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土是一种第四纪的松散堆积物,内部存在着许多原生和次生的孔隙和裂隙,为水流进入土体内部提供了优势通道,形成优势入渗现象,这种水流运动方式称为优先流.优势入渗和优先流的存在是滑坡及其它黄土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对于优势入渗现象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通过前人学者对黄土优势结构面分类的论述,提出对黄土优势通道的分类方法;对国内外学者优先流的分类及主要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其存在的优缺点;总结当下优先流主要的入渗模型及代表模型的主控方程特征.最后对现今优势入渗的研究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探讨
【机 构】
: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是一种第四纪的松散堆积物,内部存在着许多原生和次生的孔隙和裂隙,为水流进入土体内部提供了优势通道,形成优势入渗现象,这种水流运动方式称为优先流.优势入渗和优先流的存在是滑坡及其它黄土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对于优势入渗现象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通过前人学者对黄土优势结构面分类的论述,提出对黄土优势通道的分类方法;对国内外学者优先流的分类及主要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其存在的优缺点;总结当下优先流主要的入渗模型及代表模型的主控方程特征.最后对现今优势入渗的研究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探讨.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并分析脊柱外科术后病原感染情况以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5-2020年接受脊柱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183例为研究对象,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手术切口进行擦拭,收集患者血液、分泌物、穿刺液并送检,并对病原菌进行培养与鉴别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干预.结果 183例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类型是切口感染(105例,57.4%),共分离出143株病原菌.其中:75株革兰阳性菌,占52.4%;60株革兰阴性菌,占42.0%;8株真菌,占5.6%.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VA
目的 探究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s)的改变.方法 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经病理组织学确定的健康子宫者60例(NC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50例(LSIL组)、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55例(HSIL组)和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 57例(CSCC组),PCR测定HPV感染情况,同时采用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测定各组STAT3基因C1697G多态性.结果 HSIL组、LSIL组及CSCC组高危HP
目的 探讨不同干预时机下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在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失败患者补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西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90例经标准四联疗法根除H.pylori失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A(A组)、研究组B(B组)与对照组(C组),各30例.A组患者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补救四联疗法治疗.B组患者在补救四联疗法结束后序贯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2周.C组患者单独采用补救四联疗法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及H.pylori根除率.结果 A组、B组、C组患
目的 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咽部菌群特征.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37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ST)患者为AST组,选择同期我院2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每个对象于左侧扁桃体采集口咽拭子,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并对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AST组患者咽部菌群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科水平上,AST组患者咽部葡萄球菌科和巴斯德
目的 研究阴道分泌物中乳杆菌的定植密度与宫颈癌患者手术联合同步放化疗后复发风险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初诊时均经宫颈活检或阴道镜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手术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治疗后随访3年,根据患者复发情况分为对照组(n=65)和复发组(n=15),检测两组患者阴道黏膜分泌物中真菌、乳杆菌、细菌性阴道病(BV)相关菌、滴虫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对复发组患者阴道分泌物中乳杆菌定植密度与患者复发风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复发组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SLE的发病机制不仅与遗传易感性有关,还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肠道菌群紊乱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是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的环境因素.公认的机制包括异常的微生物移位、分子拟态以及局部和全身免疫的失调.因此,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影响SLE的发生发展.本文将重点探讨肠道菌群与SLE的关系,以及菌群干预作为SLE防治的新策略,为进一步研究SL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现如今PM2.5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它会导致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PM2.5是粒径小于2.5μm的细颗粒物,可以携带多种有毒物质.PM2.5与其他颗粒物相比,体积较小,表面积较大,更容易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中呼吸系统首当其冲.许多流行病学证据表明PM2.5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在体内和体外均证实了细颗粒物对呼吸系统的损伤.而PM2.5对呼吸系统的毒性机制是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氧化应激、炎性损伤、细胞内钙稳态失衡、免疫细胞功能不全和功能障碍、致突变性、微生态学改变、气
目的 分析妊娠期阴道微生态失衡与胎膜早破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方法 从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获得妊娠期阴道微生态失衡与胎膜早破发生风险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截止为2020年3月.根据特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研究,所有研究的设计和质量都用NOS进行评估,计算具有95%置信区间(95% CI)的优势比(OR).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观察组2939例,对照组45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胎膜早破发生相关的因素有细菌性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多国多年居高不下,肠道微生态的失衡在CRC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被许多学者所证实.专家一致认为,积极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可取的.CRC患者术前肠道菌群已经出现改变,术后肠道菌群失衡加重,化疗会进一步加重这种失衡状态.肠道微生态的稳态对机体肠道功能和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作用.益生菌作为一种可调节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制剂,已显现出在CRC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对益生菌在CRC患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长期以来,糖尿病因其发病率高以及并发症严重而引起医学界的关注.导致糖尿病的因素包括家族遗传和环境影响.肠道菌群作为机体外源性环境因子,参与糖脂代谢和免疫反应,在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肠道菌群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分布特征、肠道菌群与疾病发生的潜在机制、肠道菌群与并发症的内在关联,以及益生菌和粪菌移植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等进行了综述,总结归纳糖尿病防治新靶标——肠道菌群的研究成果,为后继的学者理清思路,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