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所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谈起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学生留守现象越来越严重,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亲情缺失,他们中的大部分性格自卑孤僻而叛逆,自暴自弃,分辨是非能力差,自我约束力不强,遇事独行独断,上进心不强,纪律涣散,厌学情绪严重。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石羔中学(以下简称“石羔中学”)为例,该校是一所距县城6公里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目前共有16个教学班,730名学生,其中留守学生671人,比例高达92%,而在5年前,有24个教学班,1149名学生。如何让学生留得住,学得好,已经成为学校最为头疼的问题。2009年,石羔中学领导班子开始寻找突破口,经过探讨,大家都意识到:只有彻底触及课堂的教育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改变当前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的局面;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才能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快乐。2010年11月,石羔中学申报了省课改样板校项目建设并获省教育厅批准,湘西自治州中学仅此一所。
  一、课改实施
  课改准备阶段。全体教师首先以学习山东省杜郎口中学为突破口,深入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实质,坚持每周星期二中午统一学习《杜郎口中学教学经验》,组织全校师生观看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视频,星期四中午进行集中讨论,谈自己对新教学模式的见解。2011年2月28日,石羔中学全体初一教师、教研组长一行30余人来到张家界市桑植十一中实地考察学习,观摩学习他们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三主五步”教学模式的流程。随即,就在初一6个班展开了尝试性实验,桌子编成组,老师变导演,学生唱主角,讲解变演示。“易中天的评书固然很动听,但我们需要的是毕福剑式大课堂”,在课改动员会上,李校长富有激情地说道。
  2011年1月,由教科室、教导处、骨干教师共同组成课改组,确立了“小组合作四步教学法”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⑴预习启发(5分钟)——通过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自读,积累对知识的认知理解,然后尝试做预习题,遇到障碍时,留作“记号”,等待全班展示时解决。
  ⑵分组合探(10分钟)——学生根据导学案要求互相学习、交流。
  ⑶反馈展示(20分钟)——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们说、谈、演、写。
  ⑷巩固测评(10分钟)——各小组结合别组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示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并当堂评价。
  为了保证先做到形似,2011年4月25日,又一次组织初一全体教师去湖南声岳阳市许市中学进行观摩学习,在那里,他们真正看到了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展示,课堂容量大、节奏快,学生积极主动,把课堂当成自己的表演舞台,观摩教师热血沸腾受益匪浅。回来后,石羔中学出台了《新课改课堂评价制度》《课堂改革教师备课制度》《有效教学集体备课制度》《有效教学督查、评比制度》《石羔中学课堂学生评价细则》等,让课改有章可循。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逐步适应课改的氛围,石羔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硬件建设上加大力度,对宣传标语和文化墙进行重新调整,例如在教室外墙上张贴学生互动学习的照片,在教室内增设“才艺展示”“快乐成长”等宣传栏,这些新的标语和文化墙,让学生们眼前一亮。杜郎口模式课堂容量大,节奏快,靠老师板书很显然时间不够用,为了改变这一难题,学校投入12万元资金为初一教师每人配备一台手提电脑,添置两台移动多媒体,新添96块黑板,为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搭建起初步的舞台。
  要想上好一节课,就得先备好一节课,石羔中学的做法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形成各自的备课组,每周进行两次集体备课,就导学案的设计进行探讨,集思广益智慧互补,群策群力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备课水平和备课质量,共性导学案形成后,每位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再进行个性补充,他们的导学案有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方法指导、疑难提示等环节,教师的导案和学生的学案要求内容一致,学案学生每人一份,学生手拿学案就能快速明白老师的“想法”。
  课改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各班根据学生性格差异、语言表达和学习能力的不同,他们将学生分成6~8组,学生自己选出各小组组长。这种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互动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既感到好奇又充满自信,拘紧而更显张扬,一段时间下来,老师们惊喜地发现,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特别感兴趣,参与讨论、主动探究的热情高涨,课堂一下子由原来一潭死水变得活跃起来,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可能会出现好几个答案,原本羞涩的同学在小组互动的感染下开始发言了,以前没答过一次问题的同学也有机会上讲台写小组讨论结果了,原来只打算读完一学期就辍学的学生也开始动摇了。193班陈同学就是一个典型,她叛逆而大胆,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我是家长逼来的,读书没有味道,我迟早读不毕业”,在老师面前,她直言不讳。自从学校开始实行“小组合作四步教学法”以后,她慢慢变得规矩,课堂上她代表小组发言娓娓道来,“我开始觉得读书是件快乐的事”,从此她再也不提不想读书的事。
  从2011年秋开始,石羔中学在七、八年级中着手开展“小组合作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改革。截至目前,课改实验已经开展了近两年时间,参与班级达11个,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曾遇到过许多阻碍:一是来自学生方面的问题,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课堂上的表现不尽人意,有些学生习惯了依赖老师讲、自己听的学习方式,讨论不积极,发言不大胆,一些平时纪律性较差的学生,借小组讨论的机会说闲话,各学习小组选出的小组长缺乏必要的组织能力;二是部分老师对这种模式不适应,习惯了一手拿教案、一手拿粉笔说教式授课,总是担心学生交流讨论会有遗漏,对学生不放心不信任,不敢放手,在课堂上总忍不住多讲几句,越俎代庖,课改效果不理想。
  现在,石羔中学已经着手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协作意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每月开展一次课改评比活动,用鼓一阵掌声、竖一次大拇指、加一朵小红花、插一面小彩旗的方式激励学生,力求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胆子大起来,吐字清晰起来,表达完整起来。
  二、课改收获
  石羔中学开展“小组合作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取得的收获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学生巩固率大幅度提升。以2010年春和2011年春的七年级学生巩固率相比,2010年春该年级学生流失52人,巩固率为85%,2011年春七年级学生仅流失3人,巩固率为99%,效果明显。②学校教学质量有所提升。以七年级数学为例,在没有进行课改前,在全县统考排名为第12位,课改后上升为第6位。③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了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了尊重;课堂展示,让学生学会了表达与沟通。④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观,对“传道授业解惑”有了深层次的见解,一根教鞭、两支粉笔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教学形势,启迪引领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集体探讨开始成为教学模式的主潮流。
  三、课改面临的问题
  在近两年的课堂改革过程中,石羔中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不意味着已经达到了杜郎口的那种高度,改革之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部分教师思想意识需进一步转变,课堂上还放不开手脚。
  ⑵留守儿童多,他们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行为习惯较差。
  ⑶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评价难以落实,“兵教兵”的环节薄弱。
  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做到及时评价、及时公布。
  ⑸课改经费吃紧,教师缺少“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机会。
  四、课改反思
  着力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有大胆探索,才能看到“柳暗花明”的胜景。石羔中学的做法证明:只要牢牢抓住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重点、以师资为依托的课改理念,一手抓规范办学,一手抓评价改革,就完全可以做到“学生轻负担,教学高质量”。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石羔中学)
其他文献
民俗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的主潮之一,民俗旅游增进了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了解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但随着我国民俗旅游的不断开展,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族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如今新课改下,学校体育教育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教育。体育课堂不仅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活动平台,也是对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主动合
摘?要:在外语教学中,肢体语言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准确地表达和修饰某种语言信息,使学生能有效地理解这一信息及其含义。幼儿习得英语主要是靠模仿和重复,教师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会加深幼儿对所学词汇的兴趣和理解,并使幼儿主动去模仿老师所讲的词句,从而帮助幼儿轻松地习得英语。  关键词:肢体语言;幼儿英语教学;幼儿习得英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是指交谈者在谈话时通过肢体动作、身体姿势、面部表
提高课堂效率,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低负高效,这是现代教育改革永恒的主题。在素质教育不断普及、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背景下,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楚沩名校——湖南省宁乡县城北中
虽然说优秀的学生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激发出来的,但是课堂不管理也是万万不可的,而应该要管放有度。正如清代冯班曾指出的:“师太严,弟子多不令,柔弱者必愚,强者怼面严,鞭扑叱咄之下,使人不生好念也。”意思是说什么事过了头,都会走向反面。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但是,多数学困生就是因为管得不够而慢慢形成的。甚至可以说,相当部分的学困生,就是老师在不经意中“培养”出来的。本文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