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搞 要:在学生生源双缺(数量、质量)的农村中学。面对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如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笔者在此就如何备课环节,特别是备学生方面作了初步探索。结合学生情况,对上课前、课中及课后如何备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行动。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中学、备课、备学生
当前,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辅导、晚辅导、周六周日的补课,这些都被砍掉。留给了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对优化课堂教学的要求又提升了。作为整个课堂教学工作过程的起点——备课,是教师取得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学习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同时,还要分析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合理采用适合学情特点的教学方法,设计适应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以及对学困生应采取的补救措施等。因此,所谓备课,实际上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做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除了备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备学生是核心环节。教师通过备学生,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当前,农村中学面临二个形势:一是国家社会对素质教育的狠抓共管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以往靠消耗大量时间、靠死磨来提高教学成绩,其弊端早已显现。二是当前农村中学学生生源的锐减和优质生源的大量流失(择读城市重点学校)。本县东南片四所中心小学去年六年级学生总数也只有400人左右,小升初后。集中到我们中学,只有150人左右。在这二个形势下,如何上好课?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本文就新形势下农村中学思品课备课作了初步探索。
一、备“课前”
“磨刀不误砍材工”,课前准备越充分,课堂效果越明显。新课标下,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在课前尤为重要。学生的现实状况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在备课活动中,备学生主要围绕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知识现状、生活背景、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征等内容展开的。学生原有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对他进一步学习新的学科内容、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备课要根据知识、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生认知活动能力,注重从知识的整体入手。
1、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笔者在教学中把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对每位学生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个综合研究,然后仔细分析,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设计打下基础。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状况。农村中学的学生素质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今年刚开学初三的一节政治课上,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成就时。当我问到:改革开放是哪个人提出的?哪一年开始的?其答案有:毛泽东、胡锦涛、温家宝;时间有:1949、1937、2008。全班竟没一二个人能说出。甚至有一些学生竟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这种形势下,学生想在一节课上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那是非常困难的,更别谈知识的拓展和迁移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这种状况下,课前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不然课堂教学不敢想象。因此我在讲授新课之前,先布置学生围绕即将学习的课本知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报刊、图书、互联网等方式,搜索、掌握一定的相关事例、数据、图文等材料,为学生在课堂上熟悉、理解教学内容做好准备。如:在学习“关心社会发展”时。就让学生课前看看《鲁滨逊漂流记》,让学生自己找最近的本地区的重要新闻,并小组合作对新闻作评述。这样在上课时。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中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可以从关注时事政治做起、并知道关注时事的途径,意义。
2、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了解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了解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真实看法,甚至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长环境。本人主要通过课间聊天,个别谈话、座谈会、民意测验等形式,多途径和多渠道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且在课前多关爱学生,以情动人,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平时还深入学生的生活,弄清学生关注的热点。这样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关心和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备“课堂”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学生基础薄弱,我仍然让课堂开放着。老式的传输知识的课堂教学,在这,可能会真的成为“对牛弹琴”。让课堂开放着,可以让学生实质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去体验,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政治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1、备目标。笔者在备课时应对新的课程理念,明确“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确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解决目标时,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目标细化等方案,立足于学生学情。如:在学习“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时。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快速阅读本课内容,自己归纳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完成后小组交流一下,最后教师小结,得出本课的学习目标:“①了解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重大举措。②理解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放在首位的意义。③知道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核心及重要意义。④理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根据他们自己的情况,让他们自己得出目标,要比老师直接打出目标要好的多。
2、备难、重点的把握。教学难、重点是相对的。在备课中,我必须考虑到,首先学生有没有已经掌握或者部分掌握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难重点,掌握的程度怎样,没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识。其次,那些重、难点知识,哪些学生自己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哪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通过对学情的了解,确定哪些知识应该进行重点讲解,哪些可以忽略不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同样在学习“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时,对于重点内容:“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重大举措”——“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免除学杂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及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些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很熟悉的,不必重点讲述;而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及关于西部大开始战略的重要性,学生则难以理解。
3、备教学方法方式:在倡导个性化、尊重多元化的当今时代,我们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要细心观察并充分估计。我在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方法方式。仍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定。根据学生特点,准备恰当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法、换位互动法等。如,我在九(6)班上课时。有时会把时间全交给学生。师生换位,我走下讲台成为真正的“学生”。一节课的教学,由各小组的代表共同合作完成。同时,还常采用音乐、小品、竞赛、辨论等方式。只要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方法都用。
4、备材料的选择。 “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这就需要思品课材料的选择要必须是社会热点话题,必须帖近学生生活初际,即必须是离学生很近的。通过真实的案例、现实的场景、生动的生活,让学生去亲身体验,获得真情实感。如:我在初三復习课上复习“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和家乡变化”时,就用了目前农村时下如火如荼的“家电下乡”作为背景材料:
让“下乡”来得更猛烈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摩托车下乡、汽车下乡,都在紧锣
密鼓地进行。从百元级到万元级、甚至十万元级,农民的消费能力被一再“刮目相看”;相关行业企业从观望、试探到全力以赴,参与热情不断高涨,相应的商品供给也是一再升级。
但是,在这股“下乡热”中,有些商家在利润驱动之下,趁机抬高价格,倾销落后产品,甚至以次充好,加之假冒伪劣混迹其中,盘剥农民;部分农民在从众心理影响和政策补贴诱惑下,超前消费,导致债台高筑,透支了农村的发展潜力。客观来看,尽管存在各种问题,但从统筹发展角度,农民群众急需的“下乡”,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太少了!
(1)列举这些年来家乡发生变化的具体例子。
(2)请你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鲜明特点对材料中“下乡热”的出现有何重大作用。(4分)
(3)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有关法律知识为农民朋友理智应对这股“下乡热”献计献策。材料背景学生熟悉,问题设置由浅入深,加上老师的重点点拨,其得以效果就很明显。
5、备突发问题。在备课中,获取学生信息的渠道非常多,不仅与学科特征有关,而且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连。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从知识的学习到课堂教学的组织都是如此。鉴于当前农村中学的学情。课堂教学,更是突发事件常常:刚上课几分钟,渐出佳境时,门口时不时的来个“报告”;正在全班部分学生认识投入时,又有学生突然说要上厕所;当然还曾看到别的班,教师在上课时却有学生从窗口跃出,溜出去……这一切。在课前必须作充分的考虑。一般可能断其念头、惩其再犯的方法。
三、备“课后”
精选练习题,重视学生能力发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不搞题海战术。通过精选,让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能从中提示某种规律或概括出方法的,能纵向或横向扩展、具备一题多解功能的题材目成为学生手中应用和巩固知识的平台,让学生能在作业的同时既用新知又能复习旧识就更好了。同时,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作业要求也应有区别,要让学生既有动力又有信心完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针对当前农村教育教学形势,我们所有的农村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在备课环节中,先学会重视备学生。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中学、备课、备学生
当前,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辅导、晚辅导、周六周日的补课,这些都被砍掉。留给了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对优化课堂教学的要求又提升了。作为整个课堂教学工作过程的起点——备课,是教师取得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学习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同时,还要分析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合理采用适合学情特点的教学方法,设计适应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以及对学困生应采取的补救措施等。因此,所谓备课,实际上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做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除了备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备学生是核心环节。教师通过备学生,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当前,农村中学面临二个形势:一是国家社会对素质教育的狠抓共管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以往靠消耗大量时间、靠死磨来提高教学成绩,其弊端早已显现。二是当前农村中学学生生源的锐减和优质生源的大量流失(择读城市重点学校)。本县东南片四所中心小学去年六年级学生总数也只有400人左右,小升初后。集中到我们中学,只有150人左右。在这二个形势下,如何上好课?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本文就新形势下农村中学思品课备课作了初步探索。
一、备“课前”
“磨刀不误砍材工”,课前准备越充分,课堂效果越明显。新课标下,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在课前尤为重要。学生的现实状况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在备课活动中,备学生主要围绕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知识现状、生活背景、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征等内容展开的。学生原有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对他进一步学习新的学科内容、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备课要根据知识、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生认知活动能力,注重从知识的整体入手。
1、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笔者在教学中把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对每位学生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个综合研究,然后仔细分析,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设计打下基础。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状况。农村中学的学生素质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今年刚开学初三的一节政治课上,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成就时。当我问到:改革开放是哪个人提出的?哪一年开始的?其答案有:毛泽东、胡锦涛、温家宝;时间有:1949、1937、2008。全班竟没一二个人能说出。甚至有一些学生竟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这种形势下,学生想在一节课上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那是非常困难的,更别谈知识的拓展和迁移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这种状况下,课前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不然课堂教学不敢想象。因此我在讲授新课之前,先布置学生围绕即将学习的课本知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报刊、图书、互联网等方式,搜索、掌握一定的相关事例、数据、图文等材料,为学生在课堂上熟悉、理解教学内容做好准备。如:在学习“关心社会发展”时。就让学生课前看看《鲁滨逊漂流记》,让学生自己找最近的本地区的重要新闻,并小组合作对新闻作评述。这样在上课时。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中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可以从关注时事政治做起、并知道关注时事的途径,意义。
2、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了解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了解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真实看法,甚至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长环境。本人主要通过课间聊天,个别谈话、座谈会、民意测验等形式,多途径和多渠道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且在课前多关爱学生,以情动人,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平时还深入学生的生活,弄清学生关注的热点。这样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关心和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备“课堂”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学生基础薄弱,我仍然让课堂开放着。老式的传输知识的课堂教学,在这,可能会真的成为“对牛弹琴”。让课堂开放着,可以让学生实质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去体验,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政治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1、备目标。笔者在备课时应对新的课程理念,明确“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确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解决目标时,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目标细化等方案,立足于学生学情。如:在学习“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时。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快速阅读本课内容,自己归纳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完成后小组交流一下,最后教师小结,得出本课的学习目标:“①了解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重大举措。②理解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放在首位的意义。③知道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核心及重要意义。④理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根据他们自己的情况,让他们自己得出目标,要比老师直接打出目标要好的多。
2、备难、重点的把握。教学难、重点是相对的。在备课中,我必须考虑到,首先学生有没有已经掌握或者部分掌握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难重点,掌握的程度怎样,没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识。其次,那些重、难点知识,哪些学生自己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哪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通过对学情的了解,确定哪些知识应该进行重点讲解,哪些可以忽略不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同样在学习“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时,对于重点内容:“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重大举措”——“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免除学杂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及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些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很熟悉的,不必重点讲述;而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及关于西部大开始战略的重要性,学生则难以理解。
3、备教学方法方式:在倡导个性化、尊重多元化的当今时代,我们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要细心观察并充分估计。我在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方法方式。仍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定。根据学生特点,准备恰当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法、换位互动法等。如,我在九(6)班上课时。有时会把时间全交给学生。师生换位,我走下讲台成为真正的“学生”。一节课的教学,由各小组的代表共同合作完成。同时,还常采用音乐、小品、竞赛、辨论等方式。只要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方法都用。
4、备材料的选择。 “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这就需要思品课材料的选择要必须是社会热点话题,必须帖近学生生活初际,即必须是离学生很近的。通过真实的案例、现实的场景、生动的生活,让学生去亲身体验,获得真情实感。如:我在初三復习课上复习“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和家乡变化”时,就用了目前农村时下如火如荼的“家电下乡”作为背景材料:
让“下乡”来得更猛烈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摩托车下乡、汽车下乡,都在紧锣
密鼓地进行。从百元级到万元级、甚至十万元级,农民的消费能力被一再“刮目相看”;相关行业企业从观望、试探到全力以赴,参与热情不断高涨,相应的商品供给也是一再升级。
但是,在这股“下乡热”中,有些商家在利润驱动之下,趁机抬高价格,倾销落后产品,甚至以次充好,加之假冒伪劣混迹其中,盘剥农民;部分农民在从众心理影响和政策补贴诱惑下,超前消费,导致债台高筑,透支了农村的发展潜力。客观来看,尽管存在各种问题,但从统筹发展角度,农民群众急需的“下乡”,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太少了!
(1)列举这些年来家乡发生变化的具体例子。
(2)请你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鲜明特点对材料中“下乡热”的出现有何重大作用。(4分)
(3)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有关法律知识为农民朋友理智应对这股“下乡热”献计献策。材料背景学生熟悉,问题设置由浅入深,加上老师的重点点拨,其得以效果就很明显。
5、备突发问题。在备课中,获取学生信息的渠道非常多,不仅与学科特征有关,而且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连。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从知识的学习到课堂教学的组织都是如此。鉴于当前农村中学的学情。课堂教学,更是突发事件常常:刚上课几分钟,渐出佳境时,门口时不时的来个“报告”;正在全班部分学生认识投入时,又有学生突然说要上厕所;当然还曾看到别的班,教师在上课时却有学生从窗口跃出,溜出去……这一切。在课前必须作充分的考虑。一般可能断其念头、惩其再犯的方法。
三、备“课后”
精选练习题,重视学生能力发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不搞题海战术。通过精选,让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能从中提示某种规律或概括出方法的,能纵向或横向扩展、具备一题多解功能的题材目成为学生手中应用和巩固知识的平台,让学生能在作业的同时既用新知又能复习旧识就更好了。同时,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作业要求也应有区别,要让学生既有动力又有信心完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针对当前农村教育教学形势,我们所有的农村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在备课环节中,先学会重视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