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企合作签约现场正如开江县农信联社理事长周依春所说,开江农信人始终秉承服务“三农”的定位,无论经历多么坎坷的历程,无论经历多少辈农信人,也无论以后怎么改制和发展,开江农信人服务“三农”的初心都没有改变。这个初心就是农信社的魂。魂在,即精神在,初心在,则传承在。
而正是开江县农信联社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让开江县特色产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9年岁末,虽是隆冬时节,但位于开江县新太乡龙形山村的生茂源种养循环农业基地内却是热火朝天,基地建设加紧施工,望着平整有序的2000亩昔日撂荒地,泛出新绿的600亩牧草,孕育着希望的500亩果林,圈养着800头肉牛和300头能繁母牛的大型标准化养牛场,基地负责人、开江县生茂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陆伦生说:“能有今天的规模,离不开农信社的一路支持啊!開江县农信联社贷款就像及时雨,帮我们战胜困难。”
2017年初,在外打拼多年的陆伦均、陆伦生兄弟俩在政策的感召下回到家乡开启了创业之路。经过多方考察论证,他们决定整合利用村里撂荒山地,高标准建设特色生态循环种养基地,带动家乡群众增收致富。当年3月27日,兄弟俩投资5000万元,正式注册成立了开江县生茂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生茂源),同时成立了开江县俊丽雨虹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当地村民参加合作社,以“基地+合作社”模式带动全村发展特色生态循环种养业。
在县乡党政和村社组织的支持下,生茂源集中流转撂荒坡地2000余亩,并自筹资金2000余万元,采取机械化加人工作业的方式,很快完成了土地平整、园区道路、基础生产设施、功能分布等基本建设,一个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态化、有机化的特色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终于有了雏形。
然而,在初期投入2000多万元后,原计划中的后续资金却迟迟没到位,标准化肉牛母牛繁育场以及果树、牧草等项目尚未完工。巨大的资金缺口让刚刚起步的生茂源举步维艰。正当兄弟俩为后续资金四处筹措无果而备受煎熬之时,在县里举行的一次银企对接会上,开江县农信联社主动找到了陆伦生表示原意提供信贷资金支持。随后,开江县农信联社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对生茂源开辟绿色通道,经过实地考察、项目审查论证、担保、信贷审批等流程后,首笔专项贷款300万元于2018年3月顺利发放到生茂源。“这300万看似不多,但却是我们的及时雨,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陆伦生不无感慨地说,在山区搞循环农业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短期内无法见效。要不是开江县农信联社伸出援助之手,多次及时发放贷款,补上资金缺口,还不知道现在能不能将标准化养牛场建设起来呢!
在开江县农信联社的持续支持下,生茂源顺利完成土地整形,实现山区坡地机械化生产土地1300余亩。并成功引种了青储玉米500余亩、牧草600余亩,在四川省农科院指导下种植的优质新品桃树500余亩、李子100余亩,预计今年将首次挂果。为满足种养业水源供给,生茂源公司还在县水利部门支持下建设了一口小(二)型水库。同时,顺利建成了大型标准化养牛场16000平方米,预计年出栏肉牛900头,能繁母牛300头,通过自繁自养的方式,目前已存栏肉牛400多头,怀孕待产母牛200多头。“几个月后,这批肉牛出栏和小牛出生,即可获得收入超过1000万元。”负责肉牛母牛养殖的陆伦均一边巡视牛场一边激动地说,“有了开江县农信联社的贴心服务,我们更有信心了。”2019年,生茂源肉牛养殖基地全村集体经济项目提供有机肥牛粪3600吨,实现纯利润300万元,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1万余次。同时,带动了全村很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
生茂源在山区发展规模化特色生态种养循环农业得到了开江县党政的肯定。2019年4月,开江县委书记罗建专程到基地考察后对开江县农信联社帮助生茂源以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标准化的“大园区带小业主”模式大加赞扬,并表示将全力支持生茂源建成山区全程机械化、种养生态循环的示范基地,实现园区变景区,打造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园。
谈起未来前景,陆伦生信心满满地说,将以特色种养加乡村旅游的模式,再建设一个能接纳上千人的学生寻根教育基地,对孩子进行新思维的教育、未来领导者、演讲口才、孩子感恩教育、爱心渡人及企业管理等教育培训;建一个健康养老中心,让留守老人安度晚年。最终实现荒山变绿、坡地变平、产业转型、群众致富的目标,为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来到开江县永兴镇门坎坡村,行走在绿树掩映的乡村小路上,放眼望去,成片稻田被隔成多个小单元,空中布上漫天纱网,成为这里独特的风景。同行的开江县农信联社信贷经理熊浪告诉记者,这是开江县农信联社支持发展起来的青蛙养殖基地。
稻田蛙池里,村民正在忙碌地搜寻着。从门坎坡村委会主任的介绍中知晓,今天有重庆商家订了货,村民们是在池里收获成年商品蛙卖给商家。张大姐打开手中装满青蛙的袋子喜滋滋地说:“今年稻田养殖青蛙挣了2万多元。”门坎坡村主任说,自从养上了青蛙,村里成立了牧旺呱盛养殖专业合作社,当地百姓都走上增收致富的新路。“当初也很困难,资金不足是大难题,好在开江县农信联社特事特办,为牧旺呱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发放贷款,才让我们顺利实现了规模养殖并实现了增收致富。所以,我们全村都记着信用社的情谊”。永兴镇门坎坡村回乡创业者蔡义新在开江县牧旺呱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由于资金缺口,生产经营出现一些问题。开江县农信联社理事长和永兴信用社员工主动到合作社调研了解情况,根据前期授信评级和建档立卡的情况,给予授信120万元。通过农信社的帮助,目前基地规模已经达到200余亩,预计实现总收入130万元,利润40多万元,带动该村7户农户养殖青蛙,并为当地63户农户解决了就近就业问题。
在开江县农信联社的支持下,“稻田+”“果林+”“大闸蟹”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已成为开江县的特色品牌。开江县农信联社近年坚守农信社服务“三农”的魂,创新服务方式,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始终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真正为群众干实事、解难事、办好事。以绣花的功夫实施金融精准扶贫,创新方式扶持新型农业主体,为开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撑。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末,开江县农信联社全县涉农贷款余额近30亿元,其中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近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到4264户。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开江县农信联社提供)
而正是开江县农信联社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让开江县特色产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信及时雨
生茂源引领种养循环新模式
2019年岁末,虽是隆冬时节,但位于开江县新太乡龙形山村的生茂源种养循环农业基地内却是热火朝天,基地建设加紧施工,望着平整有序的2000亩昔日撂荒地,泛出新绿的600亩牧草,孕育着希望的500亩果林,圈养着800头肉牛和300头能繁母牛的大型标准化养牛场,基地负责人、开江县生茂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陆伦生说:“能有今天的规模,离不开农信社的一路支持啊!開江县农信联社贷款就像及时雨,帮我们战胜困难。”
2017年初,在外打拼多年的陆伦均、陆伦生兄弟俩在政策的感召下回到家乡开启了创业之路。经过多方考察论证,他们决定整合利用村里撂荒山地,高标准建设特色生态循环种养基地,带动家乡群众增收致富。当年3月27日,兄弟俩投资5000万元,正式注册成立了开江县生茂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生茂源),同时成立了开江县俊丽雨虹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当地村民参加合作社,以“基地+合作社”模式带动全村发展特色生态循环种养业。
在县乡党政和村社组织的支持下,生茂源集中流转撂荒坡地2000余亩,并自筹资金2000余万元,采取机械化加人工作业的方式,很快完成了土地平整、园区道路、基础生产设施、功能分布等基本建设,一个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态化、有机化的特色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终于有了雏形。
然而,在初期投入2000多万元后,原计划中的后续资金却迟迟没到位,标准化肉牛母牛繁育场以及果树、牧草等项目尚未完工。巨大的资金缺口让刚刚起步的生茂源举步维艰。正当兄弟俩为后续资金四处筹措无果而备受煎熬之时,在县里举行的一次银企对接会上,开江县农信联社主动找到了陆伦生表示原意提供信贷资金支持。随后,开江县农信联社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对生茂源开辟绿色通道,经过实地考察、项目审查论证、担保、信贷审批等流程后,首笔专项贷款300万元于2018年3月顺利发放到生茂源。“这300万看似不多,但却是我们的及时雨,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陆伦生不无感慨地说,在山区搞循环农业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短期内无法见效。要不是开江县农信联社伸出援助之手,多次及时发放贷款,补上资金缺口,还不知道现在能不能将标准化养牛场建设起来呢!
在开江县农信联社的持续支持下,生茂源顺利完成土地整形,实现山区坡地机械化生产土地1300余亩。并成功引种了青储玉米500余亩、牧草600余亩,在四川省农科院指导下种植的优质新品桃树500余亩、李子100余亩,预计今年将首次挂果。为满足种养业水源供给,生茂源公司还在县水利部门支持下建设了一口小(二)型水库。同时,顺利建成了大型标准化养牛场16000平方米,预计年出栏肉牛900头,能繁母牛300头,通过自繁自养的方式,目前已存栏肉牛400多头,怀孕待产母牛200多头。“几个月后,这批肉牛出栏和小牛出生,即可获得收入超过1000万元。”负责肉牛母牛养殖的陆伦均一边巡视牛场一边激动地说,“有了开江县农信联社的贴心服务,我们更有信心了。”2019年,生茂源肉牛养殖基地全村集体经济项目提供有机肥牛粪3600吨,实现纯利润300万元,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1万余次。同时,带动了全村很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
生茂源在山区发展规模化特色生态种养循环农业得到了开江县党政的肯定。2019年4月,开江县委书记罗建专程到基地考察后对开江县农信联社帮助生茂源以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标准化的“大园区带小业主”模式大加赞扬,并表示将全力支持生茂源建成山区全程机械化、种养生态循环的示范基地,实现园区变景区,打造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园。
谈起未来前景,陆伦生信心满满地说,将以特色种养加乡村旅游的模式,再建设一个能接纳上千人的学生寻根教育基地,对孩子进行新思维的教育、未来领导者、演讲口才、孩子感恩教育、爱心渡人及企业管理等教育培训;建一个健康养老中心,让留守老人安度晚年。最终实现荒山变绿、坡地变平、产业转型、群众致富的目标,为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精准扶持
“稻田+”开启农民增收新路
来到开江县永兴镇门坎坡村,行走在绿树掩映的乡村小路上,放眼望去,成片稻田被隔成多个小单元,空中布上漫天纱网,成为这里独特的风景。同行的开江县农信联社信贷经理熊浪告诉记者,这是开江县农信联社支持发展起来的青蛙养殖基地。
稻田蛙池里,村民正在忙碌地搜寻着。从门坎坡村委会主任的介绍中知晓,今天有重庆商家订了货,村民们是在池里收获成年商品蛙卖给商家。张大姐打开手中装满青蛙的袋子喜滋滋地说:“今年稻田养殖青蛙挣了2万多元。”门坎坡村主任说,自从养上了青蛙,村里成立了牧旺呱盛养殖专业合作社,当地百姓都走上增收致富的新路。“当初也很困难,资金不足是大难题,好在开江县农信联社特事特办,为牧旺呱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发放贷款,才让我们顺利实现了规模养殖并实现了增收致富。所以,我们全村都记着信用社的情谊”。永兴镇门坎坡村回乡创业者蔡义新在开江县牧旺呱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由于资金缺口,生产经营出现一些问题。开江县农信联社理事长和永兴信用社员工主动到合作社调研了解情况,根据前期授信评级和建档立卡的情况,给予授信120万元。通过农信社的帮助,目前基地规模已经达到200余亩,预计实现总收入130万元,利润40多万元,带动该村7户农户养殖青蛙,并为当地63户农户解决了就近就业问题。
在开江县农信联社的支持下,“稻田+”“果林+”“大闸蟹”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已成为开江县的特色品牌。开江县农信联社近年坚守农信社服务“三农”的魂,创新服务方式,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始终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真正为群众干实事、解难事、办好事。以绣花的功夫实施金融精准扶贫,创新方式扶持新型农业主体,为开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撑。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末,开江县农信联社全县涉农贷款余额近30亿元,其中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近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到4264户。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开江县农信联社提供)