结局更好一些,但是心灵上的寂寞和缺爱难道能用出家解决吗?
这样的寂寞绝不是一个人的,而是一个年龄段的。
二.“我”为什么孤独?
小说第一部分和结尾部分叙述当下的情景与心情,中间八个部分是我的回忆。开篇是我在天朦朦亮的时候才回到家,家里却“大门紧闭”,只有来福一条狗还醒着,连走廊里的灯都没有留。我,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一夜未归,竟然没有人知道,没有人关心,更没有人出去寻找,简直到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境地。而我可能已经习惯了这样冷漠的对待,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到浴室里去照镜子”,而不是去与父母报个平安。照完镜子,走进冷冰冰的房间里自己回忆往事。第一部分暗示了我不被家里人所喜欢,连最基本的关心都没有,奠定了整篇小說寂寞孤单的基调。
显然,我被家人所排斥,甚至被家人厌恶。首先,我和爸爸的关系很冷漠,从生下来时,我的八字就与爸爸“犯了冲”,“命中注定”处不好的父子关系。到后来,爸爸问及将来想做什么时,我说“什么也不想当”,惹火了爸爸,他“看死”了我没有出息。我排行老三,是一个非常尴尬的排行。我上面有两个非常出色的哥哥,下面有年年考第一的弟弟,唯独我成绩极差。爸爸是极要面子的人,而我因为成绩不好留级、差点毕不了业使父亲丢尽了面子,这将父子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除却学业上的教训,父亲几乎不与我说话,连眼神也懒得给。“从小我心中只有妈妈一个人”。在小弟没有出世以前,我是妈妈最小的儿子,她对我耐性极好,“肯笑着听我胡诌”,还喂我吃“芙蓉蛋”。但是当小弟出生后,她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小弟身上了,“妈妈有了他就不太理睬我了”。她开始将我和小弟进行比较,经常气哭,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用带有“你爸爸——”开头的话骂我。我翻箱倒柜找手帕给她擦眼泪,“我觉得我蛮懂得体谅妈妈,可是妈妈老不大懂得人家”。曾经把我捧在手里疼的妈妈也走到了对立面,甚至还说出“只当没生过他就是了”这样伤人的话。两个哥哥都去了美国求学,“大哥二哥在家时从不理睬我”,得不到哥哥的关心;弟弟也看不起我,我在家里“没有一个人谈得来的”。家人关爱的缺失导致了我脾气“孤怪”,我从小就“爱躲人”。
家人对我的态度使我自卑,在学校与同龄人的相处“拘谨得厉害”,进而导致我在学校里也备受冷落和讥讽。“我找不到人做伴,一来我太爱扯谎;二来我这个人大概没有什么味道,什么玩意儿都不精通”。找不到玩伴,我无聊到自己写空信封到邮局给自己寄信,以自我聊慰,同时借此营造在学校大受欢迎的假象给母亲看。当父母和弟弟都出门的时候,我只能打空电话,自言自语,在心理上得到一种自欺的满足。打给唯一对“我”好的同学魏伯飏,跟他说如果出家不用剃头,“我”就出家了;打给唯一看得起“我”的吴老师,但她离开了台北,再也找不到了。补习老师是“爸爸派来的奸细”,和他没有真心话说。“我”对于家里的一切人是可有可无的,是一个多余的人。我只有和自己瞎聊,却 “真的说得有滋有味”。少年在家里只能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来排遣寂寞,竟然没有觉得什么不对,不无悲凉。
而“我”在学校同样是孤独的。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都有绰号,数学老师余三角只关注好学生,英语老师王老虎完全不为学生考虑;赖老师没有“我”起的绰号,却因为足球篮球比赛要求打赤膊,使“我”被人笑话,又因为体能测试上的要求让“我”难堪。老师动不动就写通知给家长,爸爸原本对“我”就很失望了,这下连“眼角也没有扫我一下”。毫无疑问,老师从心底的关爱“我”也无福享受了。同学呢,好学生,“没的说头”,“我”不屑巴结他们;坏学生呢,“我”虽然羡慕他们,却“打不进他们的圈子”;班里的女生“都不大规矩似的”,“我”怕她们。独独班长魏伯飏对“我”好,但是“我猜不透他的心事”。就在“我觉得做人真麻烦”的时候,魏伯飏对“我”的关心,让“我”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我”在体能测试上受伤,魏伯飏陪“我”去医务室送“我”回家,又理解“我”。由于长久时间没有得到关心,“只要有人给我一句好话,我反而觉得难受”。“我不晓得哪儿来的一阵辛酸”,枕在魏伯飏的手腕里哭得有滋有味。从此,“我”对魏伯飏非常依赖,整天磨在一块,早上在车站等他一起上学,下午等他办完事一块回去,下课解小便都要和他一起去。但是,“我还是摸不清他的心事”。唯一一个愿意关心“我”的人,“我”和魏伯飏之间也存在着“厚障壁”。后来,在同学的闲言碎语中,魏伯飏也渐渐疏远了“我”。“我”又开始打空电话了,这回是“真的想出家当和尚,把头剃光算了”。身边关心“我”的人终于一个也没有了,“我从来没有感到像那样寂寞过”。好不容易期盼到的伙伴,得到又失去。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将“我”逼到了差点自杀的境地。唐爱丽在教室等杜志新,却等到了“我”。她并没有离开,反而强吻“我”,勾引“我”。唐爱丽是寂寞的,小小年纪就被男生玩。男生也是寂寞的,小小年纪就泡妞。背后所隐藏的普遍问题是家教的缺乏,即家人关爱的缺席。而“我”很敏感地体会到唐爱丽的寂寞,“很替她难受”。“我”很同情她,花了一天写信,限时专送还加挂号地寄给了她,却在第二天被贴在黑板上。“我”想与唐爱丽交心做朋友,告诉她“我”其实和她有一样的感受,但是同学们却深处寂寞之中毫不自知,又嘲笑别人所感的寂寞。而同样自觉到寂寞的唐爱丽却装着没有见到“我”,和人一起“笑得打来打去”。狂欢,真是一群人的孤独。“我”被杜志新欺負后,逃出了学校,没有参加大考。爸爸下的最后通牒,“我”是没有机会达成了。回到家里,爸爸打我巴掌,又骂了我半个多钟头,“我”在家里受不了,只能去找魏伯飏求安慰,而魏伯飏却和同学看电影去了。“我”在新公园里兜圈子,连公园栏杆都数得一清二楚。公园里的同性恋者与我搭讪,把我拉到树林子里去,还亲我的手,我慌张地逃出公园。想到爸妈和同学,我“简直厌烦得不想活了”,趴到铁轨上去,最后靠本能躲过了柴油快车的碾压。
无人理解的寂寞,真是要把我逼得出家了。然而寂寞的何止“我”一个?小说所反映的是青春期的寂寞,即使欢笑打闹,少年人的心灵终究是寂寞的。更何况,我的悲喜无人与共。
结语
《寂寞的十七岁》所反映的是青春期少年的敏感和缺爱,需要我们更深入去关心爱护,在当今自闭症蔓延的时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小说主人公“我”之所以寂寞的原因加以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不必要的心灵创伤。
参考文献:
青春·念想:白先勇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法)萨特著;陈宣良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